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剔除价格影响,请问“十一五”时期城镇居民收入年均增长(按2005年价格计算)比农村居民收入年均增长快( )个百分点。 查看材料A.5.0B.0.8C.6.9D.7.0
如剔除价格影响,请问“十一五”时期城镇居民收入年均增长(按2005年价格计算)比农村居民收入年均增长快( )个百分点。 查看材料
A.5.0
B.0.8
C.6.9
D.7.0
B.0.8
C.6.9
D.7.0
参考解析
解析:
相关考题:
截至2011年末,全国城乡就业人数达到76420万人,比2002年末增加3140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数35914万人,增加10755万人;乡村就业人数40506万人,减少7615万人,农民工数量不断扩大,2011年末达到25278万人。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810元,比2002年增长1.8倍,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实际增长9.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977元,比2002年增长1.8倍,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实际增长8.1%。2002-2011年,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增速超过1979-2011年7.49% 的年均增速,是历史上增长最快的时期之一。其中,2010年、2011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速连续两年快于城镇。2011,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6.3%和40.4%,分别比2002年降低了1.4和5.8个百分点,主要耐用消费品拥有量大幅增长:2011年末,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拥有家用汽车18.6辆,比2002年末增加17.7辆;拥有移动电话205.3部,增长2.3倍;拥有家用电脑81.9台,增长3.0倍。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拥有电冰箱61.5台,增长3.1倍;空调机2.6台,增长8.9倍;拥有移动电话179.7部,增长12.1倍。2011年未,全国电话普及率达到94.9部/百人,比2002年末增长1.8倍。2002年末城镇就业人数占全国城乡就业人数的比重约是:A.53%B.47%C.34%D.28%
“十一五”期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2005年的3255元提高到2010年的5919元,增加2664元,年均增长12.7%;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年均增长8.9%,比“十五”期间农村居民 收入年均实际增长速度高3.6个百分点。2010年农村居民的工资性收入人均2431元,比2005年增加1257元,增长1.1倍,年均增长15.7%。在工资性收入中,在本乡地域内劳动得到的收入人均1178元,比2005年增加610 元,增长1.1倍,年均增长15.7%;外出务工收入人均1015元,比2005年增加557元,增长1.2倍,年均增长17.2%。2010年农村居民家庭生产经营纯收入人均2833元,比2005年增加988元,增长53.6%,年均增长9.0%。其中,农村居民家庭经营第一产业纯收入人均2231元,比2005年增加761元,增长51.8%,年均增长8.7%。农村居民家庭从事第二产业生产经营得到的纯收入人均182元,比2005年增加74元,增长68.2%;从事第三产业生产经营得到的纯收入人均420元,比2005年增加153元,增长57.4%。2010年农村居民得到的转移性收入人均453元,比2005年增加305元,增长2.1倍。其中,2010年各级政府给予的农业生产补贴收入人均118元,比2005年增加100元,增长5.5倍;2010年农村居民领取的离退休金、养老金人均113元,比2005年增加82元,增长2.7倍;2010年农村居民报销医疗费人均27元,比2005年增加24元,增长8.7倍;2010年农村居民领取最低生活保障收入人均12元,比2008年增加7元,增长1.5倍。2010年农村居民的财产性收入人均202元,比2005年增加114元,增长1.3倍,年均增长 18.0%,年均增速比“十五”期间高3.5个百分点。“十一五”期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的增加值对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加的贡献率约为()。A.37.1%B.43.6%C.47.2%D.50.4%
