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化工厂对一在用压力容器进行检验,其检验结果为:主体材料、强度、结构基本符合有关法规和标准的要求;制造时存在的某些不符合法规和标准的问题或缺陷,焊缝存在超标的体积性缺陷,根据检验报告,未发现缺陷发展或扩大。该储罐下次全面检验周期一般为( )。A.1 年~2 年B.2 年~3 年C.3 年~6 年D.6 年~9 年

某化工厂对一在用压力容器进行检验,其检验结果为:主体材料、强度、结构基本符合有关法规和标准的要求;制造时存在的某些不符合法规和标准的问题或缺陷,焊缝存在超标的体积性缺陷,根据检验报告,未发现缺陷发展或扩大。该储罐下次全面检验周期一般为( )。

A.1 年~2 年
B.2 年~3 年
C.3 年~6 年
D.6 年~9 年

参考解析

解析:在用压力容器
2 级:技术资料基本齐全;设计制造质量基本符合有关法规和标准的要求;根据检验报 告,存在某些不危及安全且不易修复的一般性缺陷;在规定的定期检验周期内,在规定的操 作条件下能安全使用。
3 级:技术资料不够齐全;主体材料、强度、结构基本符合有关法规和标准的要求;制 造时存在的某些不符合法规和标准的问题或缺陷,焊缝存在超标的体积性缺陷,根据检验报 告,未发现缺陷发展或扩大;其检验报告确定在规定的定期检验周期内,在规定的操作条件 下能安全使用。
4 级:主体材料不符合有关规定,或材料不明,或虽属选用正确,但已有老化倾向;主 体结构有较严重的不符合有关法规和标准的缺陷,强度经校核尚能满足要求;焊接质量存在 线性缺陷;根据检验报告,未发现缺陷由于使用因素而发展或扩大;使用过程中产生了腐蚀、 磨损、损伤、变形等缺陷,其检验报告确定为不能在规定的操作条件下或在正常的检验周期 内安全使用。必须采取相应措施进行修复和处理,提高安全状况等级,否则只能在限定的条 件下短期监控使用。
5 级:无制造许可证的企业或无法证明原制造单位具备制造许可证的企业制造的压力容 器;缺陷严重、无法修复或难于修复、无返修价值或修复后仍不能保证安全使用的压力容器, 应予以判废,不得继续作承压设备使用。
压力容器一般应当于投用满 3 年时进行首次全面检验。下次的全面检验周期,由检验机构根据本次全面检验结果按照下列规定确定: 1)安全状况等级为 1、2 级的,一般每 6 年一次。
2)安全状况等级为 3 级的,一般 3~6 年一次。
3)安全状况等级为 4 级的,应当监控使用,其检验周期由检验机构确定,累计监控使用 时间不得超过 3 年。

相关考题:

《在用工业管道定期检验规程》规定具有()情况之一的压力管道安全状况等级不能定为1级。A、安装资料齐全;B、设计、制造、安装质量符合有关法规和标准要求;C、在设计条件下能安全使用;D、存在某些不危及安全但难以纠正的缺陷。

TSG R7001-2004《压力容器定期检验规则》附件一《移动式压力容器定期检验要求》规定,罐车的全面检验中,对已经进行过射线或者超声抽查的,下次全面检验时,如果经外观或表面探伤未发现缺陷,一般不再进行,但罐体经两个全面检验周期后应该对上述部位进行射线或超声复查。()

在用锅炉压力容器检验中,进行化学成分分析的目的是( )。A.根据化学成分分析结果,制定焊接或返修补焊时的焊接工艺B.复核和验证容器材料的元素含量与材料的技术标准符合程度C.鉴定在用锅炉压力容器壳体材质是否发生变化D.验证容器内介质的化学成分E.检验容器焊缝缺陷的形貌及分布状态

某在用压力容器出厂技术文件、资料不够齐全,主体材料、强度、结构基本符合法律及标准的要求,制造时存在的缺陷通过检验认为在规定的定期检验周期内,在规定的操作条件下能安全使用。该压力容器安全状况等级为()。A:一级B:二级C:三级D:四级

关于压力容器的质量检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压力容器的检验分为常规检验和缺陷评定两类B、常规检验主要适用于缺陷不严重的在用压力容器C、常规检验一般不作强度校核D、缺陷评定需要做复杂的应力分析,对缺陷在壁厚方向尺寸的探伤精度要求较高E、缺陷评定主要针对表面缺陷,只有在少数情况下才对深埋缺陷进行评定

工程质量缺陷是指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中不符合规定要求的检验项或检验点,按其程度可分为严重缺陷和一般缺陷。

对一台在用压力容器的全面检验中,检验人员发现容器制造时焊缝存在超标的体积性缺陷,根据检验报告,未发现缺陷发展或扩大。根据压力容器安全状况等级划分规则,该容器的安全状况等级为(  )。A.2B.3C.4D.5

对一台在用压力容器的全面检验中,检验人员发现容器制造时焊缝存在线性缺陷。根据检验报告,未发现缺陷由于使用因素发展或扩大。同时发现主体材料不符合有关规定。根据压力容器安全状况等级划分规则,该压力容器的安全状况等级为( )级。A.2B.3C.4D.5

