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教师为了了解学生对电路、安培力、左手定则等知识的综合掌握与运用情况,设计了若干检测题,其中一题如下。检测结果不少学生选择了C选项。 在图示的电路中,每节电池均相同,当电键S分别置于a,b两处时,若导线MM′与NN′之 针对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学生答题错误可能是由哪些原因造成的 (答出2个即可)(2)针对其中由物理知识方面导致的错误,创设一个问题情境,用于帮助学生学习。

某教师为了了解学生对电路、安培力、左手定则等知识的综合掌握与运用情况,设计了若干检测题,其中一题如下。检测结果不少学生选择了C选项。
在图示的电路中,每节电池均相同,当电键S分别置于a,b两处时,若导线MM′与NN′之






针对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学生答题错误可能是由哪些原因造成的 (答出2个即可)
(2)针对其中由物理知识方面导致的错误,创设一个问题情境,用于帮助学生学习。


参考解析

解析:(1)错误的原因大致有三:其一是对平行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安培力的原理以及用左手定则的判断方法没有很好的理解和掌握;其二是没有进行正确的动态电路分析所致;其三是按照电荷之间相互作用规律进行判断。
(2)老师:初中时我们学习了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是怎样一种规律
学生1: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老师:回答的很好,电荷间相互作用遵循是这样的规律。而对于两个相互平行的直导线。当通有同方向电流或反方向的电流时,两导线之间相互作用是否也会是“通同方向电流时互相排斥,通反方向电流时互相吸引”呢
学生2:我猜想也是同样的,同向电流相互排斥,异向电流相互吸引。
学生3:我猜想是跟学生2的结论完全相反。
老师:同学们的猜想无外乎就是这两种情况,到底是怎样的规律 请看下面的演示实验。(老师边演示边提出问题请同学们进行思考)
老师:同学们先对电路图进行分析,当开关S置于a处时与置于b处时,电路有什么不同
学生4:开关接a时通过导线的电流要小于接b时的电流。因为连接的电池个数不同。
学生5:无论开关接a还是接b,两导线通过的电流方向都是反方向的。
老师:同学们分析的很好,两导线通有反方向的电流是如何相互作用的呢 接下来我们一起观察实验现象
(进行演示实验)
全体学生:哦,居然是排斥的。
老师:大家讨论一下为什么两导线相互排斥
学生6:我认为是导线1电流产生的磁场对导线2产生了作用,同样导线2电流产生的磁场对导线1产生了作用。两导线是因为受到安培力作用而相互排斥的。
老师:是这样的,同学们接着思考如何判断两导线所受安培力的方向啊
学生7:利用安培定则可以判断导线1产生的磁场方向,再用左手定则可判断导线2在导线1的磁场中所受到的安培力的方向;用同样的方法可以判断导线2电流产生的磁场对导线1的作用情况。所以判定出通反方向电流的两导线间相互排斥。
老师:学生6和学生7分析的非常正确,请大家根据刚才学生6和学生7的回答继续思考:若两导线通有同方向电流会是怎样的情况啊
(全体学生按照思路自然顺畅的得出正确的结论)

相关考题:

教师通过对学生作业的批改,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这是运用了( )。A.观察法 B.测验法C.调查法 D.产品分析法

某化学教师在一次化学测验中设计了下列试题,并统计了学生解题情况。【试题】常温下,将等物质的量浓度、等体积的NaCl溶液和NH4HCO3溶液混合,析出部分NaHCO3晶体,过滤,所得滤液pH?【测验结果】参加测验的学生的答题情况统计如下表1: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本题正确的选项是什么?(3分)(2)请分析和诊断各个选项解答错误的原因。(8分)(3)根据上述学生答题情况统计,你认为讲评本题时,需要突出讲解的知识和培养的能力是什么?(4分)

某化学教师为了检测学生对“金属活动性”知识的掌握程度.设置了下列试题.并对学生的答题结果进行统计与分析。 【试题】一位同学为了验证锌、银、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五个实验:①将Zn、Cu分别放入稀盐酸中;②将Ag放入Cu(N03)2溶液中;③将Cu放入AgN03溶液中;④将Cu放入ZnS04溶液中;⑤将Zn放入AgN03溶液中。 下列实验组合不能验证锌、银、铜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是(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⑤ 【考试结果】有32.5%的同学选择了A或B。试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本题正确答案是什么? (2)试对学生解题错误的可能原因进行分析和诊断。 (3)如果你要讲评本题.你教给学生的正确的解题思路是什么?

