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高层框架—核心筒结构办公用房,地上22层,大屋面高度96.8m,结构平面尺寸见题14~15图。拟采用端承型桩基础,采用直径800mm混凝土灌注桩,桩端进人中风化片麻岩(frk=10MPa)。题15:试问,下列选项中的成桩施工方法,何项不适宜用于本工程?(  ) A. 正循环钻成孔灌注桩 B. 反循环钻成孔灌注桩 C. 潜水钻成孔灌注桩 D. 旋挖成孔灌注桩

某高层框架—核心筒结构办公用房,地上22层,大屋面高度96.8m,结构平面尺寸见题14~15图。拟采用端承型桩基础,采用直径800mm混凝土灌注桩,桩端进人中风化片麻岩(frk=10MPa)。



题15:试问,下列选项中的成桩施工方法,何项不适宜用于本工程?(  )

A. 正循环钻成孔灌注桩
B. 反循环钻成孔灌注桩
C. 潜水钻成孔灌注桩
D. 旋挖成孔灌注桩

参考解析

解析:持力层frk=10MPa,属软质岩。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附录A,表A.0.1。桩端持力层为软质岩石或风化岩石,不宜采用潜水钻成孔灌注桩。
或根据《桩规》6.2.1条或6.3.18条,旋挖成孔灌注桩宜用于粘性土、粉土、砂土、填土、碎石土及风化岩层,故D项正确;《桩规》6.3.4条,对孔深较大的端承型桩和粗粒土层中的摩擦型桩,宜采用反循环工艺成孔或清孔,也可根据土层情况采用正循环钻进,反循环清孔,故AB两项正确。
故答案选C项。
【考点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各类成桩力方法的适用性。
【解题思路】
本题解题分析步骤如下:
①首先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对桩基持力层的岩体进行判别,持力层frk=10MPa。属软质岩;
②其次正循环钻成孔灌注桩、反循环钻成孔灌注桩的适用性较广,近年来旋挖成孔灌注桩成桩技术发展迅速,对各种地层均有较好的适应性,且成桩速度快,以上三种成桩方式均适用于该项目;
③最后由于潜水钻成孔灌注桩用于桩端持力层为软质岩石或风化岩石的地层时,施工效率较低,因此不宜采用。

相关考题:

()常独立设置或成群设置。 A、混凝土灌注桩B、静压桩C、基础桩D、端承桩

根据施工方法的不同,桩基础可分为()。 A.预制桩和灌注桩B.端承型桩和摩擦型桩C.低承台桩和高承台桩D.混凝土桩和柱下桩

某地下水池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平面尺寸6m×12m,基坑支护采用直径600mm钻孔灌注桩结合一道钢筋混凝土内支撑联合挡土,地下结构平面、剖面及土层分布如题1~5图所示,土的饱和重度按天然重度采用。提示:不考虑主动土压力增大系数。题3:假定,地下结构顶板施工完成后,降水工作停止,水池自重Gk为1600kN,设计拟采用直径600mm钻孔灌注桩作为抗浮桩,各层地基土的承载力参数及抗拔系数λ见题1~5图。试问,为满足地下结构抗浮,按群桩呈非整体破坏考虑,需要布置的抗拔桩最少数量(根),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提示:①桩的重度取25kN/m3;②不考虑围护桩的作用。(a)平面图(b)1—1剖面图题1~5图题1表提示:①主动土压力按朗肯土压力理论计算水土合算;②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作答。 A. 4 B. 5 C. 7 D. 10

某高层框架—核心筒结构办公用房,地上22层,大屋面高度96.8m,结构平面尺寸见题14~15图。拟采用端承型桩基础,采用直径800mm混凝土灌注桩,桩端进人中风化片麻岩(frk=10MPa)。题14:相邻建筑勘察资料表明,该地区地基土层分布较均匀平坦。试问,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详细勘察时勘探孔(个)及控制性勘探孔(个)的最少数量,下列何项最为合理?(  ) A. 9,3 B. 6,3 C. 12,4 D. 4,2

某办公楼柱下桩基础采用等边三桩承台,桩采用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桩直径d=600mm。框架柱为圆柱,直径为800mm,承台及其以上土的加权平均重度γ0=20kN/m3。承台平面尺寸、桩位布置、地基土层分布及岩土参数等如题14~17图所示。桩基的环境类别为二a,建筑所在地对桩基混凝土耐久性无可靠工程经验。 为提高桩的承载力及减少沉降,灌注桩采用桩端后注浆工艺,且施工满足《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的相关规定。假定,第②层粉质黏土及第③层黏土的后注浆侧阻力增强系数βs=1.5,第④层细砂的后注浆侧阻力增强系数βs=1.6,第④层细砂的后注浆端阻力增强系数βp=2.4。试问,在进行初步设计时,根据土的物理指标与承载力参数间的经验公式,估算的桩端后注浆单桩承载力特征值Ra(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 1400B. 1500C. 1600D. 3000

某办公楼柱下桩基础采用等边三桩承台,桩采用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桩直径d=600mm。框架柱为圆柱,直径为800mm,承台及其以上土的加权平均重度γ0=20kN/m3。承台平面尺寸、桩位布置、地基土层分布及岩土参数等如题14~17图所示。桩基的环境类别为二a,建筑所在地对桩基混凝土耐久性无可靠工程经验。 假定,在作用效应基本组合下,单桩桩顶最大的轴心压力设计值Nmax=1900kN。桩全长螺旋式箍筋直径为6mm、间距为150mm,基桩成桩工艺系数ψc=0.75。试问,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的规定,满足设计要求的桩身混凝土的最低强度等级,为下列何项(  ) 提示: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N/mm2)。A. C20B. C25C. C30D. C35

