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大自然的语言》教学实录(片段),按要求答题。师:科学小品文的作用是普及科学知识,所以这类文章非常注意语言的生动性。请大家看屏幕上的两个句子,比较课文原句与改句哪个好,可以和同学交流交流。(出示多媒体课件:原句——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改句——立春过后,大地苏醒,冰雪都化了,草木萌发,各种花都开了,再过两个月,燕子回来了。)(生讨论)生:原句好,例如,“苏醒”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大地回春、生机勃勃的景象。师:大地回春,万物复苏。“苏醒”一词用得生动形象。生:“萌发”这个词写出了春天旺盛的生命力。师:“草木萌发”让我们联想到朱自清先生在《春》中写的——生:“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师:充满了生机和活力。生:“融化”比“都化了”好,“融化”表现了冰雪逐渐消融的过程。生:“次第”用得好。“次第”是“一个接一个”的意思,写出了花儿竞相开放的状态。师:正如朱自清先生写的——“红的像火……”生(齐):“粉的像霞,白的像雪。”师:“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生:“翩然”写出了燕子轻快敏捷的身姿,比“回来了”生动。师:“次第”“翩然”这些词都比较典雅,更有表现力。师:通过品味这几句话,可以看出,作者通过形象的拟人和典雅的用词,增添了文章的生动性、吸引力。对上述教学实录(片段)的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比较科学小品文与散文,使学生体会到科学小品文语言的准确性B.比较课文的原句与改句,使学生体会到科学小品文语言的生动性C.比较两篇课文的语言,意在让学生感受到不同文章描摹的春天之美D.讲解拟人和比喻,使学生领会修辞在不同文章中表达效果的差异性

阅读《大自然的语言》教学实录(片段),按要求答题。

师:科学小品文的作用是普及科学知识,所以这类文章非常注意语言的生动性。请大家看屏幕上的两个句子,比较课文原句与改句哪个好,可以和同学交流交流。

(出示多媒体课件:

原句——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

改句——立春过后,大地苏醒,冰雪都化了,草木萌发,各种花都开了,再过两个月,燕子回来了。)

(生讨论)

生:原句好,例如,“苏醒”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大地回春、生机勃勃的景象。

师:大地回春,万物复苏。“苏醒”一词用得生动形象。

生:“萌发”这个词写出了春天旺盛的生命力。

师:“草木萌发”让我们联想到朱自清先生在《春》中写的——

生:“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师: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生:“融化”比“都化了”好,“融化”表现了冰雪逐渐消融的过程。

生:“次第”用得好。“次第”是“一个接一个”的意思,写出了花儿竞相开放的状态。

师:正如朱自清先生写的——“红的像火……”

生(齐):“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师:“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生:“翩然”写出了燕子轻快敏捷的身姿,比“回来了”生动。

师:“次第”“翩然”这些词都比较典雅,更有表现力。

师:通过品味这几句话,可以看出,作者通过形象的拟人和典雅的用词,增添了文章的生动性、吸引力。

对上述教学实录(片段)的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比较科学小品文与散文,使学生体会到科学小品文语言的准确性
B.比较课文的原句与改句,使学生体会到科学小品文语言的生动性
C.比较两篇课文的语言,意在让学生感受到不同文章描摹的春天之美
D.讲解拟人和比喻,使学生领会修辞在不同文章中表达效果的差异性

参考解析

解析:本题为教学案例展示题,通过所给片面信息结合选项进行分析,错仔细阅读材料能够把握住教师的主要意图,错误率较低。

A项:教师没有进行科学小品与散文的对比,举朱自清的例子为体现文本语言的生动性,并没有进行文本语言的对比。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教师通过列举朱自清的例子来体现本文语言也具有生动的活力,旨在让学生体会出文本语言的生动性。与题干相符,当选。

C项:本教学片断的教学重点在于科学小品文的语言特点,没有不同文章内容的对比。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教师没有进行比喻和拟人修辞手法的讲解,案例重点在于引导学生体会语言的生动。与题干不符,排除。

相关考题: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1)简述动能定理的内容。 (2)完成该节课的教学片段的设计,其中包括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不少于300字)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材料:某高中物理教科书“光的衍射”一节中介绍的单缝衍射示意图。任务:设计教学片段,在教学活动中帮助学生分析实验装置和实验现象。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材料:图l所示为高中物理某教科书“全反射”一节中的演示实验。任务:设计一个教学片段,向学生介绍全反射现象。

阅读《春望》教学实录片段,按要求答题。师:“国”对于杜甫来讲,那么重要吗?“国”意味着什么呢?汉学者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或’者,邦也,从口从戈以守一。一,地也。”解释“国”为一片有士兵守卫的疆城。(投影并讲解)“国”字有两种解读:其一,国都,指京都长安。(朱东润.春望[A].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中编第1册)[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110-111)其二,国家。杜甫今存诗歌1400余首,“国”字共出现127次,经统计分类,有50多例解释为“国家”。对上述教学实录片段的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增加积累,认识更多的繁体字B.理解词义,给学生释义的方法C.通过实践,学会查字典的方法D.激发兴趣,了解不同的造字法

