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面积A.梯形:四面体B.线段:圆形C.正方体:体积D.面积:体积

三角形:面积

A.梯形:四面体
B.线段:圆形
C.正方体:体积
D.面积:体积

参考解析

解析:三角形可以用面积来衡量;正方体可以用体积来衡量。

相关考题:

老师“教”学生:三角形的面积是“底乘高的一半”。实际上,三角形的面积是“底乘高的一半”,与老师教或者不教没有关系,即使没有人类,三角形的面积都是“底乘高的一半”。那么,作为老师,你怎么把这个科学道理给学生说清楚?从而避免一个道德上的缺陷:不要使学生以为“三角形的面积是‘底乘高的一半’是我的老师教出来的”。

把一个三角形分成四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可以怎样分?你能想出几种方法?

五点法面积注水井网呈( )形。A.直角三角形B.钝角三角形C.等边三角形D.正方

一个等边三角形的面积是4 cm ,则这个三角形边长是( )cmA 4 B 2 C 2 D

在销售量不变的情况下,如果保本点降低,则()。A.亏损区的三角形面积有所扩大B.亏损区的三角形面积有所缩小C.盈利区的三角形面积有所缩小D.盈利区的三角形面积有所扩大

编写程序,输入三角形的边长,求三角形的面积。

如果一个三角形的底边长增加lO O,4,底边上的高缩短l0%,那么这个新三角形的面积是原来三角形面积的( )。A.90%B.80%C.70%D.99%

如果一个三角形的底边长增加10%,底边上的高缩短10%,那么这个新三角形的面积是原来三角形面积的( )。A.90%B.80%C.70%D.99%

若一直角三角形的周长与面积的数值相等,且两直角边长之和为14,则该三角形的面积是( )。A.20B.24C.12D.6.2 ( ⊙o⊙ )

已知一直角三角形的一个直角边长为12,且周长比面积的数值小18,则该三角形的面积是( )。A.20B.36 C.54D.96

A.曲边梯形ABOD的面积B.梯形ABOD的面积C.曲边三角形ACD的面积D.三角形ACD的面积

如图,在长方形ABCD中,已知三角形ABE、三角形ADF与四边形AECF的面积相等,则三角形AEF与三角形CEF的面积之比是A.5∶1B.5∶2C.5∶3D.2∶1

三角形:面积A.梯形:四面体B.线段:圆形C.正方体:体积D.面积:体积

下图中正方形的边长为6em,已知正三角形覆盖了正方形1/2的面积,正方形覆盖了正三角形3/4的面积。三角形的面积为( ) cm2。A.18B.20C.24D.36

一个正三角形和一个正六边形周长相等,则正六边形面积为正三角形面积的( )。

图片之几何上表示( )。A.曲边梯形的面积B.梯形的面积C.曲边三角形的面积D.三角形的面积

三角形的面积公式:S=1/2ah。

有一个面积为0.8m三角形铁板,底边0.4m,求该三角形的高为多少米?

大断面面积计算使用的几何求积法,是把断面按河床的转折点依竖直方向划分成若干个(),然后用几何面积公式计算各部分面积及总和。A、梯形或三角形B、梯形C、三角形D、四边形

中学生能够运用三角形面积公式计算三角形田地的面积。这是知识属于()。A、陈述性知识B、程序性知识C、条件性知识D、策略性知识

在45°线的图形中,消费支出可以由()来度量。A、水平距离B、垂直距离C、三角形面积D、矩形面积

三角形的面积S=1/2bh,其中h是指()。

单选题三角形面积公式是()。AS=abBS=ahCS=ah/2

单选题三角形:面积A梯形:四面体B线段:圆形C正方体:体积D面积:体积

单选题大断面面积计算使用的几何求积法,是把断面按河床的转折点依竖直方向划分成若干个(),然后用几何面积公式计算各部分面积及总和。A梯形或三角形B梯形C三角形D四边形

多选题在销售量不变的情况下,如果保本点降低,则()。A盈利区的三角形面积有所扩大B盈利区的三角形面积有所缩小C亏损区的三角形面积有所扩大D亏损区的三角形面积有所缩小E盈利与亏损区的三角形面积都不变

单选题VB程序语句“Command1.Caption="三角形的面积"”中的Command1、Caption和"三角形的面积"分别代表()。A窗体、值、属性B对象、方法、属性C对象、属性、值D属性、值、对象

问答题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三角形的面积学生A:怎样算出红领巾的面积呢?学生B:能不能把三角形也转化成学过的……我们试一试。学生C:用两个一样的直角三角形可以拼出……学生B:哇!用两个同样的三角形可以拼出一个……根据实验的结果。你能自己写出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吗?三角形的面积=?如果用s表示三角形的面积,用a和h分别表示三角形的底和高,那么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可以写成:S= ah÷2红领巾的底是100cm,高是33cm,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S=ah÷2=100x33÷2=?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1)试给出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方法,并说明这种方法体现了什么数学思想。(10分)(2)若指导高学段小学生学习本课内容,试确定教学目标和重难点。(10分)(3)根据确定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设计新课的导入环节,并简要说明理由。(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