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难忘的泼水节》一、考题回顾二、考题解析【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难忘的泼水节》的内容,请同学们回忆一下,用一句话来概括文章大意。(二)初读感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文章4-5自然段,用笔勾画出人物描写的语言,独立思考,本文描写了周总理的哪些方面?(衣着、神态、动作,尤其不要忽略神态描写)(三)深入研读1.同桌合作,对于衣着的描写,通常情况我们会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描写,为什么课文采用了衣服-裤子-头巾的顺序?可不可以调整?(不可以,因为周总理的头巾是最与众不同,最具特色的部分,放在最后起到强调的作用)2.同桌合作,动作描写的部分描写了什么?(周总理敲象脚鼓,跳民族舞蹈,拿着柏枝泼水)追问:为什么着重描写这几个动作?(最能体现民族特色)3.这样又能体现周总理的什么性格特点?(不搞特殊,入乡随俗,拉近与少数民族的距离,平易近人)4.小组讨论,这样描写人物有什么好处?(生动逼真地还原了人物的外在形态,体现了人物的内在性格,又能展现出欢快的气氛)(四)巩固提高小组讨论,为什么当地的傣族人民那么高兴?要求分析到具体的层面。(1周总理来到人们中间;2周总理入乡随俗,体现了周总理对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尊重;3周总理平易近人)(五)小结作业小结:回顾本课所揭示的启示,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结束课堂。作业:试着用本课学过的人物描写手法描写一个身边的人,下次课分享。【板书设计】1.教学中出现“识字量大,教学进度跟不上”的问题,你会怎么做?2.低年级朗读应该达到什么要求?教学中如何指导?

小学语文《难忘的泼水节》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难忘的泼水节》的内容,请同学们回忆一下,用一句话来概括文章大意。
(二)初读感知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文章4-5自然段,用笔勾画出人物描写的语言,独立思考,本文描写了周总理的哪些方面?(衣着、神态、动作,尤其不要忽略神态描写)
(三)深入研读
1.同桌合作,对于衣着的描写,通常情况我们会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描写,为什么课文采用了衣服-裤子-头巾的顺序?可不可以调整?(不可以,因为周总理的头巾是最与众不同,最具特色的部分,放在最后起到强调的作用)
2.同桌合作,动作描写的部分描写了什么?(周总理敲象脚鼓,跳民族舞蹈,拿着柏枝泼水)追问:为什么着重描写这几个动作?(最能体现民族特色)
3.这样又能体现周总理的什么性格特点?(不搞特殊,入乡随俗,拉近与少数民族的距离,平易近人)
4.小组讨论,这样描写人物有什么好处?(生动逼真地还原了人物的外在形态,体现了人物的内在性格,又能展现出欢快的气氛)
(四)巩固提高
小组讨论,为什么当地的傣族人民那么高兴?要求分析到具体的层面。(1周总理来到人们中间;2周总理入乡随俗,体现了周总理对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尊重;3周总理平易近人)
(五)小结作业
小结:回顾本课所揭示的启示,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结束课堂。
作业:试着用本课学过的人物描写手法描写一个身边的人,下次课分享。
【板书设计】



1.教学中出现“识字量大,教学进度跟不上”的问题,你会怎么做?
2.低年级朗读应该达到什么要求?教学中如何指导?