案例: 某教师为了解学生对简单机械知识的掌握情况,设计了若干检测题。某学生对其中一题的解答过程如下: 题目:如图7所示,工人师傅用一滑轮组把一质量为120 k9的重物提起。若工人师傅的拉力为400 N,在10 s内重物被提起了1 m。(g=10 N/kg)求: (1)重物的重力是多少 (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3)工人师傅做功的功率是多少 解:(1)∵m=120 kg ∴G=mg=120 kgxl0 N/kg=1200 N (2)W有 =F·s=400 N×I m=400 J W 总=G·h=1200 N×4 m=4800 J (3)答:重物的重力为l200 N,滑轮组机械效率约为8.3%,工人师傅做功的功率是40 W。问题: (1)指出学生解答中的错误,分析错误产生的可能凉因,并给出正确解法。(10分) (2)给出一个教学思路,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并正确分析此题。(10分)

案例: 某教师为了解学生对电功率等知识的掌握情况,设计了若干检测题,某学生对其中一题的解答过程如下: 题目:图示为一种电饭锅的电路图,开关S1和S2都闭合时,电饭锅处于正常加热煮饭状态,只闭合开关S1时,电饭锅处于保温状态。已知R2的阻值为44Ω保温状态电饭锅消耗的功率是40 W试问: (1)R1的阻值是多少 (2)电饭锅正常加热煮饭10分钟消耗的电能是多少 (2)R总=R1+R2=44Ω+1210Ω=1254Ω ∵p=U2/R 答:R1的阻值是1210Ω,电饭锅10分钟消耗的电能是6.6×105 J。问题: (1)指出学生解答中的错误,分析错误产生的可能原因,给出正确解法。(10分) (2)给出一个教学思路,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10分)

某教师为了解学生对电功率、额定功率、实际功率等知识的掌握情况,设计了如下检测题.检测结果是每个选项都有学生选择。 题目:小明做作业时,发现电灯忽明忽暗,原因可能是( )。 A.灯泡的实际电压发生了变化 B.灯泡的额定功率发生了变化 C.灯泡的额定电压发生了变化 D.灯泡烧坏了 问题:(1)指出正确选项,针对错误选项分析学生在物理知识方面可能存在的问题。(10分) (2)针对错误选项,设计教学片段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10分)

某教师为了解学生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合力等知识的掌握情况,设计了如下检测题,检测结果是大部分学生选择C项。题目:如图所示,各用4 N的水平力沿相反的方向拉弹簧测力计的两端(弹簧测力计自重不计).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 N.弹簧测力计受的合力为4 NB.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0 N.弹簧测力计受的合力为0 NC.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8 N.弹簧测力计受的合力为0 ND.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 N.弹簧测力计受的合力为O N问题:(1)指出正确选项,针对错误选项分析学生在物理知识方面可能存在的问题。(10分)(2)针对错误选项,设计教学片段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10分)

某教师为了了解学生对力的概念的掌握与运用情况,设计了若干检测题,其中一题如下。 甲、乙两人手拉手玩拔河游戏,结果甲胜乙败,那么甲乙两人谁受拉力大 【错解】因为甲胜乙,所以甲对乙的拉力比乙对甲的拉力大。就像拔河一样,甲方胜一定是甲方对乙方的拉力大。 针对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学生答题错误可能是由哪些原因造成的。 (2)针对其中由物理知识方面导致的错误,给出正确的引导,用于帮助学生学习。

