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音乐被认为可以舒缓和改善人的情绪,但有一些人似乎对音乐没有任何情绪上的反应。研究人员招募了15位宣称对音乐没有情绪反应的人,另外招募了15位认为自己对喜欢的音乐反应比普通人更强烈的人,研究人员让这些人听各种类型的音乐,同时对他们进行大脑扫描。对音乐缺乏反应的人的一个特定大脑区域血流量较另外一组少。研究人员据此推测,缺乏欣赏音乐的能力是因为大脑中负责声音处理的区域和管理情绪的区域之间的联系较少。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驳斥研究者的推测?A.音乐的种类和形式繁多,自认为对音乐缺少欣赏能力的人并不了解自己到底喜欢什么音乐B.自认为对音乐缺少欣赏能力的人听音乐的时候注意力容易偏离,注意力的缺乏导致处理声音的脑区激活不足C.音乐影响情绪的过程和大脑中多巴胺的功能密切相关,而多巴胺水平是由基因决定的D.自认为对音乐缺少欣赏能力的人对音乐没有偏好,而有音乐偏好的人听喜欢的音乐时,更容易产生愉快情绪

通常音乐被认为可以舒缓和改善人的情绪,但有一些人似乎对音乐没有任何情绪上的反应。研究人员招募了15位宣称对音乐没有情绪反应的人,另外招募了15位认为自己对喜欢的音乐反应比普通人更强烈的人,研究人员让这些人听各种类型的音乐,同时对他们进行大脑扫描。对音乐缺乏反应的人的一个特定大脑区域血流量较另外一组少。研究人员据此推测,缺乏欣赏音乐的能力是因为大脑中负责声音处理的区域和管理情绪的区域之间的联系较少。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驳斥研究者的推测?

A.音乐的种类和形式繁多,自认为对音乐缺少欣赏能力的人并不了解自己到底喜欢什么音乐
B.自认为对音乐缺少欣赏能力的人听音乐的时候注意力容易偏离,注意力的缺乏导致处理声音的脑区激活不足
C.音乐影响情绪的过程和大脑中多巴胺的功能密切相关,而多巴胺水平是由基因决定的
D.自认为对音乐缺少欣赏能力的人对音乐没有偏好,而有音乐偏好的人听喜欢的音乐时,更容易产生愉快情绪

参考解析

解析: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提问方式中的“驳斥”,确定为削弱论证。
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
论点:缺乏欣赏音乐的能力是因为大脑中负责声音处理的区域和管理情绪的区域之间的联系较少。
论据:对比对音乐有无情绪反应的两组人并扫描大脑,发现缺乏反应的人大脑特定区域血流量较少。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无关选项。该项说的是缺乏欣赏音乐能力的人是否了解自己喜欢的音乐类型,论点说的是缺乏欣赏音乐能力的原因,论题不一致,排除。
B项:不明确项。该项指出自认为对音乐缺少欣赏能力的人处理声音的脑区激活不足,但处理声音的脑区激活不足与声音处理的区域和管理情绪的区域之间的关系不明确,不具有削弱作用,排除。
C项:增加反向论据。该项指出音乐影响情绪的过程是由基因决定的,说明缺乏欣赏音乐的能力也是因为基因,而不是大脑中负责声音处理的区域和管理情绪的区域之间的联系较少,具有削弱作用。
D项:无关选项。该项说的是有无音乐偏好的人和产生愉快情绪的关系,论点说的是缺乏欣赏音乐能力的原因,论题不一致,排除。
因此,选择C选项。

相关考题:

有文章指出,婴儿对音乐或歌声的反应要比话语更强烈。对于6个月大的婴儿,母亲的歌声是最容易让其入眠的。同时,音乐旋律能够反映人体自身的韵律,比如,心跳和呼吸的节律。根据这段话,以下做法合理的是( )。A.用音乐为婴儿治疗生理性疾病B.用音乐进行胎教,锻炼胎儿的四肢C.用音乐调节婴儿的情绪和反应D.用儿童喜欢的音乐旋律推测其身体状况

