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31岁,主诉2个月前发现阴茎冠状沟处,有多个黄豆粒大小的菜花样增生物,增长较快,无自觉症状。查体:阴茎以冠状沟为中心约5×3cm大小肿物,高出皮面约1.5cm,表面污秽色,疣体中心部位溃烂,伴有浸液,恶臭味。腹股沟淋巴结未触及。HIV抗体阳性,梅毒血清学试验阴性。与本病可能相关的病原体是A.HIVB.HSVC.炭疽杆菌D.假丝酵母菌(白念珠菌)E.HPV

男性,31岁,主诉2个月前发现阴茎冠状沟处,有多个黄豆粒大小的菜花样增生物,增长较快,无自觉症状。查体:阴茎以冠状沟为中心约5×3cm大小肿物,高出皮面约1.5cm,表面污秽色,疣体中心部位溃烂,伴有浸液,恶臭味。腹股沟淋巴结未触及。HIV抗体阳性,梅毒血清学试验阴性。

与本病可能相关的病原体是
A.HIV
B.HSV
C.炭疽杆菌
D.假丝酵母菌(白念珠菌)
E.HPV

参考解析

解析:

相关考题:

男性,31岁,主诉2个月前发现阴茎冠状沟处,有多个黄豆粒大小的菜花样增生物,增长较快,无自觉症状。查体:阴茎以冠状沟为中心约5×3cm大小肿物,高出皮面约1.5cm,表面污秽色,疣体中心部位溃烂,伴有浸液,恶臭味。腹股沟淋巴结未触及。HIV抗体阳性,梅毒血清学试验阴性。本患者应首先做以下哪种检查A、醋酸白试验B、皮肤组织病理C、浸液细菌培养D、假丝酵母菌(白色念珠菌)E、人类乳头瘤病毒检测与本病可能相关的病原体是A、HIVB、HSVC、炭疽杆菌D、假丝酵母菌(白念珠菌)E、HPV

男性,68岁,发现阴茎头出现菜花样肿物半年。查体:包茎,肿物直径约3cm,菜花样,表面有分泌物,有臭味。肿物边缘距阴茎根部约4cm。为明确诊断,患者行肿物活检,病理回报为阴茎癌,最常见的病理类型是A、鳞状细胞癌B、腺癌C、小细胞癌D、肉瘤E、淋巴瘤F、黑色素瘤G、基底细胞瘤最早转移的区域是A、肝脏B、肺C、骨D、腹膜后淋巴结E、股淋巴结F、髂淋巴结G、肾门旁淋巴结假如患者查体时发现右侧腹股沟有肿大淋巴结,下述处理合适的是A、手术切除肿大淋巴结B、先给予抗感染治疗C、右侧腹股沟淋巴结清扫D、腹股沟区放疗E、先给予化疗F、抗感染治疗无效且淋巴结持续增生时行双侧腹股沟淋巴结清扫G、切除原发灶后观察淋巴结的情况该患者的治疗合理的是A、阴茎部分切除B、阴茎全切C、腹股沟淋巴结清扫D、腹膜后淋巴结清扫E、放疗F、化疗

