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这是什么》一、考题回顾题目来源1月5日 下午 辽宁省铁岭市 面试考题试讲题目1.题目:这是什么2.内容:?3.基本要求:(1)试讲时间约10分钟;(2)有表情地弹唱歌曲;(3)分析第一、第二乐句旋律特点,指导学生准确演唱;(4)教学过程中需体现师生互动。答辩题目1.音乐中常用的演奏法记号有哪些?2.如何教会小学低年级学生跳音、休止符一类音乐符号?二、考题解析【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教师采用谜语导入,说出时钟的谜语,“嘀嗒嘀嗒嘀嗒嘀嗒当当当,嘀嗒嘀嗒嘀嗒嘀嗒当当当,会走没有腿,会说没有嘴,它会告诉我们什么时候起,什么时候睡”学生积极猜谜语。2.教师引导学生猜出谜底——时钟,并说说时钟在生活中的作用,顺势导入本课。(二)感受体验1.教师播放音乐,学生听音乐感受歌曲的速度和情绪。(中速稍快、欢快地)2.教师引导学生再听音乐,想象时钟钟摆摆动的画面,体会歌曲节拍和节奏特点,如:四二拍的节拍律动等。3.教师点评。(三)学唱歌曲1.按节奏跟老师读歌词,感受歌词的节奏韵律特点。2.加上手势,边打节奏边读歌词。3.认识跳音演奏记号和八分休止符。(1)教师讲解:跳音表示音乐要演唱的跳跃、有弹性,好像我们走路时脚步跳跃的感觉;八分休止符,表示空出来半拍不发出声音。(教师运用拍手来对空拍进行讲解,一上一下代表一拍,引导学生只唱拍下去的音,手抬起来的时候不发出声音)教师配合手势教给学生读法,让学生了解它们在歌曲中的作用。(2)找一找歌曲中出现了几个小黑三角和几个八分休止符?(16个小黑三角,表示这些音符都要唱出跳跃的感觉;4个八分休止符,表示只演唱它们之前音符的时值)单独练习第一、第二乐句,注意两种音乐符号的演唱要求。4.播放歌曲录音范唱,学生可边听音乐边摆动身体。5.教师范唱,生拍手打节奏。6.歌曲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两个乐句有跳音和八分休止符,重在刻画时钟钟摆摆动的样子。学生演唱,重点注意两种音乐符号,采用拍手拍腿等动作练习感受两种音乐符号表示的意义。引导学生唱出跳音的跳跃、有弹性的感觉和八分休止符空拍的演唱要求。7.带领学生演唱歌曲,并引导学生体会、观察后半部分乐句与前半部分的不同。师生共同总结出音乐感觉不同以及出现不同的原因。(前两句比较活泼、跳跃,后半部分比较抒情,这主要是因为前两乐句运用了跳音和休止符)8.师生共同演唱歌曲。(教师提示学生带有表情,注意乐句特点的对比)9.学生演唱歌曲,师伴奏。10.分小组演唱,师生评价。(四)巩固提高1.加入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教师出示碰铃和木鱼两种打击乐器,请同学们选择一样为歌曲伴奏)2.学生两人为一组,按照书上给出的节奏操作,两人边唱歌,用碰铃和木鱼给歌曲配伴奏。3.学生上台展示,师生评价。(五)小结作业同学们,我们今天一起学习了这首描写时钟的歌曲,情绪欢快,歌词生动有趣。课下我们可以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收集更多这种类型的歌曲,下节课我们来一起分享,好吗?【板书设计】这是什么中速、稍快,活泼地▼【答辩题目解析】1.音乐中常用的演奏法记号有哪些?2.如何教会小学低年级学生跳音、休止符一类音乐符号?

小学音乐《这是什么》
一、考题回顾
题目来源1月5日 下午 辽宁省铁岭市 面试考题
试讲题目1.题目:这是什么
2.内容:
?


