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钢筋混凝土偏心受压柱,截面尺寸为800mm×800mm,混凝土强度等级C60,纵向钢筋为HRB400。已知αz=αz'=50mm。试问,纵向受拉钢筋屈服与受压混凝土破坏同时发生的界限受压区高度(Xbm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375B.400C.425D.450

某钢筋混凝土偏心受压柱,截面尺寸为800mm×800mm,混凝土强度等级C60,纵向钢筋为HRB400。已知αz=αz'=50mm。试问,纵向受拉钢筋屈服与受压混凝土破坏同时发生的界限受压区高度(Xbm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A.375
B.400
C.425
D.450

参考解析

解析: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2015年版)第6.2.6条规定,按内插法计算中和轴高度调整系数β1。


相关考题:

钢筋混凝土受拉构件破坏的过程为( )。A.钢筋与混凝土共同变形—受压区混凝土达到弯曲抗压强度— 受拉区的钢筋首先达到屈服强度—构件即遭破坏B.钢筋与混凝土共同变形— 受拉区的钢筋首先达到屈服强度—受压区混凝土达到弯曲抗压强度—构件即遭破坏C.受拉区的钢筋首先达到屈服强度—受压区混凝土达到弯曲抗压强度—钢筋与混凝土共同变形—构件即遭破坏D.受压区混凝土达到弯曲抗压强度—受拉区的钢筋首先达到屈服强度—钢筋与混凝土共同变形—构件即遭破坏

钢筋混凝土小偏心受拉构件在其破坏时()。 A.最终都达到屈服强度,截面上有受压区;B.最终受拉屈服,截面上有受压区。C.最终都达到屈服强度,截面上没有受压区;D.最终受拉不屈服,截面上没有受压区;

钢筋混凝土受拉构件破坏的过程为( )。A.钢筋与混凝土共同变形→受压区混凝土达到弯曲抗压强度→受拉区的钢筋首先达到屈服强度→构件即遭破坏B.钢筋与混凝土共同变形→受拉区的钢筋首先达到屈服强度→受压区混凝土达到弯曲抗压强度→构件即遭破坏C.受拉区的钢筋首先达到屈服强度→受压区混凝土达到弯曲抗压强度→钢筋与混凝±共同变形→构件即遭破坏D.受压区混凝土达到弯曲抗压强度→受拉区的钢筋首先达到屈服强度→钢筋与混凝土共同变形→构件即遭破坏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界限中和轴高度确定的依据是(  )。A.平截面假设及纵向受拉钢筋达到屈服和受压区边缘混凝土达到极限压应变B.平截面假设和纵向受拉钢筋达到屈服C.平截面假设和受压区边缘混凝土达到极限压应变D.仅平截面假设

某钢筋混凝土偏心受压柱,正方形截面,混凝土强度等级C50,四角各配置(HRB400级),每边各配置(HRB335级),则此钢筋混凝土偏心受压柱的截面相对界限受压区高度ξb为(  )。 A、0.518 B、0.544 C、0.550 D、0.614

已知一钢筋混凝土偏心受压柱截面尺寸b×h=400mm×500mm,柱子的计算长度l0=400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纵向钢筋HRB400,as=40mm。3.设柱子上作用轴向力设计值N=750kN,初始偏心距ei=480mm,已知柱的受压区配置了的钢筋,则截面的受压区高度最接近于(  )mm。 A、135 B、158 C、193 D、298

钢筋混凝土受拉构件破坏的过程为()。A:钢筋与混凝土共同变形—受压区混凝土达到弯曲抗压强度—受拉区的钢筋首先达到屈服强度—构件即遭破坏B:钢筋与混凝土共同变形—受拉区的钢筋首先达到屈服强度—受压区混凝土达到弯曲抗压强度—构件即遭破坏C:受拉区的钢筋首先达到屈服强度—受压区混凝土达到弯曲抗压强度—钢筋与混凝土共同变形—构件即遭破坏D:受压区混凝土达到弯曲抗压强度—受拉区的钢筋首先达到屈服强度—钢筋与混凝土共同变形—构件即遭破坏

某钢筋混凝土偏心受压柱,截面尺寸及配筋如图所示,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纵筋采用HRB335级钢筋。已知轴向压力设计值N=300kN,偏心距增大系数η= 1.16,as = as' =40mm。当按单向偏心受压验算承载力时,试问,轴向压力作用点至受压区纵向普通钢筋合力点的距离es'(mm)最大值,应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 280 (B) 290(C) 300 (D) 310

某钢筋混凝土偏心受压柱,正方形截面,混凝土强度等级C50,四角各配置(HRB400级),每边各配置(HRB335级),则此钢筋混凝土偏心受压柱的截面相对界限受压区高度ξb为(  )。 A.0.518 B.0.544 C.0.550 D.0.614

