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薄弱层弹塑性变形验算的相关论述,其中哪一项不正确?(A) 采用隔震和消能减震技术的建筑结构,应进行薄弱层弹塑性变形验算(B) 采用弹塑性动力时程分析方法进行薄弱层验算时,应按建筑场地类别和所处地震动参数区划的特征周期选用不少于两组实际地震波和一组人工模拟的地震波的加速度时程曲线(C) 进行高层建筑结构薄弱层弹塑性变形验算时,不需考虑重力二阶效应的不利影响(D) 不超过12层且层刚度无突变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薄弱层弹塑性变形计算,可采用规范规定的简化计算方法

下列关于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薄弱层弹塑性变形验算的相关论述,其中哪一项不正确?
(A) 采用隔震和消能减震技术的建筑结构,应进行薄弱层弹塑性变形验算
(B) 采用弹塑性动力时程分析方法进行薄弱层验算时,应按建筑场地类别和所处地震动参数区划的特征周期选用不少于两组实际地震波和一组人工模拟的地震波的加速度时程曲线
(C) 进行高层建筑结构薄弱层弹塑性变形验算时,不需考虑重力二阶效应的不利影响
(D) 不超过12层且层刚度无突变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薄弱层弹塑性变形计算,可采用规范规定的简化计算方法


参考解析

解析:(C) 解答:由《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规程》(JGJ 3 —2002) 4.6.4条第1款,答案(A) 正确。由《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规程》(JGJ3—2002)5.5.2条第1款,答案(B)正确。 由《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规程》(JGJ 3—2002) 5.5.1条第3款,答案(C)错误。 由《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008年版)5.5.1条第1款,答案(D)正确。

相关考题:

7-9度设防楼层屈服强度系数小于( )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应进行罕遇地震作用下薄弱层的弹塑性变形验算。 A. 0.5B. 0.6C. 0.7D. 0.8

高度大于( )米的钢结构应进行罕遇地震作用下薄弱层的弹塑性变形验算。A、50B、100C、150D、200

罕遇地震下结构的弹塑性变形验算,是为了防止结构构件的破坏。()

罕遇地震作用下框架结构薄弱层的层间弹塑性变形验算不满足要求时,宜优先采用的一项改进措施是:()。 A.柱采用高强混凝土B.增加薄弱层各柱的纵向钢筋C.该薄弱层柱全高加密箍筋D.加大薄弱层柱子的截面尺寸

在强烈地震作用下,对竖向不规则的结构,下列叙述中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A.在薄弱楼层会产生应力集中B.整个结构的地震作用将增大C.在薄弱楼层会产生弹塑性变形集中D.必要时,应进行弹塑性时程分析

抗震设计时,下列四类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弹塑性层间位移角限值不正确的是( )。A.单层钢筋混凝土柱排架1/30B.钢筋混凝土框架1/50C.钢筋混凝土框架-抗震墙1/100D.多高层钢结构1/50

关于建筑抗震设计,下列哪个说法是正确的?(A)用多遇地震作用计算结构的弹性位移和结构内力,进行截面承载力验算(B)用设计地震作用计算结构的弹性位移和结构内力,进行截面承载力验算(C)用罕遇地震作用计算结构的弹性位移和结构内力,进行截面承载力验算(D)抗震设计指抗震计算,不包括抗震措施

某现浇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房屋高度180m,基本自振周期为4.5s,抗震设防类别为标准设防类,安全等级二级。假定,结构抗震性能设计时,抗震性能目标为C级,下列关于该结构设计的叙述,其中何项相对准确?A.结构在设防烈度地震作用下,允许采用等效弹性方法计算剪力墙的组合内力,底部加强部位剪力墙受剪承载力应满足屈服承载力设计要求B.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允许部分竖向构件及大部分耗能构件屈服,但竖向构件的受剪截面应满足截面限制条件C.结构在多遇地震标准值作用下的楼层弹性层间位移角限值为1/1000,罕遇地震作用下层间弹塑性位移角限值为1/120D.结构弹塑性分析可采用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或弹塑性时程分析方法,弹塑性时程分析宜采用双向或三向地震输入

抗震设计时,请指出下列四类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弹塑性层间位移角中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A.单层钢筋混凝土柱排架、1/40B.钢筋混凝土框架、1/50C.钢筋混凝土框架-抗震墙、1/100D.多高层钢结构、1/50