患者男,57岁。发现阴茎头部肿块1年,双侧腹股沟肿物3个月。1年前无意间发现阴茎龟头肿物,表现为红色斑状突起,未予重视。龟头肿物逐渐增大,呈菜花状并溃烂,伴有脓性分泌物和恶臭。3个月前患者扪及双侧腹股沟各有一鹌鹑蛋大小肿物,质地硬、无压痛。自发病来,无排尿困难、无尿频、尿急、尿痛,无畏寒及发热,无明显消瘦,精神、食欲、睡眠可,二便如常,体重无明显变化。既往史:自幼包茎,10年前曾行包皮环切术;否认冶游史;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病史,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病史,否认药物及食物过敏史。个人史:吸烟40余年,平均2包/天,偶尔少量饮酒,无其他不良嗜好。婚育史:已婚,育1子1女,爱人及孩子均体健。专科查体:阴茎头见一菜花样肿物,大小约5.0cm×4.0cm,肿物边缘距阴茎根部约2cm;肿物表面溃烂,伴有脓性分泌物及恶臭。阴囊、睾丸未见明显异常。双侧腹股沟均可触及一枚肿大淋巴结,左侧约2.5cm×3.0cm,右侧约2.5cm×2.0cm,边界清,质地硬,较固定,无压痛。阴茎肿物的初步诊断可能为以下中的( )A、阴茎乳头状瘤B、阴茎癌C、阴茎角化症D、尖锐湿疣E、干燥性阴茎头炎F、性病肉芽肿为明确阴茎病变诊断,首选以检查中的( )A、CTB、血清肿瘤标志物C、PETD、超声E、阴茎肿物活检F、MRI(提示 行胸、腹、盆腔CT扫描:双肺散在小结节,倾向陈旧性病变,建议追随;双肾囊肿,肝囊肿,腹腔及腹膜后未见明确肿大淋巴结;盆腔未见明确肿大淋巴结;双侧腹股沟各见一类圆形软组织肿块,左侧3.0cm×2.5cm,右侧2.0cm×2.5cm;阴茎龟头部见不规则形肿物突出,形态不规则,横断面大小约5.0cm×3.8cm,密度欠均匀。阴茎肿物活检病理示:鳞状细胞癌,中分化。行左侧腹股沟区肿物穿刺活检病理示:鳞状细胞癌。)针对该患者最适合的治疗是( )A、放疗B、化疗C、阴茎部分切除术+双侧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D、激光治疗E、阴茎全切+尿道会阴部造口术+双侧髂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F、同步放、化疗(提示 该患者经积极抗炎后行阴茎全切+尿道会阴部造口术+双侧髂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术后病理:(阴茎头部肿物)中分化鳞状细胞癌,肿瘤侵犯阴茎海绵体,未侵犯尿道;①(左侧腹股沟浅组)转移性淋巴结(1/5);②(左侧腹股沟深组)淋巴结未见转移癌(0/3);③(左髂血管旁)淋巴结未见转移癌(0/5);④(右侧腹股沟浅组)转移性淋巴结(1/6);⑤(右侧腹股沟深组)淋巴结未见转移癌(0/3);⑥右髂血管旁淋巴结未见转移癌(0/6)。)目前该患者术后的病理TNM分期是( )A、T1 N1 M0B、T1 N2 M0C、T2 N1 M1D、T2 N2 M1E、T3 N1 M1F、T3 N2 M0

男性,68岁,发现阴茎头出现菜花样肿物半年。查体:包茎,肿物直径约3cm,菜花样,表面有分泌物,有臭味。肿物边缘距阴茎根部约4cm。假如患者查体时发现右侧腹股沟有肿大淋巴结,下述处理合适的是()A手术切除肿大淋巴结B先给予抗感染治疗C右侧腹股沟淋巴结清扫D腹股沟区放疗E先给予化疗F抗感染治疗无效且淋巴结持续增生时行双侧腹股沟淋巴结清扫

患者男性,41岁,主因“阴茎癌术后2年,发现左腹股沟区肿物5个月”就诊。患者2年前于外院发现阴茎肿物,行阴茎部分切除术,术后病理检查考虑为阴茎癌,具体不详。术后1个月行双侧腹股沟区手术,考虑存在转移,术后行放疗。5个月前患者复查发现左腹股沟区肿物并逐渐增大。查体:阴茎部分切除术后改变,局部未见明显肿物;双侧腹股沟区分别可见约20cm长切口瘢痕;左腹股沟区可及直径约4cm肿物,活动度差;右侧腹股沟区未及肿物。该患者行腹股沟区CT检查,提示左侧腹股沟区肿物,直径约5cm,考虑为阴茎癌转移。对该患者下一步较为合理的处理是()A、随访观察B、化疗C、再次放疗D、免疫治疗E、双侧腹股沟淋巴结再次清扫术F、抗炎治疗

患者,男性,24岁。主因发现阴茎部皮疹1天就诊。患者在洗澡时发现冠状沟处皮疹,不痛不痒,否认不洁性接触史。查体:冠状沟处可见针尖大小、表面光滑的乳白色小丘疹,直径1~2mm,圆顶状,呈线状排列。本病诊断的主要依据是()。A、好发于青壮年B、好发于冠状沟处的线状排列针尖大小的小丘疹C、无不洁性接触史D、醋酸白试验阴性E、以上均是