阅读《项脊轩志》教学实录(片段),按照要求答题。师:有人阅读《项脊轩志》,撰写了这样一副对联:项脊轩见往事,悲喜参半;枇杷树思旧情,爱恨交加。大家能不能根据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也来撰写一副对联?(学生撰写对联,教师组织学生展示交流)生:庭院凄凄诉兰竹寂寂;桂影斑斑映血泪涟涟。师:好,谁再来展示?生:斯人已去,空余枇杷遮冷月;此恨犹在,惟有桂影寂庭阶。生:明月半墙,默闻呱呱儿泣;书香满架,静听琅琅书声。生:望月移步折桂枝,今生有恨;睹物思人戚余心,来世续缘。生:风移影动轩不动,物是人非情岂非。师:这位同学能够联系以往的积累,很好。对该教学实录的分析,正确的是( )。A.学生用对联表达对课文的理解,强化了语言运用实践B.学生撰写的对联并不工整,教师应系统讲授对联知识C.教师要求学生撰写对联,不利于达成本课的教学目标D.教师评价具体准确,有助于学生修正、完善学习成果

阅读《春望》教学实录片段,按要求答题。师:“国”对于杜甫来讲,真的那么重要吗?“国”意味着什么呢?(投影并讲解)“国”字有两种解读:其一,国都,指京都长安。(朱东润.春望[A].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中编第1册)[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110111)其二,国家。杜甫今存诗歌1400余首,“国”字共出现127次,经统计分类,有50多例解释为“国家”。国破家亡于一位爱国者来讲,痛莫大焉。对上述教学实录中的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增加积累,认识更多繁体字B.理解词义,给学生释义方法C.通过实践,学会查字典方法D.激发兴趣,了解不同造字方法

材料:下面是某教师的“公共利益的维护——每个人的责任”的教学片段,请阅读并回答问题。问题:(1)请指出本教学片段中所运用的课程资源种类。(2)结合上述教学片段,谈谈对开发初中思想品德学科课程资源的启示。

请阅读下面材料内容,按要求完成教学设计。 要求:(1)拟写本部分教材内容的教学目标。(6分) (2)设计一个主题为“辩证看待实践与认识的关系”的情境教学片段。(20分)

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列是《文化生活》中“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这一教学内容的教学实录片段: 问题:结合该市发展的实际,谈谈社会实践与文化创新的关系。(20分)

案例: 下面是“零指数幂”教学片段的描述,阅读并回答问题。片段一:观察下列式子,指数有什么变化规律?相应的幂有什么变化规律?猜测

(视频题)请观看小学高年段《落花生》教学片段,并按要求回答问题。[问题1][简答题]请结合本教学片段评析教师的课堂提问行为。(10分)[问题2][简答题]试论述教师课堂提问的功能。(10分)

请认真阅读下列教材片段,并按要求作答。[问题1][简答题]什么是运算能力?如何发展学生的运算能力?(10分)[问题2][简答题]如指导中年段小学生学习,试拟定教学目标。(10分)[问题3][简答题]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导入环节并说明理由。(20分)

请认真阅读下列教材片段,并按要求作答。[问题1][简答题] 依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简要说明如何在本课教学中落实“四基”。(8分)[问题2][简答题]若指导六年级学生学习本课,试拟定教学目标。(10分)[问题3][简答题] 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过程。(22分)

阅读以下案例,回答问题。(1)以上教学片段体现出王老师具有什么样的教学理念 (2)运用案例中具体的事例说明王老师的教学理念。

引用未成文的口语实录包括口头演讲、课堂教学实录和()。

幼儿时期的语言学习主要是()。A、阅读训练B、书面语言C、口头语言D、识字教学

阅读以下《阿房官赋》一课的教学目标,按要求回答问题。【知识与能力】指导学生通过朗读积累“西、钩、斗”等词类活用现象,并疏通文意。【过程与方法】指导学生通过反复阅读,欣赏精彩的描写片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本文简明生动的语言风格。对上述教学目标分析不恰当的是()。A、体现学生是主体的教学理念B、行为动词可测量、可评价、可理解C、局限于基础技能和能力的培养D、缺少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

阅读《竹影》教学实录(节选),按要求答题。(画线语句的序号与选项的序号是对应的)对画线部分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打破了学科的约束.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B、坚持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的课改理念,有利于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C、带着问题阅读,体现了阅读时的目的性D、所讲内容偏离本课的主题.体现教师授课准备不充分

问答题什么是阅读教学?阅读与阅读教学有什么区别?

问答题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请根据教学目标设计一个语言运用活动,并说明设计意图。(要求:创设一个真实语境,让学生运用核心句型以小组活动的形式进行语言交际训练。)

问答题《标准》在阅读教学方面提出了哪些新要求?

问答题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请根据教学内容确定本课时的语言技能(听说)目标。

问答题数学教学语言的基本要求有?

问答题请阅读以上《咬文嚼字》节选片段,并结合高中课文《咬文嚼字》全文,为其设计教学目标并说明教学方法。

问答题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简述英语游戏教学的作用。

问答题阅读文本材料和具体要求,完成第1~3题。本文见本教材P142《孔乙己》(片段) 1.根据以上材料,确定本篇课文的教学目标。 2.请为本课文设计一段导入语。 3.请根据本文特色及你自己的理解,说明本文的教学方式。

问答题阅读下面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材料二:《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内容标准:认识五四爱国运动的历史意义。问题:(1)依据材料一、材料二和教学目标设计的基本要求,拟定本教材片段的教学目标。(8分)(2)请简述本教材片段的教学重难点及突破方法。(4分)(3)请设计本教材片段的提纲式板书。(4分)

问答题(视频题)请观看小学高年段《落花生》教学片段,并按要求回答问题。问题(一):请结合本教学片段评析教师的课堂提问行为。(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