“十一五”期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2005年的3255元提高到2010年的5919元,增加2664元,年均增长12.7%;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年均增长8.9%,比“十五”期间农村居民 收入年均实际增长速度高3.6个百分点。2010年农村居民的工资性收入人均2431元,比2005年增加1257元,增长1.1倍,年均增长15.7%。在工资性收入中,在本乡地域内劳动得到的收入人均1178元,比2005年增加610 元,增长1.1倍,年均增长15.7%;外出务工收入人均1015元,比2005年增加557元,增长1.2倍,年均增长17.2%。2010年农村居民家庭生产经营纯收入人均2833元,比2005年增加988元,增长53.6%,年均增长9.0%。其中,农村居民家庭经营第一产业纯收入人均2231元,比2005年增加761元,增长51.8%,年均增长8.7%。农村居民家庭从事第二产业生产经营得到的纯收入人均182元,比2005年增加74元,增长68.2%;从事第三产业生产经营得到的纯收入人均420元,比2005年增加153元,增长57.4%。2010年农村居民得到的转移性收入人均453元,比2005年增加305元,增长2.1倍。其中,2010年各级政府给予的农业生产补贴收入人均118元,比2005年增加100元,增长5.5倍;2010年农村居民领取的离退休金、养老金人均113元,比2005年增加82元,增长2.7倍;2010年农村居民报销医疗费人均27元,比2005年增加24元,增长8.7倍;2010年农村居民领取最低生活保障收入人均12元,比2008年增加7元,增长1.5倍。2010年农村居民的财产性收入人均202元,比2005年增加114元,增长1.3倍,年均增长 18.0%,年均增速比“十五”期间高3.5个百分点。“十一五”期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转移性收入的年均增长率约为()。A.10%B.15%C.20%D.25%
“十一五”期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2005年的3255元提高到2010年的5919元,增加2664元,年均增长12.7%;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年均增长8.9%,比“十五”期间农村居民 收入年均实际增长速度高3.6个百分点。2010年农村居民的工资性收入人均2431元,比2005年增加1257元,增长1.1倍,年均增长15.7%。在工资性收入中,在本乡地域内劳动得到的收入人均1178元,比2005年增加610 元,增长1.1倍,年均增长15.7%;外出务工收入人均1015元,比2005年增加557元,增长1.2倍,年均增长17.2%。2010年农村居民家庭生产经营纯收入人均2833元,比2005年增加988元,增长53.6%,年均增长9.0%。其中,农村居民家庭经营第一产业纯收入人均2231元,比2005年增加761元,增长51.8%,年均增长8.7%。农村居民家庭从事第二产业生产经营得到的纯收入人均182元,比2005年增加74元,增长68.2%;从事第三产业生产经营得到的纯收入人均420元,比2005年增加153元,增长57.4%。2010年农村居民得到的转移性收入人均453元,比2005年增加305元,增长2.1倍。其中,2010年各级政府给予的农业生产补贴收入人均118元,比2005年增加100元,增长5.5倍;2010年农村居民领取的离退休金、养老金人均113元,比2005年增加82元,增长2.7倍;2010年农村居民报销医疗费人均27元,比2005年增加24元,增长8.7倍;2010年农村居民领取最低生活保障收入人均12元,比2008年增加7元,增长1.5倍。2010年农村居民的财产性收入人均202元,比2005年增加114元,增长1.3倍,年均增长 18.0%,年均增速比“十五”期间高3.5个百分点。“十一五”期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名义增长率约为()。A.58.2%B.63.7%C.74.5%D.81.8%
“十一五”期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2005年的3255元提高到2010年的5919元,增加2664元,年均增长12.7%;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年均增长8.9%,比“十五”期间农村居民 收入年均实际增长速度高3.6个百分点。2010年农村居民的工资性收入人均2431元,比2005年增加1257元,增长1.1倍,年均增长15.7%。在工资性收入中,在本乡地域内劳动得到的收入人均1178元,比2005年增加610 元,增长1.1倍,年均增长15.7%;外出务工收入人均1015元,比2005年增加557元,增长1.2倍,年均增长17.2%。2010年农村居民家庭生产经营纯收入人均2833元,比2005年增加988元,增长53.6%,年均增长9.0%。其中,农村居民家庭经营第一产业纯收入人均2231元,比2005年增加761元,增长51.8%,年均增长8.7%。农村居民家庭从事第二产业生产经营得到的纯收入人均182元,比2005年增加74元,增长68.2%;从事第三产业生产经营得到的纯收入人均420元,比2005年增加153元,增长57.4%。2010年农村居民得到的转移性收入人均453元,比2005年增加305元,增长2.1倍。其中,2010年各级政府给予的农业生产补贴收入人均118元,比2005年增加100元,增长5.5倍;2010年农村居民领取的离退休金、养老金人均113元,比2005年增加82元,增长2.7倍;2010年农村居民报销医疗费人均27元,比2005年增加24元,增长8.7倍;2010年农村居民领取最低生活保障收入人均12元,比2008年增加7元,增长1.5倍。2010年农村居民的财产性收入人均202元,比2005年增加114元,增长1.3倍,年均增长 18.0%,年均增速比“十五”期间高3.5个百分点。材料中“X”的值与以下哪项最为接近?A.280B.320C.360D.400