某教师为了了解学生静电感应、验电器、电荷守恒等知识的掌握与运用情况,设计了若干检测题.其中一题如下。 如图所示.当带正电的绝缘空腔导体A的内部通过导线与验电器的小球B连接时,问验电器是否带电 【错解】 因为静电平衡时,净电荷只分布在空腔导体的外表面,内部无静电荷。所以.导体A内部通过导线与验电器小球连接时,验电器不带电。 针对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学生答题错误可能是由哪些原因造成的。 (2)针对其中由物理知识方面导致的错误,给出正确的引导,用于帮助学生学习。

某教师为了解学生对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等知识的掌握情况。设计了如下检测题,检测结果是每个选项都有学生选择。 题目: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发声.一定是因为物体在振动 B.我们听不到声音.一定是因为物体不振动 C.物体振动频率越高.我们听到的声音就越大 D.物体振动的振幅足够大时.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问题:(1)指出正确选项,针对错误选项分析学生在物理知识方面可能存在的问题。 (2)针对错误选项,设计教学片段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某教师为了解学生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合力等知识的掌握情况,设计了如下检测题,检测结果是大部分学生选择C项。 题目:如图所示,各用4 N的水平力沿相反的方向拉弹簧测力计的两端(弹簧测力计自重不计).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 N.弹簧测力计受的合力为4 N B.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0 N.弹簧测力计受的合力为0 N C.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8 N.弹簧测力计受的合力为0 N D.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 N.弹簧测力计受的合力为O N 问题: (1)指出正确选项,针对错误选项分析学生在物理知识方面可能存在的问题。(10分) (2)针对错误选项,设计教学片段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10分)

某教师为了了解学生对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等知识的掌握与运用情况,设计了若干检测题,其中一题如下。 如图,木块B与水平桌面间的接触是光滑的,子弹A沿水平方向射入木块后留在木块内,将弹簧压缩到最短。现将子弹、木块和弹簧合在一起作研究对象,则此系统在从子弹开始射入木块到弹簧压缩到最短的过程中(  ) A.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 B.动量不守恒,机械能不守恒 C.动量守恒。机械能不守恒 D.动量不守恒,机械能守恒 【错解】以子弹、木块和弹簧为研究对象。因为系统处在光滑水平桌面上,所以系统水平方向不受外力,系统水平方向动量守恒。又因系统只有弹力做功,系统机械能守恒。故A正确。针对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学生答题错误可能是由哪些原因造成的。 (2)针对其中由物理知识方面导致的错误,给出正确的引导,用于帮助学生学习。

某教师为了检测学生对电场力做功、电势差等知识的掌握情况,布置了若干练习题,下面是某同学对其中一题的解答过程:问题:(1)指出学生解答中的错误,分析错误产生的可能原因,给出正确解法。(2)给出一个教学思路,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教师在教授《滕王阁序》的时候,进行了以下教学设计,让学生借助字典,结合所学找出其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等,找出关键语句,让学生试着翻译,让一两名学生阅读并试着概括文章大意。试分析该教师的教学设计,不正确的一项是A、教师把握了文言文的教学重点,符合新课标的规定B、教师不应该把过多的精力放在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上C、让学生试着翻译,体现了教师主导,学生主题的教学理念D、教师注重对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为学生更好地理解文言文奠定了基础

材料:高三复习时,某教师通过如下试题考查学生的概念掌握情况。问题:(1)利用这道试题可以考查学生对哪些知识主题(如种子的萌发条件)的掌握情况?(2)简要分析利用这道试题考查学生掌握相关概念情况的利与弊。

选择题是客观题中运用最为广泛的题型,它能用来对任何学习内容和所有认知层次的知识进行检测,它能帮助教师更加精确地区别出不同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的深度和广度。( )

某教师为了解学生对温度、热量、比热容和热传递等知识的掌握情况,设计了如下检测题,检测结果是每个选项都有学生选择。题目:下列现象中,不可能发生的是()。A.水的沸点低于或高于100℃B.湿衣服放在温度低的地方比放在温度高的地方干得快C.-5℃的冰块放在0℃的水中会熔化D.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问题:(1)指出正确选项,针对错误选项分析学生在物理知识方面可能存在的问题。(2)针对其中一个错误选项,设计教学片段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某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前,为了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对学生进行测验,这属于()评价。A、诊断性B、过程性C、结果性D、标准参照

