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设检验中的可信度表示。A.拒绝实际上不成立的H0的概率B.不拒绝实际上成立的H0的概率C.拒绝实际上成立的H0的概率D.不拒绝实际上不成立的H0的概率E.1-β

假设检验中的可信度表示。

A.拒绝实际上不成立的H0的概率
B.不拒绝实际上成立的H0的概率
C.拒绝实际上成立的H0的概率
D.不拒绝实际上不成立的H0的概率
E.1-β

参考解析

解析:

相关考题:

在假设检验中,通常用来表示统计检验力(power of test)的是A.1-α B.1-β C.α+β D.α-β

假设检验中,显著性水平为α,则()。 A、犯二类错误的概率不超过αB、犯一类错误的概率不超过αC、α是小于等于10%的一个数,无具体意义D、可信度为1-α

表示假设检验中第一类误发生的概率的是A.P一0B.P一1C.P≤O.05D.αS 表示假设检验中第一类误发生的概率的是A.P一0B.P一1C.P≤O.05D.αE.1—β

沟通过程中沟通者的可信度包括:() A.权威可信度B.后天可信度C.结果可信度D.初始可信度E.过程可信度

C(B|A)表示在规则A->B中,证据A为真的作用下结论B为真的() A.可信度B.信度C.信任增长度D.概率

()提供一个围绕某统计量的范围,这个范围可以以一定的可信度包含相应的参数。 A.安全区间B.可信区间C.假设检验D.安全范围

在假设检验时,本应单侧检验而误用双侧检验,当拒绝H0时可导致( )。A、第一类误差增加B、第二类误差增加C、把握度增加D、可信度减小E、可信度增加

假设检验样本量一定时,当要求可信度提高时,则A.α↑B.β↑C.α↓且β↑D.α↓E.α↑且β↑

假设检验中的可信度表示。A、拒绝实际上成立的H0的概率B、不拒绝实际上成立的H0的概率C、拒绝实际上不成立的H0的概率D、不拒绝实际上不成立的H0的概率E、1-β

关于假设检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可信区间可以回答假设检验的问题B.针对总体参数建立检验假设C.P≤a表示比较指标的差异是由抽样误差引起D.实际工作中,不可自行选择假设检验的检验水准aE.双侧假设检验的效率要高于单侧检验

假设检验中显著性水平是()A、推断时犯取伪错误的概率B、推断时取伪弃真的概率C、正确推断的概率D、是推断的可信度

关于原假设和备择假设,正确的是:()。A、原假设表示为Ho,是预先假定的状态B、备择假设表示为Ha,是我们希望的状态C、进行假设检验是为了证明原假设D、进行假设检验是为了证明备择假设

表示假设检验中第一类错误发生的概率的是()A、P=0B、P=1C、P≤0.05D、αE、l-β

假设检验样本量一定时,当要求可信度提高时,则()A、α↑B、β↑C、α↓且β↑D、α↓E、α↑且β↑

在假设检验中,当我们做出拒绝原假设而接受备择假设的结论时,表示原假设是错误的。

显著水平a表示的是假设检验中获第一类错误的可能性有多大。

在参数的假设检验中,()表示统计检验力。A、αB、1-αC、βD、1-β

沟通过程中沟通者的可信度包括()。A、初始可信度B、后天可信度C、过程可信度D、结果可信度

沟通者的可信度包括()。A、初次见面可信度和后天交往可信度B、初始可信度和后天可信度C、第一次可信度和第二次可信度D、对自己的可信度和对他人的可信度

单选题沟通者的可信度包括()。A初次见面可信度和后天交往可信度B初始可信度和后天可信度C第一次可信度和第二次可信度D对自己的可信度和对他人的可信度

单选题假设检验样本量一定时,当要求可信度提高时,则()Aα↑Bβ↑Cα↓且β↑Dα↓Eα↑且β↑

单选题假设检验样本量一定时,当要求可信度提高时,则(  )。ABCDE

判断题在假设检验中,当我们做出拒绝原假设而接受备择假设的结论时,表示原假设是错误的。A对B错

单选题假设检验中显著性水平是()A推断时犯取伪错误的概率B推断时取伪弃真的概率C正确推断的概率D是推断的可信度

判断题假设检验中显著性水平α是表示原假设不真实的概率。(  )A对B错

单选题假设检验时,应该使用单侧检验却误用了双侧检验,可导致()。A增大了Ⅰ型错误B增大了Ⅱ型错误C统计结论更准确D增大了把握度E减小了可信度

多选题沟通过程中沟通者的可信度包括()。A初始可信度B后天可信度C过程可信度D结果可信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