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38岁,小肝癌切除后10年,近来发现甲胎蛋白浓度升高,B超示肝内2cm可疑占位灶,最可能的诊断是( ) A、肝血管瘤B、肝腺瘤C、肝硬化结节D、局部脂肪浸润E、肝癌复发

患者,女,38岁,小肝癌切除后10年,近来发现甲胎蛋白浓度升高,B超示肝内2cm可疑占位灶,最可能的诊断是( )

A、肝血管瘤

B、肝腺瘤

C、肝硬化结节

D、局部脂肪浸润

E、肝癌复发


相关考题:

患者女,50岁,因体检发现AFP升高至600mg/dl,入院体检:神志清,腹平软,肝脾未及,腹部B超示:"小肝癌",患者肝脏肿块大小应为A、≤5.5cmB、≤5cmC、≤4.5cmD、≤3cmE、≤2cm

确诊直径2cm以下小肝癌的有效方法是A、甲胎蛋白B、肝脏B超C、肝组织活检D、肝脏MRIE、肝脏CT

女,47岁。右乳癌术后2个月,上腹胀痛为持续性,B超示肝多发占位性病变,大量腹水,甲胎蛋白(-),巩膜黄染,上腹压痛,肝脾触及不满意。最可能的诊断是A.原发性肝癌B.肝多发囊肿C.肝血管瘤D.肝脓肿E.肝转移癌

患者,男,52岁,小肝癌切除后1年,随访发现肝右后叶2.5cm占位,伴甲胎蛋白升高,肝肾功能正常,治疗方案可选( )A.手术切除B.经肝动脉化学治疗和栓塞C.全身化学治疗和中医治疗D.肝肿瘤局部无水酒精注射E.生物治疗

对原发性肝癌患者最经济常用的定位诊断是A.甲胎蛋白B.B超C.CTD.肝穿刺E.核素扫描

男,54岁,糖尿病6年,体检发现肝右叶2.5cm×2.5cm占位,甲胎蛋白阴性,B超示肝癌可能,腹部CT示肝脏炎性病变,MRI示肝脓肿可能。下一步有确诊意义的检查首选 A、肝动脉造影B、肝穿刺活检C、放射性核素扫描D、甲胎蛋白异质体E、腹腔镜

患者,男,52岁,小肝癌切除后1年,随访发现肝右后叶2.5cm占位,伴甲胎蛋白升高,肝肾功能正常,治疗方案可选( ) A.手术切除B.经肝动脉化学治疗和栓塞C.全身化学治疗和中医治疗D.肝肿瘤局部无水酒精注射E.生物治疗

诊断小肝癌的最佳方法是A、甲胎蛋白B、肝脏B超C、肝动脉造影D、肝脏MRIE、肝脏CT

对原发性肝癌患者最经济常用的定位诊断是A:甲胎蛋白B:B超C:CTD:肝穿刺E:核素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