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大比”成为科举考试的一项固定制度形成 于( )A.唐太宗B.宋神宗C.明太祖D.武则天

“三年大比”成为科举考试的一项固定制度形成 于( )

A.唐太宗
B.宋神宗
C.明太祖
D.武则天

参考解析

解析:本题考查有关科举制度发展演变的史 实。洪武十七年(1384),明王朝正式确立“三年 大比”的制度,即每隔三年举行整个一套自下而 上的考试步骤,规定每逢子、午、卯、酉年的秋季, 举行乡试,称“秋闱”;每逢丑、辰、未、戌年的春 季,举行会试,称"春闱”。乡试八月举行,会试二 月举行,乡、会试都是在初九日为第一场,又三日 为第二场,又三日举行第三场。廷试于三月初一 曰举行。

相关考题:

古代选拔人才的主要方式是科举考试制度,明清时期每三年一次会集各省举人在京城举行的考试称为( )。A、院试B、乡试C、会试D、殿试

古代科举考试中,每三年一次在各省省城举行的考试是( )。

回避制度最早出现于中国,这一制度从东汉正式建立,一直沿用到清末,成为我国古代一项很有特色的官吏制度。()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科举考试“三年一大比”的定制始于()。A.唐太宗B.唐玄宗C.宋仁宗D.宋神宗

“三年大比”成为古代科举考试一项固定制度形成于()。A.唐太宗B.武则天C.明太祖D.宋神宗

在明清科举考试中“大比”是指:( )A.乡试B.院试C.会试

科举考试制度废除于()年。A、1900B、1905C、1911D、1912

在明清科举考试中“大比”是指()A、乡试B、院试C、会试

西方公务员制度产生的前提是()A、专制君主的下台B、科举考试的设立C、民主共和思想的形成D、职业文职官员阶层的出现

在清明科举考试中“大比”是指:()A、乡试B、院试C、会试

科举考试中的殿试、武举、糊名等制度方法开创于()

“三年大比”成为古代科举考试一项固定制度形成于()。A、唐太宗B、武则天C、明太祖D、宋神宗

每隔三年秋季举行的科举考试是()。A、童生试B、殿试C、会试D、乡试

我国于1903年废除科举考试制度。

明代以后使科举考试形成固定格式的是()。A、八股文B、程朱理学C、“四书”、“五经”D、六艺

()形成一整套自下而上的完整科举考试制度。A、东汉B、西汉C、唐D、明清

科举考试“三年一大比”的定制始于()。A、唐太宗B、唐玄宗C、宋仁宗D、宋神宗

单选题科举考试制度废除于()年。A1900B1905C1911D1912

多选题(  )形成一整套自下而上的完整科举考试制度。A东汉B西汉C唐D明清

单选题在清明科举考试中“大比”是指:()A乡试B院试C会试

多选题下列关于科举考试的说法,错误的是(  )。A科举考试起于唐代,盛于明清,清光绪三十一年废止B明代的科举考试,分童生试、乡试、会试和殿试四级进行C取得生员(秀才、相公)资格,才能参加科举考试D会试的第一名叫做状元E乡试是地方考试。唐宋时称“乡贡”“解试”。明清两代在各省城举行。每三年一次,考期在二月初九至十五日,称“春闱”

单选题科举考试“三年一大比”的定制始于()。A唐太宗B唐玄宗C宋仁宗D宋神宗

判断题我国于1903年废除科举考试制度。A对B错

多选题根据明清的科举考试制度,乡试一般每三年一次,在各省省城举行,经乡试合格而取中者称为(  )。A秀才B贡士C举人D解元

单选题“三年大比”成为古代科举考试一项固定制度形成于()。A唐太宗B武则天C明太祖D宋神宗

填空题科举考试中的殿试、武举、糊名等制度方法开创于()

单选题每隔三年秋季举行的科举考试是()。A童生试B殿试C会试D乡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