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试述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参考解析

解析:柯尔伯格采用道德“两难故事法”提出了三种水平六个阶段理论。
1.前习俗水平。大约出现在幼儿园及小学低中年级阶段。该时期的特征是,儿童们遵守规范,但尚未形成自己的主见,着眼于人物行为的具体结果与关心自身的利害。这时期又分为两个阶段:(1)惩罚服从取向阶段。这一阶段还缺乏是非善恶观念,只是因为恐惧惩罚而要避免它,因而服从规范。认为免受处罚的行为都是好的,遭到批评指责的事都是坏的。(2)相对功利取向阶段。这一阶段行为的好坏按行为的后果带来的赏罚来定,得赏者为是,受罚者为非,没有主观的是非标准。或者对自己有利就好,对自己不利就是不好。
2.习俗水平。这是在小学中年级以上出现的,一直到青年、成年,这时期的特征是个人由于认识到团体的行为规范,进而接受并付诸实践。这时期又可分为两个阶段:(1)寻求认可取向阶段。这一阶段个体按照人们所称“好孩子”的要求去做,以得到别人的赞许。(2)遵守法规取向阶段。服从团体规范,“尽本分”,尊重法律权威,有责任感和义务感。海因茨先生“偷"药是不对的,这时判断是非已有了法制观念。
3.后习俗水平。这个阶段已经发展到超越现实道德规范的约束,达到完全自律(自己支配)的境界。年龄上至少是青年期人格成熟之后,才能达到这一境界。这个水平是理想的境界,成人也只有少数人达
到。这一时期也可分为:(1)社会契约取向阶段。这一阶段有强烈的责任心与义务感,尊重法制,但相信它是人定的,不适于社会时理应修正。(2)普遍伦理取向阶段。这一阶段有个人的人生哲学,对是非善恶有其独立的价值标准。对事有所为有所不为,不受现实规范的限制。
总之,柯尔伯格通过研究提出了以下几点:
1.儿童道德判断力的发展情况,9岁以下的儿童以及少数青少年处于第一种水平;大部分青年和成人处于第二种水平,只有极少数进人第三种水平;16岁以上30%进入第三种水平。
2.儿童道德性发展的先后次序是同定不变的,这与儿童的思维发展有关,但具体到每个人,时间有早有迟,这与文化背景、社会交往等有关。
要促进儿童道德发展,必须让他不断接触道德环境和道德两难问题,以利于讨论和展开道德推理的练习。

相关考题:

试述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简述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对于当前道德工作有何启示?

试论述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与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的分歧及其原因。

柯尔伯格认为年龄与道德发展阶段成正比关系。 ( )

试述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道德两难论”是柯尔伯格研究道德发展问题的主要方法。 ( )

柯尔伯格认为年龄与道德发展阶段成正比。( )

评述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试述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提出道德认知发展阶段论的代表人物是()。A.杜威B.马卡连柯C.班杜拉D.柯尔伯格

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包括前习俗水平、()、()。

按照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教儿童道德先要教他们遵守规范,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道德的“蕊难故枣法”由( )研宄,提出了道德发展阶段论。A、柯尔伯格B、皮豫杰C、布卢姆D、克拉斯沃尔

简述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把道德发展分为哪三种水平?

在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前习俗水平的惩罚服从取向阶段,个体的道德价值来自( )或( )。( )

请论述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提出“儿童道德认知发展阶段论”的现代美国著名道德教育家是()。A、夸美纽斯B、卢梭C、裴斯塔洛齐D、柯尔伯格

提出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的是()A、柯尔伯格B、杜威C、涂尔干D、马卡连柯

试述柯尔伯格的儿童道德认识发展理论。

认知学派()提出了“道德发展阶段论”。A、柯尔伯格B、艾里克逊C、杜威D、赫尔巴特

简述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

填空题柯尔伯格将儿童道德发展阶段划分为()水平,()阶段。

问答题论述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问答题简述皮亚杰和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问答题试述柯尔伯格的儿童道德认识发展理论。

单选题提出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的是()A柯尔伯格B杜威C涂尔干D马卡连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