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水泥稳定时,被稳定材料的液限应不大于( ),塑性指数不大于17。A.50%B.40%C.30%D.60%

采用水泥稳定时,被稳定材料的液限应不大于( ),塑性指数不大于17。

A.50%
B.40%
C.30%
D.60%

参考解析

解析:依据(JTG/TF20-2015)P18规定,采用水泥稳定时,被稳定材料的液限应不大于40%,塑性指数不大于17;塑性指数大于17时,宜采用石灰稳定或用水泥和石灰综合稳定。

相关考题:

粘性土的水理性质中能够直接由实验测得的是()。 A. 液性指数、塑限B.液限、塑限C.液性指数、塑性指数D.液限、塑性指数

关于土的塑性指数叙述正确的是( )。A.塑性指数是液限和缩限的差值B.塑性指数是塑限和缩限的差值C.塑性指数是液限和塑限的差值D.塑性指数是判定砂质土工程性质的重要指标

对无机结合料稳定基层的材料不正确的说法是( )。A.石灰稳定土基层中,塑性指数越大的黏性土越好B.城市一般道路水泥稳定土基层单个最大粒径不应超过37.5mmC.应采用Ⅲ级(含)以上的钙质或镁质生、消石灰D.城市快速路石灰粉煤灰稳定砂砾基层中石料的压碎值不大于30%

以下塑性指数的土,可以采用水泥稳定的有()。 A.塑性指数为9B.塑性指数为10C.塑性指数为19D.塑性指数为20

均匀性系数大于5,液限不超过40.塑性指数不大于17的细粒土可以用水泥进行稳定。()

水稳”是水泥稳定基层材料类的简称,不适宜水泥稳定的材料是(). A.高液限黏土B.砂砾土C.无极配碎石D.工业废渣

凡能被经济粉碎的土都可用水泥稳定,水泥稳定土,描述错误的是()A.对于细粒土而言,土的均匀系数应大于5B.对于细粒土而言,液限不应超过40C.对于细粒土而言,塑性指数不应大于15。D.集料的压碎值对于二级和二级以下公路基层不大于35%。

塑性指数在10以下的粉质黏土和砂土宜采用石灰稳定,如用水泥稳定,应采取适当的措施。

土的水理性质一般指的是粘性土的()A、液限、塑限B、液限、塑性指数C、液性指数、塑限D、液性指数、塑性指数

细粒土根据塑性图分类,确定为高液限粘土,其液限可能是()。A、大于50%B、小于50%C、等于50%D、不大于50%

对无机结合料稳定基层的材料不正确的说法是()。A、石灰稳定土基层中,塑性指数越大的黏性土越好B、城市一般道路水泥稳定土基层单个最大粒径不应超过37.5mmC、应采用Ⅲ级(含)以上的钙质或镁质生、消石灰D、城市快速路石灰粉煤灰稳定砂砾基层中石料的压碎值不大于30%

黏性土按塑性图分类时主要考虑下述()指数。()A、液限B、塑限C、液性指数D、塑性指数

水泥稳定基层材料的集料最大粒径不大于(),底基层材料的集料最大粒径不大于()。

以下塑性指数的土,可以采用水泥稳定的有()。A、塑性指数为9B、塑性指数为10C、塑性指数为19D、塑性指数为20

对于塑性指数大于17的细粒土,不宜采用水泥单独稳定,可以与石灰综合稳定。

土的均匀系数大于5、液限不超过40、塑性指数不大于17的细粒土适宜用水泥进行稳定。

土的塑性指标是指()。A、液限(ωL)B、液限(ωL)、塑限(ωP)和塑性指数(IP)C、塑性指数(IP)D、塑限(ωP)

作为路基填料土地,其液限和塑性指数应分别不大于()A、50,26B、50,30C、60,26D、55,30

塑性指数大于17的土,可以采用()稳定。A、水泥B、石灰C、水泥石灰综合D、水泥粉煤灰综

反映土的可塑性大小的指标是()。A、液性指数B、塑性指数C、塑限D、液限

单选题土的塑性指标是指()。A液限(ωL)B液限(ωL)、塑限(ωP)和塑性指数(IP)C塑性指数(IP)D塑限(ωP)

判断题土的均匀系数大于5、液限不超过40、塑性指数不大于17的细粒土适宜用水泥进行稳定。A对B错

单选题土的水理性质一般指的是粘性土的()A液限、塑限B液限、塑性指数C液性指数、塑限D液性指数、塑性指数

多选题以下塑性指数的土,可以采用水泥稳定的有()。A塑性指数为9B塑性指数为10C塑性指数为19D塑性指数为20

填空题水泥稳定基层材料的集料最大粒径不大于(),底基层材料的集料最大粒径不大于()。

多选题塑性指数大于17的土,可以采用()稳定。A水泥B石灰C水泥石灰综合D水泥粉煤灰综

判断题对于塑性指数大于17的细粒土,不宜采用水泥单独稳定,可以与石灰综合稳定。A对B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