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乙公司),属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乙公司2011年至2013年与固定资产有关的业务资料如下:(1)2011年12月1日,乙公司购入一条需要安装的生产线,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生产线购买价款为1000万元,增值税额为170万元;另发生保险费3万元,款项均以银行存款支付;没有发生其他相关税费。(2)2011年12月1日,乙公司开始以自营方式安装该生产线。安装期间领用生产用原材料实际成本为12万元,发生安装工人工资5万元,没有发生其他相关税费。领用的原材料未计提存货跌价准备。(3)2011年12月31日,该生产线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并于当日投入使用。该生产线预计使用年限为6年,预计净残值为12万元,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4)2012年12月31日,乙公司在对该生产线进行检查时发现其已经发生减值。乙公司预计该生产线未来5年现金流量的现值为708万元;该生产线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为600万元。该生产线的预计尚可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8万元,仍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5)2013年6月30日,乙公司采用出包方式对该生产线进行改良。当日,该生产线停止使用,开始进行改良。在改良过程中,乙公司以银行存款支付工程总价款122万元。(6)2013年8月20日,改良工程完工验收合格并于当日投入使用。预计尚可使用年限为8年,预计净残值为10万元,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2013年12月31日,该生产线未发生减值。要求:(1)编制乙公司2011年12月1日购入该生产线的会计分录。(2)编制乙公司2011年12月与安装该生产线相关的会计分录。(3)编制乙公司2011年12月31日该生产线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会计分录。(4)计算2012年度该生产线应计提的折旧额。(5)计算2012年12月31日该生产线应计提的减值准备金额,并编制相应的会计分录。(6)编制2013年6月30日该生产线转入改良时的会计分录。(7)计算2013年8月20日改良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后该生产线的成本及2013年度该生产线改良后计提的折旧额。(答案中涉及“应交税费”科目,必须写出其相应的明细科目及专栏名称)

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乙公司),属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乙公司2011年至2013年与固定资产有关的业务资料如下:

(1)2011年12月1日,乙公司购入一条需要安装的生产线,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生产线购买价款为1000万元,增值税额为170万元;另发生保险费3万元,款项均以银行存款支付;没有发生其他相关税费。

(2)2011年12月1日,乙公司开始以自营方式安装该生产线。安装期间领用生产用原材料实际成本为12万元,发生安装工人工资5万元,没有发生其他相关税费。领用的原材料未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3)2011年12月31日,该生产线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并于当日投入使用。该生产线预计使用年限为6年,预计净残值为12万元,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

(4)2012年12月31日,乙公司在对该生产线进行检查时发现其已经发生减值。乙公司预计该生产线未来5年现金流量的现值为708万元;该生产线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为600万元。该生产线的预计尚可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8万元,仍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

(5)2013年6月30日,乙公司采用出包方式对该生产线进行改良。当日,该生产线停止使用,开始进行改良。在改良过程中,乙公司以银行存款支付工程总价款122万元。

(6)2013年8月20日,改良工程完工验收合格并于当日投入使用。预计尚可使用年限为8年,预计净残值为10万元,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2013年12月31日,该生产线未发生减值。

要求:

(1)编制乙公司2011年12月1日购入该生产线的会计分录。

(2)编制乙公司2011年12月与安装该生产线相关的会计分录。

(3)编制乙公司2011年12月31日该生产线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会计分录。

(4)计算2012年度该生产线应计提的折旧额。

(5)计算2012年12月31日该生产线应计提的减值准备金额,并编制相应的会计分录。

(6)编制2013年6月30日该生产线转入改良时的会计分录。

(7)计算2013年8月20日改良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后该生产线的成本及2013年度该生产线改良后计提的折旧额。

(答案中涉及“应交税费”科目,必须写出其相应的明细科目及专栏名称)


相关考题:

甲公司委托乙公司加工用于直接对外销售的应税消费品,甲公司发出原材料的计划成本为50000元,材料成本差异率为2%(节约);乙公司加工完成时计算应收取的加工费为20000元(不含增值税)。甲、乙公司均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增值税税率为17%,应税消费品的消费税税率为5%。甲公司收回委托加工材料的入账实际成本为 ( )元。A.68000B.69000C.70000D.72400

