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于2017年6月5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2020年以来,公司发生了如下事项:(1)公司董事孙某因出国定居,于2020年1月11日辞去董事职务,并于2020年5月11日将其所持甲公司股票5万股全部卖出。(2)公司监事李某通过其妻子张某名下的股票账户于2020年3月9日以均价每股8元买入甲公司股票5万股,并于2020年7月10日以均价每股12元将上述股票全部卖出,获利20万元。(3)2020年4月20日,甲公司公布年度报告。为甲公司年度报告出具审计报告的注册会计师周某于2020年4月30日买入甲公司股票1万股。(4)2020年5月,甲公司的控股股东赵某通过关联交易给甲公司造成了6000万元的经济损失。甲公司作为原告对赵某提起诉讼,要求赵某赔偿该损失,赵某仅以该交易已经履行了信息披露、经股东大会同意等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公司章程规定的程序为由进行抗辩。要求:根据上述内容,分别回答下列问题:(1)孙某卖出所持甲公司股票的行为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并说明理由。(2)李某通过其妻子张某名下的股票账户买卖甲公司股票的行为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并说明理由。(3)周某买入甲公司股票的行为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并说明理由。(4)赵某的抗辩能否获得人民法院的支持?并说明理由。

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于2017年6月5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2020年以来,公司发生了如下事项:
(1)公司董事孙某因出国定居,于2020年1月11日辞去董事职务,并于2020年5月11日将其所持甲公司股票5万股全部卖出。
(2)公司监事李某通过其妻子张某名下的股票账户于2020年3月9日以均价每股8元买入甲公司股票5万股,并于2020年7月10日以均价每股12元将上述股票全部卖出,获利20万元。
(3)2020年4月20日,甲公司公布年度报告。为甲公司年度报告出具审计报告的注册会计师周某于2020年4月30日买入甲公司股票1万股。
(4)2020年5月,甲公司的控股股东赵某通过关联交易给甲公司造成了6000万元的经济损失。甲公司作为原告对赵某提起诉讼,要求赵某赔偿该损失,赵某仅以该交易已经履行了信息披露、经股东大会同意等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公司章程规定的程序为由进行抗辩。
要求:
根据上述内容,分别回答下列问题:
(1)孙某卖出所持甲公司股票的行为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并说明理由。
(2)李某通过其妻子张某名下的股票账户买卖甲公司股票的行为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并说明理由。
(3)周某买入甲公司股票的行为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并说明理由。
(4)赵某的抗辩能否获得人民法院的支持?并说明理由。


参考解析

解析:(1)孙某的行为不符合规定。根据规定,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离职后6个月内,不得转让其所持有的本公司股份。
(2)李某的行为不符合规定。根据规定,上市公司、股票在国务院批准的其他全国性证券交易场所交易的公司持有5%以上股份的股东、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将其持有的该公司的股票或者其他具有股权性质的证券在买入后6个月内卖出,或者在卖出后6个月内又买入,由此所得收益归该公司所有,公司董事会应当收回其所得收益。上述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自然人股东持有的股票或者其他具有股权性质的证券,包括其配偶、父母、子女持有的及利用他人账户持有的股票或者其他具有股权性质的证券。
(3)周某的行为符合规定。根据规定,为发行人及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或者收购人、重大资产交易方出具审计报告或者法律意见书等文件的证券服务机构和人员,自接受委托之日起至上述文件公开后5日内,不得买卖该证券。
(4)赵某的抗辩不能获得人民法院的支持。根据规定,关联交易损害公司利益,原告公司依据《公司法》的规定请求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赔偿所造成的损失,被告仅以该交易已经履行了信息披露、经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同意等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公司章程规定的程序为由抗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相关考题:

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欲收购乙上市公司(以下简称乙公司)。如果甲公司实施对乙公司的收购行为,下列各项中,与甲公司构成一致行动人的是()。 A、甲公司的母公司B、与甲公司同时受控于公司的丙公司C、持有甲公司35%的股份,且同时持有乙公司5%股份的丁某D、乙公司的董事长张某的亲姐姐,其持有甲公司1%的股份

