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27岁男青年因心悸、严重头痛、过度疲劳与不适,游走性肌肉关节痛,以及周围神经根神经症状来就医,他自述已患病6周,丝毫没有缓解迹象,因不能工作而感到很沮丧。病历记录显示他以前有过相同病史。他3个月前有过一次野营旅游,回来2周后腿上出现红疮,但他记忆中未被硬蜱叮咬过。红疮微微隆起,逐渐扩大形成一片圆形皮损,外缘鲜红,中央呈退行性病变,发热,直径大约5cm,约3周后消退。在皮损刚出现后,检测患者伯氏疏螺旋体抗体,结果呈阴性。在本次检查过程中,医生决定让病人住院治疗,对他进行脊椎穿刺和系列检查,结果显示脑脊液中有淋巴细胞,没有发现中性粒细胞。哪项检查可用于确诊A.ELISA法检测病原体抗体的存在B.在特殊培养基上分离培养该病原体C.直接镜检D.用凝集实验检测脑脊液或尿液中病原体抗原E.通过皮肤试验检测病人对病原体产生的细胞免疫

一名27岁男青年因心悸、严重头痛、过度疲劳与不适,游走性肌肉关节痛,以及周围神经根神经症状来就医,他自述已患病6周,丝毫没有缓解迹象,因不能工作而感到很沮丧。病历记录显示他以前有过相同病史。他3个月前有过一次野营旅游,回来2周后腿上出现红疮,但他记忆中未被硬蜱叮咬过。红疮微微隆起,逐渐扩大形成一片圆形皮损,外缘鲜红,中央呈退行性病变,发热,直径大约5cm,约3周后消退。在皮损刚出现后,检测患者伯氏疏螺旋体抗体,结果呈阴性。在本次检查过程中,医生决定让病人住院治疗,对他进行脊椎穿刺和系列检查,结果显示脑脊液中有淋巴细胞,没有发现中性粒细胞。

哪项检查可用于确诊A.ELISA法检测病原体抗体的存在
B.在特殊培养基上分离培养该病原体
C.直接镜检
D.用凝集实验检测脑脊液或尿液中病原体抗原
E.通过皮肤试验检测病人对病原体产生的细胞免疫

参考解析

解析:1.病人的早期皮损是典型的人类慢性移行性红斑(ECM),其他症状是典型的莱姆病二期。病人的病史并不异常:①他不能回忆起是否被虫叮咬过,原因是莱姆病的传播媒介大多是硬碑的若虫,若虫非常小(大约铅笔芯大),许多病人不会注意它,难以回忆起被虫叮咬过;②早期疏螺旋体的血清抗体为阴性,直到莱姆病一期晚期,即在慢性移行性红斑出现后2~4周,IgM抗体才形成,IgG抗体出现则更晚。皮损的特点与其他病原体感染症状明显不同。2.由于伯氏疏螺旋体生长速度太慢,在莱姆病的整个病程中数量较少,因此直接镜检和分离培养一般不做,主要依靠血清学试验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的非特异性鞭毛抗原的抗体,在莱姆病后的3周和6周出现最大值。但是,针对高特异性OspA、OspB等抗原的抗体一直到病程一期或更晚才出现。3.莱姆病的传播媒介是鹿蜱。此蜱生活史可达2年以上,夏末时6条腿的幼虫孵出,秋季幼虫寄生于白足田鼠并具有传染性。来年春季,幼虫蜕皮成为8条腿的若虫,若虫寄生于人和田鼠,将伯氏疏螺旋体传播给宿主。夏末若虫再度蜕皮为成虫并寄生于白尾鹿和人体。成虫携带的伯氏疏螺旋体为若虫的二倍多。人被若虫或成虫叮咬均可感染,但被这些微小的若虫叮咬时不易察觉。

相关考题:

