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地理学习兴趣小组对某地每天的正午太阳高度进行了一段时间的持续观测与记录,正午太阳高度位于甲点时,(  )A.巴西利亚正值雨季B.合肥昼长夜短C.南非华人欢度中秋D.南极出现极昼

某地理学习兴趣小组对某地每天的正午太阳高度进行了一段时间的持续观测与记录,

正午太阳高度位于甲点时,(  )

A.巴西利亚正值雨季
B.合肥昼长夜短
C.南非华人欢度中秋
D.南极出现极昼

参考解析

解析:甲处的太阳高度轨迹在春分和夏至之间,这个时候北半球昼长夜短,合肥处于北半球,也是昼长夜短。

相关考题:

根据下图为“某时期某地正午日影长短变化及朝向示意图990读图,图中A日时(  )。A.太阳活动将进入活跃期B.南半球各地夜长达一年中最大值C.太阳辐射正值全年最强D.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

某地理学习兴趣小组对某地每天的正午太阳高度进行了一段时间的持续观测与记录.读下图,完成题。正午太阳高度位于甲点时,(  )。查看材料A.巴西利亚正值雨季B.合肥昼长夜短C.南非华人欢度中D.南极出现极昼

根据某地是我国重要的人工多层经济林区。下图为该地某日太阳处在最高位置时的示意图.此时北京时间为12:40,树影遮挡地被植物的面积在一年中达到正午时的最大。这一天(  )。A.太阳距离地球最远B.江苏省各地昼长夜短C.晨昏线与极圈相切D.正午太阳高度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

某地理学习兴趣小组对某地每天的正午太阳高度进行了一段时间的持续观测与记录.读下图,完成题。该地纬度是(  )。查看材料A.30°NB.30°SC.40°N D.40°S

某地理学习兴趣小组对某地每天的正午太阳高度进行了一段时间的持续观测与记录,该地纬度是( )。A.300NB.300SC.400ND.400S

高中地理《正午太阳高度》一、考题回顾题目来源1月6日 上午 辽宁省沈阳市 面试考题试讲题目1.题目: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2.内容:3.基本要求:(1)试讲十分钟左右;(2)结合地图完成教学;(3)条理清晰,重点突出;(4)学生掌握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答辩题目1.在教学讲“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时,如何让学生理解这一抽象的地理规律?2.总结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二、考题解析【教学过程】(一)设疑导入,引出新课小明家去年6月购买了一套住房,今年1月全家入住后发现,阳光被前排楼房挡住了。家人感到很困惑,6月份看房时,房内阳光很充足,怎么过了几个月,阳光就被挡住了呢?你能帮小明家分析一下原因吗?通过生活中出现的趣味问题,引出新课——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二)合作探究,掌握规律1.理解概念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教材并思考:(1)什么是太阳高度?什么是正午太阳高度?(2)试着在光照图上绘制正午太阳高度角。学生学习后,请一位同学上台绘制正午太阳高度角,教师评价并总结:太阳光线对于地平面的交角简称太阳高度,正午太阳高度即正午,太阳高度最大时刻的太阳高度角。在光照图上绘制某地正午太阳高度角首先要找出地方时12点所在的经线;过该地作切线即代表当地的地平面;画出直射光线,需要与地平面垂直,最后做出直射光线的平行光线。提问:结合上图,比较A、B两点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学生分析后得出:离直射点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越大;离直射点越远,正午太阳高度越小。2.探究规律活动一:展示“春分日和秋分日不同纬度的正午太阳高度示意”图,学生描述图示时刻,全球不同纬度的正午太阳高度分布情况,并推测同一时刻,全球各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分布满足什么规律?学生总结之后,为了验证学生的猜想,教师展示“夏至日不同纬度的正午太阳高度示意”和“冬至日不同纬度的正午太阳高度示意”,帮助学生理解同一时刻,各地正午太阳高度,从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向南北两侧递减。活动二:展示“北半球某地不同日期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示意”,将学生分成三大组,分别为夏至组、冬至组、春秋分组,分别思考相对应节气时,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情况,并找出此时全球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地区。学生讨论结束后,每个小组派代表发言,教师及时评价并总结:同一地点正午太阳高度随着季节存在有规律的变化。(三)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思考问题:(1)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随纬度和季节作有规律的变化,原因是什么?(2)解释小明家购买房屋中出现的问题?(四)小结作业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主要内容;课下查找资料思考如何避免在买房时出现小明家同样的问题?能否通过准确计算解决这一问题?【板书设计】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1.同一时刻的纬度变化规律2.同一地点的季节变化规律【答辩题目解析】1.在教学讲“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时,如何让学生理解这一抽象的地理规律?2.总结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某地理学习兴趣小组对某地每天的正午太阳高度进行了一段时间的持续观测与记录,读下图,完成题。图中甲点对应的日期是(  )。查看材料A.巴西利亚正值雨季B.合肥昼长夜短C.南非华人欢度中秋D.南极出现极昼

