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1952年对山西49村农民调查:有10780亩土地被出卖;1953年对湖北、湖南、江西三省农 村的调查:有12. 52%的农户出租土地;1952年对山西忻县的调查:在被调查的2486户农民中,放高利贷 的有20户。引自《中国近代现代历史讲座》教学参考书 材料二 邓子恢《在全国第一次农村工作会议上的总结报告》中指出:今天农业生产的发展,还有许 多困难的条件限制了它,约束了它,要在现在基础上提高一步,就必须帮助农民解决以下两个问题:1.必 须帮助贫困农民解决生产资料的困难,主要的是牲畜、农具、肥料、种子等困难。2.帮助农民减少自然灾 害,如水灾、旱灾、虫灾等。……用什么办法帮助农民解决生产中的这些困难呢?当然,国家在大力帮助。……另一条路是新道 路.是领导农民组织起来,靠大家互助合作的力量……材料三 1951年9月全国第一次互相合作会议制定了中共中央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草纲),指出......必须提倡组织起来,按照自愿互利的原则发挥农民的劳动互助的积极性。1953到1955年,农业互助合作组织继续稳步发展。这时期建立起来的合作社,80%以上增产增收, 15%持平,5%减产减收。材料四在农业合作化的过程中,一部分干部滋长了急于求成的情绪,在合作社的发展上盲目求多 求快,强迫农民入社。结果出现了一些农民杀猪砍树,卖羊卖牛,不积极生产,甚至出现破坏农具的现象。 材料五 1955年7月,毛泽东约见中央农村工作部负责人邓子恢谈话,主张1956年要在现有的65 万个合作社的基础上发展到130万个,但邓子恢坚持只按原计划发展到100万个。后来,毛泽东批评邓 子恢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像一个“小脚女人”一样走路,东摇西摆,老是埋怨别人走快了,满脑子无穷 的忧虑和数不清的清规戒律。(材料三、四、五均引自林志坚的《新中国要事述评》)(1)材料一、二反映了什么现象?据此分析农业互助合作的必要性和迫切性。(2)材料四某些农民的行为说明了什么?(3)邓子恢与毛泽东争论的焦点是什么?哪个人的观点正确?有何证据?(4)联系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谈谈你对农业合作化的看法。

材料一1952年对山西49村农民调查:有10780亩土地被出卖;1953年对湖北、湖南、江西三省农 村的调查:有12. 52%的农户出租土地;1952年对山西忻县的调查:在被调查的2486户农民中,放高利贷 的有20户。
引自《中国近代现代历史讲座》教学参考书 材料二 邓子恢《在全国第一次农村工作会议上的总结报告》中指出:今天农业生产的发展,还有许 多困难的条件限制了它,约束了它,要在现在基础上提高一步,就必须帮助农民解决以下两个问题:1.必 须帮助贫困农民解决生产资料的困难,主要的是牲畜、农具、肥料、种子等困难。2.帮助农民减少自然灾 害,如水灾、旱灾、虫灾等。
……用什么办法帮助农民解决生产中的这些困难呢?当然,国家在大力帮助。……另一条路是新道 路.是领导农民组织起来,靠大家互助合作的力量……
材料三 1951年9月全国第一次互相合作会议制定了中共中央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草纲),指出......必须提倡组织起来,按照自愿互利的原则发挥农民的劳动互助的积极性。
1953到1955年,农业互助合作组织继续稳步发展。这时期建立起来的合作社,80%以上增产增收, 15%持平,5%减产减收。
材料四在农业合作化的过程中,一部分干部滋长了急于求成的情绪,在合作社的发展上盲目求多 求快,强迫农民入社。结果出现了一些农民杀猪砍树,卖羊卖牛,不积极生产,甚至出现破坏农具的现象。 材料五 1955年7月,毛泽东约见中央农村工作部负责人邓子恢谈话,主张1956年要在现有的65 万个合作社的基础上发展到130万个,但邓子恢坚持只按原计划发展到100万个。后来,毛泽东批评邓 子恢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像一个“小脚女人”一样走路,东摇西摆,老是埋怨别人走快了,满脑子无穷 的忧虑和数不清的清规戒律。
(材料三、四、五均引自林志坚的《新中国要事述评》)
(1)材料一、二反映了什么现象?据此分析农业互助合作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2)材料四某些农民的行为说明了什么?
(3)邓子恢与毛泽东争论的焦点是什么?哪个人的观点正确?有何证据?
(4)联系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谈谈你对农业合作化的看法。


