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力供给的工资弹性Es的计算公式为( )。【2012年11月二级真题、2008年11月 四级真题】A. (△S/S)/(△W/W)B. (△W/W)/(△S/S)C. (△W/S)/(△S/W)D. (△S/W)/(△W/S)

劳动力供给的工资弹性Es的计算公式为( )。【2012年11月二级真题、2008年11月 四级真题】

A. (△S/S)/(△W/W)
B. (△W/W)/(△S/S)
C. (△W/S)/(△S/W)
D. (△S/W)/(△W/S)

参考解析

解析:

相关考题:

劳动力供给的工资弹性Es表示为( )。A.(△S/S)/(△W/W)B.(△W/W)/(△S/S)C.(△W/S)/(△S/W)D.(△S/W)/(△W/S)

劳动力供给量变动对工资率变动的反应程度被定义为劳动力供给的工资弹性。简称为(  )。A.供给无弹性B.劳动力供给弹性C.供给缺乏弹性D.供给富有弹性

下列劳动力需求曲线(图1—2)中,()表示劳动力需求量变动相对于工资率变动富有弹性。 [2013年11月二级真题] A:AB:BC:CD:D

劳动力供给富有弹性表示为(  )。A.EsB.Es>0C.EsD.Es>1

劳动力需求的自身工资弹性是()变动对工资率变动的反应程度。[2013年11月四级真题]A:劳动力供求B:劳动力供给量C:劳动力需求量D:劳动力需求

劳动力给的工资弹性ES的计算公式为()。[2012年11月二级真题、2008年11月四级真题]A:(ΔS/S)/(ΔW/W)B:(ΔW/W)/(ΔS/S)C:(ΔW/S)/(ΔS/W)D:(ΔS/W)/(ΔW/S)

劳动力需求的自身工资弹性是( )变动对工资率变动的反应程度。【2013年11月四级真题】A.劳动力供求B.劳动力供给量C.劳动力需求量D.劳动力需求

下列劳动力需求曲线(图1-2)中,()表示劳动力需求量变动相对于工资率变动富有弹性。【2013年11月二级真题】

下列有关劳动力供给弹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当工时的变动百分比小于工资率变动百分比时,劳动力供给曲线是富有弹性的B:它反映的是劳动力供给变化所导致的工资变动的程度C:当劳动力供给弹性为0时,劳动力供给曲线是垂直的D:劳动力供给弹性总是为正

关于供给价格弹性的类型,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A.ES=0,供给完全有弹性B.ES>1,供给弹性充足C.ESD.ES=1,供给价格弹性为1E.ES=∞,供给完全无弹性

( )表示劳动力供给富有弹性,即劳动供给量变动百分比大于工资率变动百分比。A.EsB.Es>0C.EsD.Es>1

劳动力供给的工资弹性Es的计算公式为( )。A.(△S/S)/(△W/W)B.(△W/W)/(△S/S)C.(△W/S)/(△S/W)D.(△S/W)/(△W/S)

劳动力供给的工资弹性Es的计算公式为( )。A: (3 S/S)/(3 W//W)B: (3 W/W)/(3 S/S)C: (3 W/S)/(3 W/W)D: (3 S/W)/(3 W/S)

ES1是表示劳动力供给弹性如何?()A、供给无弹性B、供给有无限弹性C、供给缺乏弹性D、供给富有弹性

劳动力供给的工资弹性Es的计算公式为()。A、(△S/S)/(△W/W)B、(△W/W)/(△S/S)C、(△W/S)/(△S/W)D、(△S/W)/(△W/S)

劳动力供给富有弹性表示为()。A、Es<0B、Es>0C、Es<1D、Es>1

劳动力供给的工资弹性E。的计算公式为()A、(△S/S)/(△W/W)B、(△W/W)/(△S/S)C、(△W/S)/(△S/W)D、(△S/W)/(△W/S)

劳动力供给量变动对工资率变动的反应程度被定义为劳动力供给的工资弹性,简称为()。A、供给无弹性B、劳动力供给弹性C、供给缺乏弹性D、供给富有弹性

劳动力供给的工资弹性Es表示为( )A、(ΔS/S)/(ΔW/W)B、(ΔW/W)/(ΔS/S)C、ΔW/S)/(ΔS/W)D、(ΔS/W)/ΔW/S)

劳动力供给富有弹性表示为( )A、Es0B、Es0C、Es1D、Es1

单选题劳动力供给的工资弹性Es表示为( )A(ΔS/S)/(ΔW/W)B(ΔW/W)/(ΔS/S)CΔW/S)/(ΔS/W)D(ΔS/W)/ΔW/S)

单选题ES1是表示劳动力供给弹性如何?()A供给无弹性B供给有无限弹性C供给缺乏弹性D供给富有弹性

单选题其他条件不变时,工资率上升的(  )效应会导致个人劳动力供给下降。[2013年真题]A收入B替代C规模D产出

单选题劳动力供给量变动对工资率变动的反应程度被定义为劳动力供给的工资弹性,简称为( )。A供给无弹性B劳动力供给弹性C供给缺乏弹性D供给富有弹性

单选题某市制鞋工人工资率为每小时40元,该市制鞋工人的劳动力总供给人数为2万人,当工资率提高到每小时50元时,该市制鞋工人的劳动力总供给人数上升到3万人,则该市制鞋工人的劳动力供给是(  )。[2014年真题]A缺乏弹性的B富有弹性的C单位弹性的D无弹性的

单选题劳动力供给的工资弹性Es的计算公式为()。A(△S/S)/(△W/W)B(△W/W)/(△S/S)C(△W/S)/(△S/W)D(△S/W)/(△W/S)

单选题工资率提高对劳动力供给所产生的替代效应导致(  )。[2010年真题]A劳动力供给时间减少B劳动力供给时间增加C劳动力供给人数减少D劳动力供给人数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