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5岁。戴义齿三天后疼痛,查缺失,混合支持式可摘局部义齿,对颌为天然牙,剩余牙槽嵴大面积压痕。其疼痛原因最可能是A.基托面积过大B.牙槽嵴黏膜较薄C.牙槽嵴有组织倒凹D.基托边缘过长E.咬合压力大

女,5岁。戴义齿三天后疼痛,查缺失,混合支持式可摘局部义齿,对颌为天然牙,剩余牙槽嵴大面积压痕。

其疼痛原因最可能是
A.基托面积过大
B.牙槽嵴黏膜较薄
C.牙槽嵴有组织倒凹
D.基托边缘过长
E.咬合压力大

参考解析

解析:双侧游离缺失,对义齿的支持力下降,且对颌为天然牙,咬合压力大,因此导致组织受力较大,剩余牙槽嵴大面积压痕。结合上题原因,应该人工牙减数减径,减小压力。

相关考题:

患者戴用可摘局部义齿后,感觉基牙疼痛,其原因可能是A、基托面积小B、牙槽嵴低平C、卡环过紧D、基牙松动E、对颌为天然牙

患者,下颌左侧后牙全部缺失。可摘局部义齿采用混合支持式设计时,取功能性印模的目的是A、取得清晰的牙槽嵴解剖形态B、减轻牙槽嵴的负担C、防止基托变形D、防止牙槽嵴黏膜压痛E、减轻末端基牙的扭力

可摘局部义齿按义齿对承受力的支持方式的描述,哪个是错误的A.黏膜支持式义齿其受的力主要由黏膜负担B.混合支持式义齿的受力由天然牙和黏膜、牙槽嵴共同负担C.黏膜支持式义齿其受的力主要由黏膜及其下的牙槽骨负担D.牙支持式义齿的受力主要由天然牙承担E.牙支持式义齿修复效果较好

题共用题干一位年轻患者,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后3周,主诉义齿压痛。检查:46、45、34、35缺失,余留牙正常,义齿基托覆盖区域黏膜红肿、压痕,局部义齿47、44、36均为双臂卡环,义齿贴合,固位尚可。该义齿的支持方式为 查看材料A.牙槽嵴支持式B.牙支持式C.混合支持式D.黏膜支持式E.胎支托支持式

可摘局部义齿三种支持形式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A.主要由天然牙来承担的称牙支持式B.牙支持式多用于缺牙数目不多而基牙健康者C.粘膜支持式义齿多用三臂卡增加固位,减轻粘膜负担D.混合支持式义齿尤其适用于游离缺失的牙列缺损E.混合支持式义齿是由天然牙和粘膜共同承担牙合力

排牙时,人工牙与对颌天然牙的接触面积可稍大的情况是A、义齿主要由黏膜和牙槽嵴支持B、游离端缺失C、缺失牙多D、个别牙缺失,义齿为基牙支持式,基牙和牙槽嵴条件好E、基牙和牙槽嵴条件差

(137~140题共用题千) 一位年轻患者,义齿修复后3周,主诉义齿压痛。查:6545缺失,余留牙正常,义齿覆盖黏膜红肿、压痕,局部义齿746均为双臂卡环,义齿贴合,固位尚可。 该义齿的支持方式为A.牙支持式B.黏膜支持式C.混合支持式D.牙槽嵴支持式E.合支托支持式

女,5岁。戴义齿三天后疼痛,查]缺失,混合支持式可摘局部义齿,对颌为天然牙,剩余牙槽嵴大面积压痕其疼痛原因最可能是A.基托面积过大B.牙槽嵴黏膜较薄C.牙槽嵴有组织倒凹D.基托边缘过长E.咬合压力大

女,5岁。戴义齿三天后疼痛,查缺失,混合支持式可摘局部义齿,对颌为天然牙,剩余牙槽嵴大面积压痕。正确的处理应是A.减少力B.磨除进入组织倒凹的基托C.调磨对牙D.使用软衬材料垫底E.磨短缓冲过长基托

患者男,60岁,戴下颌活动义齿6年,因咀嚼无力前来就诊。检查:左下中切牙、左下后牙全部缺失,右下中切牙、右下第二前磨牙、第一磨牙、第三磨牙缺失,右下第二磨牙轻度向近中倾斜,余留牙稳固,形态正常,左侧牙槽嵴低平,右侧牙槽嵴丰满度适中,对颌为天然牙。缺失牙已行可摘局部义齿修复,义齿固位不良,人工牙面磨耗严重,右下第二磨牙放置近中支托三臂卡环,右下第一前磨牙放置远中支托三臂卡环,左下尖牙放置RPI组合卡,双侧舌板连接。如果重做义齿,设计和制作时最好是A.设计为牙支持式义齿,取解剖式印模B.设计为牙支持式义齿,取功能性印模C.设计为混合支持式义齿,取解剖式印模D.设计为黏膜支持式义齿,取功能性印模E.设计为混合支持式义齿,取功能性印模

女,32岁。缺失6年余,2周前做可摘局部义齿修复,诉进食稍硬食物即感疼痛。查:修复体为单侧设计混合支持式义齿,为PRI卡环,基托组织面广泛红肿,有基托压痕,对颌牙伸长,龈间隙3mm。解决该问题的有效办法是A.调以减小义齿承受的力B.降低义齿面以减小力C.用软衬材料垫底以减轻力对牙槽嵴的压力D.调整对力,改变曲线E.改变义齿设计

患者男,60岁。口内检查缺失,对颌为天然牙,无,设计义齿为混合支持式可摘局部义齿,戴用义齿3天后疼痛,进行性加重。复诊检查剩余牙槽嵴大面积压痕,卡环固位可,咬合接触密合。正确的处理方法是A.磨短缓冲过长基托B.磨除进入组织倒凹的基托C.减少咬合力D.增加使用软衬材料,调磨对颌牙E.指导患者正确使用活动义齿

