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治疗性神经阻滞选用A. 0.5%利多卡因B. 2%利多卡因C.无水乙醇D.吗啡

疼痛治疗性神经阻滞选用


A. 0.5%利多卡因
B. 2%利多卡因
C.无水乙醇
D.吗啡

参考解析

解析:

相关考题:

患者,女,43岁。左侧髋部大腿内侧及膝关节内侧疼痛3个月。应选用的神经阻滞方法是A、闭孔神经阻滞术B、股神经阻滞术C、股外侧皮神经阻滞术D、坐骨神经阻滞术E、臀上皮神经阻滞术

患者女性,43岁,左侧髋部大腿内侧及膝关节内侧疼痛3月,应选用下列哪种神经阻滞方法?( )A、坐骨神经阻滞术B、闭孔神经阻滞术C、股外侧皮神经阻滞术D、股神经阻滞术E、臀上皮神经阻滞术

男性,78岁,患右胸背部(T)带状疱疹后神经痛1年余,经多种方法治疗。疗效不明显,近期,疼痛有加重的趋势。询问病史,得知患者尚未接受过长期硬膜外留置导管阻滞治疗。目前患者首选治疗方法是A、持续硬膜外阻滞治疗B、肋间神经阻滞C、营养神经治疗D、腰交感神经阻滞E、抗病毒治疗患者经硬膜外阻滞病情一度缓解,但撤除硬膜外阻滞后疼痛复发,下一步治疗可选用A、单次硬膜外阻滞B、硬膜外或蛛网膜下腔脊神经毁损C、腰交感神经阻滞D、臂丛神经阻滞E、腹腔神经丛阻滞

治疗疼痛最基本,最常用方法是神经阻滞治疗。

疼痛治疗性神经阻滞时首选( )

患者,男,45岁。诊断为颈源性头痛,行神经阻滞治疗应选用的方法是()A、C2神经阻滞B、C3神经阻滞C、C4神经阻滞D、C5神经阻滞E、C6神经阻滞

神经阻滞疗法是指()A、在脑脊神经、脊神经节、交感神经节等神经内或附近注入局麻药而阻断神经传导功能,通常用于外科手术的麻醉B、通过神经阻滞达到解除疼痛、改善血液循环,治疗疼痛性疾病的目的者称为神经阻滞疗法C、用外科手术的方法,切断传导疼痛的神经纤维,从而达到治疗疼痛性疾病的治疗方法D、使用相应的神经递质拮抗剂,在神经突触部位阻断神经传导,从而达到治疗疼痛性疾病的目的治疗方法E、神经阻滞疗法就是"封闭"疗法

女性,29岁。反复发作性右侧头痛,发作持续10h左右,疼痛为搏动性,疼痛剧烈,伴恶心,畏光。该患者应用神经阻滞治疗,应首选()A、疼痛强的部位局部浸润神经阻滞B、星状神经节阻滞C、三叉神经第1支阻滞D、枕神经阻滞E、面神经阻滞

男性,61岁,患急性带状疱疹疼痛2月余,病程中因疼痛较轻。未服用镇痛剂;近2周来,疼痛加剧,无法忍受;查体:左T3、4、5神经分布区域有色素沉着带,有痛觉过敏和痛觉异常现象。如果选用神经阻滞治疗,下列哪项不是选项()A、硬膜外阻滞B、肋间神经阻滞C、颈胸神经节(星状神经节)阻滞D、颈丛阻滞E、椎旁阻滞

男性,78岁,患右胸背部(T3~4)带状疱疹后神经痛1年余,经多种方法治疗。疗效不明显,近期,疼痛有加重的趋势。询问病史,得知患者尚未接受过长期硬膜外留置导管阻滞治疗。患者经硬膜外阻滞病情一度缓解,但撤除硬膜外阻滞后疼痛复发,下一步治疗可选用()A、单次硬膜外阻滞B、硬膜外或蛛网膜下腔脊神经毁损C、腰交感神经阻滞D、臂丛神经阻滞E、腹腔神经丛阻滞

男性,61岁,患急性带状疱疹疼痛2月余,病程中因疼痛较轻。未服用镇痛剂;近2周来,疼痛加剧,无法忍受;查体:左T3.4.5神经分布区域有色素沉着带,有痛觉过敏和痛觉异常现象。如果选用神经阻滞治疗,下列哪项不是选项()A、硬膜外阻滞B、肋间神经阻滞C、颈胸神经节(星状神经节)阻滞D、颈丛阻滞E、椎旁阻滞

单选题患者,女,43岁。左侧髋部大腿内侧及膝关节内侧疼痛3个月。应选用的神经阻滞方法是()A闭孔神经阻滞术B股神经阻滞术C股外侧皮神经阻滞术D坐骨神经阻滞术E臀上皮神经阻滞术

单选题患者,男,45岁,诊断为颈源性头痛,行神经阻滞治疗应选用下列哪项方法?()AC5神经阻滞BC2神经阻滞CC4神经阻滞DC3神经阻滞EC6神经阻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