(3-5题共用题干) 一名27岁男青年因心悸、严重头痛、过度疲劳与不适,游走性肌肉关节痛,以及周围神经根神经症状来就医,他自述已患病6周,丝毫没有缓解迹象,因不能工作而感到很沮丧。病历记录显示他以前有过相同病史。他3个月前有过一次野营旅游,回来2周后腿上出现红疮,但他记忆中未被硬蜱叮咬过。红疮微微隆起,逐渐扩大形成一片圆形皮损,外缘鲜红,中央呈退行性病变,发热,直径大约5cm,约3周后消退。在皮损刚出现后,检测患者伯氏疏螺旋体抗体,结果呈阴性。在本次检查过程中,医生决定让病人住院治疗,对他进行脊椎穿刺和系列检查,结果显示脑脊液中有淋巴细胞,没有发现中性粒细胞。 最可能的疾病是A.猩红热B.恙虫病C.麻疹D.莱姆病E.皮肤炭疽

23岁男性,严重闭合性颅脑损伤收入院行康复治疗。康复进展顺利,伤后4个月患者开始在病房周围独立行走。患者受伤前体重超重,伤后减肥约13.7kg,他为此很高兴。在病房周围活动时,患者自述近几周右大腿出现有趣的感觉。患者下肢存在轻度的痉挛性瘫,锥体束型力弱以及腱反射活跃的临床表现。右大腿外侧有感觉变化带,但并没记录在其入院记录中。其诊断为A、腰神经根病B、股神经过敏性疼痛C、中央感觉缺失D、股神经病E、坐骨神经痛

患者,女,26岁。经常于发热咽痛后出现双小腿胫前对称性红肿结节,轻微疼痛,并伴关节痛,口渴,尿黄,舌红苔薄黄而腻,脉滑数。其诊断是A、热疮B、药毒C、猫眼疮D、红斑狼疮E、结节性红斑

面部蝶形斑片,日晒后加重,无发热、关节痛等全身不适。考虑诊断( )。A.冻疮B.皮肌炎C.瓜藤缠D.盘状红蝴蝶疮E.系统性红蝴蝶疮

系统性红蝴蝶疮的特点不正确的是( )。A、多见于中青年女性B、累及多系统、多脏器损害C、皮损多出现于全身症状之前D、多伴不规则发热、关节痛E、晚期可引起精神、神经症状

某男,42岁,初起恶寒发热,头痛,咽痛,关节疼痛,全身不适,继则全身出现多形性红斑丘疹,伴见散在性水疮,舌红苔微黄,脉弦滑微数,应诊断为何病A.猫眼疮B.猩红热C.红皮症D.杨梅疮E.红蝴蝶疮

患者项部皮损味多角形皮疹融合成片,剧烈瘙痒,搔抓后皮损增厚,皮沟加深,皮脊隆起,形成苔藓样变,诊断是A. 白疕B. 圆癣C. 白秃疮病D. 红蝴蝶疮病E. 牛皮癣

患者,女,26岁。经常于发热咽痛后出现双小腿胫前对称性红肿结节,轻微疼痛,并伴关节痛,口渴,尿黄,舌红苔薄黄而腻,脉滑数。其诊断是A. 热疮B. 药毒C. 猫眼疮D. 红斑性狼疮E. 结节性红斑

一名27岁男青年因心悸、严重头痛、过度疲劳与不适,游走性肌肉关节痛,以及周围神经根神经症状来就医,他自述已患病6周,丝毫没有缓解迹象,因不能工作而感到很沮丧。病历记录显示他以前有过相同病史。他3个月前有过一次野营旅游,回来2周后腿上出现红疮,但他记忆中未被硬蜱叮咬过.红疮微微隆起,逐渐扩大形成一片圆形皮损,外缘鲜红,中央呈退行性病变,发热,直径大约5cm,约3周后消退。在皮损刚出现后,检测患者伯氏疏螺旋体抗体,结果呈阴性。在本次检查过程中,医生决定让病人住院治疗,对他进行脊椎穿刺和系列检查,结果显示脑脊液中有淋巴细胞,没有发现中性粒细胞最好采用哪种方法确诊()A、痰标本在营养琼脂平板上培养B、通过皮肤试验,用真菌抗原检查是否存在特异的抗真菌细胞免疫C、用补体结合试验或ELISA法检测抗真菌的抗体D、给小鼠接种感染组织标本,并检测小鼠血液中的抗真菌抗体E、组织活检是否有特征性的菌丝或厚膜孢子。

