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AML-M2b)的特异性细胞遗传学异常是A.t(8;21)B.t(9;11)C.t(9;22)D.inv(16)E.t(8;16)

亚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AML-M2b)的特异性细胞遗传学异常是

A.t(8;21)
B.t(9;11)
C.t(9;22)
D.inv(16)
E.t(8;16)

参考解析

解析:染色体核型分析表明AML- M2b患者常有t(8;21)(q22;q22)易位。

相关考题:

特异性酯酶染色是急性白血病的常规化学染色,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特异性酯酶阴性可排除急性粒细胞白血病B、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时早幼粒细胞染色为强阳性C、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染色呈强阳性D、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染色呈阳性E、急性红白血病时染色呈强阳性

男性,32岁。因乏力和发热2周,检查发现贫血和血小板减少,骨髓检查确诊为急性白血病。鉴别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和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常用组化检查为A、糖原染色和过氧化物酶染色B、糖原染色和非特异性酯酶染色C、过氧化物酶染色和非特异性酯酶染色D、糖原染色和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E、非特异性酯酶染色和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根据目前国际分型要求,需要进行哪些检查A、形态学和组织化学B、骨髓活检和组化染色C、形态学、免疫学、细胞遗传学、分子生物学D、形态学、免疫学、细胞遗传学

亚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AML-M2b)的特异性细胞遗传学异常是A.t(8;21)B.t(9;11)C.t(9;22)D.inv(16)E.t(8;16)

为使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达到细胞遗传学缓解,应首选A.干扰素B.羟基脲C.马法仑D.马利兰

为使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达到细胞遗传学缓解,应首选( )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在细胞遗传学及分子生物学方面有哪些改变?

非特异性酯酶染色对检出何种白血病意义最大()。A、急性粒细胞白血病B、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D、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E、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在FAB分型中属于()A、AML-M2B、AML-M3C、RAEB-TD、CMMLE、CML

非特异性酯酶(+),不被氟化钠抑制见于()A、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B、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C、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D、慢性粒细胞白血病E、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非特异性酯酶(+),能被氟化钠抑制见于()A、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B、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C、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D、慢性粒细胞白血病E、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特异性酯酶与非特异性酯酶双染色时,若两者结果均呈阳性对诊断下列哪种白血病最有帮助()A、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B、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C、急性单核细胞性白血病D、急性粒-单细胞性白血病E、红血病

鉴别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和类白血病最有价值的细胞染色法是( )A、特异性酯酶染色B、非特异性酯酶染色C、过氧化物酶染色D、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E、糖原染色

可伴有小淋巴细胞淋巴瘤的白血病常是()A、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B、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急性单核细胞型白血病D、急性粒-单核细胞型白血病E、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特异性的染色体异常是()。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最突出的临床特点是(),在遗传学上有恒定的,有特征性的()染色体及其分子标志()融合基因。

单选题为使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达到细胞遗传学缓解,应首选(  )。ABCDE

配伍题非特异性酯酶(+),能被氟化钠抑制见于()|非特异性酯酶(+),不被氟化钠抑制见于()A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B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C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D慢性粒细胞白血病E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单选题鉴别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和类白血病最有价值的细胞染色法是()A特异性酯酶染色B非特异性酯酶染色C过氧化物酶染色D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E糖原染色

单选题非特异性酯酶染色对检出何种白血病意义最大()。A急性粒细胞白血病B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D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E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单选题可伴有小淋巴细胞淋巴瘤的白血病常是()A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B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急性单核细胞型白血病D急性粒-单核细胞型白血病E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填空题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特异性的染色体异常是()。

单选题特异性酯酶与非特异性酯酶双染色时,若两者结果均呈阳性对诊断下列哪种白血病最有帮助()A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B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C急性单核细胞性白血病D急性粒-单细胞性白血病E红血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