甲公司委托乙公司加工用于直接对外销售的应税消费品,甲公司发出原构料的计划,成本为 50000元,材料成本差异率为2%(节约);乙公司加工完成时计算应收取的加工费为20000元(不含增值税)。甲、乙公司均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增值税税率为17%,应税消费品的消费税税率为5%。甲公司收回委托加工材料的入账实际成本为( )元。A.68000B.69000C.70000D.72400

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企业,其下属独立核算的乙公司为小规模纳税人企业。乙公司销售产品一批,开据普通发票中注明货款36888元,已知甲公司适用增值税率为17%,乙公司征收率为6%,则其应纳增值税为5359.79元。( )

甲公司委托乙公司加 工用于直接对外销售的应税消费品,甲公司发出原材料的计划成本为50000元,材料成本差异率为2%(节约);乙公司加工完成时计算应收取的加工费为 20000元(不含增值税)。甲、乙公司均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增值税税率为17%,应税消费品的消费税税率为5%。甲公司收回委托加工材料的入账实际成本为( )元。A.68000B.69000C.70000D.72400

甲、乙公司均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2016年9月2日,甲公司向乙公司赊销商品一批,商品标价总额为100万元(不含增值税)。由于成批销售,乙公司可以享受10%的商业折扣,销售合同规定的现金折扣条件为2/10,1/20,n/30。假定计算现金折扣时不考虑增值税。乙公司于9月11日付清货款。甲公司应收账款的入账价值为( )万元。A.117B.90C.105.3D.103.19

甲公司应收乙公司货款2 000万元,因乙公司财务困难到期未予偿付,甲公司就该项债权计提了400万元的坏账准备。20×3年6月10日,双方签订协议,约定以乙公司生产的100件A产品抵偿该债务。乙公司A产品售价为13万元/件(不含增值税),成本为10万元/件;6月20日,乙公司将抵债产品运抵甲公司并向甲公司开具了增值税专用发票。甲、乙公司均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均为17%。不考虑其他因素,甲公司应确认的债务重组损失是(  )。A.79万元   B.279万元   C.300万元   D.600万元

(2014年)甲公司应收乙公司货款2 000万元,因乙公司财务困难到期未予偿付,甲公司就该项债权计提了400万元的坏账准备。20×3年6月10日,双方签订协议,约定以乙公司生产的100件A产品抵偿该债务。乙公司A产品售价为13万元/件(不含增值税),成本为10万元/件;6月20日,乙公司将抵债产品运抵甲公司并向甲公司开具了增值税专用发票。甲、乙公司均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均为17%。不考虑其他因素,甲公司应确认的债务重组损失是(  )。A.79万元   B.279万元   C.300万元   D.600万元

甲运输公司,属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某月发生了一笔业务,承担A公司一批货物的运输,将一批货物从北京运往广州,其中从北京到上海由甲公司负责运输,从上海到广州由乙公司负责运输(乙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甲公司单独支付乙公司运输费用,该业务甲公司从A公司取得价款10.9万元(含增值税),支付给乙公司4.36万元(含增值税),已知运输业务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9%,该项业务甲公司应计算缴纳的增值税为()万元。A.0.9B.0.36C.0.54D.0

甲运输公司,属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某月发生了一笔业务,承担A公司一批货物的运输,将一批货物从北京运往广州,其中从北京到上海由甲公司负责运输,从上海到广州由乙公司负责运输(乙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甲公司单独支付乙公司运输费用,该业务甲公司从A公司取得价款11.1万元(含增值税),支付给乙公司4.44万元(含增值税),已知运输业务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1%,该项业务甲公司应计算缴纳的增值税为()万元。A.1.1B.0.44C.0.66D.0

甲公司委托乙公司加工一批收回后直接出售的应税消费品(非金银首饰),甲公司发出原材料的计划成本为10 000元,材料成本差异率为3%(超支);乙公司加工完成时计算应收取的加工费为5 850元(含增值税)。甲、乙公司均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应税消费品的消费税税率为10%。甲公司收回委托加工材料的入账成本为()A.17944.44B.17166.67C.17000D.17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