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30岁。8个月来月经量增多,1周来皮肤淤斑伴牙龈出血,不挑食,无光过敏和口腔溃疡。査体:脾侧位肋下刚触及。化验血Hb85g/L,RBC4.0×1012/L,WBC5.1×109/L, Plt25×109/L,尿常规(-)。骨髓检查:粒红比例正常,全片见巨核细胞138个,其中产板型4个。最有助于诊断的进一步检查是A.血小板抗体 B.腹部B超 C.骨髓活检 D.骨髓干细胞培养

患者,女,30岁。8个月来月经量增多,1周来皮肤淤斑伴牙龈出血,不挑食,无光过敏和口腔溃疡。査体:脾侧位肋下刚触及。化验血Hb85g/L,RBC4.0×1012/L,WBC5.1×109/L, Plt25×109/L,尿常规(-)。骨髓检查:粒红比例正常,全片见巨核细胞138个,其中产板型4个。
最有助于诊断的进一步检查是
A.血小板抗体 B.腹部B超 C.骨髓活检 D.骨髓干细胞培养


参考解析

解析:①本例外周血RBC基本正常,WBC正常,Plt显著降低,仅25×109/L [正常值为(100~300) X109/L];骨髓检査粒红比例正常,巨核细胞增多,故诊断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月经过多、牙龈出血是血小板减少的表现。再生障碍性贫血表现为外周血三系细胞减少, 骨髓造血障碍,与本例不符。脾功能亢进也可表现为全血细胞减少、脾大和骨髓增生。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表现为外周血三系减少,而骨髓增生活跃,也与本例不符。②80%以上的ITP患者血小板相 关抗体(PAIg)和相关补体(PAC3)阳性,因此检查血小板抗体有助于明确诊断。腹部B超对本病的诊断帮助不大。骨髓活检目前仅在有条件的医院试行,未得到推广。骨髓干细胞培养目前仅用于科研,且对本病帮助不大。③长期月经量过多可导致缺铁性贫血,表现血清铁和铁蛋白减少、总铁结合力增高。

相关考题:

患者34岁,女性,半年来月经增多,皮肤瘀斑伴有牙龈出血1周余,不挑食,无光过敏和口腔溃疡,查体:脾侧位肋下刚触及。化验血:血红蛋白80g/L,红细胞4.2 × 1012/L,白细胞5.4 ×109/L,血小板32×109/L,尿常规(一)。最可能的诊断是A.再生障碍性贫血B.ITPC.急性白HIL病D.MDSE.淋巴瘤

女性,26岁,反复双下肢皮肤紫癜,月经增多1年。脾肋下刚及。病前无服药史。WBC 9.6×109/L,Hb 101 g/L,PLT 24×109/L。骨髓增生活跃,巨核细胞75个,ESR、尿常规、肝肾功能正常最可能的诊断是A.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B.ITPC.TIPD.SLEE.过敏性紫癜

患者,女性,28岁,反复牙龈出血和月经增多半年。查体:轻度贫血貌,皮肤、黏膜有大小不等的瘀点、瘀斑,分布不均,四肢末端多见,巩膜无黄染,肝脾肋下未触及。实验室检查:Hb 82g/L,RBC 4.0×1012/L, WBC 5.6×109/L,PLT 13×109/L,骨髓增生明显活跃,红系占36%,巨核细胞明显增多,产板型巨核细胞少,骨髓内、外铁均减少。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A.溶血性贫血B.慢性ITP合并缺铁性贫血C.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D.急性白血病E.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患者,女,30岁,8个月来月经增多,1周来皮肤瘀斑伴有牙龈出血,不挑食,无光过敏和口腔溃疡。查体:脾肋下刚触及。化验血,血红蛋白85g/L,红细胞4.0x1012/L,白细胞5.1x109/L,血小板25x109/L,尿常规(一)。骨髓检查,粒红比例正常,全片见巨核细胞138个,其中产板型4个。最可能的诊断是A.再生障碍性贫血B.ITPC.脾功能亢进D.MDSE.淋巴瘤

患者,女,30岁。8个多月来月经量增多,1周来皮肤瘀斑伴牙龈出血,不挑食,无光过敏和口腔溃疡。查体:脾侧位肋下刚触及。化验血Hb 85g/L,RBC 4.0×1012/L,WBC 5.1×109/L,PLT 25×109/L,尿常规(-)。骨髓检查:粒红比例正常,全片见巨核细胞138个,其中产板型4个。最可能的诊断是A.再生障碍性贫血B.ITPC.脾功能亢进D.MDS

根据下列材料回答下列各 题。 患者女,30岁,8个月来月经增多,1周来皮肤瘀斑伴有牙龈出血,不挑食,无光过敏和口腔溃疡,查体:脾侧位肋下刚触及。化验血,血红蛋白85,红细胞4.0×1012,白细胞5.1×109,血小板25×109,尿常规(-)骨髓检查,粒红比例正常,全片见巨核细胞138个,其中产板型4个 {TS}最可能的诊断是A.再生障碍性贫血B. ITPC. 脾功能亢进D. MDS

