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双柱下条形基础梁,由柱传至基础梁顶面的竖向力设计值分别为F1和F2。基础梁尺寸及工程地质剖面如图所示。假定基础梁为无限刚度,地基反力按直线分布。2.已知中密中砂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250kPa,试确定基底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最接近( )kPa。提示:可假定基础宽度bf<3m。 A. 278 B. 288 C. 302 D. 326
某双柱下条形基础梁,由柱传至基础梁顶面的竖向力设计值分别为F1和F2。基础梁尺寸及工程地质剖面如图所示。假定基础梁为无限刚度,地基反力按直线分布。
2.已知中密中砂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250kPa,试确定基底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最接近( )kPa。
提示:可假定基础宽度bf<3m。
2.已知中密中砂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250kPa,试确定基底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最接近( )kPa。
提示:可假定基础宽度bf<3m。
A. 278
B. 288
C. 302
D. 326
B. 288
C. 302
D. 326
参考解析
解析: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第5.2.4条规定,修正后的承载力特征值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ηb、ηd为承载力修正系数,由地基土为中砂查表5.2.4可得,ηb=3.0,ηd=4.4;γm为基底以上土的加权平均重度,经计算为:
假定基础宽度bf<3m,则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
由此可知,D项数值最为接近。
式中,ηb、ηd为承载力修正系数,由地基土为中砂查表5.2.4可得,ηb=3.0,ηd=4.4;γm为基底以上土的加权平均重度,经计算为:
假定基础宽度bf<3m,则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
由此可知,D项数值最为接近。
相关考题:
某双柱下条形基础梁,由柱传至基础梁顶面的上部结构竖向力设计值分别为F1和F2。基础梁尺寸及工程地质剖面如图所示。假定基础梁为无限刚度,地基反力按直线分布。假定F1=1100kN,F2=900kN,右边支座悬挑尺寸b=1000mm。则基础梁左边支座悬挑尺寸c为下列何项尺寸时,地基反力才呈均匀(矩形)分布?( )A、1100mmB、1200mmC、1300mmD、1400mm
某双柱下条形基础梁,由柱传至基础梁顶面的竖向力设计值分别为F1和F2。基础梁尺寸及工程地质剖面如图所示。假定基础梁为无限刚度,地基反力按直线分布。1.假定F1=1100kN,F2=900kN,右边支座悬挑尺寸b=1000mm。若地基反力呈均匀(矩形)分布状态,则基础梁左边支座悬挑尺寸c应为( )mm。 A. 1100 B. 1200 C. 1300 D. 1400
某双柱下条形基础梁,由柱传至基础梁顶面的竖向力设计值分别为F1和F2。基础梁尺寸及工程地质剖面如图所示。假定基础梁为无限刚度,地基反力按直线分布。5.F1、F2、c和b值同题(4)。当柱支座宽度的影响略去不计时,其基础梁支座处最大弯矩设计值,最接近于( )kN·m。 A. 123.16 B. 147.80 C. 399.05 D. 478.86
某双柱下条形基础梁,由柱传至基础梁顶面的竖向力设计值分别为F1和F2。基础梁尺寸及工程地质剖面如图所示。假定基础梁为无限刚度,地基反力按直线分布。3.假定竖向荷载标准值F1=1206kN,F2=804kN,c=1800mm,b=1000mm,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300kPa,设计算基础梁自重和基础梁上的土重标准值用的平均重度=20kN/m3,地基反力可按均匀分布考虑。试确定基础梁翼板的最小宽度b为( )mm。 A. 1000 B. 1095 C. 1200 D. 1300
某双柱下条形基础梁,由柱传至基础梁顶面的竖向力设计值分别为F1和F2。基础梁尺寸及工程地质剖面如图所示。假定基础梁为无限刚度,地基反力按直线分布。4.假定设计值F1=1206kN,F2=804kN,c=1800mm,b=100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钢筋中心至混凝土下边缘的距离a=40mm。当基础梁翼板宽度bf=1250mm时,其翼板最小厚度hf应为( )mm。 A. 150 B. 200 C. 300 D. 350