“十一五”期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人由2005年的3255元提高到2010年的5919元, 增加2664元,年均增长12.7% ;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年均增长8.9%。比“十五”期间农村居 民收人年均实际增长速度高3. 6个百分点。2010年农村居民的工资性收人人均2431元,比2005年增加1257元,增长1.1倍,年均增 长15.7%。在工资性收人中,在本乡地域内劳动得到的收人人均1178元,比2005年增加610 元,增长1.1倍,年均增长15. 7%;外出务工收入人均1015元,比2005年增加557元,增长 1.2倍,年均增长17.2%。2010年农村居民家庭生产经营纯收人人均2833元,比2005年增加988元,增长53. 6%, 年均增长9.0%。其中,农村居民家庭经营第一产业纯收人人均2231元,比2005年增加761元,增长51.8%,年均增长8.7%。农村居民家庭从事第二产业生产经营得到的纯收入人均 182元,比2005年增加74元,增长68.2% ;从事第三产业经营得到的纯收人人均420元,比2005年增加153元,增长57.4%。2010年农村居民得到的转移性收人人均453元,比2005年增加305元,增长2. 1倍。其 中,2010年各级政府给予的农业生产补贴收入人均118元,比2005年增加100元,增长5.5倍;2010年农村居民领取的离退休金、养老金人均113元,比2005年增加82元,增长2. 7倍; 2010年农村居民报销医疗费人均27元,比2005年增加24元,增长8. 7倍;2010年农村居民 领取最低生活保障收入人均12元,比2008年增加7元,增长1.5倍。2010年农村居民的财产性收人人均202元,比2005年增加114元,增长1.3倍,年均增长18.0%,年均增速比“十五”期间高3.5个百分点。“十一五”期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工资性收人的增加值对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加的贡 献率约为( )。A. 37. 1%B. 43. 6%C. 47.2%D. 50. 4%
“十一五”期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2005年的3255元提高到2010年的5919元,增加2664元,年均增长12.7%;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年均增长8.9%,比“十五”期间农村居民 收入年均实际增长速度高3.6个百分点。2010年农村居民的工资性收入人均2431元,比2005年增加1257元,增长1.1倍,年均增长15.7%。在工资性收入中,在本乡地域内劳动得到的收入人均1178元,比2005年增加610 元,增长1.1倍,年均增长15.7%;外出务工收入人均1015元,比2005年增加557元,增长1.2倍,年均增长17.2%。2010年农村居民家庭生产经营纯收入人均2833元,比2005年增加988元,增长53.6%,年均增长9.0%。其中,农村居民家庭经营第一产业纯收入人均2231元,比2005年增加761元,增长51.8%,年均增长8.7%。农村居民家庭从事第二产业生产经营得到的纯收入人均182元,比2005年增加74元,增长68.2%;从事第三产业生产经营得到的纯收入人均420元,比2005年增加153元,增长57.4%。2010年农村居民得到的转移性收入人均453元,比2005年增加305元,增长2.1倍。其中,2010年各级政府给予的农业生产补贴收入人均118元,比2005年增加100元,增长5.5倍;2010年农村居民领取的离退休金、养老金人均113元,比2005年增加82元,增长2.7倍;2010年农村居民报销医疗费人均27元,比2005年增加24元,增长8.7倍;2010年农村居民领取最低生活保障收入人均12元,比2008年增加7元,增长1.5倍。2010年农村居民的财产性收入人均202元,比2005年增加114元,增长1.3倍,年均增长 18.0%,年均增速比“十五”期间高3.5个百分点。2005年,我国农村居民家庭从事二、三产业生产经营得到的纯收入人均为()。A.375 元B.446元C.528 元D.602 元