参考解析

解析:[解析](1)材料一反映了农村重新出现了土地买卖、租佃、高利贷盘剥的现象。材料二反映了 我国农业生产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和阻碍,说明了实行合作化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从材料一可以看出,如果 任材料一中的现象发展下去,就会导致少数人发财致富,多数人贫穷破产的后果,封建剥削土地制度就会 在农村复辟。从材料二可以看出,个体分散的经营方式已严重阻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因此只有实行互 助合作,农业才能发展,新民主主义的成果才能巩固。农业互助合作十分迫切、十分必要。
(2)说明农业合作化速度过快,与当时农村生产力状况,尤其是农民的思想状况不完全适应。
(3)合作化的建设。邓子恢是正确的。证据是:材料四表明过快的合作化速度引起了部分农民的不 满,给生产力造成一定的破坏。
(4)农业合作化对于防止两极分化,防止封建剥削制度的复辟,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但是,由于当时农业生产力仍然比较落后,合作化与生产力的状况不完全适应,加之合作化的速度下降, 到了 20世纪70年代,合作化的高级形式生产力难以维持,因此80年代转而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以充分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业发展。

相关考题:

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计划中所指的“中部六省”是( )。A. 山西省、江西省、河南省、河北省、湖北省、湖南省B. 山西省、河北省、江西省、河南省、湖南省、四川省C. 山西省、安徽省、江西省、湖北省、河南省、河北省D. 山西省、安徽省、江西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

土地条件调查包括对土地的()的调查,它是为摸清土地质量及其分布而进行的专项调查。

材料一1952年对山西49村农民调查:有10780亩土地被出卖;1953年对湖北、湖南、江西三省农 村的调查:有12. 52%的农户出租土地;1952年对山西忻县的调查:在被调查的2486户农民中,放高利贷 的有20户。引自《中国近代现代历史讲座》教学参考书 材料二 邓子恢《在全国第一次农村工作会议上的总结报告》中指出:今天农业生产的发展,还有许 多困难的条件限制了它,约束了它,要在现在基础上提高一步,就必须帮助农民解决以下两个问题:1.必 须帮助贫困农民解决生产资料的困难,主要的是牲畜、农具、肥料、种子等困难。2.帮助农民减少自然灾 害,如水灾、旱灾、虫灾等。……用什么办法帮助农民解决生产中的这些困难呢?当然,国家在大力帮助。……另一条路是新道 路.是领导农民组织起来,靠大家互助合作的力量……材料三 1951年9月全国第一次互相合作会议制定了中共中央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草纲),指出......必须提倡组织起来,按照自愿互利的原则发挥农民的劳动互助的积极性。1953到1955年,农业互助合作组织继续稳步发展。这时期建立起来的合作社,80%以上增产增收, 15%持平,5%减产减收。材料四在农业合作化的过程中,一部分干部滋长了急于求成的情绪,在合作社的发展上盲目求多 求快,强迫农民入社。结果出现了一些农民杀猪砍树,卖羊卖牛,不积极生产,甚至出现破坏农具的现象。 材料五 1955年7月,毛泽东约见中央农村工作部负责人邓子恢谈话,主张1956年要在现有的65 万个合作社的基础上发展到130万个,但邓子恢坚持只按原计划发展到100万个。后来,毛泽东批评邓 子恢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像一个“小脚女人”一样走路,东摇西摆,老是埋怨别人走快了,满脑子无穷 的忧虑和数不清的清规戒律。(材料三、四、五均引自林志坚的《新中国要事述评》)(1)材料一、二反映了什么现象?据此分析农业互助合作的必要性和迫切性。(2)材料四某些农民的行为说明了什么?(3)邓子恢与毛泽东争论的焦点是什么?哪个人的观点正确?有何证据?(4)联系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谈谈你对农业合作化的看法。