男性,68岁,发现阴茎头出现菜花样肿物半年。查体:包茎,肿物直径约3cm,菜花样,表面有分泌物,有臭味。肿物边缘距阴茎根部约4cm。为明确诊断,患者行肿物活检,病理回报为阴茎癌,最常见的病理类型是()A、鳞状细胞癌B、腺癌C、小细胞癌D、肉瘤E、淋巴瘤F、黑色素瘤

男性,68岁,发现阴茎头出现菜花样肿物半年。查体:包茎,肿物直径约3cm,菜花样,表面有分泌物,有臭味。肿物边缘距阴茎根部约4cm。最早转移的区域是()A、肝脏B、肺C、骨D、腹膜后淋巴结E、股淋巴结F、髂淋巴结

者男性,55岁,主因“阴茎癌术后1年,发现左腹股沟区肿物1个月”就诊。患者1年前发现阴茎肿物,行阴茎部分切除术,术后病理检查考虑为阴茎癌,具体不详。术后1个月行双侧腹股沟区手术,未发现转移。1个月前患者复查发现左腹股沟区肿物。查体:阴茎部分切除术后改变,局部未见明显肿物,双侧腹股沟区分别可见一约3cm切口瘢痕,左腹股沟区可及2cm大小肿物,活动度尚可,右侧腹股沟区未及肿物。为明确诊断,对该患者较为合理的处理措施是()A、腹股沟区超声B、行盆腔及腹股沟区CT或MRI检查C、抗炎治疗观察D、胸部X线平片检查E、骨扫描F、尿道造影

患者男性,41岁,主因“阴茎癌术后2年,发现左腹股沟区肿物5个月”就诊。患者2年前于外院发现阴茎肿物,行阴茎部分切除术,术后病理检查考虑为阴茎癌,具体不详。术后1个月行双侧腹股沟区手术,考虑存在转移,术后行放疗。5个月前患者复查发现左腹股沟区肿物并逐渐增大。查体:阴茎部分切除术后改变,局部未见明显肿物;双侧腹股沟区分别可见约20cm长切口瘢痕;左腹股沟区可及直径约4cm肿物,活动度差;右侧腹股沟区未及肿物。该患者行腹股沟区CT检查,提示左侧腹股沟区肿物,直径约5cm,考虑为阴茎癌转移。下一步较为合理的处理方法是()【提示】该患者行全身化疗3个周期后,无3~4级副反应发生,再次评估疗效,腹股沟区CT显示肿瘤直径约4cm;查体:肿瘤活动度尚可。A、随访观察B、继续化疗C、放疗D、免疫治疗E、左侧腹股沟区肿物切除术及同侧盆腔淋巴结清扫术F、抗炎

男性,31岁,主诉2个月前发现阴茎冠状沟处,有多个黄豆粒大小的菜花样增生物,增长较快,无自觉症状。查体:阴茎以冠状沟为中心约5×3cm大小肿物,高出皮面约1.5cm,表面污秽色,疣体中心部位溃烂,伴有浸液,恶臭味。腹股沟淋巴结未触及。HIV抗体阳性,梅毒血清学试验阴性。本患者应首先做以下哪种检查()A、醋酸白试验B、皮肤组织病理C、浸液细菌培养D、假丝酵母菌(白色念珠菌)E、人类乳头瘤病毒检测

男,65岁,包皮过长,发现阴茎冠状沟有一菜花样肿物半年,直径2cm,距离阴茎根部还有4cm,双腹股沟区触及多个蚕豆大小之淋巴结。合理的治疗是()A、阴茎部分切除B、阴茎全切C、阴茎部分切除及腹股沟淋巴结清扫D、阴茎全切及腹股沟淋巴结清扫E、阴茎部分切除及腹膜后淋巴结清扫

男性,31岁,主诉2个月前发现阴茎冠状沟处,有多个黄豆粒大小的菜花样增生物,增长较快,无自觉症状。查体:阴茎以冠状沟为中心约5×3cm大小肿物,高出皮面约1.5cm,表面污秽色,疣体中心部位溃烂,伴有浸液,恶臭味。腹股沟淋巴结未触及。HIV抗体阳性,梅毒血清学试验阴性与本病可能相关的病原体是()A、HIVB、HSVC、炭疽杆菌D、假丝酵母菌(白念珠菌)E、HPV