“十一五”期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人由2005年的3255元提高到2010年的5919元, 增加2664元,年均增长12.7% ;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年均增长8.9%。比“十五”期间农村居 民收人年均实际增长速度高3. 6个百分点。2010年农村居民的工资性收人人均2431元,比2005年增加1257元,增长1.1倍,年均增 长15.7%。在工资性收人中,在本乡地域内劳动得到的收人人均1178元,比2005年增加610 元,增长1.1倍,年均增长15. 7%;外出务工收入人均1015元,比2005年增加557元,增长 1.2倍,年均增长17.2%。2010年农村居民家庭生产经营纯收人人均2833元,比2005年增加988元,增长53. 6%, 年均增长9.0%。其中,农村居民家庭经营第一产业纯收人人均2231元,比2005年增加761元,增长51.8%,年均增长8.7%。农村居民家庭从事第二产业生产经营得到的纯收入人均 182元,比2005年增加74元,增长68.2% ;从事第三产业经营得到的纯收人人均420元,比2005年增加153元,增长57.4%。2010年农村居民得到的转移性收人人均453元,比2005年增加305元,增长2. 1倍。其 中,2010年各级政府给予的农业生产补贴收入人均118元,比2005年增加100元,增长5.5倍;2010年农村居民领取的离退休金、养老金人均113元,比2005年增加82元,增长2. 7倍; 2010年农村居民报销医疗费人均27元,比2005年增加24元,增长8. 7倍;2010年农村居民 领取最低生活保障收入人均12元,比2008年增加7元,增长1.5倍。2010年农村居民的财产性收人人均202元,比2005年增加114元,增长1.3倍,年均增长18.0%,年均增速比“十五”期间高3.5个百分点。材料中“X”的值与以下哪项最为接近?( )A. 280B. 320C. 360D. 400
截至2011年末,全国城乡就业人数达到76420万人,比2002年末增加3140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数35914万人,增加10755万人;乡村就业人数40506万人,减少7615万人,农民工数量不断扩大,2011年末达到25278万人。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810元,比2002年增长1.8倍,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实际增长9.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977元,比2002年增长1.8倍,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实际增长8.1%。2002-2011年,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增速超过1979-2011年7.49% 的年均增速,是历史上增长最快的时期之一。其中,2010年、2011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速连续两年快于城镇。2011,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6.3%和40.4%,分别比2002年降低了1.4和5.8个百分点,主要耐用消费品拥有量大幅增长:2011年末,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拥有家用汽车18.6辆,比2002年末增加17.7辆;拥有移动电话205.3部,增长2.3倍;拥有家用电脑81.9台,增长3.0倍。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拥有电冰箱61.5台,增长3.1倍;空调机2.6台,增长8.9倍;拥有移动电话179.7部,增长12.1倍。2011年未,全国电话普及率达到94.9部/百人,比2002年末增长1.8倍。与2002年末相比,2011年末以下各项家庭主要耐用消费品拥有量增速最快的是:A.农村居民空调机B.农村居民移动电话C.城镇居民家用电脑D.城镇居民家用汽车
“十一五”期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人由2005年的3255元提高到2010年的5919元, 增加2664元,年均增长12.7% ;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年均增长8.9%。比“十五”期间农村居 民收人年均实际增长速度高3. 6个百分点。2010年农村居民的工资性收人人均2431元,比2005年增加1257元,增长1.1倍,年均增 长15.7%。在工资性收人中,在本乡地域内劳动得到的收人人均1178元,比2005年增加610 元,增长1.1倍,年均增长15. 7%;外出务工收入人均1015元,比2005年增加557元,增长 1.2倍,年均增长17.2%。2010年农村居民家庭生产经营纯收人人均2833元,比2005年增加988元,增长53. 6%, 年均增长9.0%。其中,农村居民家庭经营第一产业纯收人人均2231元,比2005年增加761元,增长51.8%,年均增长8.7%。农村居民家庭从事第二产业生产经营得到的纯收入人均 182元,比2005年增加74元,增长68.2% ;从事第三产业经营得到的纯收人人均420元,比2005年增加153元,增长57.4%。2010年农村居民得到的转移性收人人均453元,比2005年增加305元,增长2. 1倍。其 中,2010年各级政府给予的农业生产补贴收入人均118元,比2005年增加100元,增长5.5倍;2010年农村居民领取的离退休金、养老金人均113元,比2005年增加82元,增长2. 7倍; 2010年农村居民报销医疗费人均27元,比2005年增加24元,增长8. 7倍;2010年农村居民 领取最低生活保障收入人均12元,比2008年增加7元,增长1.5倍。2010年农村居民的财产性收人人均202元,比2005年增加114元,增长1.3倍,年均增长18.0%,年均增速比“十五”期间高3.5个百分点。“十一五”期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人的名义增长率约为( )。A. 58.2%B. 63. 7%C. 74. 5%D. 81. 8%
