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18岁,上中切牙唇面出现明显的白垩色改变,经医生询问病史后发现该患者曾经居住高氟区,医生诊断为氟牙症。按照TF分类原则计分为A. 2B. 3C. 4D. 5E. 6

患者,男,18岁,上中切牙唇面出现明显的白垩色改变,经医生询问病史后发现该患者曾经居住高氟区,医生诊断为氟牙症。按照TF分类原则计分为

A. 2
B. 3
C. 4
D. 5
E. 6

参考解析

解析:

相关考题:

患者,男性,26岁,临床检查时发现该患牙釉质半透明度有改变,可见白垩色不透明区呈不规则牙面分布(≤25%),怀疑为氟牙症,按标准诊断为A、正常B、可疑C、很轻D、轻度E、中度

患者女,22岁,下颌中切牙釉质的白色不透明区不超过唇面的50%,但超过唇面的25%,其Dean氟牙症分类指数为A、0.5B、1C、2D、3E、4

男,13岁。2岁前生活在高氟区,2岁后迁移至非高氟区。可能会出现氟牙症的牙是A、第一双尖牙B、第二双尖区C、第一恒磨牙D、第二恒磨牙E、切牙

患者,男性,19岁,上切牙唇面各出现明显的白垩色改变,经医生询问病史后发现该患者曾经居住高氟区,医生诊断为氟牙症。按照TF分类原则计分为( )A.1B.2C.3D.4E.5

一患者右上中切牙和侧切牙唇面各有一块1mm大小白垩色斑,边界尚清楚,经医生检查和询问病史后诊断为A、轻度氟牙症B、非氟性斑C、脱矿性斑D、色素附着E、正常牙

一患者右上中切牙和侧切牙唇面各有一块lmm大小白垩色斑,边界尚清楚,经李大夫检查和询问病史后诊断为A.很轻度氟牙症B.非氟性斑C.脱矿性斑D.色素附着E.正常牙

患者,男,18岁,上中切牙唇面各出现明显的白垩色改变,经医生询问病史后发现该患者曾经居住高氟区,医生诊断为氟牙症。按照TF分类原则记分为A.2B.3C.4D.5E.6

患者,男,20岁,临床检查发现牙釉质半透明度改变,可见白垩色不透明区呈不规则牙面分布,不超过牙面的25%。按照Dean分类标准,诊断氟牙症为A.正常B.可疑C.很轻度D.轻度E.中度

患者女,22岁,下颌中切牙釉质的白色不透明区不超过唇面的50%,但超过唇面的25%,其Dean氟牙症分类指数为A.0.5B.1C.2D.3E.4

患者因前牙不美观要求改善就诊,查体见前牙区牙面有茶褐色着色,无牙体缺损。询问病史,患者幼年有高氟地区居住史人体慢性氟中毒的表现为A.骨骼肌损害B.氟牙症C.神经系统损害D.肾脏损害E.以上皆是

患者因前牙不美观要求改善就诊,查体见前牙区牙面有茶褐色着色,无牙体缺损。询问病史,患者幼年有高氟地区居住史下列哪些不是氟牙症的特点A.酸蚀抵抗力强B.在同时期萌出牙上可见白垩色或棕色斑块C.5岁后迁入高氟区不会引起氟牙症D.多见于恒牙E.摩擦耐受差

患者因前牙不美观要求改善就诊,查体见前牙区牙面有茶褐色着色,无牙体缺损。询问病史,患者幼年有高氟地区居住史按照Dean氟牙症分类,该患者情况是A.中度B.重度C.可疑D.极重度E.轻度

患者女,35岁,要求上前牙美观修复。并自述全口牙萌出时均无光亮外表。查见全口牙面呈轻度白垩状,并有浅黄色斑条;两上颌中切牙唇面小块黄褐色斑。牙面均无实质性缺损。还应补充询问的既往史为()。A、母亲妊娠患病史B、婴儿时期疾病史C、幼儿时期疾病史D、幼时疾病服药史E、在高氟区生活史

男孩,10岁,2岁前生活在高氟区,以后随父母迁移至低氟区。如果发现该儿童患氟牙症的牙整个牙面呈现明显的白垩釉质,釉质表面无明显缺损,根据TF分类法,将该牙记分为()A、3B、4C、5D、6E、7

单选题一患者右上中切牙和侧切牙唇面各有一块1mm大小白垩色斑,边界尚清楚,经医生检查和询问病史后诊断为()。A轻度氟牙症B非氟性斑C脱矿性斑D色素附着E正常牙

单选题患者男,12岁,正在进行正畸治疗,医生建议他使用氟化凝胶防龋。如果发现他患氟牙症的牙光滑面呈明显白垩釉质,且釉质表面有直径2mm的窝状缺损,根据TF分类法,将该牙记分为()A3B4C5D6E7

单选题某儿童,12岁,2岁前生活在高氟区,以后随父母迁移至低氟区。如果发现他患氟牙症的牙齿光滑面呈明显白垩釉质,且釉质表面有直径2mm的窝状缺损,根据TF分类法,将该牙记分为()A3B4C5D6E7

单选题患者,男性,26岁,临床检查时发现该患牙釉质半透明度有改变,可见白垩色不透明区呈不规则牙面分布(≤25%),怀疑为氟牙症,按标准诊断为(  )。A正常B可疑C很轻D轻度E中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