男性,68岁,发现阴茎头出现菜花样肿物半年。查体:包茎,肿物直径约3cm,菜花样,表面有分泌物,有臭味。肿物边缘距阴茎根部约4cm。最早转移的区域是()A、肝脏B、肺C、骨D、腹膜后淋巴结E、股淋巴结F、髂淋巴结G、肾门旁淋巴结

男性,55岁,包茎,包皮口血性分泌物半年,冠状沟处扪及直径2cm结节硬块,双侧腹股沟扪及多个蚕豆大淋巴结,合理治疗是()A、阴茎部分切除术B、阴茎全切除术C、阴茎全切除术+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D、部分切除术+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E、部分切除+腹股沟淋巴结活检

单选题患者,男性,24岁。主因发现阴茎部皮疹1天就诊。患者在洗澡时发现冠状沟处皮疹,不痛不痒,否认不洁性接触史。查体:冠状沟处可见针尖大小、表面光滑的乳白色小丘疹,直径1~2mm,圆顶状,呈线状排列。本病诊断的主要依据是()。A好发于青壮年B好发于冠状沟处的线状排列针尖大小的小丘疹C无不洁性接触史D醋酸白试验阴性E以上均是

单选题男性,68岁,发现阴茎头出现菜花样肿物半年。查体:包茎,肿物直径约3cm,菜花样,表面有分泌物,有臭味。肿物边缘距阴茎根部约4cm。为明确诊断,患者行肿物活检,病理回报为阴茎癌,最常见的病理类型是()A鳞状细胞癌B腺癌C小细胞癌D肉瘤E淋巴瘤F黑色素瘤

单选题男性,31岁,主诉2个月前发现阴茎冠状沟处,有多个黄豆粒大小的菜花样增生物,增长较快,无自觉症状。查体:阴茎以冠状沟为中心约5×3cm大小肿物,高出皮面约1.5cm,表面污秽色,疣体中心部位溃烂,伴有浸液,恶臭味。腹股沟淋巴结未触及。HIV抗体阳性,梅毒血清学试验阴性。本患者应首先做以下哪种检查A醋酸白试验B皮肤组织病理C浸液细菌培养D假丝酵母菌(白色念珠菌)E人类乳头瘤病毒检测

多选题男性,68岁,发现阴茎头出现菜花样肿物半年。查体:包茎,肿物直径约3cm,菜花样,表面有分泌物,有臭味。肿物边缘距阴茎根部约4cm。假如患者查体时发现右侧腹股沟有肿大淋巴结,下述处理合适的是()A手术切除肿大淋巴结B先给予抗感染治疗C右侧腹股沟淋巴结清扫D腹股沟区放疗E先给予化疗F抗感染治疗无效且淋巴结持续增生时行双侧腹股沟淋巴结清扫

多选题男性,68岁,发现阴茎头出现菜花样肿物半年。查体:包茎,肿物直径约3cm,菜花样,表面有分泌物,有臭味。肿物边缘距阴茎根部约4cm。该患者的治疗合理的是()A阴茎部分切除B阴茎全切C腹股沟淋巴结清扫D腹膜后淋巴结清扫E放疗F化疗

多选题患者男性,41岁,主因“阴茎癌术后2年,发现左腹股沟区肿物5个月”就诊。患者2年前于外院发现阴茎肿物,行阴茎部分切除术,术后病理检查考虑为阴茎癌,具体不详。术后1个月行双侧腹股沟区手术,考虑存在转移,术后行放疗。5个月前患者复查发现左腹股沟区肿物并逐渐增大。查体:阴茎部分切除术后改变,局部未见明显肿物;双侧腹股沟区分别可见约20cm长切口瘢痕;左腹股沟区可及直径约4cm肿物,活动度差;右侧腹股沟区未及肿物。该患者行腹股沟区CT检查,提示左侧腹股沟区肿物,直径约5cm,考虑为阴茎癌转移。此时较为恰当的处理措施是()【提示】该患者更换化疗方案,继续行全身化疗3个周期后,再次评估,腹股沟区CT显示,肿瘤大小约7cm,与周围血管界限不清。胸部CT提示双肺多发结节,考虑转移可能性大。查体:肿瘤活动度较差。A参加临床试验B更换化疗方案,继续化疗C放疗D免疫治疗E左侧腹股沟区肿物切除术及同侧盆腔淋巴结清扫术F对症支持疗法

