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照我国刑法的规定,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数额巨大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2002年7月5日甲挪用本单位巨额资金,用于经营活动,直到2013年4月1日才归还。甲的行为的追诉时效期限为( )A.10年,从2002年7月5日开始计算B.10年,从2002年10月5日开始计算C.15年,从2002年7月5日开始计算D.15年,从2013年4月1日开始计算
依照我国刑法的规定,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数额巨大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2002年7月5日甲挪用本单位巨额资金,用于经营活动,直到2013年4月1日才归还。甲的行为的追诉时效期限为( )
A.10年,从2002年7月5日开始计算
B.10年,从2002年10月5日开始计算
C.15年,从2002年7月5日开始计算
D.15年,从2013年4月1日开始计算
B.10年,从2002年10月5日开始计算
C.15年,从2002年7月5日开始计算
D.15年,从2013年4月1日开始计算
参考解析
解析:追诉时效,是指依法对犯罪分子追究刑事责任的有效期限?关于追诉期限的起算,我国《刑法》第89条第1款规定:“追诉期限从犯罪之日起计算;犯罪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所谓犯罪之日,应理解为犯罪成立之日。根据刑法的有关规定,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 (1)法定最高刑为不满5年有期徒刑的,经过5年;(2)法定最高刑为5年以上不满10年有期徒刑的,经过10年;(3)法定最高刑为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1j年;(4)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20年。如果20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题中,甲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巨大,应当判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在我国刑法中“以上…‘以下”包括本数。所以,甲的追诉时效为15年,甲的行为属于利用职务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成立挪用资金罪,犯罪成立之日为2002年7月5日。
相关考题:
《刑法》第384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3个月未还的,是挪用公款罪,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不退还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挪用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归个人使用的,从重处罚。(1)本条中“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的含义是什么?(2)本条中“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不退还”的含义是什么?(3)本条第2款的规定与挪用特定款物罪在主观方面有何不同?(4)某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甲挪用本单位资金100万元用于投资股票,因股市有风险损失50万元,甲眼见钱无法收回,便携带剩余的50万元潜逃,甲的行为构成何罪?
挪用资金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的行为。其具体表现有()A.挪用资金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B.挪用资金归个人使用进行营利活动,数额较大的C.挪用资金归个人使用,数额较大,超过3个月未还的D.挪用资金借贷其他集体所有单位使用,数额较大的E.挪用资金归个人使用,数额较大,不退还的
下列关于挪用资金罪的行为方式说法正确的是( )。A.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或者借贷给他人进行非法活动的B.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进行盈利活动的C.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超过3个月未还的D.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未超过3个月的
甲是某国有保险公司的工作人员,因为在网络上参与“赌球”欠乙10万元,后甲利用职务便利挪用本单位10万元公款还给乙,甲的行为属于()。 A、挪用公款从事非法活动B、挪用公款从事营利活动C、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D、挪用资金
挪用资金罪的行为表现在A、非法挪用本单位资金归自己使用,超过3个月未还B、非法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他人使用,超过3个月未还C、非法挪用本单位资金归自己使用、数额较大D、非法挪用本单位资金归自己使用,进行盈利活动
对金融机构工作人员挪用本单位或者客户资金的行为,构成犯罪有哪些主要表现形式?A、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或者客户的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他人,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B、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或者客户的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他人,数额较大、超过六个月未还。C、挪用资金虽未超过规定的期限,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D、挪用资金进行非法活动。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期货交易所、期货经纪公司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或者客户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超过3个月未还的,或者虽未超过3个月,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进行非法活动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巨大的,或者数额较大不退还的构成( )。A.盗窃罪B.贪污罪C.挪用资金罪D.职务侵占罪
共用题干 下列哪种情形不构成挪用资金罪?A:某乡镇企业的会计卞某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司数额较大的资金,进行股票投资,但未超过3个月的B:某私营企业的经理于某利用其业务上的便利,挪用较大的公司资金进行赌博活动C:某“三资”公司的财务主管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司的资金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超过3个月未归还的D:某国有公司的会计赵某挪用本公司资金归个人使用,数额巨大,超过3个月未还的
关于挪用资金罪,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犯罪主体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B.挪用资金用于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的违法行为,不论挪用资金的数额和时间,均构成挪用资金罪C.客观方面表现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擅自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使用D.挪用资金的行为可以分为“超期未还型”、“营利活动型”、“非法活动型”三种情形E.以利用职务上便利为前提
《刑法》第384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3个月未还的,是挪用公款罪,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不退还的,处1O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第1款)挪用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归个人使用的,从重处罚。(第2款)(1)本条中“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的含义是什么?(2)本条中“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不退还”的含义是什么?(3)本条第2款的规定与挪用特定款物罪在主观方面有何不同?
依据我国《刑法》,国有金融机构工作人员和国有金融机构委派到非国有金融机构从事公务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或者客户资金,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情节严重的,处()。A、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B、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C、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D、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刑法》规定,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或者虽未超过三个月,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进行非法活动的,涉嫌挪用资金罪。A、职务B、时间C、技术D、专业
下列不构成挪用资金罪的是()。A、甲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较大,去国外观光旅游,1个月内归还B、乙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较大用于投资股市,1个月内归还C、丙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较大用于赌博,1个月内归还D、丁筹建公司,挪用准备设立的公司在银行开设的临时账户上的资金数额较大用于放高利贷
依据我国《刑法》,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但未超过三个月的,处()。A、不属于法定处罚情节B、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C、三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D、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下列挪用公款行为构成挪用公款罪的行为的有( )。A、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工作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或者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行为B、国有公司、企业或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或者虽未超过三个月,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进行非法活动的行为C、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行为D、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归个人使用的行为
对金融机构工作人员挪用单位或者客户资金的行为,构成犯罪有哪些主要表现形式()A、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或者客户的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他人,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B、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或者客户的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他人,数额较大、超过六个月未还。C、挪用资金虽未超过规定的期限,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D、挪用资金进行非法活动。
多选题下列选项中,构成挪用资金罪的行为的有( )。A利用职务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进行非法活动B利用职务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C利用职务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较大,超过3个月未还的D利用职务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并携款潜逃的
单选题我国刑法规定,国家用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用于救灾、抢险等特定款物归个人使用的,应以()从重处罚。A挪用公款罪B挪用特定款物罪C贪污罪D挪用资金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