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性偏差认为传统的高等教育研究( )了大学毕业生从上大学中实际获得的收益。A.低估B.高估C.准确估计D.以上都有可能

选择性偏差认为传统的高等教育研究( )了大学毕业生从上大学中实际获得的收益。

A.低估
B.高估
C.准确估计
D.以上都有可能

参考解析

解析:本题考查高等教育中的选择性偏差。选择性偏差认为传统的高等教育研究实际上一方面高估了那些实际没有上大学的人因没有上大学而放弃的收益,同时又低估了大学毕业生们从上大学中实际获得的收益。

相关考题:

表面上看,1982年大学毕业生与l964年的大学毕业生相像,他们相当保守:衣着良好并且对传统感兴趣,尊重他们的父母。但有一个根深蒂固的区别:大多数被调查的1982年的大学毕业生在大学一年级时宣称获得好的收入是他们决定上大学的一个重要原因。 上段文字最支持的结论是( )。 A. 1964年的大学毕业生实际上比1982年的大学毕业生保守B. 多数1964年大学毕业生在大学一二年级改变了他们上大学的目的C. 少于一半的1964年大学毕业生在大学一年级时宣称上大学是为了增加他们的收入D. 1964年的大学毕业生与l982年的大学毕业生相比较而言对于财政的关心是表面的

关于高等教育投资私人收益估计中存在的选择性偏差的说法,错误的是()。A.大学毕业生如果不上大学而是高中毕业就工作,他们的终身工资性报酬也会比那些实际没上大学的高中毕业生更高B.那些高中毕业就参加工作的人即使上了大学,他们的终身工资性报酬也会比那些实际上大学的人更低C.人们在决定是否上大学以及选择何种职业时都是基于比较优势原理来作决策的D.对上大学的私人收益进行的估计可能同时存在高估偏差和低估偏差

在对上大学的收益估计的时候,通常考虑的是货币性报酬,但事实上,上大学所获得的超过高中毕业生的报酬还包括福利部分.这反映了教育投资私人收益估计偏差的().A:高估偏差B:低估偏差C:能力偏差D:选择性偏差

从人力资本投资的角度来说,大学毕业生因为上大学而获得的总收益表现为( )。A.大学毕业生在毕业后的一生中获得的全部工资性报酬B.大学毕业生从毕业到退休之前获得的全部工资性报酬C.大学毕业生的社会平均工资乘以工资年限D.大学毕业生在一生中比同龄高中毕业生多挣的那部分工资性报酬总额

在高等教育投资决策的基本模型中,上大学的总收益是指()A.大学毕业在一生中获得的全部工资性报酬B.大学毕业生在劳动年龄内工作时获得的全部工资报酬C.大学毕业生比高中毕业生在一生中多获得的那部分工资性报酬D.大学毕业生在一声中获得的总收入

关于高等教育投资私人收益估计中存在的选择性偏差的说法,错误的是()A.大学毕业生如果不上大学而是高中毕业就工作,他们的终身工资性报酬也会比那些实际没上大学的高中毕业生更高B.那些高中毕业就参加工作的人即使上了大学,他们的终身工资性报酬也会比那些实际上大学的人更低C.人们在决定是否上大学以及选择何种职业都是基于比较优势原理做决策的D.对上大学的私人收益进行的评估可能同时存在高估偏差和低估偏差

对教育投资的私人收益进行估计的选择性偏差表现为()。A: 低估了那些上大学的人通过上大学而获得的收益B: 高估了那些没上大学的人因为未上大学而遭受的损失C: 高估了那些上大学的人因为上大学而产生的成本和收益D: 低估了上大学的成本,高估了上大学的收益E: 高估了上大学的成本,低估了上大学的收益

从人力资本投资的角度来说,大学生毕业因为上大学而收获的总收益表现为()。A:大学毕业生在毕业后的一生中获得的全部工资性报酬B:大学毕业生从毕业到退休之前获得的全部工资性报酬C:大学毕业生的社会平均工资乘以工作年限D:大学毕业生在一生中比同龄高中毕业生多挣的那部分工资性报酬总数

大学毕业生的工资性报酬超过高中毕业生的工资性报酬的部分,被视为高等教育投资的( )。A.成本B.收益C.总收益D.总成本

柏林大学在继承和发展中世纪大学传统基础上形成的德国大学传统,即大学应为“学术研究的中心”,该传统代表人物、曾任普鲁士教育大臣和柏林大学校长的思想家洪堡认为,大学重在“发展”知识,“传授”学问。

在法国,实施高等教育的机构包括()A、综合大学B、大学校C、短期高等教育机构D、传统高等教育机构

根据麦可思研究院发布的《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中所显示的,85.2%的2011届大学毕业生是家庭第一代大学毕业生,()的2011届大学毕业生通过高等教育使其家庭职业阶层上升。A、66.50%B、67.50%C、68.50%D、69.50%

