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赵是省派驻村干部,2015年远赴大山深处的池口村担任村党支部第一书记。下面是他讲的“脱贫攻坚”故事:我从省城出发,颠簸了 10多个小时,才到了池口村。跳下车,映入眼帘的是光秃秃的石甸山。村支书老韩招呼我在村口吃了一碗石甸花椒酱面。虽然花椒麻得嘴好久没有感觉,但是花椒酱独特的鲜香口感让我赞不绝口。老韩在旁边笑着说:“石甸花椒酱可是咱这里的宝贝。”吃完饭,放下行李,老韩陪着我到村里走了走。刚开始我还挺乐观的,看上去这村子不穷啊,但是越往村里走,我的心就越凉。村民老左家的房子没有门,房间里没有家具、家电,屋子的一角堆着一堆杂粮,炕上的被子已经看不出颜色。老左告诉我:池口村地薄、种粮食收成低,只够糊口。除了种地,自己也不知道还能干些啥。现在家里穷,一天只能吃两顿饭。像他这样的人家,村里还有好几户。回村部的路上,老韩指着周边的大山说:“我们是守着金娃娃挨穷呀!你看,石甸山上 1000多亩地,已经荒了十几年了,如果能把这地开发好,起码吃饭就不用愁了。”接下来一个多月,我挨家挨户到农户家走访,一直在想,贫困地区缺什么?种植、养殖技术老百姓都会,但是“应该做什么、怎么做、怎么能卖出去”,这些问题不解决,村子就难以摆脱贫困。问题找到了,怎么破题呢?我想到了石甸花椒酱。这十里八村的家家户户都喜欢用花椒制作花椒酱,一日三餐都离不开它。既然本地这么多人吃,是不是能产业化,做成一个产品呢?同时,制作花椒酱对花椒的需求量特别大,也能带动花椒种植。2015年当年,我几乎走遍了省内的大型超市、批发市场,发现和目前市场上的花椒酱不同,我们石甸花椒酱麻辣鲜香、口感独特,不仅在本地有市场,还有可能借助电商扶贫政策卖到全国去。有了想法,还要有办法。听说要开发石甸花椒酱,不仅是村民,许多村干部也都不相信。老韩说:“万一卖不出去怎么办?咱们可赔不起啊!”为此,我带着村干部不但到周边县区了解情况,还专程到省食品研究院咨询石甸花椒酱产业化的可行性,请教生产加工、质量检验以及食品安全等问题,排除了花椒酱存在有害成分和菌群超标的可能性。这次调研,统一了大家的思想。老韩说:“小赵书记,咱们村干部都认定你了,今后我们跟着你好好干!”2016年 10月,当地第一家村集体企业池口农副产品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挂牌,村民可以技术入股或半成品入股。我代表公司与省食品研究院、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签订合作协议,共同开发、推广石甸花椒酱。2017年初,第一批石甸花椒酱上市后,短短几天就销售一空,村民们都乐坏了。仅靠石甸花椒酱一项,去年村集体就实现了 66万元的收入。我始终没有忘记老韩说的石甸山,没事就上去转悠,考虑到底该怎么开发。2015年外出做市场调研时,我看到梅花椒价格非常高,就帮着村里申请到“惠农贷款”,买了 1000棵树苗,种到山上。现在,石甸山已经种植梅花椒 500多亩,成为池口村的“绿色银行”。现如今,我不管到谁家,都留我吃饭,谁家杀鸡或者杀羊,都会想着我。老韩风趣地说:“小赵书记,你现在是我们这的‘狗不叫干部’,乡亲们的狗见了你不但不叫,还直摇尾巴哩。”问题二、省里召开扶贫工作座谈会,邀请小赵介绍发展花椒酱产业的经验。根据“给定资料2”,请为小赵写一份发言提纲。要求:(1)紧扣材料,内容具体;(2)语言简明,有逻辑性;(3)不超过400 字。【审题及答题思路】省里召开扶贫工作座谈会,邀请小赵介绍发展花椒酱产业的经验。【主题:发展花椒酱产业。】根据“给定资料2”【出现根据一词,只需阅读给定资料2】,请为小赵写一份发言提纲。【①“一份发言提纲”量词+文种的形式提示本题为公文题,而出现“提纲”字样,则说明本道题不必注重格式。但为以防万一,可以加上标题,标题可以写为:关于发展花椒酱产业经验的发言提纲。②由“召开扶贫座谈会,介绍发展花椒酱产业的经验”可判断本题的写作目的为“介绍经验”,也即题目为总结类公文,故作答内容可能是发展花椒酱产业的背景、问题,发展花椒酱产业的对策、意义等。当然,根据题目要求,本题要介绍的内容可能最重要的就是对策部分。】要求:(1)紧扣资料【注意答案要点来源于材料,避免主观臆断】,内容具体【找出与“发展花椒酱产业”相关的所有内容】;(2)语言简明【表述言简意赅,尽量使用短语段句作答】,有逻辑性【层次清晰,按照材料逻辑分层次作答】;(3)不超过400 字。

