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性,60岁,左眼经常疲劳后酸胀,伴虹视,休息后好转,右眼无类似症状。检查双眼视力1.0,双眼角膜透明,前房浅,周边前房1/4角膜厚度,瞳孔对光反应好,晶状体透明,视乳头杯盘比左眼0.4,右眼0.3,眼压左眼21mmHg,右眼18mmHg。如果左眼房角1/3闭合,则左眼最可能的诊断是 ( )A、急性闭角型青光眼间歇期B、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前期C、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慢性进展期D、视疲劳E、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出现虹视的原因是 ( )A、角膜上皮水肿B、晶状体折射C、玻璃体混浊D、散光E、前房出血右眼最有可能的诊断是 ( )A、急性闭角型青光眼间歇期B、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前期C、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慢性进展期D、视疲劳E、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左眼最合适的治疗方法是 ( )A、小梁切除术B、小梁切开术C、虹膜周边切除术D、毛果芸香碱E、阀门管植入术

患者男性,60岁,左眼经常疲劳后酸胀,伴虹视,休息后好转,右眼无类似症状。检查双眼视力1.0,双眼角膜透明,前房浅,周边前房1/4角膜厚度,瞳孔对光反应好,晶状体透明,视乳头杯盘比左眼0.4,右眼0.3,眼压左眼21mmHg,右眼18mmHg。如果左眼房角1/3闭合,则左眼最可能的诊断是 ( )A、急性闭角型青光眼间歇期

B、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前期

C、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慢性进展期

D、视疲劳

E、慢性闭角型青光眼

出现虹视的原因是 ( )A、角膜上皮水肿

B、晶状体折射

C、玻璃体混浊

D、散光

E、前房出血

右眼最有可能的诊断是 ( )A、急性闭角型青光眼间歇期

B、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前期

C、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慢性进展期

D、视疲劳

E、慢性闭角型青光眼

左眼最合适的治疗方法是 ( )A、小梁切除术

B、小梁切开术

C、虹膜周边切除术

D、毛果芸香碱

E、阀门管植入术


相关考题:

患者男,15岁,摔伤后歪头视物半年,检查见视力OD 1.0,OS 1.0,双眼前节及眼底检查未见异常,眼位角膜映光OD+10°R/L15°,代偿头位,头向左肩倾,面向左转,下颌内收,右眼内转伴上转,Bielschowsky征右侧(+),最可能的诊断是A、右眼上直肌麻痹B、左眼上直肌麻痹C、右眼上斜肌麻痹D、左眼上斜肌麻痹E、右眼下直肌麻痹

患者男性,20岁,学生。因“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Epi-LASIK)后3个月,双眼视物模糊1周”就诊。患者3个月前因“双眼屈光不正”而行双眼“Epi-LASIK”手术,术后远近视力正常。近3个月常规应用糖皮质激素滴眼液,于1周前感双眼视远模糊,伴轻微眼胀,无眼红、眼痛症状。眼部检查:双眼裸眼视力均0.6;眼压:右眼20mmHg(1mmHg=0.133kPa),左眼21mmHg。主觉验光:右眼:-0.75/-0.50×17°=1.0,左眼-1.00=1.0。双眼角膜透明,眼前节检查无异常。患者术前双眼近视-7.00D,术前眼压:右眼18mmHg,左眼19mmHg。问题: 考虑该患者的临床诊断是( )A、屈光过矫B、屈光欠矫C、生理性屈光不正D、屈光回退E、糖皮质激素性高眼压F、青光眼问题: 患者屈光回退和糖皮质激素性高眼压的诊断依据是( )A、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滴眼液B、眼胀C、双眼裸眼视力均0.6D、双眼主觉验光有屈光不正E、双眼术后眼压高于术前F、术前为高度近视眼问题: 术后屈光回退和糖皮质激素性高眼压需要与下列哪些疾病相鉴别( )A、视疲劳B、屈光过矫C、屈光欠矫D、生理性屈光不正E、干眼症F、青光眼问题: 目前患者应选择下列哪些正确的治疗措施( )A、密切观察,随访眼压B、停用糖皮质激素滴眼液C、应用降眼压药物D、控制眼压的同时,继续使用糖皮质激素滴眼液E、尽早行抗青光眼手术治疗F、如药物治疗后视力无法恢复,可等屈光状态稳定后再次手术

