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患,17岁,发热,出鼻血,贫血外观,骨髓象见原始粒细胞占80%,过氧化物酶强阳性,Auer小体(+),可诊断为A.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B.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 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D.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E.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女患,17岁,发热,出鼻血,贫血外观,骨髓象见原始粒细胞占80%,过氧化物酶强阳性,Auer小体(+),可诊断为

A.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B.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C. 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
D.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E.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参考解析

解析:

相关考题:

关于AML-M2a??的骨髓象描述不正确的是??A.原始粒细胞可>50%B.早幼粒以下阶段>10%C.原始粒细胞POX(+)>3%D.单核细胞可增多>20%E.原始粒细胞中可见Auer小体

M2a型白血病的骨髓白血病细胞的主要特征是A.出现Auer小体B.原始细胞增多C.形态变异和核质发育不平衡D.早幼粒细胞过氧化物酶染色可呈阳性反应E.可见中幼粒细胞

男性,40岁,发热伴皮肤出血点2周,查骨髓象:骨髓原始细胞>80%,POX(++),Auer小体(+),其最可能的诊断是A、急淋白血病B、急性粒细胞白血病C、急性单核白血病D、急性红白血病E、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患者,男,40岁。发热、皮肤出血点2周。骨髓象示骨髓原始细胞>80%,过氧化物酶(++),Auer小体(+)。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A、急淋白血病B、急粒白血病C、急单白血病D、,急性红白血病急变E、慢粒白血病急变

患者,男,20岁。病史2周,发热出血倾向,骨髓象原始细胞>80%,过氧化物酶(++),Auer小体(+),最可能诊断为A、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急性粒细胞白血病C、急性单核细胞性白血病D、红白血病E、慢性粒白血病急性变

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M2a型与M1型主要区别A.过氧化物酶染色阳性程度B.Auer小体多少S 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M2a型与M1型主要区别A.过氧化物酶染色阳性程度B.Auer小体多少C.原始粒细胞和早幼粒细胞以下阶段所占比例D.中性粒细胞碱性碱性磷酸酶活性程度E.骨髓增生程度

关于AMLM1正确的是A、可见绿色瘤B、可见Auer小体C、POX可阳性D、常表达CD33、CD13E、骨髓中原始粒细胞≥30%(NEC)

按法-美-英(FAB)协作组诊断分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M1的诊断需满足 A、骨髓原始粒细胞(Ⅰ+Ⅱ型)≥90%(NEC)B、原始细胞过氧化物酶(POX)和苏丹黑(SBB)染色阳性率≥3%C、原始细胞过碘酸-雪夫(PAS)染色阳性D、骨髓早幼粒以下各阶段粒细胞或单核细胞<10%E、存在Auer小体

关于AML-M2a的骨髓象描述不正确的是A.原始粒细胞可>50%B.早幼粒细胞以下阶段>10%C.原始粒细胞POX(+)>3%D.单核细胞可增多>20%E.原始粒细胞中可见Auer小体

女患,17岁,发热,出鼻血,贫血外观,骨髓象见原始粒细胞占80%,过氧化物酶强阳性,Auer小体(+),可诊断为A.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B.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 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D.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E.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M型和M型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的显著区别在于A.贫血B.血小板减少C.白血病细胞内可见Auer小体D.原始粒细胞过氧化物酶染色可呈阳性反应E.CD34阳性

M2a型白血病的骨髓白血病细胞的主要特征是A:出现Auer小体B:原始细胞增多C:形态变异和核质发育不平衡D:早幼粒细胞过氧化物酶染色可呈阳性反应E:可见中幼粒细胞

M型白血病的骨髓白血病细胞的主要特征是A.出现Auer小体B.原始细胞增多C.形态变异和核质发育不平衡D.早幼粒细胞过氧化物酶染色可呈阳性反应E.可见中幼粒细胞

关于AML-M2a的骨髓象描述不正确的是A、原始粒细胞可>50%B、早幼粒以下阶段>10%C、原始粒细胞POX(+)>3%D、单核细胞可增多>20%E、原始粒细胞中可见Auer小体

关于AML-M的骨髓象描述不正确的是A.原始粒细胞可>50%B.原始粒细胞POX(+)>3%C.早幼粒以下阶段>10%D.原始粒细胞中可见Auer小体E.单核细胞可增多>20%

患者,女性,35岁,发热伴皮下出血1个月,骨髓象示:骨髓原始细胞85%,过氧化酶(+),Auer小体(+)。该患者诊断考虑为()A、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急性粒细胞白血病C、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D、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E、急性红白血病

关于AMLM1正确的是()A、可见绿色瘤B、可见Auer小体C、POX可阳性D、常表达CD33、CD13E、E.骨髓中原始粒细胞≥30%(NE

男性,病史2周,贫血伴全身出血点,浅表淋巴结不肿大,胸骨压痛(+),肝轻度肿大,外周血白细胞25×109/L,可见幼稚细胞,骨髓原始细胞80%,过氧化物酶(++),Auer小体(+),该患者最可能诊断是()A、慢粒白血病急变B、再生障碍性贫血C、过敏性紫癜D、急性粒细胞白血病E、恶性淋巴瘤

急非淋白血病M2与M1型主要区别()A、Auer小体多少B、过氧化物酶染色阳性程度C、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程度D、原始粒细胞和早幼粒细胞以下阶段所占比例E、骨髓增生程度

急非淋白血病M2与M1型的主要区别是()A、Auer小体多少B、过氧化物酶染色阳性程度C、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程度D、原始粒细胞和早幼粒细胞以下阶段所占比例E、骨髓增生程度

单选题男性,40岁,病史2周,发热,皮肤出血点,骨髓原始细胞>80%,过氧化物酶(++),Auer小体(+),最可能的诊断为(  )。A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B急性粒细胞白血病C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D急性红白血病急变E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变

单选题男性,40岁,病史2周,发热,皮肤出血点,骨髓原始细胞>80%,过氧化物酶(++),Auer小体(+),诊断最可能为(  )。A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B急性粒细胞白血病C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D急性红白血病急变E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变

单选题M0型和M1型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的显著区别在于()A贫血B血小板减少C白血病细胞内可见Auer小体D原始粒细胞过氧化物酶染色可呈阳性反应ECD34阳性

单选题男性,40岁,发热伴皮肤出血点2周,查骨髓象:骨髓原始细胞80%,POX(++),Auer小体(+),其最可能的诊断是()A急淋白血病B急性粒细胞白血病C急性单核白血病D急性红白血病E慢性粒细胞白血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