对一台在用压力容器的全面检验中,检验人员发现容器制造时焊缝存在超标的线性缺陷。根据检验报告,存在某些不危及安全且不易修复的一般性缺陷;在规定的定期检验周期内,在规定的操作条件下能安全使用。根据压力容器安全状况等级划分规则,该压力容器的安全状况等级为( )级。A.1 级B.2 级C.3 级D.4 级

对一台在用压力容器的全面检验中,检验人员发现容器制造时焊缝存在超标的体积性缺陷。根据检验报告,未发现缺陷发展或扩大。根据压力容器安全状况等级划分规划,该容器的安全状况等级为()级。A:2B:3C:4D:5

某化工厂对一在用压力容器进行检验,其检验结果为:主体材料、强度、结构基本符合有关法规和标准的要求;制造时存在的某些不符合法规和标准的问题或缺陷,焊缝存在超标的体积性缺陷,根据检验报告,未发现缺陷发展或扩大。该储罐下次全面检验周期一般为()。A. 1 年~2 年B .2 年~3 年C. 3 年~6 年D. 6 年~9 年

无损探伤检验是非破坏性检验中的一种特殊检验方式,是利用渗透()、()、()、()等检验方法来发现焊缝表面的细微缺陷及存在于焊缝内部的缺陷。

由于理论设计计算和实际有一定的差距,存在许多难以计算的因素,如制造中由于尺寸的偏差等缺陷的存在,所以对压力容器的全面检验必须通过()。A、金相检验B、硬度检验C、无损探伤D、耐压试验

缺陷是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中不符合规定要求的检验项或检验点,按其程度可分为()缺陷和一般缺陷。

致密性检验是用来检验焊接盛器管道密闭容器上焊缝或接头是否存在不致密缺陷的方法

超声波探伤不仅可以检验焊缝的缺陷,也可以检验钢板、锻件、钢管等金属材料内部存在的缺陷。

判断汽车产品存在缺陷的原则是()。A、经检验机构检验安全性能存在不符合有关汽车安全的技术法规和国家标准的B、因设计、制造上的缺陷已给车主或他人造成人身、财产损害的C、虽未造成人身、财产损害,但经检测、实验和论证,在特定条件下缺陷仍可能引发人身或财产损害的D、投诉集中的

在用压力管道其材质、强度、结构基本符合有关法规和标准要求,但存在某些不符合有关法规和标准的问题和缺陷,经检验单位检验,可在三至六年检验周期内在限定条件下使用,其安全状况等级可定为()。A、1级B、2级C、3级D、4级

按GB150—89和《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规定,进行局部探伤的焊缝,发现有不允许存在的缺陷时,应在该缺陷两端延长部位增加()的检验长度,若仍不合格,则对该焊缝应进行()探伤。

存在材质与介质不相容,设计、安装、使用不符合有关法规和标准要求及其他严重缺陷等问题,但使用单位采取有效措施经检验单位检验,可在一至三年检验周期内在限定的条件下使用的在用工业管道,应定为()A、1级B、2级C、3级D、4级

压力容器经定期检验发现以下缺陷,哪个缺陷危险性最大()A、在焊缝和热影响区处发现裂纹B、焊缝内部存在气孔C、外表面局部腐蚀D、焊缝错边量超标

判断汽车产品的缺陷包括以下哪些原则()A、经检验机构检验安全性能存在不符合有关汽车安全的技术法规和国家标准的B、因设计、制造上的缺陷已给车主或他人造成人身、财产损害的C、虽未造成车主或他人人身、财产损害,但经检测、实验和论证,在特定条件下缺陷仍可能引发人身或财产损害的D、多次被消费者投诉的

单选题出厂资料基本齐全;设计、制造质量基本符合有关法规和标准的要求;根据检验报告,存在某些不危及安全;在法规规定的周期内能安全使用的在用压力容器的安全状况等级为()级。A2B3C4D5

单选题存在材质与介质不相容,设计、安装、使用不符合有关法规和标准要求及其他严重缺陷等问题,但使用单位采取有效措施,经检验单位检验,可在一至三年检验周期内在限定的条件下使用的在用工业管道,应定为()。A1级B2级C3级D4级E5级

单选题存在材质与介质不相容,设计、安装、使用不符合有关法规和标准要求及其他严重缺陷等问题,但使用单位采取有效措施经检验单位检验,可在一至三年检验周期内在限定的条件下使用的在用工业管道,应定为()A1级B2级C3级D4级

多选题施工过程中,对检验批质量不合格的处理方法正确的是()。A在检验批验收时,发现存在严重缺陷的应推倒重做,有一般缺陷的可通过返修或更换器具.设备消除缺陷后重新进行验收B个别检验批发现某些项目或指标不满足要求难以确定是否验收时,应请有资质的法定检测单位检测鉴定,当鉴定结果能够达到设计要求时,应予以验收C当检测鉴定达不到设计要求,但经原设计单位核算仍能满足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检验批,应根据协商文件进行验收D严重质量缺陷或超过检验批范围内的缺陷,经法定检测单位检测鉴定以后,认为不能满足最低限度的安全储备和使用功能的,可按技术处理方案和协商文件进行验收E通过返修或加固处理后仍不能满足安全使用要求的分部工程严禁验收

单选题《在用工业管道定期检验规程》规定具有()情况之一的压力管道安全状况等级不能定为1级。A安装资料齐全B设计、制造、安装质量符合有关法规和标准要求C在设计条件下能安全使用D存在某些不危及安全但难以纠正的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