浆膜腔积液中粘蛋白的等电点pH值约为( )。A.7~8B.5~6C.4~5D.3~5E.1~3

浆膜腔积液中粘蛋白的等电点pH值约为( )。

A.7~8
B.5~6
C.4~5
D.3~5
E.1~3

参考解析

解析:浆膜上皮细胞受炎症刺激分泌粘蛋白量增加,粘蛋白是一种酸性糖蛋白,其等电点为pH3~5。

相关考题:

浆膜腔黏蛋白等电点的pH为A.1~2B.3~5C.6~7D.8~9E.10~11

积液中粘蛋白的特点包括 ( )A、由中性粒细胞和上皮细胞分泌B、不能被稀乙酸沉淀C、等电点为pH3~5D、低分子蛋白质E、酸性糖蛋白

影响浆膜腔积液透明度的因素有A、细菌B、细胞C、蛋白质D、比重E、PH

牛乳中酪蛋白的等点电是?酸性食品的PH值为()。A、4.2 牛乳中酪蛋白的等点电是?酸性食品的PH值为()。A、4.2B、4.2≤4.5C、4.6D、4.6≤4.5

浆膜腔积液中黏蛋白的等电点为pHA、7~8B、5~6C、4~5D、3~5E、1~3

浆膜腔积液中黏蛋白的等电点是A、pH 3~5B、pH 4~5C、pH 5~6D、pH 6~7E、pH 7~8

缓冲液pH值改变对电泳的影响主要表现为A、偏离等电点越远的蛋白质,带电愈多,电泳速度愈快B、缓冲液pH值越大所有蛋白质电泳速度越快C、缓冲液pH值改变使介质两端电压改变D、缓冲液pH值越小所有蛋白质电泳速度越快E、缓冲液pH值改变蛋白质的等电点

使用强酸沉淀蛋白质的原理是A.在pH值等于蛋白质的等电点时,强酸与蛋白质分子形成不溶性盐沉淀B.在pH值低于蛋白质的等电点时,强酸与蛋白质阳离子形成不溶性盐沉淀C.使蛋白质脱水产生沉淀D.破坏蛋白质结构E.在pH值高于蛋白质的等电点时,强酸与蛋白质阴离子形成不溶性盐沉淀

浆膜腔积液中黏蛋白的等电点为pHA.4~6B.2~4C.5~7D.3~5E.2~3

浆膜腔积液黏蛋白定性试验的等电点是()A6~7B7~8C3~5D8~9E5~6

牛乳中酪蛋白的等电点(PH值)为()A、PH6.6B、PH5.6C、PH4.6D、PH3.6

蛋白质在小于等电点的pH溶液中,向阳极移动,而在大于等电点的pH溶液中,将向阴极移动。

利用蛋白质在pH值等于其等点的溶液中溶解度下降的原理进行沉淀分级的方法称为等电点沉淀。

浆膜腔积液的粘蛋白定性试验渗出液为阴性,漏出液为阳性。

鉴别感染性与非感染性浆膜腔积液较好的试验是()A、pH测定B、粘蛋白定性C、乳酸脱氢酶测定D、蛋白质定量E、溶菌酶测定

下列关于浆膜腔积液的叙述正确的是()。A、正常浆膜腔中没有液体B、浆膜腔积液的透明度与其所含的细胞、细菌、蛋白质等有关C、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引起的积液呈黄色D、尿毒症引起的积液呈淡黄色E、积液呈白色,可诊断为乳糜性积液

A型明胶的等电点为pH值(),B型明胶的等电点为pH值4.7~5.2。

属于浆膜腔积液二级检查的是()A、总蛋白测定B、C反应蛋白检查C、粘蛋白试验D、酸溶性蛋白E、糖蛋白

缓冲液pH值改变对电泳的影响主要表现在()A、偏离等电点越远,蛋白质带电越多,电泳速度越快B、pH值改变蛋白质的等电点C、pH值改变使支持物两端电压改变D、缓冲液pH值的改变可使所有蛋白质的电泳速度变慢E、pH值改变使介质带电荷增高

浆膜腔积液黏蛋白定性试验的等电点是()A、6~7B、7~8C、3~5D、8~9E、5~6

溶液pH值与蛋白质等电点有何关系?

蛋白质溶液pH值处于等电点,溶解度最小。

问答题溶液pH值与蛋白质等电点有何关系?

填空题A型明胶的等电点为pH值(),B型明胶的等电点为pH值4.7~5.2。

单选题浆膜腔积液黏蛋白定性试验的等电点是()A6~7B7~8C3~5D8~9E5~6

多选题积液中粘蛋白的特点包括()A由中性粒细胞和上皮细胞分泌B不能被稀乙酸沉淀C等电点为pH3~5D低分子蛋白质E酸性糖蛋白

多选题属于浆膜腔积液二级检查的是()A总蛋白测定BC反应蛋白检查C粘蛋白试验D酸溶性蛋白E糖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