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抑制呼吸链的部位是A.复合体Ⅰ B.复合体Ⅱ C. 复合体Ⅲ D.复合体IV

CO抑制呼吸链的部位是
A.复合体Ⅰ B.复合体Ⅱ C. 复合体Ⅲ D.复合体IV


参考解析

解析:参阅【2003NO25】插图。CO主要与复合体IV中的还原型Cyta3结合,阻断电子传递给O2,从而抑制呼吸链。

相关考题:

CO抑制呼吸链的部位是A.复合体ⅠB.复合体ⅡC.复合体ⅢD.复合体Ⅳ

呼吸链抑制剂作用描述正确的是A、阻断呼吸链中所有电子传递B、阻断呼吸链中开头部分电子传递C、阻断呼吸链中某部位电子传递D、阻断呼吸链中结尾部分电子传递E、直接破坏线粒体

有位68岁的老年女性患者因高血压危象几次人院治疗,静脉点滴硝普钠后引起呼吸抑制,考虑可能是硫氰化物蓄积性中毒。硫氰化物中的CN-是呼吸链抑制剂,其作用位点在A.呼吸链复合体ⅠB.呼吸链复合体ⅡC.呼吸链复合体ⅢD.呼吸链复合体ⅣE.泛醌

下列哪种物质是呼吸链抑制剂A.苍术苷B.寡霉素C.CO2D.2,4-二硝基苯酚E.氰化物

呼吸链中起电子传递作用的金属是A. MgB. ZnC. FeD. Co

当电子通过呼吸链传递给氧被CN-抑制后,这时偶联磷酸化:A.在部位1进行B.在部位2进行C.部位1.2仍可进行D.在部位1.2.3都可进行E.在部位1.2.3都不能进行,呼吸链中断

下列哪种物质是呼吸链抑制剂()A、苍术苷B、寡霉素C、CO2D、2,4-二硝基苯酚E、氰化物

不属于呼吸链组分的是()。A、CytbB、CoQC、Cytaa3D、CO2

当电子通过呼吸链传递给O2被CN-抑制后,这时偶联磷酸化的情况是()。A、在部位1可进行B、在部位2可进行C、在部位1、2仍可进行D、在部位1、2、3都可进行E、在部位1、2、3都不能进行,呼吸链中断

从呼吸链的角度阐述CO的中毒机理。

局麻药到达作用部位所必须的()A、碱基(RN)B、阳离子(RNH’)C、C.离解常数(pKD、酯链(—CO—)E、酰胺链(—CNH—)

鱼藤酮,抗霉素A,CN-、N3-、CO的对呼吸链的抑制作用部位分别是()。

在NADH呼吸链中,电子传递过程与磷酸化作用相偶联的三个部位是()、()、()。可分别被()、()、()所抑制。

解偶联剂2,4-二硝基苯酚的作用是()。A、既抑制电子在呼吸链上的传递,又抑制ATP的生成B、不抑制电子在呼吸链上的传递,但抑制ATP的生成C、抑制电子在呼吸链上的传递,不抑制ATP的生成D、既不抑制电子在呼吸链上的传递,又不抑制ATP的生成

CO对呼吸链的抑制作用是由于它对细胞色素氧化酶而不是对NADH脱氢酶产生抑制。

用特殊的抑制剂可将呼吸链分成许多单个反应,这是一种研究氧化磷酸化中间步骤的有效方法,常用的抑制剂及作用如下: ①鱼藤酮抑制电子由()向()的传递。 ②抗毒素A抑制电子由()向()的传递。 ③氰化物、CO抑制电子由()向()的传递。

判断题CO对呼吸链的抑制作用是由于它对细胞色素氧化酶而不是对NADH脱氢酶产生抑制。A对B错

单选题CO引起中毒是因为CO抑制了呼吸链中的哪个部分?(  )A不需氧脱氢酶B辅酶QC铁硫中心D细胞色素aa3

单选题氰化物中毒是呼吸链中受抑制的部位在(  )。ANADH→FMNBFMN→CoQCCoQ→Cyt aa3DCyt aa3→1/2CO2

填空题鱼藤酮,抗霉素A,CN-、N3-、CO的对呼吸链的抑制作用部位分别是()。

单选题当电子通过呼吸链传递给O2被CN-抑制后,这时偶联磷酸化的情况是()。A在部位1可进行B在部位2可进行C在部位1、2仍可进行D在部位1、2、3都可进行E在部位1、2、3都不能进行,呼吸链中断

单选题呼吸链抑制剂作用描述正确的是()A阻断呼吸链中所有电子传递B阻断呼吸链中开头部分电子传递C阻断呼吸链中某部位电子传递D阻断呼吸链中结尾部分电子传递E直接破坏线粒体

填空题在NADH呼吸链中,电子传递过程与磷酸化作用相偶联的三个部位是()、()、()。可分别被()、()、()所抑制。

问答题从呼吸链的角度阐述CO的中毒机理。

单选题解偶联剂2,4-二硝基苯酚的作用是()。A既抑制电子在呼吸链上的传递,又抑制ATP的生成B不抑制电子在呼吸链上的传递,但抑制ATP的生成C抑制电子在呼吸链上的传递,不抑制ATP的生成D既不抑制电子在呼吸链上的传递,又不抑制ATP的生成

单选题当电子通过呼吸链传递给氧被CN-抑制后,这时偶联磷酸化:()。A在部位1进行B在部位2进行C部位1、2仍可进行D在部位1、2、3都可进行E在部位1、2、3都不能进行,呼吸链中断

单选题氰化物中毒时呼吸链中受抑制的部位在()ANADH→FMNBFMN→COQCCOQ→Cytaa3DCytaa3→1/2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