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合产后循环系统变化特征的是A.循环血容量于产后3天恢复至未孕状态B.血小板数量减少C.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值变化不大D.白细胞于产褥早期较高E.血液处于低凝状态,易出血

符合产后循环系统变化特征的是

A.循环血容量于产后3天恢复至未孕状态
B.血小板数量减少
C.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值变化不大
D.白细胞于产褥早期较高
E.血液处于低凝状态,易出血

参考解析

解析:产妇于分娩后2~3周血容量恢复至未孕状态,产褥早期血液仍处于高凝状态,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数量明显增加。【该题针对“产褥期母体变化”知识点进行考核】

相关考题:

产褥期母体循环系统的变化,认识错误的是( ) A、产后24小时内心脏负担加重B、妊娠期血容量增加,于产后2~3个月恢复至未孕状态C、血液呈高凝状态,易发生血栓D、妊娠期生理性贫血在分娩后2~6周消失

符合产后乳腺泌乳特征的是A、雌激素是产后泌乳的基础B、产后孕激素水平急剧下降,解除了对垂体催乳素的抑制作用C、雌激素有抑制垂体催乳素对乳腺的发育作用D、乳汁的分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哺乳时的吸吮刺激E、吸吮动作可以反射性地引起腺垂体释放缩宫素,促进乳汁排出

符合产后循环系统变化特征的是A、循环血容量于产后3天恢复至未孕状态B、血小板数量减少C、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值变化不大D、白细胞于产褥早期较高E、血液处于低凝状态,易出血

产褥期母体变化最大的是A、子宫B、乳房C、循环系统D、消化系统E、腹壁

产后子宫变化最大,下列不属于产褥期子宫变化的是()。 A.子宫体肌纤维缩复B.子宫内膜再生C.子宫血管变化D.产后2周,宫颈内口关闭E.产后4周宫颈恢复至未孕状态

产褥期血液循环系统会发生变化,应严密观察,其中心脏负担最重的时间是A.产后24小时B.产后3天C.产后1周D.产后10天E.产后2天

临产后的子宫收缩特征错误的是

造成产后情绪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激素水平的变化。A对B错

26岁已婚女性,孕1产1,自然分娩,现为产后36天。目前该患者正处于产褥期内。关于该产妇血液循环系统的变化,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产后最初3天内,由于胎盘血循环不复存在,故血容量较前减少B、产褥早期血液处于高凝状态C、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较产前无改变D、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较前产无改变E、血小板减少

哺乳类的循环系统有何特征?

造成产后情绪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激素水平的变化。

以下不是产后病证发病因素的是()A、产后生理变化B、产后病理变化C、素体禀赋不足D、产后摄生失慎

试述缺氧时循环系统的代偿性变化。

不能表征情感状态变化的生理变化是()。  A、循环系统的变化B、腺体活动的变化C、呼吸系统的变化D、神经系统的变化

下列关于产后循环系统描述正确的是()A、产后3日内血容量增加40%B、产褥早期血液仍为低凝状态C、红细胞计数及血红蛋白数值逐渐增加D、血小板数量减少E、红细胞沉降率改变不明显

符合产褥期母体生理变化的是()A、产后子宫复旧是肌细胞数目的减少B、因肌纤维的缩复,产后1周子宫降至盆腔内C、胎盘附着处的子宫内膜修复需4周D、产后2~3天宫口闭合E、阴道黏膜皱襞于产后3周开始复现

运动过程中循环系统的功能会发生哪些变化?为什么?

妊娠期变化最大的是()。A、体重B、呼吸系统C、消化系统D、生殖系统E、血液循环系统

麻醉时对循环系统的观察应注意哪些基本变化?

产后血液及循环系统变化正确的是()A、血容量于产后1周恢复正常B、产褥早期血液处于高凝状态C、白细胞总数于产褥早期较高可达20×109/LD、红细胞沉降率于产后2周恢复正常E、血小板增高

问答题哺乳类的循环系统有何特征?

单选题符合产褥期母体生理变化的是()A产后子宫复旧是肌细胞数目的减少B因肌纤维的缩复,产后1周子宫降至盆腔内C胎盘附着处的子宫内膜修复需4周D产后2~3天宫口闭合E阴道黏膜皱襞于产后3周开始复现

单选题以下不是产后病证发病因素的是()A产后生理变化B产后病理变化C素体禀赋不足D产后摄生失慎

单选题不能表征情感状态变化的生理变化是()。A循环系统的变化B腺体活动的变化C呼吸系统的变化D神经系统的变化

问答题运动过程中循环系统的功能会发生哪些变化?为什么?

多选题产后血液及循环系统变化正确的是()A血容量于产后1周恢复正常B产褥早期血液处于高凝状态C白细胞总数于产褥早期较高可达20×109/LD红细胞沉降率于产后2周恢复正常E血小板增高

单选题反映药物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系统后药物浓度随时间变化过程的是(  )。ABC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