单选题者男性,55岁,主因“阴茎癌术后1年,发现左腹股沟区肿物1个月”就诊。患者1年前发现阴茎肿物,行阴茎部分切除术,术后病理检查考虑为阴茎癌,具体不详。术后1个月行双侧腹股沟区手术,未发现转移。1个月前患者复查发现左腹股沟区肿物。查体:阴茎部分切除术后改变,局部未见明显肿物,双侧腹股沟区分别可见一约3cm切口瘢痕,左腹股沟区可及2cm大小肿物,活动度尚可,右侧腹股沟区未及肿物。为明确诊断,对该患者较为合理的处理措施是()A腹股沟区超声B行盆腔及腹股沟区CT或MRI检查C抗炎治疗观察D胸部X线平片检查E骨扫描F尿道造影

单选题男,55岁,有包茎,包皮口溢血性分泌物半年,阴茎冠状沟处扪及一直径2cm之结节样硬块,双侧腹股沟区触及多个蚕豆大小的淋巴结。合理的治疗是().A阴茎部分切除B阴茎全切C阴茎全切及腹股沟淋巴结清扫D阴茎部分切除及腹股沟淋巴结清扫E阴茎部分切除及腹股沟淋巴结活检

单选题男,65岁,包皮过长,发现阴茎冠状沟有一菜花样肿物半年,直径2cm,距离阴茎根部还有4cm,双腹股沟区触及多个蚕豆大小之淋巴结。合理的治疗是()A阴茎部分切除B阴茎全切C阴茎部分切除及腹股沟淋巴结清扫D阴茎全切及腹股沟淋巴结清扫E阴茎部分切除及腹膜后淋巴结清扫

单选题者男性,55岁,主因“阴茎癌术后1年,发现左腹股沟区肿物1个月”就诊。患者1年前发现阴茎肿物,行阴茎部分切除术,术后病理检查考虑为阴茎癌,具体不详。术后1个月行双侧腹股沟区手术,未发现转移。1个月前患者复查发现左腹股沟区肿物。查体:阴茎部分切除术后改变,局部未见明显肿物,双侧腹股沟区分别可见一约3cm切口瘢痕,左腹股沟区可及2cm大小肿物,活动度尚可,右侧腹股沟区未及肿物。下一步较为正确的处理方法是()【提示】对该患者行左侧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术后病理报告:左侧盆腔1/5淋巴结可见鳞状细胞癌转移。A随访观察,定期复查B化疗C放疗D对侧盆腔淋巴结清扫术E免疫治疗F抗炎治疗

多选题男性,68岁,发现阴茎头出现菜花样肿物半年。查体:包茎,肿物直径约3cm,菜花样,表面有分泌物,有臭味。肿物边缘距阴茎根部约4cm。假如患者查体时发现右侧腹股沟有肿大淋巴结,下述处理合适的是()A手术切除肿大淋巴结B先给予抗感染治疗C右侧腹股沟淋巴结清扫D腹股沟区放疗E先给予化疗F抗感染治疗无效且淋巴结持续增生时行双侧腹股沟淋巴结清扫G切除原发灶后观察淋巴结的情况

多选题男性,68岁,发现阴茎头出现菜花样肿物半年。查体:包茎,肿物直径约3cm,菜花样,表面有分泌物,有臭味。肿物边缘距阴茎根部约4cm。最早转移的区域是()A肝脏B肺C骨D腹膜后淋巴结E股淋巴结F髂淋巴结G肾门旁淋巴结

单选题患者男性,41岁,主因“阴茎癌术后2年,发现左腹股沟区肿物5个月”就诊。患者2年前于外院发现阴茎肿物,行阴茎部分切除术,术后病理检查考虑为阴茎癌,具体不详。术后1个月行双侧腹股沟区手术,考虑存在转移,术后行放疗。5个月前患者复查发现左腹股沟区肿物并逐渐增大。查体:阴茎部分切除术后改变,局部未见明显肿物;双侧腹股沟区分别可见约20cm长切口瘢痕;左腹股沟区可及直径约4cm肿物,活动度差;右侧腹股沟区未及肿物。该患者行腹股沟区CT检查,提示左侧腹股沟区肿物,直径约5cm,考虑为阴茎癌转移。对该患者下一步较为合理的处理是()A随访观察B化疗C再次放疗D免疫治疗E双侧腹股沟淋巴结再次清扫术F抗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