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的股票于1996年上市,甲公司股本总额为2亿元人民币。1997年年报披露,甲公司股票每股收益0.46元,实现盈利9200万元,1998年年报披露,甲公司股票每股收益负2.72元,发生亏损5.44亿元;1999年,甲公司股票每股收益实际为负3.80元,亏损额达7.6亿元,甲公司为避免暂停交易的发生,公司财务人员编造虚假报告,年报显示每股收益0.12元,实现盈利2400万元。【问题】(1)有权主体应对甲公司的股票交易做何处理?应由哪个有权主体办理?为什么?(2)甲公司负责人对造假行为负有什么责任?该如何处理?(3)甲公司的财务人员对造假行为负何责任?如何处理?(4)假设甲公司的全部股份均已上市流通,乙公司现持有甲公司股票5000万股,欲收购甲公司,能否发出收购要约?应该怎样做?(5)如果乙公司于1999年7月2日发出收购要约,于同年9月15日将收购情况报告证券交易所,其做法是否正确,为什么?对其收购的股票有何限制?

甲公司通过证券交易所的证券交易,持有乙上市公司已发行的股份达到30%,并打算继续进行收购。为此,甲公司向乙上市公司的所有股东发出收购要约。甲公司实施的以下各项行为,错误的是( )。A.甲公司在收购要约中约定,收购期限为45日B.甲公司在收购期限内,将其持有的乙公司5%的股份转让给丙公司C.甲公司在收购行为完成后的第18个月将其持有的乙公司30%的股份转让给丁公司D.在收购要约确定的承诺期限内,经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及证券交易所批准,甲公司变更了收购要约中的价格条款

按上海证券交易所规定,本所的上市公司网络投票简称为“xx投票”,由上市公司根据其证券全称向证券交易所申请。()

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欲收购乙上市公司(以下简称乙公司)。如果甲公司实施对乙公司的收购行为,下列各项中,与甲公司构成一致行动人的是( )。A.甲公司的母公司B.与甲公司同时受控于A公司的丙公司C.持有甲公司35%的股份,且同时持有乙公司5%股份的丁某D.乙公司的董事长张某的亲姐姐,持有本公司1%的股份

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打算收购乙上市公司(以下简称乙公司)。如果甲公司实施对乙公司的收购行为,下列各项中,与甲公司不是一致行动人的有()。A.甲公司的母公司B.由甲公司总经理兼任董事长的丙公司C.持有甲公司35%的股份,且同时持有乙公司5%股份的丁某D.甲公司财务总监的表姐夫,且其表姐夫持有乙公司5%的股份

甲公司持有乙股份公司(上市公司)6.4%股份,为乙公司第四大股东,2016年11月15日,甲公司减持套现2.9%乙公司股份,3个月后,乙公司股价上扬,甲公司又增持1.9%的乙公司股份,下列选项说法正确的是?A.就增持事项,甲公司在3日内向证券监管机构和证券交易所作出书面报告,通知乙公司公司,并予公告B.甲公司在增持后的3日内不得再行买卖乙公司的股票C.就减持事项,甲公司在3日内向证券监管机构和证券交易所作出书面报告,通知乙公司公司,并予公告D.就减持事项,乙公司应当立即向证券监管机构和证券交易所报送临时报告,并予公告

(2013年)A市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成立于2006年3月,从事化工产品生产,是增值税的一般纳税人。2010年8月,甲公司经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核准,开始向社会发行股票募集资金;同年12月,甲公司股票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2012年10月,甲公司董事刘某参加董事会会议期间,获悉本公司将收购乙上市公司的股份,可能对甲公司股价产生较大影响,于是立即电话通知朋友赵某买进甲公司股票。  根据《证券法》的规定,甲公司董事刘某在董事会会议期间电话通知朋友赵某购进甲公司股票的行为,属于( )A.内幕交易B.证券欺诈C.发布虚假信息D.操纵证券市场

2019年年底,甲公司申请在科创板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上海证券交易所的工作人员审查后发现甲公司存在下列情况,其中不妨碍甲公司在科创板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的有(  )。A.甲公司成立于2013年,于2018年按原账面净资产值折股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B.甲公司现实际控制人并非其原始实际控制人,是2015年才取得对甲公司的实际控制权C.甲公司原来不设董事会、监事会,在2018年组织形式变更时新组建了董事会、监事会D.甲公司董事长赵某2017年年初曾受到中国证监会的行政处罚