研究人员做了一项长达12年的跟踪调查的研究项目,其主题是验证人类对音乐的敏感 性和感受力。他们选取了 80个出生三个月左右的婴儿作为样本。经测试,其中65个婴儿对音 乐的节奏有明显反应,15个婴儿无明显反应。当这些孩子成长到9至12岁时,进行最后的测 试,研究人员发现,在婴儿阶段对音乐有明显反应的孩子们,不仅依然喜欢音乐,而且还表现出 很高的音乐素养。而在婴儿时期,15个对音乐无明显反应的孩子,有9个仍无明显兴趣,有6个 比较喜欢音乐。从这段文字中,不能推出的是:A.对音乐无明显兴趣的,可能会变得有兴趣了,但“有兴趣”很难变成“无兴趣”B.人对音乐的兴趣随着年龄的增长,会有所改变C.大多数人的音乐潜质在婴儿时期形成了D.大部分人还是喜欢音乐的

大众通常认为,早期的音乐训练能增强个体的乐声和语言处理能力。但有些心理学家对此表示怀疑。研究人员调查了出生于1959年到1985年之间的1211对同卵双胞胎和1358对异卵双胞胎,记录他们的音乐练习时间,评估他们的音乐能力。他们发现,练习更长时间并不能表现出更出色的音乐能力,比如一对基因相同的同卵双胞胎的音乐练习时间相差20228小时,但他们的音乐能力完全相同。这些研究者认为,如果没有正确的基因,即使练习2万小时也没有意义,音乐能力是由基因决定的。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驳斥研究者的结论?A.音乐能评估采用手指模拟快节奏音乐的方式,而手指的灵活性受遗传影响B.具有遗传上优越的听觉技能个体可能自我选择成为音乐家,练习时间更长C.同卵双胞胎之间通常有“心灵感应”,影响了个体在音乐能力测试中的表现D.音乐能力差的个体会低估自己的练习时间,以便维护心理平衡

负责知觉物体空间的关系,情绪,欣赏音乐和艺术的大脑区域是?

问答题负责知觉物体空间的关系,情绪,欣赏音乐和艺术的大脑区域是?

单选题研究人员做了一项长达12年的跟踪调查的研究项目,其主题是验证人类对音乐的敏感性和感受力。他们选取了80个出生三个月左右的婴儿作为样本。经测试,其中65个婴儿对音乐的节奏有明显反应,15个婴儿无明显反应。当这些孩子成长到9至12岁时,进行最后的测试,研究人员发现,在婴儿阶段对音乐有明显反应的孩子们,不仅依然喜欢音乐,而且还表现出很高的音乐素养。而在婴儿时期,15个对音乐无明显反应的孩子,有9个仍无明显兴趣,有6个比较喜欢音乐。从这段文字中,不能推出的是(  )。A对音乐无明显兴趣的,可能会变得有兴趣了,但“有兴趣”很难变成“无兴趣”B人对音乐的兴趣随着年龄的增长,会有所改变C大多数人的音乐潜质在婴儿时期形成了D大部分人还是喜欢音乐的

单选题大多数音乐作品,作曲家都没有明确的表现意图。对绝大多数乐曲的所谓解说其实包含着很多解说者个人主观想象成分,甚至许多作品的标题都是后人加上去的。欣赏者根据“解说”“标题”来揣摩音乐的内涵时,往往一片茫然,从而引起沮丧的情绪。这也是造成人们普遍认为严肃音乐高深难懂的重要原因之一。搞音乐的人和那些真正喜欢音乐的人在欣赏音乐的时候,从不管什么内容懂不懂的问题。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即使是音乐专业工作者也听不懂音乐B不恰当的标题影响了人们对严肃音乐的欣赏C严肃的面孔和深刻的要求阻碍了优秀音乐作品的普及D享受音乐之美,别想“懂”与“不懂”的事

单选题喜欢流行音乐的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丰富,可能最终转向古典音乐;但喜欢古典音乐的人,只要喜欢上了,很少再回到流行音乐的怀抱中。音乐家说:喜欢流行音乐是一时的事,喜欢古典音乐是一世的事。A音乐创作需要灵感B年轻人不喜欢古典音乐C开朗的人喜欢流行音乐D对古典音乐的喜爱会更持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