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小班面积为15公顷,林分年龄为3年,树高调整系数为0.85,株数保存率r为93%。前三年相同林分投入调查结果显示:该地区评估基准日第一年造林投资为4000元/公顷,第二、三年投资均为1800元/公顷,年投资收益率为8%。每年的年林地租金为500元/公顷,每年的管护费为200元/公顷。当地造林成活率要求为85%。要求:(1)林木资产评估重置成本法的定义是什么?(2)运用重置成本法评估林木资产必须注意的问题有哪些?(3)该林木资产的评估价值是多少?

某小班面积为15公顷,林分年龄为3年,树高调整系数为0.85,株数保存率r为93%。前三年相同林分投入调查结果显示:
该地区评估基准日第一年造林投资为4000元/公顷,第二、三年投资均为1800元/公顷,年投资收益率为8%。每年的年林地租金为500元/公顷,每年的管护费为200元/公顷。当地造林成活率要求为85%。
要求:
(1)林木资产评估重置成本法的定义是什么?
(2)运用重置成本法评估林木资产必须注意的问题有哪些?
(3)该林木资产的评估价值是多少?


参考解析

解析:(1)林木资产评估重置成本法是按现时的工价及生产水平,重新营造一块与被评估林木资产相类似的资产所需的成本费用,作为被评估林木资产的评估值的方法。
(2)①运用重置成本法评估林木资掘资产必须确定合理的投资收益率;②运用重置成本法评估林木资产不需要考虑成新率问题;③运用重置成本法评估林木资产必须根据林分质量调整估算评估值。
(3)评估过程及结论:
已知n=3,C1=4000+500+200=4700(元/公顷),C2=1800+500+200=2500(元/公顷),
该小班林木成活率为93%>85%,故:
株数调整系数(K1)为1;
树高调整系数(K2)为0.85;
该林分评估值=15×1×O.85×(4700×l.08^3+2500×l.08^2+2500×l.08)=147092.24(元)

相关考题:

某林场拟转让 10 公顷 5 年生态锥栗林,该林每公顷析数 440 株,平均树高 3.5 米,平均冠幅 3.0 米。当地同年龄参照林分株数 400 株/公顷,平均树高 3.4 米,平均冠幅 3.2 米 、运用重置成本评估时,其株数调整系数评估取值为()。A.1.00B.1.10C.1.03D.0.94

某林场拟转让10公顷5年生态锥栗林,该林每公顷株数440株,平均树高3.5米,平均冠幅3.0米。当地同年龄参照林分株数400株/公顷,平均树高3.4米,平均冠幅3.2米,运用重置成本评估时,其株数调整系数评估取值为( )。A.1.00B.1.10C.1.03D.0.94

某用材林小班面积20公顷,林分年龄2年,株数保存率为88%,平均树高为2.1米,拟采用重置成本法评估,经对该地区相同林分调査,按评估基准日价格标准计算的第一年生产成本为5000元/公顷,第二年为2000元/公顷,投资收益率为10%;当地适林成活率要求为80%,参照林分平均树高为2米,该林分评估值为( )。A.190575元B.181500元C.173250元D.165000元

某小班为幼林龄,林分年龄为3 年,实有保存株数为1588,造林设计株数为1800,当地造林成活率要求为85%,则根据条件计算的株数调整系数为( )。A、1B、0.9C、0.88D、2

某小班为幼林龄,林分年龄为3年,实有保存株数为1588,造林设计株数为1800,当地造林成活率要求为85%,则根据条件计算的株数调整系数为( )。A. 1 B. 0.9 C. 0.88 D. 2

某林场拟转让10公顷5年生锥栗林,该林每公顷株数440株,平均树高3.5米,平均冠幅3.0米。当地同龄参照林分株数400株/公顷,平均树高3.4米,平均冠幅3.2米,运用重置成本评估时,其株数调整系数评估取值为()。A. 1. 00 B. 1. 10C. 1. 03 D. 0. 94

某林场拟转让十公顷杉木林,林分年龄为二年,树高调整系数为0.9。株数保存率为88%。经资产评估专业人员调査,当地造林成活率要求为80%。运用重置成本法评估时,其林分质量综合调整系数为( )。A.0.99B.0.9C.0.8D.0.88

(2018年真题)某林场拟转让十公顷杉木林,林分年龄为二年,树高调整系数为0.9。株数保存率为88%。经资产评估专业人员调査,当地造林成活率要求为80%。运用重置成本法评估时,其林分质量综合调整系数为( )。A.0.99B.0.9C.0.8D.0.88