上海证券交易所于2010年11月制定了《上海证券交易所公司债券上市规则》,对公司债券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发行作了规范。()

上海证券交易所于2010年11月制定了(),对公司债券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发行作了规范。A:《证券发行与承销管理办法》B:《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C:《上海证券交易所证券发行业务指引》D:《上海证券交易所公司债券上市规则》

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于2003年在()挂牌上市A、上海证券交易所B、深圳证券交易所

甲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甲公司),于2013年10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其实收股本总额为人民币12000万元。2017年12月,中国证监会在对甲公司进行的例行检查中发现以下情况:(1)甲公司于2017年3月18日召开了2016年度股东大会,在该次股东大会上审议通过了甲公司对其控股股东乙公司向丙银行借款提供担保的决议。在股东大会进行该项表决时乙公司未参与表决,该项表决由出席股东大会的其他股东所持表决权的73%获得通过。(2)甲公司因原材料成本大幅上涨,造成2016年年度亏损600万元,股东大会决议以法定公积金400万元和资本公积金200万元弥补亏损。(3)甲公司财务部经理刘某2017年2月辞职离任,2017年7月转让了其所持甲公司股份的10%。刘某的股份转让行为是否合法?并说明理由。

《公司债券发行试点办法》出台后,初期试点的公司范围限于()。A、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B、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C、发行境外上市外资股的境内股份有限公司D、发行境外上市外资股的境外股份有限公司

甲上市公司通过证券交易所的交易,持有乙上市公司已发行的股份5%时,没有停止对乙公司股票的买入。如果甲公司通过证券交易所的交易,持有了乙公司的已发行股份的30%时仍继续进行收购,甲公司应采取什么措施?

甲公司为一家未上市的股份有限公司,以下有关甲股份有限公司股份转让的行为违反了我国《公司法》的规定的是()。A、甲公司成立满1年后,发起人A转让其所持有的甲公司股份B、甲公司的董事B在任职的第1年,转让了其所持公司股份总数的20%C、甲公司的董事C于2004年3月8日辞去董事职务,10月5日转让其所持有的甲公司股份D、甲公司2004年7月15日成功上市交易,甲公司的董事D于次年5月10日转让其所持有的甲公司的股份

甲股份有限公司债券上市交易后因出现法定情形被暂停上市。下列哪些表述符合暂停上市的规定?()A、甲公司最近2年连续亏损B、甲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发生变更C、甲公司发生重大违法行为D、甲公司未按照公司债券募集办法履行义务

甲公司通过在证券交易所的交易,于2014年1月3日持有乙上市公司公开发行股票的5%。回答下列问题。2014年3月1日,甲公司与丙公司通过协议,共同持有乙公司公开发行股票的30%,甲公司继续在证券交易所收乙公司的股票,甲公司应完成下列哪些工作?()A、向乙公司所有股东发出收购要约B、向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报送上市公司收购报告书C、向证券交易所提交上市公司收购报告书D、报送上市公司收购报告书之日起3日内公告收购要约

( )是股份有限公司中股票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股份有限公司。A、股票公司B、上市公司C、证券公司D、证券交易所

问答题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于2017年6月5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2018年以来,公司发生了下列事项:(1)2018年8月,董事钱某将所持甲公司股份1000股全部卖出。(2)董事孙某因出国定居,于2018年6月辞去董事职务,并于2018年10月将其所持甲公司股份5万股全部卖出。(3)监事李某于2018年4月9日以均价每股8元购入甲公司股票5万股,并于2018年9月10日以均价每股16元将上述股票全部卖出。(4)2018年4月12日,甲公司发布年度报告。为甲公司年报出具审计报告的注册会计师周某于2018年4月20日购买甲公司股票1万股。要求:根据上述内容,分别回答下列问题:(1)钱某卖出所持甲公司股票的行为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并说明理由。(2)孙某卖出所持甲公司股票的行为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并说明理由。(3)李某买卖甲公司股票的行为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并说明理由。(4)周某买入公司股票的行为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并说明理由。

问答题1993年9月30日,甲公司向中国证监会上海证券交易所和乙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报告并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公告,声明已持有乙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发行在外的普通股5%以上的股份。经调查,1993年9月29日,甲公司持有的乙公司股票为4.56%,在此之前,甲公司关联企业丙公司和丁公司在9月28日所持有的乙公司股票就分别达到了4.52%和1.57%,合计6.09%,已经超过了法定报告义务要求的比例。而在9月30日,甲公司仍下单扫盘,截至1993年9月30日,甲公司报告并公告时,三个公司合计持有的乙公司股份已达17.07%。另外,1993年9月30日,甲公司的两个关联企业分别将其持有的乙公司股票共114.77万股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系统卖给了甲公司,24.6万股卖给了其他股民。经研究,中国证监会决定对甲公司及其关联企业作出处理。本案中甲公司及其关联企业违反了信息披露制度,主要表现在哪几方面?