“十一五”期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人由2005年的3255元提高到2010年的5919元, 增加2664元,年均增长12.7% ;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年均增长8.9%。比“十五”期间农村居 民收人年均实际增长速度高3. 6个百分点。2010年农村居民的工资性收人人均2431元,比2005年增加1257元,增长1.1倍,年均增 长15.7%。在工资性收人中,在本乡地域内劳动得到的收人人均1178元,比2005年增加610 元,增长1.1倍,年均增长15. 7%;外出务工收入人均1015元,比2005年增加557元,增长 1.2倍,年均增长17.2%。2010年农村居民家庭生产经营纯收人人均2833元,比2005年增加988元,增长53. 6%, 年均增长9.0%。其中,农村居民家庭经营第一产业纯收人人均2231元,比2005年增加761元,增长51.8%,年均增长8.7%。农村居民家庭从事第二产业生产经营得到的纯收入人均 182元,比2005年增加74元,增长68.2% ;从事第三产业经营得到的纯收人人均420元,比2005年增加153元,增长57.4%。2010年农村居民得到的转移性收人人均453元,比2005年增加305元,增长2. 1倍。其 中,2010年各级政府给予的农业生产补贴收入人均118元,比2005年增加100元,增长5.5倍;2010年农村居民领取的离退休金、养老金人均113元,比2005年增加82元,增长2. 7倍; 2010年农村居民报销医疗费人均27元,比2005年增加24元,增长8. 7倍;2010年农村居民 领取最低生活保障收入人均12元,比2008年增加7元,增长1.5倍。2010年农村居民的财产性收人人均202元,比2005年增加114元,增长1.3倍,年均增长18.0%,年均增速比“十五”期间高3.5个百分点。“十一五”期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转移性收入的年均增长率约为( )。A. 10%B. 15%C. 20%D. 25%
截至2011年末,全国城乡就业人数达到76420万人,比2002年末增加3140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数35914万人,增加10755万人;乡村就业人数40506万人,减少7615万人,农民工数量不断扩大,2011年末达到25278万人。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810元,比2002年增长1.8倍,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实际增长9.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977元,比2002年增长1.8倍,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实际增长8.1%。2002-2011年,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增速超过1979-2011年7.49% 的年均增速,是历史上增长最快的时期之一。其中,2010年、2011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速连续两年快于城镇。2011,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6.3%和40.4%,分别比2002年降低了1.4和5.8个百分点,主要耐用消费品拥有量大幅增长:2011年末,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拥有家用汽车18.6辆,比2002年末增加17.7辆;拥有移动电话205.3部,增长2.3倍;拥有家用电脑81.9台,增长3.0倍。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拥有电冰箱61.5台,增长3.1倍;空调机2.6台,增长8.9倍;拥有移动电话179.7部,增长12.1倍。2011年未,全国电话普及率达到94.9部/百人,比2002年末增长1.8倍。2002年末全国电话普及率约为:A.52.7部/百人B.50.1部/百人C.33.9部/百人D.13.7部/百人