某林场拟转让10公顷5年生态锥栗林,该林每公顷析数440株,平均树高3.5米,平均冠幅3.0米。当地同年龄参照林分株数400株/公顷,平均树高3.4米,平均冠幅3.2米、运用重置成本评估时,其株数调整系数评估取值为()。A.1.00B.1.10C.1.03D.0.94

(2017年真题)某林场拟转让10公顷5年生态锥栗林,该林每公顷株数440株,平均树高3.5米,平均冠幅3.0米。当地同年龄参照林分株数400株/公顷,平均树高3.4米,平均冠幅3.2米,运用重置成本评估时,其株数调整系数评估取值为( )。 A.1.00B.1.10C.1.03D.0.94

下列选项中不是运用重置成本法评估林木资产必须注意的是()。A. 必须确定合理的投资收益率B. 需要考虑成新率问题C. 必须根据林分质量调整估算评估值D. 在实际操作中, 幼龄林中一般用株数调整系数和平均树高调整系数综合确定, 在中龄以上的林分用平均胸径调整系数和蓄积调整系数综合确定。

(2019年真题)某用材林小班面积20公顷,林分年龄2年,株数保存率为88%,平均树高为2.1米,拟采用重置成本法评估,经对该地区相同林分调査,按评估基准日价格标准计算的第一年生产成本为5000元/公顷,第二年为2000元/公顷,投资收益率为10%;当地适林成活率要求为80%,参照林分平均树高为2米,该林分评估值为( )。A.190575元B.181500元C.173250元D.165000元

评估专业人员阿尔法正在用重置成本法评估一片松木林,他的观点正确的有( )。A.必须确定合理的投资收益率B.重置成本法最适用幼龄林林木资产的评估C.该松木林林龄为5年,成新率应该是99%左右。D.由于该松木林在幼龄林中后期,如果株树保存率小于40%,但林木分布均匀,株树调整系数不等于零E.树高调整系数=拟评估林分平均数高/参照林分平均树高

林分每公顷胸高断面积是43m2,而在相同的条件下标准的林分每公顷胸高断面积为62.3m2,则该林分的疏密度为()。A、0.69B、1.45C、6.9D、0.145

一块林分第一次调查时平均年龄为20年,平均高12.0m,平均直径为14cm,第二次调查时平均年龄为30年,平均高15.5m,平均直径20cm,计算该林分树高、直径的净增量是多少?

一毛白杨林分,林分平均高15m,某一优树20m,高生长单株遗传力为0.4,求优树基因型值。

一林分平均高20m,某优树高30m。已知单株遗传力为0.2.如果子代是全同胞,则平均高为()m。

下列关于林分质量调整系数K说法正确的有()。A、不管什么样的森林资源,林分质量调整的内容是一样的B、幼龄林调整株数和平均树高C、确定株数调整系数需要计算株数保存率D、中龄以上需要调整平均胸径和蓄积调整E、树高、胸径和蓄积调整系数的计算原理是一样的

林分各测树因子调查,包括()等因子调查A、林分的直径B、树高C、年龄D、面积

某小班为幼林龄,林分年龄为3年,实有保存株数为1588,造林设计株数为1800,则根据条件计算的树高调整系数为()。A、0B、0.9C、1D、2

幼龄林的林分质量调整系数的确定一般根据包括()。A、株数调整系数B、平均树高调整系数C、平均胸径调整系数D、蓄积调整系数

某小班为幼林龄,林分年龄为3年,实有保存株数为1588,造林设计株数为1800,则根据条件计算的株数调整系数为()。A、0B、0.9C、1D、2

问答题一毛白杨林分,林分平均高15m,某一优树20m,高生长单株遗传力为0.4,求优树基因型值。

单选题某小班为幼林龄,林分年龄为3年,实有保存株数为1588,造林设计株数为1800,则根据条件计算的株数调整系数为()。A0B0.9C1D2

多选题下列关于林分质量调整系数K说法正确的有()。A不管什么样的森林资源,林分质量调整的内容是一样的B幼龄林调整株数和平均树高C确定株数调整系数需要计算株数保存率D中龄以上需要调整平均胸径和蓄积调整E树高、胸径和蓄积调整系数的计算原理是一样的

多选题幼龄林的林分质量调整系数的确定一般根据包括()。A株数调整系数B平均树高调整系数C平均胸径调整系数D蓄积调整系数

多选题林分各测树因子调查,包括()等因子调查A林分的直径B树高C年龄D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