风热疮的皮损为先出现母斑,在母斑出现3~4周后再出现子斑。

患者,女,26岁。经常于发热咽痛后出现双小腿胫前对称性红肿结节,轻微疼痛,并伴关节痛,口渴,尿黄,舌红苔薄黄而腻,脉滑数。其诊断是()A、热疮B、药毒C、猫眼疮D、红斑性狼疮E、结节性红斑

慢性游走性红斑的特征包括()。A、多先于蜱叮咬部位出现B、初起为红色斑疹或丘疹C、好发于头面部D、呈离心性缓慢扩大,中央消退E、皮损不痛不痒

患者男,35岁,因“皮肤红疹伴关节痛20d,发热2d”来诊。患者于20d前外出游玩时被蜱叮咬右小腿,后局部起红色小丘疹,轻度瘙痒,未特殊处理;随后皮损逐渐向外扩展成斑片,中央部分呈消退倾向,并出现全身不适和膝、踝、肘等关节疼痛,以膝关节为甚,呈游走性,活动后明显加重,予阿司咪唑(息斯敏)等抗组胺药物治疗,症状无改善。近2d来,出现发热、畏寒、头痛、食欲减退,尿、粪基本正常。否认关节炎、肝炎、结核病史。否认到过血吸虫疫区。查体:T39℃,P105次/min,R20次/min,BP120/70mmHg;意识清楚;巩膜无黄染,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右小腿外侧(被叮咬处)见环状红斑疹,中央部分皮疹已消退,无脱屑和渗出,皮损部位触之稍硬,皮温略高;心、肺、腹及神经系统未见明显异常;四肢近端肌肉轻度压痛、膝、踝、肘等关节活动良好,浮髌试验(-)。此时应做的处理包括()(提示:患者持续高热,食欲减退,全身不适加重,膝关节剧烈疼痛,活动受限。)A、肌内注射吗啡B、肛塞双氯芬酸钠栓剂C、膝关节曲安奈德封闭D、禁食E、吸氧F、静脉滴注地塞米松G、输注血浆H、补充液体

多选题慢性游走性红斑的特征包括()。A多先于蜱叮咬部位出现B初起为红色斑疹或丘疹C好发于头面部D呈离心性缓慢扩大,中央消退E皮损不痛不痒

单选题一名27岁男青年因心悸、严重头痛、过度疲劳与不适,游走性肌肉关节痛,以及周围神经根神经症状来就医,他自述已患病6周,丝毫没有缓解迹象,因不能工作而感到很沮丧。病历记录显示他以前有过相同病史。他3个月前有过一次野营旅游,回来2周后腿上出现红疮,但他记忆中未被硬蜱叮咬过。红疮微微隆起,逐渐扩大形成一片圆形皮损,外缘鲜红,中央呈退行性病变,发热,直径大约5cm,约3周后消退。在皮损刚出现后,检测患者伯氏疏螺旋体抗体,结果呈阴性。在本次检查过程中,医生决定让病人住院治疗,对他进行脊椎穿刺和系列检查,结果显示脑脊液中有淋巴细胞,没有发现中性粒细胞。病人最可能通过什么途径感染的()A恙螨叮咬B接触传播C硬蜱叮咬D吸入含病原体的尘埃E鼠蚤叮咬