患者,女性,28岁,反复牙龈出血和月经增多半年。查体:轻度贫血貌,皮肤、黏膜有大小不等的瘀点、瘀斑,分布不均,四肢末端多见,巩膜无黄染,肝脾肋下未触及。实验室检查:Hb82g/L,RBC4.0*1012/L,WBC5.6*109/L,PLT13*109/L,骨髓增生明显活跃,红系占36%,巨核细胞明显增多,产板型巨核细胞少,骨髓内、外铁均减少。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A:溶血性贫血B:慢性ITP合并缺铁性贫血C: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D:急性白血病E: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患者,女,30岁。8个月来月经量增多,1周来皮肤淤斑伴牙龈出血,不挑食,无光过敏和口腔溃疡。査体:脾侧位肋下刚触及。化验血Hb85g/L,RBC4.0×1012/L,WBC5.1×109/L, Plt25×109/L,尿常规(-)。骨髓检查:粒红比例正常,全片见巨核细胞138个,其中产板型4个。最可能的诊断是A.再生障碍性贫血 B. ITP C.脾功能亢进 D. MDS

患者,女,30岁。8个月来月经量增多,1周来皮肤淤斑伴牙龈出血,不挑食,无光过敏和口腔溃疡。査体:脾侧位肋下刚触及。化验血Hb85g/L,RBC4.0×1012/L,WBC5.1×109/L, Plt25×109/L,尿常规(-)。骨髓检查:粒红比例正常,全片见巨核细胞138个,其中产板型4个。若化验血清铁(SI)、铁蛋白(SF)和总铁结合力(TlBC),该患者的检查结果可能是 A. SI降低,SF降低,TIBC降低 B. SI降低,SF降低,TIBC增高C. SI增高,SF增高,TIBC增高 D.SI增高,.SF增高,TIBC降低

女性,30岁,半个月来皮肤有出血点伴牙龈出血。化验血PLT25×109/L,临床诊断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下列支持ITP诊断的检査是A.凝血时间延长B.抗核抗体阳性C.骨髓产板型巨核细胞减少D.骨髓幼稚颗粒型巨核细胞减少

女性,32岁,皮肤紫癜伴月经过多I年,脾脏肋下刚触及,血红蛋白90g/L,白细胞4.5X109/L,血小板20X109/L,束臂试验阳性,出血时间延长,血块退缩不良,骨髓巨核细胞增多伴成熟障碍。最有诊断意义的检查是A.骨髓检查B. PT测定C.出血时间D.血块退缩试验

青年患者,反复呕血、黑便和皮肤、黏膜出血一周。体检:肝、脾不肿大。检验:红细胞1.8×1012/L,白细胞5×109/L,血小板10×109/L;骨髓检查示增生活跃,粒红比例为5∶1,巨核细胞数增加,幼巨核细胞比例增加。最可能的诊断是:( )A.再生障碍性贫血B.急性白血病C.ITP(急性型)D.脾功能亢进

女学生,18岁。1年来月经量增多,2周来发现下肢皮肤有瘀点、瘀斑,伴鼻出血及牙龈出血。体检:轻度贫血貌,脾肋下侧位刚及。化验:Hb90g/L,WBC3.9×109/L,PLT45×109/L,骨髓检查如下:患者最可能诊断是()A、脾功能亢进症B、急性ITPC、再生障碍性贫血D、慢性ITPE、系统性红斑狼疮

患者女,30岁,因皮肤淤斑、牙龈出血,伴月经过多2个月来诊,血小板为20×109/L,Hb105g/L,网织红细胞2%,骨髓巨核细胞数量增多,伴成熟障碍。最可能的诊断是()A、再生障碍性贫血B、TTPC、溶血性贫血D、ITPE、DIC

患者,女,20岁。月经量增多、伴反复双下肢紫癜2年,肝脾肋下未触及,WBC5.0×109/L,Hb94g/L,PLA20×109/L,骨髓有核细胞增生活跃,巨核细胞180个,细胞产板型巨核细胞减少,为协助诊断应做的检查是()。A、血涂片B、血小板相关抗体C、血凝D、血小板凝集试验E、出血时间检查

女性,22岁,2年来月经量过多,近2周来发现皮肤有瘀点,牙龈出血。体检:轻度贫血貌,脾未触及,Hb76g/L,WBC4.2×109/L,plt25×109/L,骨髓增生活跃,巨核细胞可见100个,产板型减少。如果进一步检查以进一步肯定诊断,可做()A、PTB、APTTC、PAIgGD、vWFAgE、FⅧC

患儿,女,12岁,因反复鼻出血,伴皮肤、黏膜出血点8个月来诊。查体:皮肤黏膜散布出血点,浅表淋巴结不大,心、肺正常,肝未及,脾左肋下刚及边。查血常规示血红蛋白90g/L,白细胞8.5×109/L,淋巴细胞0.60,中性粒细胞0.35,血小板40×109/L。如患儿行骨髓穿刺,下列骨髓象结果哪一项与上述诊断相符()A、骨髓巨核细胞数正常或增多,以小型巨核细胞较为多见,幼稚巨核细胞增多B、骨髓巨核细胞显著增多,其核、质发育不平衡,产板型巨核细胞明显减少,其胞质中出现空泡变性现象C、骨髓中原始巨核细胞显著增多,外周血有原始巨核细胞D、原始及幼稚细胞极度增生,幼红细胞和巨核细胞减少E、粒、红及巨核细胞系统正常,偶见巨核细胞减少

