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强度指标是()。 A.混凝土抗压强度B.混凝土抗拉强度C.混凝土的弯拉强度D.基层顶面当量回弹模量
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设计强度指标是()。 A.混凝土抗压强度B.混凝土抗拉强度C.混凝土的弯拉强度D.基层顶面当量回弹模量
关于水泥混凝土路面养护,说法正确的是( )。A:养护应保证用水充足,宜使用围水养护B: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弯拉强度75%时可停止养护C:高温养护天数不宜小于7dD:混凝土板养护达到设计强度40%后,行人方可通行
路面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以()为指标。A.抗压强度B.抗弯拉强度C.抗弯强度D.抗劈拉强度
道路面层水泥混凝土施工后,强度到达设计弯拉强度的( )后,方可开放交通。A.80%B.85%C.90%D.100%
水泥混凝土路面在面层混凝土( ),不得开放交通。A.弯拉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前B.填缝完成前C.弯拉强度达到设计强度,且填缝完成前D.抗压强度达到设计强度,且填缝完成前
水泥混凝土道路在面层混凝土弯拉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80%前,不得开放交通。
混凝土面层养生结束后,其弯拉强度至少应达到( )MPa。 A、70% B、75% C、80% D、90%
水泥混凝土(设计弯拉强度5.0MPa)面层养生结束后,其弯拉强度至少应达到( )MPa。 A、2 B、2.5 C、4 D、5
混凝土面层养生结束后,混凝土弯拉强度至少应达到( )MPa。 A、40% B、50% C、80% D、90%
水泥混凝土路面在面层混凝土(),不得开放交通。A、 弯拉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前B、 填缝完成前C、 弯拉强度达到设计强度,且填缝完成前D、 抗压强度达到设计强度,且填缝完成前
(2012 年真题)水泥混凝土路面在混凝土达到( )以后,可允许行人通过。A.设计抗压强度的30% B.设计抗压强度的40%C.设计弯拉强度的30% D.设计弯拉强度的40%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时,按路面使用混凝土的()强度作配合比设计。A、抗压B、弯拉C、抗剪D、抗拉
超声回弹法可测定()。A、水泥混凝土路面抗压强度B、水泥混凝土路面弯拉强度C、水泥混凝土路面劈裂强度D、水泥混凝土路面弯拉强度和抗压强度
碾压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厚的确定采用()不大于混凝土设计弯拉强度的103%和不低于混凝土设计弯拉强度的95%。A、荷载疲劳应力B、A与C之和C、温度疲劳应力D、A与C之差
水泥混凝土路面应待混凝土达到设计弯拉强度()以后,才可允许行人通过。A、50%B、70%C、40%D、80%
对于水泥混凝土路面,在混凝土达到设计弯拉强度()以后,可允许行人通过。A、40%B、50%C、80%D、90%
水泥混凝土路面在混凝土达到( )以后,可允许行人通过。A、设计抗压强度的30%B、设计抗压强度的40%C、设计弯拉强度的30%D、设计弯拉强度的40%
与沥青混凝土路面相比,水泥混凝土路面在荷载作用下强度与变形的特点是()。A、弯拉强度大,弯沉变形大B、弯拉强度大,弯沉变形小C、弯拉强度小,弯沉变形大D、弯拉强度小,弯沉变形小
路面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以()为指标。A、抗压强度B、抗弯拉强度C、抗弯强度
单选题碾压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厚的确定采用()不大于混凝土设计弯拉强度的103%和不低于混凝土设计弯拉强度的95%。A荷载疲劳应力BA与C之和C温度疲劳应力DA与C之差
单选题养生时间根据混凝土弯拉强度增长情况而定,不宜小于设计弯拉强度的80%,应特别注重前7d的保湿(温)养生。一般养生天数宜为14~21d,高温天不宜小于14d,低温天不宜小于21d。掺粉煤灰的混凝土路面,最短养生时间不宜少于()d,低温天应适当延长。A28B15C36D10
单选题超声回弹法可测定()。A水泥混凝土路面抗压强度B水泥混凝土路面弯拉强度C水泥混凝土路面劈裂强度D水泥混凝土路面弯拉强度和抗压强度
单选题水泥混凝土路面在混凝土达到( )以后,可允许行人通过。A设计抗压强度的30%B设计抗压强度的40%C设计弯拉强度的30%D设计弯拉强度的40%
单选题水泥混凝土路面应待混凝土达到设计弯拉强度()以后,才可允许行人通过。A50%B70%C40%D80%
单选题对于水泥混凝土路面,在混凝土达到设计弯拉强度()以后,可允许行人通过。A40%B50%C80%D90%
单选题与沥青混凝土路面相比,水泥混凝土路面在荷载作用下强度与变形的特点是()。A弯拉强度大,弯沉变形大B弯拉强度大,弯沉变形小C弯拉强度小,弯沉变形大D弯拉强度小,弯沉变形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