某日我国一中学学习小组于当地正午前后持续测量该校旗杆影子,并记录了影子的长度和方向(旗杆的长度已知),利用该记录数据一定能推导出()A、日出的时间B、正午太阳高度C、当地的经度D、当地的纬度

简述太阳高度角的影响因素。以及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公式。

五校2014年11月半期考联考期间,福州市昼长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趋势是()A、昼越来越长,正午太阳高度越来越大B、昼越来越短,正午太阳高度越来越大C、昼越来越长,正午太阳高度越来越小D、昼越来越短,正午太阳高度越来越小

某地太阳高度角最大时(当地正午),此时北京时间为12时24分,该地的经度是()A、114°EB、120°EC、126°ED、104°E

某人在夏至日这天的晚上观测北极星,仰角为30度,第二天观测正午太阳高度,经测得:太阳与地面的夹角应为()A、83.5度B、23.5度C、30度D、90度

春分日这一天,海南省某地(20°N,110°E)的正午太阳高度是()A、90°B、70°C、20°D、0°

某地北极星高度角为35º,同一天北极点正午太阳高度角为20º,该地正午时成都20点整。则该地气候类型为()A、亚热带季风气候B、温带海洋性气候C、地中海气候D、热带沙漠气候

每年6月22日前后,南半球的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情况()A、白昼最短,正午太阳高度最高B、黑夜最长,正午太阳高度最低C、白昼最长,正午太阳高度最高D、黑夜最短,正午太阳高度最低

晨昏线与纬线垂直时,太阳直射在()上,其正午太阳高度为(),节气是()。

有关太阳高度的叙述正确的是()A、纬度相同的各地太阳高度相同B、6月22南回归线上各地正午高度为90°C、春秋分日赤道上各地正午太阳高度为90°D、12月22日北纬23°26´的各地正午高度为43°08´

我国天文四季中,夏季是一年中白昼最长、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的季节;冬季是一年中白昼最短、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小的季节。春秋二季的昼长与正午高度角均介于冬夏两季之间。

计算 正午太阳高度角

某地纬度为30°N,春、秋分时,()。A、赤纬为0B、赤纬为23.5°C、正午的太阳高度角为60°D、正午的太阳高度角为90

依据地球自转知识,完成下列题。某地太阳高度角最大时(当地正午),此时北京时间为12时24分,该地的经度是()A、114°EB、120°EC、126°ED、104°E

当太阳直射某地时:()A、该地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区时正好是正午12点B、该日是全年中的白昼最长,气温最高的一天C、地球表面正午太阳高度等于70°的地点有两个D、地球表面太阳高度等于60°的地点只有一个

单选题日照间距是前后排建筑物相对外墙之间的距离,它是根据()计算的。A冬至日正午的太阳能照到后排房屋底层窗上檐高度B冬至日正午的太阳能照到后排房屋底层窗中间高度C冬至日正午的太阳能照到后排房屋底层窗窗台高度D冬至日正午的太阳能照到后排房屋底层地面高度

单选题每年6月22日前后,南半球的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情况()A白昼最短,正午太阳高度最高B黑夜最长,正午太阳高度最低C白昼最长,正午太阳高度最高D黑夜最短,正午太阳高度最低

多选题某地纬度为30°N,春、秋分时,()。A赤纬为0B赤纬为23.5°C正午的太阳高度角为60°D正午的太阳高度角为90

填空题当某地在当地时12点时,其太阳的时角等于零,太阳高度角在一天中最().

多选题有关太阳高度的叙述正确的是()A纬度相同的各地太阳高度相同B6月22南回归线上各地正午高度为90°C春秋分日赤道上各地正午太阳高度为90°D12月22日北纬23°26´的各地正午高度为4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