单选题一名27岁男青年因心悸、严重头痛、过度疲劳与不适,游走性肌肉关节痛,以及周围神经根神经症状来就医,他自述已患病6周,丝毫没有缓解迹象,因不能工作而感到很沮丧。病历记录显示他以前有过相同病史。他3个月前有过一次野营旅游,回来2周后腿上出现红疮,但他记忆中未被硬蜱叮咬过.红疮微微隆起,逐渐扩大形成一片圆形皮损,外缘鲜红,中央呈退行性病变,发热,直径大约5cm,约3周后消退。在皮损刚出现后,检测患者伯氏疏螺旋体抗体,结果呈阴性。在本次检查过程中,医生决定让病人住院治疗,对他进行脊椎穿刺和系列检查,结果显示脑脊液中有淋巴细胞,没有发现中性粒细胞哪项检查可用于确诊()AELISA法检测病原体抗体的存在B在特殊培养基上分离培养该病原体C直接镜检D用凝集实验检测脑脊液或尿液中病原体抗原E通过皮肤试验检测病人对病原体产生的细胞免疫

单选题猫眼疮患者,皮损鲜红,中心水疱明显,发热,尿黄,舌红,苔黄,脉弦。辨证为(  )。ABCDE

单选题一名27岁男青年因心悸、严重头痛、过度疲劳与不适,游走性肌肉关节痛,以及周围神经根神经症状来就医,他自述已患病6周,丝毫没有缓解迹象,因不能工作而感到很沮丧。病历记录显示他以前有过相同病史。他3个月前有过一次野营旅游,回来2周后腿上出现红疮,但他记忆中未被硬蜱叮咬过.红疮微微隆起,逐渐扩大形成一片圆形皮损,外缘鲜红,中央呈退行性病变,发热,直径大约5cm,约3周后消退。在皮损刚出现后,检测患者伯氏疏螺旋体抗体,结果呈阴性。在本次检查过程中,医生决定让病人住院治疗,对他进行脊椎穿刺和系列检查,结果显示脑脊液中有淋巴细胞,没有发现中性粒细胞最可能的疾病是:()A猩红热B恙虫病C麻疹D莱姆病E皮肤炭疽

多选题患者男,35岁,因“皮肤红疹伴关节痛20d,发热2d”来诊。患者于20d前外出游玩时被蜱叮咬右小腿,后局部起红色小丘疹,轻度瘙痒,未特殊处理;随后皮损逐渐向外扩展成斑片,中央部分呈消退倾向,并出现全身不适和膝、踝、肘等关节疼痛,以膝关节为甚,呈游走性,活动后明显加重,予阿司咪唑(息斯敏)等抗组胺药物治疗,症状无改善。近2d来,出现发热、畏寒、头痛、食欲减退,尿、粪基本正常。否认关节炎、肝炎、结核病史。否认到过血吸虫疫区。查体:T39℃,P105次/min,R20次/min,BP120/70mmHg;意识清楚;巩膜无黄染,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右小腿外侧(被叮咬处)见环状红斑疹,中央部分皮疹已消退,无脱屑和渗出,皮损部位触之稍硬,皮温略高;心、肺、腹及神经系统未见明显异常;四肢近端肌肉轻度压痛、膝、踝、肘等关节活动良好,浮髌试验(-)。应采取的治疗措施包括()A增加抗生素剂量B静脉注射地西泮C皮下注射肾上腺素D肌内注射异丙嗪E静脉注射毛花苷CF静脉注射氢化可的松G静脉注射呋塞米