某双柱下条形基础梁,由柱传至基础梁顶面的竖向力设计值分别为F1和F2。基础梁尺寸及工程地质剖面如图所示。假定基础梁为无限刚度,地基反力按直线分布。6.条件同(5)。试确定基础梁的最大剪力设计值最接近于( )kN。 A. 673.95 B. 591.18 C. 561.63 D. 493.03
某双柱下条形基础梁,由柱传至基础梁顶面的竖向力设计值分别为F1和F2。基础梁尺寸及工程地质剖面如图所示。假定基础梁为无限刚度,地基反力按直线分布。7.条件同(5),则基础梁的跨中最大弯矩设计值最接近于( )kN·m。 A. -519.18 B. -289.30 C. -231.56 D. -205.85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的要求,以下关于柱下条形基础的计算要求和规定,哪一项是正确的?(A)荷载分布不均,如地基土比较均匀,且上部结构刚度较好,地基反力可近似按直线分布(B)对交叉条形基础,交点上的柱荷载,可按交叉梁的刚度或变形办调的要求,进行分配(C)需验算柱边缘处基础梁的受冲切承载力(D)当存在扭矩时,尚应作抗弯计算
进行柱下条形基础的内力计算时,满足( )条件时可按连续梁计算,地基反力看作直线分布。A.上部结构刚度较小、地基土和荷载分布较不均匀B.上部结构刚度较大、地基土和荷载分布都比较均匀C.条形基础梁高度不大于柱距的1/6D.条形基础梁高度不小于柱距的1/6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在柱下条形基础设计中,以下叙述中错误的是( )。A、条形基础梁顶部和底部的纵向受力钢筋按基础梁纵向弯矩设计值配筋B、条形基础梁的高度按柱边缘处基础梁剪力设计值确定C、条形基础翼板的受力钢筋按基础纵向弯矩设计值配筋D、条形基础翼板的高度按基础横向验算截面剪力设计值确定
按照《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在满足一定条件时,柱下条形基础的地基反力可按直线分布且条形基础梁的内力可按连续梁计算,问下列哪些选项的条件是正确的?( )A、地基比较均匀B、上部结构刚度较好C、荷载分布均匀D、基础梁的高度不小于柱距的1/10
柱下条形基础的内力计算,当不满足()条件时宜按弹性地基梁计算。()A、上部结构刚度较好、地基土和荷载分布都比较均匀B、上部结构刚度较差、地基土和荷载分布都比较均匀C、条形基础梁高度不大于柱距的1/6D、条形基础梁高度不小于柱距的1/6
柱下条形基础的计算要求中,下述说法不正确的是()。A、条形基础相交处,不应重复计算基础底面积B、对均匀地基,上部结构刚度较好;荷载分布较均匀,基础梁高度不小于1/6柱距时,地基反力可按直线分布,基础梁内力可按连续梁计算C、可不必验算柱边缘处的受剪承载力D、当存在扭矩时,尚应进行抗扭验算
下列关于单向板肋梁楼盖传力途径的表述中,哪一项是正确的()A、竖向荷载→板→柱或墙→基础B、竖向荷载→板→主梁→柱或墙→基础C、竖向荷载→板→次梁→柱或墙→基础D、竖向荷载→板→次梁→主梁→柱或墙→基础
单选题某双柱下条形基础梁,由柱传至基础梁顶面的竖向力设计值分别为F 1和F 2。基础梁尺寸及工程地质剖面如下图所示。假定基础梁为无限刚度,地基反力按直线分布。 假定设计值F 1=1206kN,F 2=804kN,c=1800mm,b=100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钢筋中心至混凝土下边缘的距离a=40mm。当基础梁翼板宽度b F=1250mm时,其翼板最小厚度h f应为()mm。A 150B 200C 300D 350
多选题柱下条形基础的内力计算,当不满足()条件时宜按弹性地基梁计算。()A上部结构刚度较好、地基土和荷载分布都比较均匀B上部结构刚度较差、地基土和荷载分布都比较均匀C条形基础梁高度不大于柱距的1/6D条形基础梁高度不小于柱距的1/6
单选题柱下条形基础的计算要求中,下述说法不正确的是()。A条形基础相交处,不应重复计算基础底面积B对均匀地基,上部结构刚度较好;荷载分布较均匀,基础梁高度不小于1/6柱距时,地基反力可按直线分布,基础梁内力可按连续梁计算C可不必验算柱边缘处的受剪承载力D当存在扭矩时,尚应进行抗扭验算
单选题在设计柱下条形基础的基础梁最小宽度时,下列哪项为正确的?( )[2011年真题]A梁宽应大于柱截面的相应尺寸B梁宽应等于柱截面的相应尺寸C梁宽应大于柱截面宽高尺寸中的最小值D由基础梁截面强度计算确定
多选题按照《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在满足一定条件时,柱下条形基础的地基反力可按直线分布且条形基础梁的内力可按连续梁计算,问下列哪些选项的条件是正确的?( )[2013年真题]A地基比较均匀B上部结构刚度较好C荷载分布均匀D基础梁的高度不小于柱距的1/10
单选题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在柱下条形基础设计中,以下叙述中错误的是( )。[2013年真题]A条形基础梁顶部和底部的纵向受力钢筋按基础梁纵向弯矩设计值配筋B条形基础梁的高度按柱边缘处基础梁剪力设计值确定C条形基础翼板的受力钢筋按基础纵向弯矩设计值配筋D条形基础翼板的高度按基础横向验算截面剪力设计值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