3.基本要求:
(1)试讲时间约10分钟;
(2)有表情地弹唱歌曲;
(3)分析第一、第二乐句旋律特点,指导学生准确演唱;
(4)教学过程中需体现师生互动。
答辩题目1.音乐中常用的演奏法记号有哪些?
2.如何教会小学低年级学生跳音、休止符一类音乐符号?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教师采用谜语导入,说出时钟的谜语,“嘀嗒嘀嗒嘀嗒嘀嗒当当当,嘀嗒嘀嗒嘀嗒嘀嗒当当当,会走没有腿,会说没有嘴,它会告诉我们什么时候起,什么时候睡”学生积极猜谜语。
2.教师引导学生猜出谜底——时钟,并说说时钟在生活中的作用,顺势导入本课。
(二)感受体验
1.教师播放音乐,学生听音乐感受歌曲的速度和情绪。(中速稍快、欢快地)
2.教师引导学生再听音乐,想象时钟钟摆摆动的画面,体会歌曲节拍和节奏特点,如:四二拍的节拍律动等。
3.教师点评。
(三)学唱歌曲
1.按节奏跟老师读歌词,感受歌词的节奏韵律特点。
2.加上手势,边打节奏边读歌词。
3.认识跳音演奏记号和八分休止符。
(1)教师讲解:跳音表示音乐要演唱的跳跃、有弹性,好像我们走路时脚步跳跃的感觉;八分休止符,表示空出来半拍不发出声音。(教师运用拍手来对空拍进行讲解,一上一下代表一拍,引导学生只唱拍下去的音,手抬起来的时候不发出声音)教师配合手势教给学生读法,让学生了解它们在歌曲中的作用。
(2)找一找歌曲中出现了几个小黑三角和几个八分休止符?(16个小黑三角,表示这些音符都要唱出跳跃的感觉;4个八分休止符,表示只演唱它们之前音符的时值)单独练习第一、第二乐句,注意两种音乐符号的演唱要求。
4.播放歌曲录音范唱,学生可边听音乐边摆动身体。
5.教师范唱,生拍手打节奏。
6.歌曲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两个乐句有跳音和八分休止符,重在刻画时钟钟摆摆动的样子。学生演唱,重点注意两种音乐符号,采用拍手拍腿等动作练习感受两种音乐符号表示的意义。引导学生唱出跳音的跳跃、有弹性的感觉和八分休止符空拍的演唱要求。
7.带领学生演唱歌曲,并引导学生体会、观察后半部分乐句与前半部分的不同。师生共同总结出音乐感觉不同以及出现不同的原因。(前两句比较活泼、跳跃,后半部分比较抒情,这主要是因为前两乐句运用了跳音和休止符)
8.师生共同演唱歌曲。(教师提示学生带有表情,注意乐句特点的对比)
9.学生演唱歌曲,师伴奏。
10.分小组演唱,师生评价。
(四)巩固提高
1.加入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教师出示碰铃和木鱼两种打击乐器,请同学们选择一样为歌曲伴奏)
2.学生两人为一组,按照书上给出的节奏操作,两人边唱歌,用碰铃和木鱼给歌曲配伴奏。
3.学生上台展示,师生评价。
(五)小结作业
同学们,我们今天一起学习了这首描写时钟的歌曲,情绪欢快,歌词生动有趣。课下我们可以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收集更多这种类型的歌曲,下节课我们来一起分享,好吗?
【板书设计】
这是什么
中速、稍快,活泼地

【答辩题目解析】
1.音乐中常用的演奏法记号有哪些?
2.如何教会小学低年级学生跳音、休止符一类音乐符号?


参考解析

解析:1.
连音奏法、断音奏法、保持音奏法、琶音奏法、滑音奏法。
2.
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模仿力强。对于跳音、休止符一类音乐符号,不能抽象地讲授,应结合它们的生活经验,以形象生动的方式,带领学生在模仿实践中感受并掌握。
比如,我会打比方说跳音演奏记号就像是我们走路时步伐跳动的感觉,八分休止符就像一个完整的苹果的一半,运用这种形象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然后带领他们模仿、感受,从而逐渐掌握这些音乐知识。

相关考题:

1897年,盛宣怀创办的南洋公堂,其中的外院即为小学,这是我国最早的公立小学堂。( )

我是中专毕业生,学的是古筝器乐专,可以找什么工作,安稳点的!考教师资格证难吗,小学音乐老师可以吗

小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方式为主,这是小学教学必须贯彻__________教学原则的依据。

通过跟随音乐做动作的方式参与到音乐中去,这是幼儿感知、理解和表现音乐最 自然、最重要的途径之一。()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小学音乐《大家来唱》一、考题回顾

小学音乐《月亮月光光》一、考题回顾

小学音乐《小小少年》一、考题回顾1题目:《小小少年》?2.内容:?

小学音乐《晚风》一、考题回顾

小学音乐《阿里山的姑娘》一、考题回顾

我国现行中小学音乐课程内容特点是什么?

中小学音乐教育的中心环节是(??)。A.知识学习B.歌曲教学C.感受音乐D.理解音乐

中小学音乐审美心理概括起来,主要有音乐情感和音乐兴趣方面的内容。(  )

在播放音乐或电影的时候,音箱中总是发出很大的噪声,请问这是什么原因?如何才能消除音箱中的噪声?

在用餐时教师播放优美的音乐给幼儿听,这是一种()A、游戏活动中的音乐活动B、专门的音乐活动C、节日活动中的音乐活动D、日常生活中的音乐活动

为歌曲编配动作,这是幼儿()的体现。A、音乐理解力B、音乐表现力C、音乐创造力D、音乐想象力

小学生的思维以()思维方式为主,这是小学教学中必须贯彻直观性教学原则的依据。

中小学音乐课程中的音乐创造,目的在于通过音乐丰富学生的(),开发学生的()。对音乐创造活动的评价应主要着眼于()的过程。

汉代音乐家()根据西域音乐创作出“新声二十八解”,这是汲取西域音乐的精华进行创作的最早记录。

中小学音乐教育的中心环节是()。A、感受音乐B、歌曲教学C、知识学习

“以音乐审美为核心”是中小学音乐教育最基本的理念,应渗透各个不同的教学领域中。

试论“五四”前后中小学音乐教育获得发展的原因与启迪。

单选题在用餐时教师播放优美的音乐给幼儿听,这是一种()A游戏活动中的音乐活动B专门的音乐活动C节日活动中的音乐活动D日常生活中的音乐活动

问答题这是现在最流行的音乐。(10秒)

填空题中小学音乐课程中的音乐创造,目的在于通过音乐丰富学生的(),开发学生的()。对音乐创造活动的评价应主要着眼于()的过程。

单选题为歌曲编配动作,这是幼儿()的体现。A音乐理解力B音乐表现力C音乐创造力D音乐想象力

填空题汉代音乐家()根据西域音乐创作出“新声二十八解”,这是汲取西域音乐的精华进行创作的最早记录。

判断题“以音乐审美为核心”是中小学音乐教育最基本的理念,应渗透各个不同的教学领域中。A对B错

单选题中小学音乐教育的中心环节是()。A感受音乐B歌曲教学C知识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