初始地籍调查可以成立以(  )为组长的土地登记领导小组。A.各土地调查小分队队长B.村、乡镇领导C.土地局局长D.市、县领导

1983年,某县农机厂(属于国有企业)为了扩大规模,强行占用了上坡村的集体土地建设厂房,2009年上坡村村民集体上访,经过调查组调查,确认该县农机厂行为违法,根据规定,该县农机厂所占用的农民的土地应当归(  )所有。A.县农机厂B.上坡村C.国家D.上坡村农民个人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中,对航片有什么要求?

土地调查,是对土地数量、质量、利用方式、权属状况及其空间分布等各种数据进行的科学调查,它包括()。A、土地利用现状调查B、土地用途调查C、地籍调查D、土地条件调查

山西省境内黄土大致有几种成因?黄土特性中最应注意调查研究的是什么特性?

土地调查是对()等的调查。

土地资源调查的主要类型有: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土地资源质量调查、土地类型调查、土地权属调查。

初始地籍调查可以成立以()为组长的土地登记领导小组。A、各土地调查小分队队长B、村、乡镇领导C、土地局局长D、市、县领导

下列各项中属于农村土地调查中土地权属调查内容的有()。A、调查村内公路的权属状况B、调查农村集体土地的所有权状况C、调查城市周边土地的使用权状况D、调查村内土地的利用状况E、调查部队使用的土地的使用权状况

对有变化的界线或图斑,在农村地籍图上按()的有关技术要求进行量算。A、农村土地管理B、地籍调查C、变更调查D、土地利用现状调查

土地勘测定界权属来源调查的主要内容有()。A、调查该土地的取得方式B、调查该土地的来源C、确定该土地的实际使用者D、被调查单位与权属来源证明中单位名称的一致性E、调查该土地的使用方式

土地条件调查包括对(),()的调查,它是为摸清土地质量及其分布而进行的专项调查。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以()为单位。A、省B、县C、乡镇D、村

下列调查中,属于一次性调查的有()A、土地面积调查B、库存商品调查C、森林资源调查D、商品购进调查E、流动资金调查

填空题土地条件调查包括对土地的(),()的调查,它是为摸清土地质量及其分布而进行的专项调查。

单选题对有变化的界线或图斑,在农村地籍图上按()的有关技术要求进行量算。A农村土地管理B地籍调查C变更调查D土地利用现状调查

多选题土地调查,是对土地数量、质量、利用方式、权属状况及其空间分布等各种数据进行的科学调查,它包括()。A土地利用现状调查B土地用途调查C地籍调查D土地条件调查

问答题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中,对航片有什么要求?

多选题下列各项中属于农村土地调查中土地权属调查内容的有()。A调查村内公路的权属状况B调查农村集体土地的所有权状况C调查城市周边土地的使用权状况D调查村内土地的利用状况E调查部队使用的土地的使用权状况

判断题土地条件调查包括土地自然要素的调查和土地利用现状的调查。A对B错

多选题土地勘测定界权属来源调查的主要内容有()。A调查该土地的取得方式B调查该土地的来源C确定该土地的实际使用者D被调查单位与权属来源证明中单位名称的一致性E调查该土地的使用方式

单选题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以()为单位。A省B县C乡镇D村

判断题土地资源调查的主要类型有: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土地资源质量调查、土地类型调查、土地权属调查。A对B错

单选题初始权属调查是调查人员对()某一行政辖区内申请登记的全部宗地进行全面现场调查, 以核实宗地的权属 , 确认宗地界址的实地位置并掌握土地利用状况。A村及村以上B乡及乡以上C县及县以上D省及省以上

单选题初始地籍调查可以成立以()为组长的土地登记领导小组。A各土地调查小分队队长B村、乡镇领导C土地局局长D市、县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