单选题患者男,35岁,因“皮肤红疹伴关节痛20d,发热2d”来诊。患者于20d前外出游玩时被蜱叮咬右小腿,后局部起红色小丘疹,轻度瘙痒,未特殊处理;随后皮损逐渐向外扩展成斑片,中央部分呈消退倾向,并出现全身不适和膝、踝、肘等关节疼痛,以膝关节为甚,呈游走性,活动后明显加重,予阿司咪唑(息斯敏)等抗组胺药物治疗,症状无改善。近2d来,出现发热、畏寒、头痛、食欲减退,尿、粪基本正常。否认关节炎、肝炎、结核病史。否认到过血吸虫疫区。查体:T39℃,P105次/min,R20次/min,BP120/70mmHg;意识清楚;巩膜无黄染,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右小腿外侧(被叮咬处)见环状红斑疹,中央部分皮疹已消退,无脱屑和渗出,皮损部位触之稍硬,皮温略高;心、肺、腹及神经系统未见明显异常;四肢近端肌肉轻度压痛、膝、踝、肘等关节活动良好,浮髌试验(-)。考虑患者出现的并发症包括()(提示:患者在应用首剂抗生素后2h后,突然出现寒战、高热,头痛加剧,心率和呼吸加快,原有症状加重。)A输液反应B感染性休克C急性心力衰竭D败血症E赫斯海默反应F过敏性休克G脑血管意外

单选题系统性红蝴蝶疮的特点不正确的是(  )。A多见于中青年女性B累及多系统、多脏器损害C皮损多出现于全身症状之前D多伴不规则发热、关节痛E晚期可引起精神、神经症状

多选题患者男,35岁,因“皮肤红疹伴关节痛20d,发热2d”来诊。患者于20d前外出游玩时被蜱叮咬右小腿,后局部起红色小丘疹,轻度瘙痒,未特殊处理;随后皮损逐渐向外扩展成斑片,中央部分呈消退倾向,并出现全身不适和膝、踝、肘等关节疼痛,以膝关节为甚,呈游走性,活动后明显加重,予阿司咪唑(息斯敏)等抗组胺药物治疗,症状无改善。近2d来,出现发热、畏寒、头痛、食欲减退,尿、粪基本正常。否认关节炎、肝炎、结核病史。否认到过血吸虫疫区。查体:T39℃,P105次/min,R20次/min,BP120/70mmHg;意识清楚;巩膜无黄染,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右小腿外侧(被叮咬处)见环状红斑疹,中央部分皮疹已消退,无脱屑和渗出,皮损部位触之稍硬,皮温略高;心、肺、腹及神经系统未见明显异常;四肢近端肌肉轻度压痛、膝、踝、肘等关节活动良好,浮髌试验(-)。此时应做的处理包括()(提示:患者持续高热,食欲减退,全身不适加重,膝关节剧烈疼痛,活动受限。)A肌内注射吗啡B肛塞双氯芬酸钠栓剂C膝关节曲安奈德封闭D禁食E吸氧F静脉滴注地塞米松G输注血浆H补充液体

判断题风热疮的皮损为先出现母斑,在母斑出现3~4周后再出现子斑。A对B错

多选题患者男,35岁,因“皮肤红疹伴关节痛20d,发热2d”来诊。患者于20d前外出游玩时被蜱叮咬右小腿,后局部起红色小丘疹,轻度瘙痒,未特殊处理;随后皮损逐渐向外扩展成斑片,中央部分呈消退倾向,并出现全身不适和膝、踝、肘等关节疼痛,以膝关节为甚,呈游走性,活动后明显加重,予阿司咪唑(息斯敏)等抗组胺药物治疗,症状无改善。近2d来,出现发热、畏寒、头痛、食欲减退,尿、粪基本正常。否认关节炎、肝炎、结核病史。否认到过血吸虫疫区。查体:T39℃,P105次/min,R20次/min,BP120/70mmHg;意识清楚;巩膜无黄染,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右小腿外侧(被叮咬处)见环状红斑疹,中央部分皮疹已消退,无脱屑和渗出,皮损部位触之稍硬,皮温略高;心、肺、腹及神经系统未见明显异常;四肢近端肌肉轻度压痛、膝、踝、肘等关节活动良好,浮髌试验(-)。为明确诊断,应进行的检查是()APPD试验B血培养C类风湿因子D抗链球菌溶血素O试验E免疫荧光检测伯氏疏螺旋体抗体F肥达反应G红细胞沉降率H自身免疫性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