小赵是省派驻村干部,2015年远赴大山深处的池口村担任村党支部第一书记。下面是他讲的“脱贫攻坚”故事:
我从省城出发,颠簸了 10多个小时,才到了池口村。跳下车,映入眼帘的是光秃秃的石甸山。村支书老韩招呼我在村口吃了一碗石甸花椒酱面。虽然花椒麻得嘴好久没有感觉,但是花椒酱独特的鲜香口感让我赞不绝口。老韩在旁边笑着说:“石甸花椒酱可是咱这里的宝贝。”吃完饭,放下行李,老韩陪着我到村里走了走。刚开始我还挺乐观的,看上去这村子不穷啊,但是越往村里走,我的心就越凉。村民老左家的房子没有门,房间里没有家具、家电,屋子的一角堆着一堆杂粮,炕上的被子已经看不出颜色。老左告诉我:池口村地薄、种粮食收成低,只够糊口。除了种地,自己也不知道还能干些啥。现在家里穷,一天只能吃两顿饭。像他这样的人家,村里还有好几户。
回村部的路上,老韩指着周边的大山说:“我们是守着金娃娃挨穷呀!你看,石甸山上 1000多亩地,已经荒了十几年了,如果能把这地开发好,起码吃饭就不用愁了。”接下来一个多月,我挨家挨户到农户家走访,一直在想,贫困地区缺什么?种植、养殖技术老百姓都会,但是“应该做什么、怎么做、怎么能卖出去”,这些问题不解决,村子就难以摆脱贫困。问题找到了,怎么破题呢?我想到了石甸花椒酱。这十里八村的家家户户都喜欢用花椒制作花椒酱,一日三餐都离不开它。既然本地这么多人吃,是不是能产业化,做成一个产品呢?同时,制作花椒酱对花椒的需求量特别大,也能带动花椒种植。2015年当年,我几乎走遍了省内的大型超市、批发市场,发现和目前市场上的花椒酱不同,我们石甸花椒酱麻辣鲜香、口感独特,不仅在本地有市场,还有可能借助电商扶贫政策卖到全国去。
有了想法,还要有办法。听说要开发石甸花椒酱,不仅是村民,许多村干部也都不相信。老韩说:“万一卖不出去怎么办?咱们可赔不起啊!”为此,我带着村干部不但到周边县区了解情况,还专程到省食品研究院咨询石甸花椒酱产业化的可行性,请教生产加工、质量检验以及食品安全等问题,排除了花椒酱存在有害成分和菌群超标的可能性。这次调研,统一了大家的思想。老韩说:“小赵书记,咱们村干部都认定你了,今后我们跟着你好好干!”2016年 10月,当地第一家村集体企业池口农副产品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挂牌,村民可以技术入股或半成品入股。我代表公司与省食品研究院、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签订合作协议,共同开发、推广石甸花椒酱。2017年初,第一批石甸花椒酱上市后,短短几天就销售一空,村民们都乐坏了。仅靠石甸花椒酱一项,去年村集体就实现了 66万元的收入。
我始终没有忘记老韩说的石甸山,没事就上去转悠,考虑到底该怎么开发。2015年外出做市场调研时,我看到梅花椒价格非常高,就帮着村里申请到“惠农贷款”,买了 1000棵树苗,种到山上。现在,石甸山已经种植梅花椒 500多亩,成为池口村的“绿色银行”。现如今,我不管到谁家,都留我吃饭,谁家杀鸡或者杀羊,都会想着我。老韩风趣地说:“小赵书记,你现在是我们这的‘狗不叫干部’,乡亲们的狗见了你不但不叫,还直摇尾巴哩。”
问题二、省里召开扶贫工作座谈会,邀请小赵介绍发展花椒酱产业的经验。根据“给定资料2”,请为小赵写一份发言提纲。
要求:
(1)紧扣材料,内容具体;
(2)语言简明,有逻辑性;
(3)不超过400 字。
【审题及答题思路】
省里召开扶贫工作座谈会,邀请小赵介绍发展花椒酱产业的经验。【主题:发展花椒酱产业。】根据“给定资料2”【出现根据一词,只需阅读给定资料2】,请为小赵写一份发言提纲。【①“一份发言提纲”量词+文种的形式提示本题为公文题,而出现“提纲”字样,则说明本道题不必注重格式。但为以防万一,可以加上标题,标题可以写为:关于发展花椒酱产业经验的发言提纲。②由“召开扶贫座谈会,介绍发展花椒酱产业的经验”可判断本题的写作目的为“介绍经验”,也即题目为总结类公文,故作答内容可能是发展花椒酱产业的背景、问题,发展花椒酱产业的对策、意义等。当然,根据题目要求,本题要介绍的内容可能最重要的就是对策部分。】
要求:
(1)紧扣资料【注意答案要点来源于材料,避免主观臆断】,内容具体【找出与“发展花椒酱产业”相关的所有内容】;
(2)语言简明【表述言简意赅,尽量使用短语段句作答】,有逻辑性【层次清晰,按照材料逻辑分层次作答】;
(3)不超过400 字。