患儿女性,5岁,发现眼斜1年。眼部检查:右裸眼视力0.2左裸眼视力0.8。双眼前节及眼底未见异常。角膜映光法检查:右眼+20o。眼球运动无受限。1%阿托品眼膏散瞳验光:右眼+6.00DS=0.5;左眼+1.00DS=1.0。目前治疗建议是( ) A、全部屈光矫正B、左眼部分遮盖C、右眼弱视治疗D、双眼视训练E、斜视手术治疗

患者,男性,19岁,双眼"近视"9年。曾戴角膜接触镜矫正,视力良好。最近2年发现近视度数加深较快。眼部检查:右眼0.2,戴镜矫正视力1.0;左眼0.1,矫正视力0.4。双眼均无充血,右眼角膜透明,角膜中央向前隆起,呈锥状,中央变薄。左眼角膜向前锥状突起、变薄更明显,中央部出现明显的全层角膜混浊。验光结果:右眼-5.75DS-3.75DC×170°→1.0左眼-6.50DS-5.65DC×150°→0.4。患者最可能的诊断及对诊断最有帮助的辅助检查是A、超角膜中央厚度测量B、复合性近视散光OUC、圆锥角膜OU角膜地形图检查D、圆锥角膜OUE、复合性近视散光OU屈光不正性弱视OS同视机检查患者左眼角膜中央部混浊,最可能的原因是A、长期戴角膜接触镜引起的角膜创伤B、圆锥角膜并发的先天性角膜混浊C、急性圆锥角膜D、急性圆锥角膜消退后残留的角膜混浊E、大泡性角膜病变

患儿女性,4岁,幼儿园体检发现双眼视力低下1天就诊。眼部检查:右眼视力0.08,左眼视力0.1。双眼交替性内斜10o~15o,眼球向各方向运动良好。双眼角膜透明,前房深度正常,房水透明无混浊,瞳孔对光反应良好;双眼底见视乳头较小,色稍红,黄斑中心凹光反射暗,旁中心注视。问题:患儿可能的诊断是( )A、双眼高度近视B、双眼高度远视C、屈光参差D、双眼视疲劳E、共同性内斜视F、弱视问题:患儿首选的检查项目是( )A、双眼视觉诱发电位(VEP)检查B、双眼相干光断层扫描(OCT)C、双眼同视机检查D、双眼角膜地形图检查E、充分散瞳后检影、验光F、头颅MR检查1%阿托品眼膏散瞳验光:右眼+6.75DS=0.2,左眼+5.50DS=0.4。 问题:患儿目前的治疗方案是( )A、根据阿托品眼膏散瞳验光结果配戴凹透镜片B、根据阿托品眼膏散瞳验光结果配戴凸透镜片C、3周后根据复验结果配戴凹透镜片D、3周后根据复验结果配戴凸透镜片E、手术治疗F、弱视治疗患儿治疗2个月后复查:双眼正位,右眼戴镜视力0.2,左眼戴镜视力0.5。 问题:下一步患儿首选哪些治疗方法( )A、手术治疗B、药物治疗C、弱视治疗D、遮盖左眼治疗E、重新散瞳验光,调整镜片度数F、遮盖右眼治疗