如果将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按相应人口放大可分别计算出城乡居民收入,请问“十一五”时期城镇居民现价收入年均增长比农村居民现价收入年均增长快( )个百分点。 查看材料A.0.0B.0.8C.6.2D.6.4
在中部崛起中有更大作为。“十一五”规划时期是江西发展的关键时期,其主要目标是:——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全省生产总值按可比价年均增长11%,人均GDP达到()以上。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1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3%,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年均3%左右。A、2000美元B、3000美元C、4000美元D、5000美元
1994年—2000年期间,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国定贫困县农业增加值年均增长7.5%,高于全国7.0%的年均增长速度B、粮食产量年均增长1.9%,是全国平均增长速度(0.6%)的3.2倍C、重点村的人均纯收入增长速度要快于重点县和全国的平均增长速度3个百分点以上D、农民人均纯收入从648元增长到1337元,年均增长12.8%,比全国平均增长速度快2个百分点E、基础设施的变化也更快
改革开放以来,在城乡居民生活消费支出中,对文化教育等发展性投入不断增大。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支出年均增长14.3%,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支出年均增长14.7%;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用于医疗保健支出年均增长16.5%;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医疗保健支出年均增长15.1%。这说明()A、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十分完善B、我国城乡居民发展和享受型消费比重上升C、居民收入提高,消费结构日趋合理D、增加居民收入是提高居民消费水平的根本性途径
问答题案例二 中国城镇居民收入始终高于农村居民,并且具有不断扩大的趋势。如按1985年前后来划分,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差距也可分为两个阶段:1978年到1985年,虽然城镇居民收入水平始终高于农村居民,但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差距基本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范围。1978年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差距为429元,1985年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差距为407元。在7年中,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差距基本不变,甚至略有减小。1985年以后,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差距明显拉大,并且呈现不断加剧的倾向。1994年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从1985年的407元迅速地扩大到2281元。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差距1994年为1985年的5.6倍。从收入水平增长来看,虽然农村居民收入也在不断增长,但增长幅度明显小于城镇居民。自1985年以来,农村居民收入增长慢于城镇居民,低于总经济增长。剔除物价因素,1985年~1993年农村居民收入平均实际增长3.1%,而同期城镇居民收入平均实际增长4.5%,国内生产总值年增长速度为9%。1988年以后,农村居民实际收入基本上处于停滞状态。1989~1993年农村居民收入年均实际增长仅为1.4%,而同期城镇居民收入平均实际增长3.9%。可见,自1985年以来,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正在迅速扩大。 此外,还需要注意的,以上所给出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仅仅是来自于统计的显性的收入差距。由于中国实行城市福利制度,城镇居民享受大量隐性补贴,如住房、医疗福利、财政价格补贴、单位内部福利。据有关学者的保守估计,1994年城镇居民的隐性收入为1110.5元。若将城镇居民的显性收入和隐性收入合计,1994年城镇居民实际收入估计为4307.5元。若重新比较1994年城乡居民的收入比,至少在3.52:1以上。 问题:案例中反映的主要问题是什么?社会保障在缩小城乡收入差别上发挥了哪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