简述罕遇地震作用下结构的弹塑性变形验算目的。

下列关于建筑结构薄弱层特征及有关规定的论述错误的是()。A、在地震作用下,建筑结构出现塑性变形集中的楼层,称为薄弱层;B、在地震作用下,在薄弱层处必定首先屈服,而结构的倒塌极大可能就是在这个区域开始;C、为了防止结构倒塌,应按规定设防烈度对高层建筑结构进行抗震变形验算;D、框架结构薄弱层层间弹塑性位移△up,应符合△up≤1/50H的要求,式中H为薄弱层部位的层高。

对于需要进行罕遇地震作用下薄弱层验算的框架结构,当其楼层屈服强度系数沿高度分布均匀时,结构薄弱层位于()。A、底层;B、第二层;C、第三层;D、顶层。

除可用简化方法计算薄弱层的弹塑性变形的高层建筑结构外,其余高层建筑结构的薄弱层弹塑性变形可采用弹塑性静力或()来计算。

罕遇地震作用下层间弹塑性变形验算的主要目的是()。A、防止结构倒塌;B、防止结构发生严重破坏;C、防止非结构构件发生严重破坏;D、防止使人们惊慌。

不超过12层的框架结构和填充墙框架结构,可采用简化方法进行薄弱层弹塑性变形验算。

对于需要进行罕遇地震作用下薄弱层验算的框架结构,当屈服强度系数沿高度分布均匀时,则结构薄弱层位于何处?()A、任意一层B、结构顶部C、结构中部D、结构底部

对于需要进行罕遇地震下薄弱验算的框架结构,当§y沿高度分布均匀时,结构薄弱层位于()。A、底层B、第二层C、第三层D、顶层

在风荷载及多遇地震作用下,应进行结构()变形验算。A、弹性B、塑性C、弹塑性D、重力二阶效应

单选题对于需要进行罕遇地震作用下薄弱层验算的框架结构,当屈服强度系数沿高度分布均匀时,则结构薄弱层位于何处?()A任意一层B结构顶部C结构中部D结构底部

问答题简述罕遇地震作用下结构的弹塑性变形验算目的。

单选题对于需要进行罕遇地震作用下薄弱层验算的框架结构,当其楼层屈服强度系数沿高度分布均匀时,结构薄弱层位于()。A底层;B第二层;C第三层;D顶层。

单选题罕遇地震作用下层间弹塑性变形验算的主要目的是()。A防止结构倒塌;B防止结构发生严重破坏;C防止非结构构件发生严重破坏;D防止使人们惊慌。

单选题对于需要进行罕遇地震下薄弱验算的框架结构,当§y沿高度分布均匀时,结构薄弱层位于()。A底层B第二层C第三层D顶层

单选题某10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下一层箱形基础顶为嵌固端,房屋高度为36.4m。首层层高为4.0m,2~10层层高均为3.6m。该房屋为丙类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20g,框架抗震等级为一级。沿该建筑物竖向框架结构的层刚度无突变,楼层屈服强度系数ξy,分布均匀。已求得首层的楼层屈服强度系数ξy=0.45。1~3层柱截面及其混凝土强度等级、配筋均相同。按实配钢筋和材料强度标准值计算的边柱、中柱的受剪承载力分别为:边柱Vcua1=678kN,中柱Vcua2=960kN。罕遇地震作用下首层弹性地震剪力标准值为36000kN。试问,下列何项主张符合相关规范的规定?()提示: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作答。A不必进行弹塑性变形验算B需进行弹塑性变形验算,且必须采用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或弹塑性时程分析法C通过调整柱实配钢筋使Vcua1和Vcua2增加5%后,可不进行弹塑性变形验算D可采用弹塑性变形的简化计算方法,将罕遇地震作用下按弹性分析的层间位移乘以增大系数1.90

多选题《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中对抗震设计要求分阶段进行,其具体内容包括()。A满足地震荷载标准组合条件下的强度验算B满足第一水准强度及变形验算要求C满足第二水准强度及变形验算要求D满足罕遇地震条件下弹塑性变形验算要求

单选题计算地震作用和进行结构抗震验算时,下列哪个选项的说法是不符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规定的()A结构总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和总竖向地震作用标准值都是将结构等效总重力荷载分别乘以相应的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B竖向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小于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C建筑结构应进行多遇地震作用下的内力和变形分析,此时,可以假定结构与构件处于弹性工作状态D对于有可能导致地震时产生严重破坏的建筑结构等部位,应进行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弹塑性变形分析

填空题除可用简化方法计算薄弱层的弹塑性变形的高层建筑结构外,其余高层建筑结构的薄弱层弹塑性变形可采用弹塑性静力或()来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