患者女性,30岁,反复发作心悸4年。此次因突发心悸就诊,心电图如下图所示。图中短阵宽QRS波心动过速应诊断为A、室上性心动过速伴功能性束支阻滞B、房性心动过速伴室内差异性传导C、逆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D、预激综合征合并心房颤动E、室性心动过速该类心动过速起源于A、右心室流出道B、右心室流入道C、左心室流出道D、左心室间隔部E、右心室游离壁为达到根治目的,宜采取的治疗方法是A、口服抗心律失常药B、ICDC、外科手术D、射频消融术E、超速抑制

患者女性,30岁,反复发作心悸4年。此次因突发心悸就诊,心电图如下图所示。图中短阵宽QRS波心动过速应诊断为A、室上性心动过速伴功能性束支阻滞

B、房性心动过速伴室内差异性传导

C、逆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D、预激综合征合并心房颤动

E、室性心动过速

该类心动过速起源于A、右心室流出道

B、右心室流入道

C、左心室流出道

D、左心室间隔部

E、右心室游离壁

为达到根治目的,宜采取的治疗方法是A、口服抗心律失常药

B、ICD

C、外科手术

D、射频消融术

E、超速抑制


相关考题:

49岁, 女性, 突感心悸, 立即做心电图, QRS波 49岁, 女性, 突感心悸, 立即做心电图, QRS波A.窦性心动过速B.房性阵发性心动过速C.交界区阵发性心动过速D.房扑E.室性阵发性心动过速

患者,女性,36岁。心悸反复发作1年,每次发作持续时间约半小时,心电图示:QRS波正常,心率为200次/分,P波不明显。应首先考虑的诊断是A、窦性心动过速B、室性心动过速C、心房扑动D、心房颤动E、阵发性室上速

患者男性,29岁,反复发作心悸7年。此次因突发心悸就诊,心电图如图3-12-5所示。根据该心电图特征可初步诊断为A、窄QRS波群心动过速B、窦-室传导C、预激综合征D、窦性心动过速E、宽QRS波群心动过速为明确诊断,记录食管心电图如图3-12-6所示,可确诊为A、房室折返心动过速伴功能性束支阻滞B、室性心动过速C、房性心动过速经房室旁路下传D、窦性心动过速合并完全性右束支阻滞及左前分支阻滞E、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伴功能性束支阻滞根据该心动过速的心电图特征,终止心动过速最合适的药物是A、静注普罗帕酮B、静注毛花苷丙C、静注普萘洛尔D、静注维拉帕米E、静注胺碘酮患者超声心动图检查正常。为达到治愈目的,最好的治疗方法是A、口服抗心律失常药B、ICDC、外科手术D、射频消融术E、超速抑制

( 149~150 共用题干)女,26岁。因阵发心悸4年就诊。发作无诱因,突发突止,持续约30分钟一18(分钟。发作时心电图提示:心室率180次,分,节律规则,QRS波群形态与时限正常可见逆行P波。平时心电图正常。第 149 题 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男性,21岁,反复发作性心悸胸闷,再次发作来急诊。就诊时心电图示:心率220次/分,节律绝对规则,QRS波0.10秒,每个QRS波后可见清晰逆行P"波,R-P间期70ms。心电图诊断应考虑A.心房扑动B.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C.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D.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E.心房颤动

男性,32岁,发作性心悸3年,每次均有突然发作,突然终止现象。1小时前又突发心悸。心电图示心率160次/分,QRS波群规则、形态正常,QRS波群后可见P′波,RP′间期约80ms,按压颈动脉窦可使心率减慢至150次/分。该例心电图初步诊断是( )A.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B.窦性心动过速C.房性心动过速D.室性心动过速

女性,32岁。反复发作阵发性心悸10年,发作时心电图诊为"心动过速",心率188次/分,静推"维拉帕米"后症状很快缓解,今天患者再次心悸半小时,伴乏力,尿频感,来诊。心电图示:心率180次/分,节律规整,QRS波群形态及时限均正常,未见明显ST-T改变。此患者最有意义的检查是()。A心电图B心电生理检查C动态心电图D心脏彩超E阿托品试验

男性,32岁,发作性心悸3年,每次均有突然发作突然终止现象。1小时前又突发心悸。心电图示心率160次/分,QRS波群规则、形态正常,QRS波群后可见P’波,R-P’间期约80毫秒,按压颈动脉窦可使心率减慢至150次/分。该患者心电图初步诊断是A.窦性心动过速B.房性心动过速C.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D.心房颤动

1、男性,32岁,发作性心悸3年,每次均有突然发作突然终止现象。1小时前又突发心悸。心电图示心率160次/分,QRS波群规则、形态正常,QRS波群后可见P’波,R-P’间期约80毫秒,按压颈动脉窦可使心率减慢至150次/分。该患者心电图初步诊断是A.窦性心动过速B.房性心动过速C.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D.心房颤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