参考解析

解析:1.我会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根据不同的情况“对症下药”。一种情况可能是两类字的教学要求没把握好。要求认的字与以前所理解的识字,任务有所不同,学习方法也有所不同,针对这一情况,教师不要对识字提出过高的要求,不要进行繁琐的字形分析,主要通过各种形式反复见面,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字形;另一种情况可能是对学生不放心,过分追求堂堂清、课课清、人人清。一篇课文十几个生字,不一定要全部过关再学习下一篇,汉字学习是一个反复长期的过程。教师要调动积累,在教学中渗透识字方法;倡导转变学习,鼓励学生自主识字。
2.低年级的朗读应该达到以下几点要求:(1)正确读准每一个字,尤其是前鼻音、后鼻音、平舌音、翘舌音,或根据地方方言特点指导容易读错的音。还要读准轻声、儿化、变调。(2)读通句子。包括不多字、不少字、不错字,不颠倒、重复字句;读准标点符号的停顿和表达的语气;读好长句子中词语间的停顿和难读的句子。(3)流利朗读,并有一定语气。
低年级读书是应该有个层次的,大体可以分成三个层次:正确读──流利读──理解读(或有感情读)。对于低年级来说,朗读的要求不是很高,能正确读是最基本的要求。在正确的基础上,逐渐达到流利,有感情。这个“有感情”也只是“读出合适的语气”“把句子的意思读出来”。这个要求对低年级学生来说,还是有些难度的,需要老师的示范和点拨指导。在课堂教学中需要给学生提供充分的空间,指导学生朗读,培养学生掌握朗读方法。

相关考题:

论述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的类型。

对语文教学目的表述最为全面、最准确的大纲是() A.1992年《义务教育大纲》B.1978年《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小学语文教学大纲》C.1963年《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D.1956年《小学语文教学大纲》

把培养学生的听话、说话能力,明确定位为小学语文教学的目标之一的是() A.1986年《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B.1992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C.1978年《全日制十年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D.2001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小学语文教学评估就是根据一定的指标对小学语文教学过程及其结果做出价值判断。()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小学语文教师资格证,在教师招聘考试中报语文还是小学教育

小学语文教育中的美育的特殊性具体表现为:语文美育的()性,语文美育的相对()。

语文学科性质决定了小学语文是()课程,它在各科教学中处于()的地位。

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原则是根据小学语文学科的性质、任务,结合小学语文教学实际提出来的。

小学语文教学的根本目标是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小学语文学法

突破“听”、“说”分开表述的传统并明确提出“口语交际”的理念是()文件。A、1952年的《小学语文课程暂行标准》B、1963年的《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C、1986年的《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D、2001年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下面对小学语文基本功训练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学语文基本功训练是综合性的训练。B、小学语文基本功训练是分段进行的。C、小学语文基本功训练是直线式上升的。D、小学语文基本功训练的完成需要经由实践到认识、再由认识到实践的过程。

对语文教学目的的表述最全面、合理、辩论的大纲是()。A、1956年《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B、1963年《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C、1978年《全日制十年学校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行草案)》D、《义务教育大纲》

建国以前的小学语文教材有()A、蒙学读本B、国文教科书C、《国语教科书》D、《全日制十二年制学校小学语文课本》

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特征是进行语文基本功训练。

小学语文是基础工具学科。

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特征是进行语文能力的培养。

()第一次明确提出语文学科的工具性。A、1956年《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B、1963年《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C、1978年《全日制十年学校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行草案)》D、1987年《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

什么是小学语文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教学的现代化

小学语文教师的语文教学能力包括()、设计教学的能力、课堂应变能力和()。

我国传统的语文学“小学”包括()。

作为我国小学语文教材建设向着科学化方向前进了一大步的标志性教材是()A、各地依据1978年教学大纲编写的实验教材B、1978年《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小学课本语文》C、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科书D、1963年《全日制十二年制学校小学课本语文》

单选题()第一次明确提出语文学科的工具性。A1956年《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B1963年《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C1978年《全日制十年学校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行草案)》D1987年《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

填空题小学语文教育中的美育的特殊性具体表现为:语文美育的()性,语文美育的相对()。

单选题对语文教学目的的表述最全面、合理、辩论的大纲是()。A1956年《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B1963年《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C1978年《全日制十年学校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行草案)》D《义务教育大纲》

单选题下面对小学语文基本功训练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学语文基本功训练是综合性的训练。B小学语文基本功训练是分段进行的。C小学语文基本功训练是直线式上升的。D小学语文基本功训练的完成需要经由实践到认识、再由认识到实践的过程。

判断题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原则是根据小学语文学科的性质、任务,结合小学语文教学实际提出来的。A对B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