参考解析

解析:关于发展花椒酱产业经验的发言提纲
本地优势:石甸花椒酱是池口村的特产。
存在的问题:池口村经济落后,缺乏创收路径,不能有效利用资源。
一、结合实际,科学规划。1.实地走访,探寻适合贫困地区发展的产业。2.考虑利用本地优势资源、推动其产业化发展,同时带动周边产业的可行性。3.开展市场调查,确认产品优势,预估市场前景。二、多方合作,开展创业。1.进行产业可行性及产品安全性调研,统一思想,坚定信心。2.创办公司,丰富村民入股方式。3.与省级专业研究单位、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签订合作协议,共同开发、推广新产品,实现创收。三、因地制宜,持续发展。申请“惠农贷款”,开发利用本地自然资源,促进经济长远发展。

相关考题:

第一书记要在乡镇党委领导下,在()的支持下,指导帮助村党支部书记抓好脱贫攻坚工作。A.村党支部B.派出单位C.乡镇党委D.支部书记

在脱贫攻坚中,采取()机制。()A.分级负责B.驻村联户C.部门驻村负责D.结对帮扶

脱贫攻坚“四支力量”包括()。A.村“两委”成员B.包村干部C.驻村工作队D.第一书记E.帮扶部门

脱贫攻坚驻村工作队中的“四支队伍”主要是指“()、驻村工作队、帮扶责任人、村两委班子”四支队伍力量。 A、第一书记B、大村长C、脱贫队D、大书记

因村派人是指凡是脱贫攻坚的贫困村,都要外派第一书记和扶贫脱贫工作组。()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村贫困户退出首先由第一责任人()结合上年度脱贫计划,组织村民民主评议,提出拟脱贫退出贫困户名单,征得拟退出贫困户同意后,初步确定脱贫退出贫困户 A.镇办包村干部B.驻村工作队C.第一书记D.村党支部书记

在建档立卡贫困村成立脱贫攻坚四支队伍临时党支部,原则上由()担任临时党支部书记。()A.帮扶部门B.村干部C.驻村工作队队长D.第一书记

贫困户退出首先由()结合上年度脱贫计划,组织村民民主评议,提出拟脱贫退出贫困户名单,征得拟退出贫困户同意后,初步确定脱贫退出贫困户。()A.镇办包村干部B.驻村工作队C.第一书记D.村“两委”