下列哪些选项符合桩基变刚度调平设计理念?(  )A、对局部荷载较大区域采用桩基,其他区域采用天然地基B、裙房与主楼基础不断开时,裙房采用小直径预制桩,主楼采用大直径灌注桩C、对于框架—核心筒结构高层建筑桩基,核心筒区域桩间距采用3d,核心筒外围区域采用5dD、对于大体量筒仓,考虑边桩效应,适当增加边桩、角桩数量,减少中心桩数量

某高层建筑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桩径800mm,桩长15m,单桩承担竖向受压荷载2000kN,桩端持力层为中风化花岗岩,设计采取的下列哪些构造措施符合《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的要求(  )A. 纵向主筋配8ф20B. 桩身通长配筋C. 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D. 主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小于50mm

某工程项目地下 2 层, 地上 16 层。 基坑支护结构采用锚杆—排桩支护结构。 施工方案如下:灌注桩排桩和冠梁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为 C30, 排桩直径为 800mm; 冠梁宽度与排桩直径相同, 高度为 400mm; 锚杆自由端和锚固段长度均为 5m, 且自由端超过潜在滑裂面进入稳定土层的深度为 1m。灌注桩排桩隔排施工, 间隔时间为 24h, 灌注桩桩顶泛浆高度超过设计标高 500mm。问题: 指出排桩施工方案中的不妥之处, 并给出正确做法。

建筑桩基承台为筏形承台,筏形承台底板可仅按局部弯矩作用进行计算的是()。A、上部结构为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B、桩端持力层为基岩C、上部结构为钢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D、桩端持力层为砂土

根据施工方法的不同,桩基础可分为()。A、预制桩和灌注桩B、低承台桩和高承台桩C、混凝土桩和柱下桩D、端承型桩和摩擦型桩

端承型大直径灌注桩采用钻芯法测定桩底沉渣厚度抽检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10%,且不少于()A、15根B、12根C、10根D、8根

按桩的承载形状分为()A、预制桩B、摩擦型桩C、端承型桩D、混凝土灌注桩

下列关于桩的平面布置,下列哪一选项是合理的()A、同一结构单元同时采用摩擦桩和端承桩B、使群桩在承受弯矩方向有较大的抵抗矩,群桩承载力合力点与长期荷载重心重合C、门洞口下面的桩距减少D、对于框架-核心筒结构的桩筏基础,均匀布桩

某高层建筑住宅,共30层。基础为钻孔灌注桩上板式承台,灌注桩直径800 mm桩长56 m,上部结构为剪力墙结构。现进行基础施工,采用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试写出基础施工工艺流程,说明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分项工程容易产生哪些主要质量通病,如何预防。

桩基础按承载性状分为()。A、预制桩B、摩擦型桩C、灌注桩D、端承型桩

对于端承型大直径灌注桩,当受设备或现场条件限制无法检测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时,可采用()测定桩底沉渣厚度并钻取桩端持力层岩土芯样检验桩端持力层。

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按施工方法不同有()。A、锤击桩、振动下沉桩、静力压桩B、钻孔灌注桩、沉管灌注桩、人工挖孔灌注桩C、摩擦桩、端承桩、摩擦桩端承桩D、预制桩、灌注桩、人工挖孔桩

端承型大直径灌注桩采用钻芯法测定桩底沉渣厚度抽检数量不应和少于总桩数的10%,且不少于()A、15根B、12根C、10根D、8根

对于端承型大直径灌注桩,当受设备或现场条件限制无法检测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时,可采用钻芯法测定桩底沉渣厚度并钻取桩端持力层岩土芯样检验桩端持力层。

问答题某高层建筑住宅,共30层。基础为钻孔灌注桩上板式承台,灌注桩直径800 mm桩长56 m,上部结构为剪力墙结构。现进行基础施工,采用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试写出基础施工工艺流程,说明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分项工程容易产生哪些主要质量通病,如何预防。

判断题对于端承型大直径灌注桩,当受设备或现场条件限制无法检测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时,可采用钻芯法测定桩底沉渣厚度并钻取桩端持力层岩土芯样检验桩端持力层。A对B错

多选题按桩的承载形状分为()A预制桩B摩擦型桩C端承型桩D混凝土灌注桩

多选题建筑桩基承台为筏形承台,筏形承台可仅按局部弯矩作用进行计算的是()。A上部结构为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B上部结构为钢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C桩端持力层为深厚坚硬、上部结构为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D桩端持力层为深厚坚硬、上部结构刚度较好,且柱荷载及柱间距的变化不超过20%

多选题建筑桩基承台为筏形承台,筏形承台底板可仅按局部弯矩作用进行计算的是()。A上部结构为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B桩端持力层为基岩C上部结构为钢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D桩端持力层为砂土

单选题下列关于桩的平面布置,下列哪一选项是合理的()A同一结构单元同时采用摩擦桩和端承桩B使群桩在承受弯矩方向有较大的抵抗矩,群桩承载力合力点与长期荷载重心重合C门洞口下面的桩距减少D对于框架-核心筒结构的桩筏基础,均匀布桩

填空题对于端承型大直径灌注桩,当受设备或现场条件限制无法检测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时,可采用()测定桩底沉渣厚度并钻取桩端持力层岩土芯样检验桩端持力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