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21岁,因牙齿松动半年就诊。无全身疾病,无青霉素过敏史。医生诊断为广泛性侵袭性牙周炎。经牙周系统治疗后,复査的间隔期开始应为A.每1~2个月1次B.每2~3个月1次C.每2~4个月1次D.每3~4个月1次E.每3~6个月1次

患者,男,21岁,因牙齿松动半年就诊。无全身疾病,无青霉素过敏史。医生诊断为广泛性侵袭性牙周炎。经牙周系统治疗后,复査的间隔期开始应为

A.每1~2个月1次
B.每2~3个月1次
C.每2~4个月1次
D.每3~4个月1次
E.每3~6个月1次

参考解析

解析:广泛性侵袭性牙周炎防止复发应加强定期复查和必要的后续治疗,因易复发,故应密切观察。长期疗取决于患者的依从性和维护治疗的措施。复查的间隔期依患者的菌斑和炎症控制情况而定,开始的间隔要短,每1~2个月一次,多次之后若病情稳定,间隔期可逐渐延长。

相关考题:

女,30岁。因牙松动就诊,临床检查发现:多数牙齿松动、移位,牙周袋探诊深度为5~9mm。若要确诊为侵袭性牙周炎,诊断前最重要的一项辅助检查是A、全身状况B、关系检查C、调查家族史D、X线片E、白细胞趋化功能

患者,女16岁,因牙齿松动求治。三月前上颌前牙因不慎摔倒导致松动,其余牙未受外伤,但近一个月感觉下前牙松动,同时下后牙松动嚼咀无力。检查:左下颌切牙、右下颌第一恒磨牙牙周袋>6mm,附着丧失≥5mm,X线片显示牙槽骨吸收超过根长的1/2,Ⅱ度松动,冷热诊正常。右上颌中切牙牙周夹板固定,牙周袋≤4mm,附着丧失1~2mm,X线片显示牙槽骨吸收未超过根长的1/3。口腔卫生良好。患者诊断为A、慢性牙龈炎B、慢性牙周炎C、青春期龈炎D、局限型侵袭性牙周炎E、广泛性侵袭性牙周炎

患者,男性,22岁,因刷牙出血,牙齿松动半年就诊。无全身疾病。牙周龈上、龈下洁治后,临床检查见左下颌第一磨牙颊侧中央仍有7mm深牙周袋,探诊出血。 如右下后牙咬合不适半个月。检查:探针可进入6根分叉区,且探诊后出血。诊断为根分叉病变。该病变程度的判断,主要依据是A.牙松动度B.叩诊C.探诊和X线片D.扪诊E.视诊

患者,男性,48岁,牙齿松动咬物无力就诊,临床诊断为牙周炎,医生对他进行牙周系统治疗后,嘱其每隔多长时间来进行牙周维护治疗( )A.1~2个月B.3~6个月C.1 2个月D.24个月E.36个月

男,20岁。诊断为局限型侵袭性牙周炎,在牙周基础治疗的同时准备给予全身抗生素治疗,最佳选择是A、甲硝唑B、米诺环素C、青霉素D、非甾体类抗炎药E、链霉素

患者,男,21岁。因牙齿松动半年就诊。无全身疾病,无青霉素过敏史。接诊医生诊断为广泛型侵袭性牙周炎。经牙周系统治疗后复查的间隔期开始应为A、每2~4个月1次B、每2~3个月1次C、每1~2个月1次D、每3~4个月1次E、每3~6个月1次

患者,男,因牙齿松动半年就诊。无全身疾病,未接受过牙科治疗。如诊断为广泛型侵袭性牙周炎,年龄通常在A.20岁以下B.20岁左右C.20岁以上D.30岁以下E.35岁以下

某男,45岁,牙齿松动咬物无力就诊,临床诊断为牙周炎,医生在对他进行牙周系统治疗后,嘱其每隔多长时间来进行牙周维护治疗A.1个月B.3个月C.6个月D.12个月E.24个月

患者,男性,21岁,因牙齿松动半年就诊。无全身疾病,无青霉素过敏史。接诊医生诊断为广泛型侵袭性牙周炎,经牙周系统治疗后,复查的间隔期开始应为A.每2~3个月1次B.每2~4个月1次C.每1~2个月1次D.每3~4个月1次E.每3~6个月1次

男性,30岁,刷牙出血,多数牙松动,部分牙因为松动拔除。全口大多数牙重度牙周破坏。最可能诊断为A.成人牙周炎B.局限性青少年牙周炎C.广泛性侵袭性牙周炎D.糖尿病伴牙周炎E.艾滋病伴牙周炎

患者,男性,45岁,牙齿松动咬物无力就诊,临床诊断为牙周炎,医生在对他进行牙周系统治疗后嘱其每隔多长时间来进行牙周维护治疗A.1个月B.3个月C.6个月D.12个月E.24个月

患者,男性,21岁,因牙齿松动半年就诊。无全身疾病,无青霉素过敏史。接诊医生诊断为广泛型侵袭性牙周炎,经牙周系统治疗后,复查的间隔期开始应为A:每2~4个月1次B:每2~3个月1次C:每1~2个月1次D:每3~4个月1次E:每3~6个月1次