患者女性,38岁。双眼视物易疲劳,眼胀半年就诊。眼部检查:右眼视力0.3,-3.25D矫正1.0;左眼视力0.3,-3.75D矫正1.0。眼压:右眼29.3mmHg(1mmHg=0.133kPa),左眼30.1mmHg。双眼角膜清,前房角开放;瞳孔直径3mm,对光反应正常;眼底检查:右眼C/D=0.3,左眼C/D=0.4。双眼视野检查正常。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双眼高眼压症B、右眼高眼压症C、左眼开角型青光眼D、双眼开角型青光眼E、双眼屈光不正F、双眼视疲劳对患者的进一步检查和治疗包括( )A、检查角膜中央厚度,对眼压进一步评估B、进行眼底立体照相C、检查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D、一年后复查E、激光治疗F、药物治疗若给予患者药物治疗,常规选择药物是( )A、胆碱能药物B、高渗剂C、非选择性肾上腺素能激动剂D、碳酸苷酶抑制剂E、前列腺素衍生物F、β受体阻滞剂[提示]患者眼部复查:右眼视力0.3,-3.50D矫正1.0;左眼视力0.25,-4.50D矫正1.0。眼压:右眼28.7mmHg,左眼32.3mmHg。双眼角膜清,前房角开放;瞳孔直径3mm,对光反应正常;眼底检查:右眼C/D=0.3,左眼C/D=0.5。右眼视野检查正常,左眼视野上方出现旁中心暗点。 目前患者的诊断是( )A、双眼高眼压症B、右眼高眼压症C、左眼开角型青光眼D、双眼开角型青光眼E、双眼屈光不正F、双眼视疲劳

患者男性,22岁,大学生,因左眼视力下降1周,伴眼红和干涩就诊。患者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后2个月,术前屈光度:双眼-9.00D。近期用电脑时间较长,否认2周前眼外伤史,否认长期口服药物史。问题: 患者首先应进行下列哪些眼部检查( )A、 视力检测B、 眼压测量C、 裂隙灯显微镜检查D、 眼底检查E、 角膜地形图检测F、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眼部检查结果:右眼视力0.8,左眼视力0.6。眼压(非接触眼压计):双眼均8mmHg。裂隙灯显微镜检查:双眼结膜轻度充血,角膜中央区可见角膜上皮散在圆形、椭圆形细小点状混浊,以左眼为甚,未见明显浸润。角膜地形图及眼底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 问题: 下列有助于明确诊断的检查是( )A、 SchimerⅠ试验B、 泪膜破裂时间(BUT)C、 眼表荧光素染色D、 角膜刮片行细菌、真菌检测E、 泪液渗透压测量F、 角膜厚度检测患者SchirmerⅠ试验:右眼5mm,左眼2mm。BUT:双眼4s。双眼睑裂部角膜点状荧光素着色。 问题: 综合上述症状和体征,该患者应明确诊断为( )A、 双眼LASIK术后B、 双眼干眼症C、 双眼感染性角膜炎D、 双眼低眼压E、 双眼黄斑水肿F、 双眼LASIK术后角膜扩张问题: 导致该患者干眼的原因是( )A、 LASIK手术切断角膜的传入感觉神经纤维,从而引起不可逆性泪液分泌减少B、 LASIK手术使角膜表面形态改变C、 LASIK术中损伤结膜杯状细胞D、 眼表炎性因子的作用E、 长时间使用电脑F、 睑板腺功能障碍

患者,女性,69岁。右眼渐进性无痛性视力下降3年。眼部检查:视力:右眼0.2,左眼0.5;裂隙灯检查:双眼角膜透明,前房常深,瞳孔等大圆形,光反射(+),双眼晶状体核黄色、右眼后囊下混浊(+),右眼眼度略朦胧,左眼底正常。以下哪项为手术禁忌证A.角膜肉皮皮细胞计数为1400/mmB.眼轴长度大于30mmC.眼压24mmHgD.散瞳后发现6~8点位晶状体悬韧带断裂E.既往无糖尿病史,术前检查发现血糖10.2mol/L

患者,女性,69岁。右眼渐进性无痛性视力下降3年。眼部检查:视力:右眼0.2,左眼0.5;裂隙灯检查:双眼角膜透明,前房常深,瞳孔等大圆形,光反射(+),双眼晶状体核黄色、右眼后囊下混浊(+),右眼眼度略朦胧,左眼底正常。最可能的诊断是A.右眼慢性闭角型青光眼B.右眼并发性白内障C.双眼老年性白内障D.右眼慢性开角型青光眼E.右眼玻璃体混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