某钢筋混凝土偏心受压柱,截面尺寸及配筋如图所示,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纵筋采用HRB335级钢筋。已知轴向压力设计值N=300kN,偏心距增大系数η= 1.16,as = as' =40mm。假定es'=305mm,试问,按单向偏心受压计算时,该柱受弯承载力设计值M(kN * 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A) 114 (B) 120 (C) 130 (D) 140

钢筋混凝土偏心受拉构件,判别大、小偏心受拉的根据是()。A、截面破坏时,受拉钢筋是否屈服B、截面破坏时,受压钢筋是否屈服C、受压一侧混凝土是否压碎D、纵向拉力N的作用点的位置

偏心受压柱发生材料破坏时,大小偏压界限截面()A、受拉钢筋As达屈服B、As屈服后,受压混凝土破坏C、As屈服同时混凝土压碎D、As,As′均屈服

偏心受压构件与小偏心受压构件破坏的共同点是下列哪项?()A、远离纵向力一侧钢筋受拉B、受压混凝土破坏C、受压钢筋达到屈服强度D、受拉区混凝土拉裂

适筋双筋梁正截面强度破坏时,可能达不到其强度的是()。A、纵向受拉钢筋B、纵向受压钢筋C、受拉区混凝土D、受压区混凝土

关于柱内纵向受力钢筋的说法错误的是()A、对偏心较大的偏心受压构件,截面受拉区的纵向受力钢筋主要承受拉力B、轴心受压柱的纵向受力钢筋应沿截面四周均匀对称布置C、偏心受压构件的纵向钢筋不能对称布置D、柱内纵向受力钢筋主要用来协助混凝土承受压力,以减少截面尺寸

钢筋混凝土偏心受压构件,其大、小偏心受压的根本*区别是在截面破坏时,()。A、受拉钢筋是否屈服B、受压钢筋是否屈服C、混凝土压碎D、偏心距相近

当受压构件处于()时,受拉区混凝土开裂,受拉钢筋达到屈服强度;受压区混凝土达到极限压应变被压碎,受压钢筋也达到其屈服强度。A、大偏心受压B、小偏心受压C、界限破坏D、轴心受压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纵向受拉钢筋屈服与受压混凝土边缘达到极限压应变同时发生的破坏属于()。A、适筋破坏B、超筋破坏C、界限破坏D、少筋破坏

大偏心受压构件与小偏心受压构件破坏的共同点是下列哪项。()A、受压混凝土破坏B、受压钢筋达到屈服强度C、受拉区混凝土拉裂D、远离纵向力一侧钢筋受拉

钢筋混凝土小偏心受压构件破坏的特征()。A、一般是靠近偏心纵向力一侧的混凝土先被压坏;B、一般是靠近偏心纵向力一侧的钢筋先被拉断;C、是截面受拉区钢筋先达到屈服强度;D、是远离偏心纵向力一侧的钢筋受拉破坏

单选题钢筋混凝土偏心受拉构件,判别大、小偏心受拉的根据是()。A截面破坏时,受拉钢筋是否屈服B截面破坏时,受压钢筋是否屈服C受压一侧混凝土是否压碎D纵向拉力N的作用点的位置

单选题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界限中和轴高度确定的依据是(  )。[2019年真题]A平截面假设及纵向受拉钢筋达到屈服和受压区边缘混凝土达到极限压应变B平截面假设和纵向受拉钢筋达到屈服C平截面假设和受压区边缘混凝土达到极限压应变D仅平截面假设

单选题钢筋混凝土大偏心受压构件破坏时,假定()是对的。A受拉区钢筋先达到屈服强度;B靠近纵向力作用一侧混凝土被压碎,受压钢筋应力达到屈服强度;C受压区混凝土先达到抗压强度;D受压区钢筋A′g先达到屈服强度

单选题当受压构件处于()时,受拉区混凝土开裂,受拉钢筋达到屈服强度;受压区混凝土达到极限压应变被压碎,受压钢筋也达到其屈服强度。A大偏心受压B小偏心受压C界限破坏D轴心受压

单选题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纵向受拉钢筋屈服与受压混凝土边缘达到极限压应变同时发生的破坏属于()。A适筋破坏B超筋破坏C界限破坏D少筋破坏

单选题钢筋混凝土大偏心受压构件破坏时,假定()是对的。A 受拉区钢筋首先达到屈服B 靠近纵向力作用一侧混凝土被压碎,受压钢筋应力达到屈服强度C 受压区混凝土首先达到抗压强度D 受压区钢筋首先达到屈服强度

单选题钢筋混凝土偏心受压构件,其大小偏心受压的根本*区别是下列何项()A截面破坏时,受拉钢筋是否屈服B截面破坏时,受压钢筋是否屈服C偏心距的大小D受压一侧混凝土是否达到极限压应变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