男,20岁。临床诊断为局限型侵袭性牙周炎,在牙周基础治疗的同时准备给予全身抗生素治疗,最佳选择是A:甲硝唑B:米诺环素C:青霉素D:非甾,体抗炎药E:链霉素

患者,男,34岁,主诉近一两年来自觉全口牙齿松动,咀嚼力量减弱。若此患者诊断为广泛型侵袭性牙周炎,造成此患者牙齿松动的最主要原因是A.牙龈炎症B.牙槽骨的吸收C.原发性创伤D.继发性创伤E.牙周韧带炎症

患者,男,22岁,因刷牙出血,牙齿松动半年就诊。无全身疾病。牙周龈上、龈下洁治后,临床检查见左下颌第一磨牙颊侧中央仍有7mm深牙周袋,探诊出血。相应治疗方案应是A.牙周翻瓣术B. GTRC.半牙切除术D.调牙合E.以上都可能

患者,男,45岁,牙齿松动咬物无力就诊,临床诊断为牙周炎,医生在对他进行牙周系统治疗后嘱其每隔多长时间来进行牙周维护治疗A. 1个月B. 3个月C. 6个月D. 12个月E. 24个月

患者,男,21岁,因牙齿松动半年就诊。无全身疾病,无青霉素过敏史。医生诊断为广泛性侵袭性牙周炎。经牙周系统治疗后,复查的间隔期开始应为A:每1~2个月1次B:每2~3个月1次C:每2~4个月1次D:每3~4个月1次E:每3~6个月1次

患者,男性,45岁,牙齿松动咬物无力就诊,临床诊断为牙周炎。医生在对他进行牙周系统治疗后嘱其每隔多长时间来进行牙周维护治疗A:1个月B:3个月C:6个月D:12个月E:24个月

患者,男,22岁,因刷牙出血,牙齿松动半年就诊。无全身疾病。牙周龈上、龈下洁治后,临床检查见左下颌第一磨牙颊侧中央仍有7mm深牙周袋,探诊出血。C.探诊和X线片D.扪诊E.视诊

患者,男,22岁,因刷牙出血,牙齿松动半年就诊。无全身疾病。牙周龈上、龈下洁治后,临床检查见左下颌第一磨牙颊侧中央仍有7mm深牙周袋,探诊出血。最可能的诊断是A.青少年后期牙周炎B.慢性牙周炎C.侵袭性牙周炎D.快速进展型牙周炎E.成人牙周炎

患者,男,21岁,因牙齿松动半年就诊。无全身疾病,无青霉素过敏史。接诊医生诊断为广泛性侵袭性牙周炎,经牙周系统治疗后,复查的间隔期开始应为A.每2~3个月1次B.每2~4个月1次C.每1~2个月1次D.每3~4个月1次E.每3~6个月1次

患者,男,22岁,因刷牙出血,牙齿松动半年就诊。无全身疾病。牙周龈上、龈下洁治后,临床检查见左下颌第一磨牙颊侧中央仍有7mm深牙周袋,探诊出血。请分析牙周龈上、龈下洁治后,深牙周袋存在的原因是A.牙周洁治不彻底B.自我菌斑控制不良C.不良修复体D.釉突E.以上都可能

患者,女,20岁,因双侧后牙咀嚼无力就诊。提示:进一步检查明确诊断为广泛性侵袭性牙周炎。提问:应选择的治疗方案包括()A、牙周基础治疗B、定期复查C、全身抗生素疗法D、X线片,决定第一磨牙的治疗方案E、可定期作龈下菌斑细菌学检查F、拔除双侧上第一磨牙后择期修复

患者女,20岁。因双侧后牙咀嚼无力就诊。检查:双侧上第一磨牙松动Ⅱ度,下切牙松动Ⅰ度,口腔卫生尚好。诉父亲40岁前已有多个牙松动脱落。应选择的治疗方案包括(提示:进一步检查明确诊断为广泛性侵袭性牙周炎)()A、牙周基础治疗B、定期复查C、全身抗生素疗法D、X线片,决定第一磨牙的治疗方案E、可定期作龈下菌斑细菌学检查F、拔除双侧上第一磨牙后择期修复

患者,女,42岁。左下牙床肿,牙松动半年。检查:牙龈肿胀,溢脓,探近中袋深,松动Ⅱ°,叩痛(+),龋深,牙髓无活力,X线片示根端骨吸收区与近中侧牙槽骨吸收相通,远中侧牙槽骨无吸收。该病应诊断为()。A、牙周-牙髓联合病变B、慢性牙周炎C、根分叉区病变D、牙周脓肿E、侵袭性牙周炎

单选题患者,女,42岁。左下牙床肿,牙松动半年。检查:牙龈肿胀,溢脓,探近中袋深,松动Ⅱ°,叩痛(+),龋深,牙髓无活力,X线片示根端骨吸收区与近中侧牙槽骨吸收相通,远中侧牙槽骨无吸收。该病应诊断为()。A牙周-牙髓联合病变B慢性牙周炎C根分叉区病变D牙周脓肿E侵袭性牙周炎

单选题男,20岁。诊断为局限型侵袭性牙周炎,在牙周基础治疗的同时准备给予全身抗生素治疗,最佳选择是()A甲硝唑B米诺环素C青霉素D非甾体类抗炎药E链霉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