现代化大学和传统大学的本质区别是()A、传统大学,注重传授知识;现代化大学,也在强调知识B、传统大学,注重研究科学;现代化大学,强调传授知识C、传统大学,注重研究科学;现代化大学,也注重研究科学D、传统大学,注重传授知识;现代化大学,强调研究科学

从人力资本投资的角度来说,大学毕业生因为上大学而获得的总收益表现为()。A、大学毕业生在毕业后的一生中获得的全部工资性报酬B、大学毕业生从毕业到退休之前获得的全部工资性报酬C、大学毕业生的社会平均工资乘以工资年限D、大学毕业生在一生中比同龄高中毕业生多挣的那部分工资性报酬总额

单选题上大学的总收益是指(  )。[2014年真题]A大学生在上大学期间因兼职工作而获得的工资性报酬B大学生在大学毕业后到退休前获得的全部工资性报酬C大学毕业生比高中毕业生在一生中多获得的那部分工资性报酬D大学毕业生和高中毕业生所获得的工资性报酬的总和

多选题在法国,实施高等教育的机构包括()A综合大学B大学校C短期高等教育机构D传统高等教育机构

单选题上大学的总收益是指()。A大学生在上大学期间因兼职工作而获得的工资性报酬B大学生在大学毕业后到退休前获得的全部工资性报酬C大学毕业生比高中毕业生在一生中多获得的那部分工资性报酬D大学毕业生和高中毕业生所获得的工资性报酬的总和

单选题上大学的总收益是指( )。A大学毕业后到退休前获得的全部工资性报酬B大学毕业生比高中毕业生在一生中多获得的那部分工资性报酬C大学毕业后到退休前获得的全部工资性报酬减去读大学的直接成本D大学生在上大学期间因从事兼职I作而获得的工资性报酬

单选题在高等教育投资决策的基本模型中,上大学的总收益是指( )。A大学毕业生在一生中获得的全部工资性报酬B大学毕业生在劳动年龄内工作时获得的全部工资报酬C大学毕业生在比高中毕业生在一生中获得的那部分工资性报酬D大学毕业生在一生中获得的总收入

单选题根据麦可思研究院发布的《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中所显示的,85.2%的2011届大学毕业生是家庭第一代大学毕业生,()的2011届大学毕业生通过高等教育使其家庭职业阶层上升。A66.50%B67.50%C68.50%D69.50%

多选题下列哪些是人力资本投资的收益()A高等教育使大学毕业生获得一份通常高于中学毕业生的收入B高等教育增加了大学毕业生进入比较体面的职业以及提高社会地位机会的可能性C高等教育提高了受教育者在娱乐活动中的鉴赏能力D公共教育水平的提高对于减少贫困维护社会秩序提高社会道德水平、增进社会平等以及增强人的自主性都有深刻的意义

多选题对教育投资的私人收益进行估计的选择性偏差表现为()。A低估了上大学的人通过上大学而获得的收益B高估了那些没上大学的人因为未上大学而遭受的损失C高估了那些上大学的人因为上大学而产生的成本和收益D低估了上大学的成本,高估了上大学的收益E高估了上大学的成本,低估了上大学的收益

不定项题上大学的总收益是( )。A一个人在接受大学教育之后的终身职业生涯中获得的超过高中毕业生的工资性报酬B一个人在接受大学教育之后的退休之前所获得的超过高中毕业生的工资性报酬C一个人在接受大学教育之后的终身职业生涯中获得的工资报酬D一个人在接受大学教育之后的退休之前所获得的工资性报酬

单选题在对上大学的收益估计的时候,通常考虑的是货币性报酬,但事实上,上大学所获得的超过高中毕业生的报酬还包括福利部分。这反映了教育投资私人收益估计偏差的( )。A高估偏差B低估偏差C能力偏差D选择性偏差

多选题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有助于强化人们当前的高等教育投资动机的情况包括( )。A大学毕业生与高中毕业生的工资水平差距缩小B政府承诺为上大学者提供无息贷款C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机会远远多于高中毕业生D高校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大了大学生拿到文凭的难度E上大学的学费有较大幅度提高

单选题从人力资本投资的角度来说,大学生毕业因为上大学而获得的总收益表现为(  )。A大学毕业生在毕业后的一生中获得的全部工资性报酬B大学毕业生从毕业到退休之前获得的全部工资性报酬C大学毕业生的社会平均工资乘以工作年限D大学毕业生在一生中比同龄高中毕业生多挣的那部分工资性报酬总额

单选题关于教育投资私人收益估计偏差的说法,错误的是( )。A对于高等教育的私人收益情况进行估算,存在高估偏差、低估偏差和选择性偏差等三方面的争论B低估偏差是对教育投资的回报率估计时,把工资性报酬中不应当计入的部分也当成了教育做出的贡献C低估偏差是对上大学的收益进行评估的时候,仅仅考查了货币性的报酬,忽视了福利等其他项目D选择性偏差存在高估了没上大学的人可能的收益,低估了上大学的人从上大学中实际获得的收益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