患者,女,13岁,月经量增多10多天,查体:贫血貌,皮肤散在出血点,肝脾未触及,Hb109g/L,WBC10×109/L,血小板25×109/L,骨髓增生活跃,全片可见巨核细胞55个,可能的诊断是()A、再生障碍性贫血B、急性白血病C、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D、脾功能亢进E、系统性红斑狼疮

患者女,28岁。反复牙龈出血和月经增多半年。查体:轻度贫血貌,巩膜无黄染,肝脾肋下未触及。实验室检查:Hb82g/L,RBC4.0×1012/L,WBC5.6×109/L,PLT13×109/L。骨髓增生明显活跃,红系占36%.巨核细胞明显增多,产板型巨核细胞少,骨髓内、外铁均减少。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A、溶血性贫血B、慢性ITP合并缺铁性贫血C、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D、急性白血病E、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患者女,28岁。月经量多一年,近10日经常鼻出血,脾肋下未及。血红蛋白90g/L,白细胞10×109/L,血小板30×109/L。骨髓检查:粒红细胞系增生旺盛,巨核细胞增多,伴成熟障碍,应诊断为()A、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B、血友病C、过敏性紫癜D、弥散性血管内凝血E、血小板增多

女学生,18岁。1年来月经量增多,2周来发现下肢皮肤有瘀点、瘀斑,伴鼻出血及牙龈出血。体检:轻度贫血貌,脾肋下侧位刚及。化验:lib90g/L,WBC3.9×109/L,血小板45×109/L,骨髓检查为:巨核细胞145个,颗粒巨核细胞为主,血小板罕见。为证实诊断特异性的实验室检查是()A、血小板抗体测定B、狼疮细胞检查C、出血时间测定D、毛细血管脆性试验E、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积分

女学生,18岁。1年来月经量增多,2周来发现下肢皮肤有瘀点、瘀斑,伴鼻出血及牙龈出血。体检:轻度贫血貌,脾肋下侧位刚及。化验:lib90g/L,WBC3.9×109/L,血小板45×109/L,骨髓检查为:巨核细胞145个,颗粒巨核细胞为主,血小板罕见。患者首选治疗是()A、丙酸睾酮加铁剂B、糖皮质激素加铁剂C、脾切除D、止血药物E、免疫抑制剂

女性,22岁,2年来月经量过多,近2周来发现皮肤有瘀点,牙龈出血。体检:轻度贫血貌,脾未触及,Hb76g/L,WBC4.2×109/L,PLT25×109/L,骨髓增生活跃,巨核细胞可见100个,产板型减少如果进一步检查以肯定诊断,可做()A、PTB、APTTC、PAIgGD、vWFAgE、FⅧ∶C

单选题患者,女,45岁,贫血1年。肝肋下刚可触及,脾未触及。血红蛋白60g/L,红细胞2.10×1012/L,白细胞3.2×109/L,中性粒细胞38%,淋巴细胞62%,未见幼红细胞,血小板50×109/L。骨髓巨核细胞全片可见1个,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积分增高,骨髓增生活跃,粒系及红系多为晚期阶段,Hams试验阴性。该患者最不可能出现下列哪种骨髓象()A淋巴细胞浆细胞增多B成熟红细胞形态正常C组织嗜碱细胞增多D骨髓中脂肪组织增多E骨髓细胞内、外铁减少

单选题女学生,18岁。1年来月经量增多,2周来发现下肢皮肤有瘀点、瘀斑,伴鼻出血及牙龈出血。体检:轻度贫血貌,脾肋下侧位刚及。化验:Hb90g/L,WBC3.9×109/L,PLT45×109/L,骨髓检查如下患者首选治疗是()A丙酸睾酮加铁剂B糖皮质激素加铁剂C脾切除D止血药物E免疫抑制剂

单选题患者,女,20岁。月经量增多、伴反复双下肢紫癜2年,肝脾肋下未触及,WBC5.0×109/L,Hb94g/L,PLA20×109/L,骨髓有核细胞增生活跃,巨核细胞180个,细胞产板型巨核细胞减少,为协助诊断应做的检查是()A血涂片B血小板相关抗体C血凝D血小板凝集试验E出血时间检查

单选题女学生,18岁。1年来月经量增多,2周来发现下肢皮肤有瘀点、瘀斑,伴鼻出血及牙龈出血。体检:轻度贫血貌,脾肋下侧位刚及。化验:lib90g/L,WBC3.9×109/L,血小板45×109/L,骨髓检查为:巨核细胞145个,颗粒巨核细胞为主,血小板罕见。患者首选治疗是()A丙酸睾酮加铁剂B糖皮质激素加铁剂C脾切除D止血药物E免疫抑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