第一书记要在乡镇党委领导下,在()的支持下,指导帮助村党支部书记抓好脱贫攻坚工作。A、村党支部B、派出单位C、乡镇党委D、支部书记

要继续选派优秀机关干部到()担任“第一书记”,努力实现“一人驻村、单位全员帮扶”。A、贫困村B、软弱涣散村C、民族村D、产业村

在建档立卡贫困村成立脱贫攻坚四支队伍临时党支部,原则上由()担任临时党支部书记。A、帮扶部门B、村干部C、驻村工作队队长D、第一书记

在经济较发达的青岛,平度市的脱贫攻坚任务是最艰巨的,约占青岛市的55%,共有()个省定贫困村、128个青岛市经济薄弱村,6个青岛市经济薄弱镇。

贫困户退出首先由()结合上年度脱贫计划,组织村民民主评议,提出拟脱贫退出贫困户名单,征得拟退出贫困户同意后,初步确定脱贫退出贫困户。A、镇办包村干部B、驻村工作队C、第一书记D、村“两委”

脱贫攻坚的三支力量是指()。A、村党支部B、驻村帮扶工作队C、乡镇党委D、第一书记

各县(区)统筹整合本地脱贫攻坚项目资金,每年为本辖区所有第一书记每人安排多少元的驻村帮扶经费?

在脱贫攻坚中,采取()机制。A、分级负责B、驻村联户C、部门驻村负责D、结对帮扶

建立第一书记派驻长效工作机制,全面向贫困村、()和()派出第一书记,并向乡村振兴任务重的村拓展。

打攻坚战的关键是人。党员干部“()”到贫困村驻村帮扶,机关优秀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280多万驻村干部、第一书记奋战在脱贫一线,全国百余名共产党员牺牲在反贫困斗争的决战场上。

驻村工作队、党支部第一书记考核工作,在自治区脱贫攻坚指挥部统一领导下,由()共同组织实施。A、各级驻村单位和强基办B、各级驻村单位和组织部C、各级驻村单位和扶贫办D、各级扶贫办和强基办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11日来到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大凉山深处,走进彝族贫困群众家中,看实情、问冷暖、听心声,同当地干部群众共商精准脱贫之策。在考察脱贫攻坚工作时习近平强调,打赢脱贫攻坚战,特别要()。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要真抓实干、坚持不懈,真正把让人民群众过上好日子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A、建强基层党支部B、建强村委会C、加强基层公务员队伍建设D、读懂老百姓

《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实施意见》中贫困户、贫困村、贫困县脱贫摘帽的程序是怎样规定的?

单选题贫困村党支部应当动员和带领群众,全力打赢()攻坚战。A环保B化解债务C脱贫D奔小康

填空题建立第一书记派驻长效工作机制,全面向贫困村、()和()派出第一书记,并向乡村振兴任务重的村拓展。

填空题自1973年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以来,他带领群众治“穷根”、铺“富路”,把蒋巷村从贫困村发展成为老百姓的幸福家园。他的名字是()。

填空题打攻坚战的关键是人。党员干部“()”到贫困村驻村帮扶,机关优秀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280多万驻村干部、第一书记奋战在脱贫一线,全国百余名共产党员牺牲在反贫困斗争的决战场上。

问答题《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实施意见》中贫困户、贫困村、贫困县脱贫摘帽的程序是怎样规定的?

单选题驻村工作队、党支部第一书记考核工作,在自治区脱贫攻坚指挥部统一领导下,由()共同组织实施。A各级驻村单位和强基办B各级驻村单位和组织部C各级驻村单位和扶贫办D各级扶贫办和强基办

单选题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11日来到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大凉山深处,走进彝族贫困群众家中,看实情、问冷暖、听心声,同当地干部群众共商精准脱贫之策。在考察脱贫攻坚工作时习近平强调,打赢脱贫攻坚战,特别要()。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要真抓实干、坚持不懈,真正把让人民群众过上好日子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A建强基层党支部B建强村委会C加强基层公务员队伍建设D读懂老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