王老师是学校的模范教师,他上每一堂课之前总会先和同学交流一下,了解大家的情况然后再设计教学过程,设计一些启发学生的点,而在教学过程中也会不断的启发学生去思考,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这体现了王老师遵循了教育过程()。A、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B、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的规律C、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的规律D、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单选题某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前,为了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对学生进行测验,这属于()评价。A诊断性B过程性C结果性D标准参照

问答题案例:某教师为了解学生对温度、热量、比热容和热传递等知识的掌握情况,设计了如下检测题,检测结果是每个选项都有学生选择。题目:有质量相同的铁块和铝块,它们的初始温度相同,若铁块和铝块吸收了相同的热量后,再将它们相互接触,则A.热量由铁块传给铝块B.温度由铁块传给铝块C.热量由铝块传给铁块 D.铁块和铝块之间不发生热传递问题:(1)指出正确选项,针对错误选项分析学生在物理知识方面可能存在的问题。(2)针对其中一个错误选项,设计教学片段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单选题教师在教授《滕王阁序》的时候,进行了以下教学设计,让学生借助字典,结合所学找出其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等,找出关键语句,让学生试着翻译,让一两名学生阅读并试着概括文章大意。试分析该教师的教学设计,不正确的是()。A教师注重对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为学生更好地理解文言文奠定基础B教师不应该把过多的精力放在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上C让学生试着翻译,体现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理念D教师把握了文言文教学的重点,符合新课标的规定

单选题某教师为了解学生对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等知识的掌握情况。设计了如下检测题,检测结果是每个选项都有学生选择。题目: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发声,一定是因为物体在振动B.我们听不到声音,一定是因为物体不振动C.物体振动频率越高,我们听到的声音就越大D.物体振动的振幅足够大时,我们就能听到声音问题:(1)指出正确选项,针对错误选项分析学生在物理知识方面可能存在的问题。(2)针对错误选项,设计教学片段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问答题案例:某教师为了解学生对温度、内能等知识的掌握情况,设计了如下检测题,检测结果是每个选项都有学生选择。题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高的物体比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大B.铁块很难压缩说明分子间没有间隙C.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D.一个物体的温度降低了,一定是它放出了热量问题:(1)指出正确选项,针对错误选项分析学生在物理知识方面可能存在的问题。(2)针对其中一个错误选项,设计教学片段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问答题某教师为了解学生对温度、热量、比热容和热传递等知识的掌握情况,设计了如下检测题,检测结果是每个选项都有学生选择。题目:下列现象中,不可能发生的是()。A.水的沸点低于或高于100℃B.湿衣服放在温度低的地方比放在温度高的地方干得快C.-5℃的冰块放在0℃的水中会熔化D.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问题:(1)指出正确选项,针对错误选项分析学生在物理知识方面可能存在的问题。(2)针对其中一个错误选项,设计教学片段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问答题某教师为了检验学生对欧姆定律的掌握情况布置了若干习题,下面是某同学对于其中一题的解答过程: 题目:两只电阻,一个标有“10Ω,lA”另一个标有“15Ω,0.6 A”把它们串联在电路,允许接入最大电压是多少? 解:由欧姆定律可以得到: 通过第一个的最大电压为:U1=I1R1=10 V 通过第二个的最大电压为:U2-I2R2=9 V 所以整个电路通过的最大电压是: U=U1+U2=19 V 问题: (1)简述该习题旨在帮助学生巩固的知识点及其要点。(4分)(2)指出学生解答过程中的错误,分析错误可能产生的原因,给出正确的解法。(6分)(3)给出一个教学思路,帮助学生掌握有关知识。(10分)

单选题教师运用“一题多用、一题多变、一题多解”等方法对学生进行训练是为了锻炼学生的()(常考)A逻辑思维B辐合思维C发散思维D常规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