问答题1993年9月30日,甲公司向中国证监会上海证券交易所和乙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报告并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公告,声明已持有乙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发行在外的普通股5%以上的股份。经调查,1993年9月29日,甲公司持有的乙公司股票为4.56%,在此之前,甲公司关联企业丙公司和丁公司在9月28日所持有的乙公司股票就分别达到了4.52%和1.57%,合计6.09%,已经超过了法定报告义务要求的比例。而在9月30日,甲公司仍下单扫盘,截至1993年9月30日,甲公司报告并公告时,三个公司合计持有的乙公司股份已达17.07%。另外,1993年9月30日,甲公司的两个关联企业分别将其持有的乙公司股票共114.77万股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系统卖给了甲公司,24.6万股卖给了其他股民。经研究,中国证监会决定对甲公司及其关联企业作出处理。如果甲公司通过证券交易所持有乙公司股份30%时,并且继续收购,应当怎么办?程序是什么?

问答题1993年9月30日,甲公司向中国证监会上海证券交易所和乙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报告并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公告,声明已持有乙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发行在外的普通股5%以上的股份。经调查,1993年9月29日,甲公司持有的乙公司股票为4.56%,在此之前,甲公司关联企业丙公司和丁公司在9月28日所持有的乙公司股票就分别达到了4.52%和1.57%,合计6.09%,已经超过了法定报告义务要求的比例。而在9月30日,甲公司仍下单扫盘,截至1993年9月30日,甲公司报告并公告时,三个公司合计持有的乙公司股份已达17.07%。另外,1993年9月30日,甲公司的两个关联企业分别将其持有的乙公司股票共114.77万股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系统卖给了甲公司,24.6万股卖给了其他股民。经研究,中国证监会决定对甲公司及其关联企业作出处理。设立上市公司收购的持股披露制度的出发点是什么?

多选题《公司债券发行试点办法》出台后,初期试点的公司范围限于()。A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B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C发行境外上市外资股的境内股份有限公司D发行境外上市外资股的境外股份有限公司

问答题甲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甲公司),于2013年10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其实收股本总额为人民币12000万元。2017年12月,中国证监会在对甲公司进行的例行检查中发现以下情况:(1)甲公司于2017年3月18日召开了2016年度股东大会,在该次股东大会上审议通过了甲公司对其控股股东乙公司向丙银行借款提供担保的决议。在股东大会进行该项表决时乙公司未参与表决,该项表决由出席股东大会的其他股东所持表决权的73%获得通过。(2)甲公司因原材料成本大幅上涨,造成2016年年度亏损600万元,股东大会决议以法定公积金400万元和资本公积金200万元弥补亏损。(3)甲公司财务部经理刘某2017年2月辞职离任,2017年7月转让了其所持甲公司股份的10%。甲公司股东大会所作的亏损弥补方案是否合法?并说明理由。

不定项题甲公司通过在证券交易所的交易,于2014年1月3日持有乙上市公司公开发行股票的5%。回答下列问题。收购期限届满,甲公司持有乙公司80%的股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证券交易所应终止乙公司上市B乙公司的其他股东有权要求甲公司以同等条件收购其持有的乙公司股票,甲公司不得拒绝C甲公司持有的乙公司股票,在收购行为完成之日起满6个月后才能转让D甲公司应将收购情况报告给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和证券交易所,并公告

多选题甲股份有限公司债券上市交易后因出现法定情形被暂停上市。下列哪些表述符合暂停上市的规定?()A甲公司最近2年连续亏损B甲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发生变更C甲公司发生重大违法行为D甲公司未按照公司债券募集办法履行义务

单选题( )是股份有限公司中股票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股份有限公司。A股票公司B上市公司C证券公司D证券交易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