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threetasksshownhavebeencompletedinordertoconfigureanamingmethod:Task1:Installedonserverandclient:OracleNetServices,TCP/IP,TCP/IPprotocoladaptorTask2:Starteddefaultlisteneronport1521Task3:Addedglobaldatabasenametothelistener.orafile.Whichnamingmethodwasconfigured?()A.hostnamingmethodB.localnamingmethodC.directorynamingmethodD.externalnamingmethod

Thethreetasksshownhavebeencompletedinordertoconfigureanamingmethod:Task1:Installedonserverandclient:OracleNetServices,TCP/IP,TCP/IPprotocoladaptorTask2:Starteddefaultlisteneronport1521Task3:Addedglobaldatabasenametothelistener.orafile.Whichnamingmethodwasconfigured?()

A.hostnamingmethod

B.localnamingmethod

C.directorynamingmethod

D.externalnamingmethod


相关考题:

阅读以下关于利用信号量机制解决进程同步与互斥方面的应用实例,回答问题1至问题3。[说明]在多道程序系统中,进程是并发执行的。这些进程间存在着不同的相互制约关系,主要表现为同步和互斥两个方面。信号量机制是解决进程间同步与互斥的有效方法。下面是信号量应用实例。下图所示代码是在μC/OS-II操作系统上运行的一个应用的主函数。该函数创建了任务Task1和Task2,其中Task1实现从键盘读入一个字符的功能,Task2将该字符输出到屏幕,它们使用信号量和一个公共变量buffer来传递该字符。主函数、Task1和Task2中所调用的函数原型说明如下:a.创建一个信号量:OS EVENT*OSSemCreate(INT16Uvalue);b.创建一个任务:INT8U OSTaskCreate(void(*task)(void*pd),void*pdata,OS_STK *ptos,INT8U prio);c.开始执行多任务:void OSStart(void);d.从键盘读入一个字符:char scanc();e.输出一个字符至屏幕:void printc(char ch);f.发出一个信号量:INT8U OSSemPost(OS EVENT*pevent);g.等待一个信号量:void OSSemPend(OS_EVENT*pevent,INT16U timeout,INT8U *err)请简述什么是临界资源?什么是临界区?访问临界资源应遵循哪些原则?

请根据本题要求完善任务Task1和任务Task2的程序代码,填补图中的空缺。

阅读以下关于工作流系统模型建立和性能分析的叙述,根据要求回答问题1~问题4。[说明]某软件开发公司向客户交付系统产品后,由技术支持部门负责向客户提供技术服务。该技术支持部门的业务流程如下:①当该技术支持部门接到一个客户问询电话时,由客户服务代表(CSR)接听该电话。客户服务代表根据客户问询内容产生一份服务请求文件,并开始解决客户提出的问题;②若客户服务代表解决了客户提出的问题,这份服务请求文件被标记为“已解决”;③如果客户服务代表在2个小时内未能解决这个问题,客户服务代表将服务请求文件转交给技术支持代表(TSR)处理;④如果技术支持代表也无法解决这个问题,他/她将邀请助理工程师(ENGR)来一起处理这个问题;⑤若助理工程师解决了这个问题,该服务请求文件被标记为“已解决”;⑥若技术支持代表和助理工程师认为,是由于系统的错误引起的问题,则告知客户该问题目前无法解决;并把服务请求文件转交给本公司的工程部门处理;⑦对已经解决的服务请求,每个月底进行一次归档(放入归档数据库)。该软件公司正在创建一个相应的工作流管理系统,目前正处于过程定义阶段,即创建工作流模型阶段。对于这些工作流模型,除了要考虑工作流的正确性外,工作流的性能也是十分重要的。工作流性能主要反映工作流定量方面的特性,例如,任务的完成时间、单位时间内处理的任务数量、资源的利用率及在预定时间标准内完成任务的百分比等。图7-14所示的是一个简单的工作流模型(其中单位时间为1小时),它表示这样一个执行过程:每小时将会有20个任务到达c1,这20个任务首先经过处理task1,再经过处理task2,最终将结果传递到c3。处理task1和处理task2相互独立。假设性能评价模型符合M/M/1排队模型,在计算性能指标的过程中可以使用下列公式进行计算:其中,ρ表示资源利用率,λ表示单位时间内到达的任务数,μ表示该资源单位时间内能够完成的任务数。工作流(Workflow)是针对业务流程中具有固定程序的常规活动而提出的一个概念,通过将业务流程分解,定义良好的任务、角色、规则和过程来进行执行和监控,达到提高生产组织水平和工作效率的目的。以下关于工作流叙述中,错误的是(1)。 在UML中,用(2)表示企业业务的工作流。这种图显示出工作流中的步骤、决策点,以及完成每一步骤的角色和对象。(1) A.引入工作流组织,能够在软件开发和业务两个层次受益 B.工作流管理系统在实际系统中的应用一般分为两个阶段,即模型建立阶段和模型执行阶段 C.工作流能有效地把人、信息和应用工具合理地组织在一起,发挥系统的最大效能 D.一个工作流包括一组活动及它们的相互顺序关系,还包括过程及活动的启动和终止条件,以及每个活动的描述(2) A.交互图(interaction diagram)B.业务图(business diagram)C.用例图(use case diagram)D.活动图(activity diagram)

若定义任务task1的优先级为12,则不能再定义其他任务的优先级也为12。

Task 1 (16 points) 阅读《会计英语实训教程》page116-119 Part 2 Intensive Reading: Income Statement 完成page121 Ⅱ.Ⅲ.Ⅳ,共三题。【在书上直接作答-拍照-在附件里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