患者,男,60岁,口内检查缺失,对颌为天然牙,无,设计义齿为混合支持式可摘局部义齿,戴用义齿3天后疼痛,进行性加重。复诊检查剩余牙槽嵴大面积压痕,卡环固位可,咬合接触密合。如果患者在咀嚼食物过程中感觉义齿有翘动转动等现象,临床进一步的检查中不包括A.卡环固位有无松动B.卡环体与基牙有无早接触C.卡环臂是否过低D.卡环数量和分布是否恰当E.基托面积是否合适

患者,男,60岁,口内检查缺失,对颌为天然牙,无,设计义齿为混合支持式可摘局部义齿,戴用义齿3天后疼痛,进行性加重。复诊检查剩余牙槽嵴大面积压痕,卡环固位可,咬合接触密合。其疼痛原因最可能是A.基托边缘过长B.咬合压力过大C.牙槽嵴有组织倒凹D.牙槽嵴黏膜过薄E.义齿使用不当

患者男,65岁。下颌缺失,余牙正常,设计铸造支架式义齿该患者的可摘局部义齿支持类型为A.牙支持式B.牙槽骨支持式C.黏膜支持式D.混合支持式E.牙槽嵴支持式

某年轻患者,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后3周,主诉义齿压痛。检查:46、45、34、35缺失,余留牙正常,义齿基托覆盖区域黏膜红肿、压痕,局部义齿47、44、36均为双臂卡环,义齿贴合,固位尚可。该义齿的支持方式为A.牙槽嵴支持式B.牙支持式C.混合支持式D.黏膜支持式E.支托支持式

一位年轻患者,义齿修复后3周,主诉义齿压痛。查:缺失,余留牙正常,义齿覆盖粘膜红肿、压痕。局部义齿均为双臂卡环,义齿贴合,固位尚可。该义齿的支持方式为()A、牙支持式B、粘膜支持式C、混合支持式D、牙槽嵴支持式E、支托支持式

可摘局部义齿人工后牙面颊舌径在什么情况下应比真牙窄()A、在任何情况下B、对为真牙C、对颌牙槽嵴吸收严重D、缺牙区牙槽嵴吸收较多E、缺失牙数目较少

某年轻患者,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后3周,主诉义齿压痛。检查:46、45、34、35缺失,余留牙正常,义齿基托覆盖区域黏膜红肿、压痕,局部义齿47、44、36均为双臂卡环,义齿贴合,固位尚可。该义齿的支持方式为()A、牙槽嵴支持式B、牙支持式C、混合支持式D、黏膜支持式E、支托支持式

女,35岁。义齿修复后3周,主诉义齿压痛。查:65|45缺失,余留牙正常,局部义齿74|6为双臂卡环,义齿贴合,固位尚可,缺隙牙槽嵴黏膜红肿,压痕明显。该问题为()A、义齿制作的问题B、义齿设计错误C、初戴义齿不适应D、患者黏膜薄弱E、义齿使用不当

一位患者右侧上颌第一磨牙缺失,缺牙区牙槽级情况良好,对颌牙无明显伸长,在采用活动义齿修复时应采用()A、牙支持式义齿B、黏膜支持式义齿C、混合支持式义齿D、粘接桥

单选题患者戴用可摘局部义齿后,感觉基牙疼痛,其原因可能是(  )。A基托面积小B牙槽嵴低平C卡环过紧D基牙松动E对颌为天然牙

单选题可摘局部义齿三种支持形式中,哪一项是错误的:()A主要由天然牙来承担的称牙支持式B牙支持式多用于缺牙数目不多而基牙健康者C粘膜支持式义齿多用三臂卡增加固位,减轻粘膜负担D混合支持式义齿尤其适用于游离缺失的牙列缺损E混合支持式义齿是由天然牙和粘膜共同承担牙合力

单选题某年轻患者,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后3周,主诉义齿压痛。检查:46、45、34、35缺失,余留牙正常,义齿基托覆盖区域黏膜红肿、压痕,局部义齿47、44、36均为双臂卡环,义齿贴合,固位尚可。该义齿的支持方式为()A牙槽嵴支持式B牙支持式C混合支持式D黏膜支持式E支托支持式

单选题患者,男,60岁。戴下活动义齿6年,因咀嚼无力前来就诊。检查:左下中切牙、左下后牙全部缺失,右下中切牙、右下第二前磨牙、第一磨牙、第三磨牙缺失,右下第二磨牙轻度向近中倾斜,余留牙稳固、形态正常,左侧牙槽嵴低平,右侧牙槽嵴丰满度适中,对颌为天然牙。缺失牙已行可摘局部义齿修复,义齿固位不良,人工(牙合)面磨耗严重,右下第二磨牙放置近中(牙合)支托三臂卡环,右下第一前磨牙放置近中(牙合)支托三臂卡环,左下尖牙放置RPI组合卡,双侧舌板连接。如果重做义齿,设计和制作时最好是()A设计为牙支持式义齿,取解剖式印模B设计为牙支持式义齿,取功能性印模C设计为混合支持式义齿,取解剖式印模D设计为黏膜支持式义齿,取功能性印模E设计为混合支持式义齿,取功能性印模

单选题一位年轻患者,义齿修复后3周,主诉义齿压痛。查:缺失,余留牙正常,义齿覆盖粘膜红肿、压痕。局部义齿均为双臂卡环,义齿贴合,固位尚可。该义齿的支持方式为()A牙支持式B粘膜支持式C混合支持式D牙槽嵴支持式E支托支持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