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木导则大气环境》,评价工作等级为三级的建设项 目,关于使用与其距离最近的气象台(站)资料表述不正确的有( )。A.不能直接使用B.可以直接使用C.必须进行一年现场观測D.经相关分析,且相关系数大于0.85以上方可使用

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木导则大气环境》,评价工作等级为三级的建设项 目,关于使用与其距离最近的气象台(站)资料表述不正确的有( )。
A.不能直接使用
B.可以直接使用
C.必须进行一年现场观測
D.经相关分析,且相关系数大于0.85以上方可使用


参考解析

解析:【参考答案】:A C D【点评分析】:本题主要考察气象观測资料调查的基本原则。答案显然,评价工 作等级为三级的建设项目不需要预測。

相关考题:

某复杂地形区建材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二级,评价范围为边长36km 的矩形,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必需的气象资料有( )。A. 环境空气现状监测期间的卫星云图资料B. 评价范围内最近 20 年以上的主要气候统计资料C. 50km 范围内距离项目最近地面气象站近3年内的至少连续1年的常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D. 50km 范围内距离项目最近高空气象站近4年内的至少连续1年的常规高考气象探测资料

某复杂地形区建材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二级,评价范围为边长36km的矩形,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必须的气象资料有()。A:环境空气现状监测期间的卫星云图资料B:评价范围内最近20年以上的主要气候统计资料C:50km范围内距离项目最近地面气象站近3年内的至少连续1年的常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D:50km范围内距离项目最近高空气象站近4年内的至少连续1年的常规高考气象探测资料

某建设项目大气污染源距离一类环境空气质最功能区 2.1km,经估算模式计算,各污染物最大地而质量浓度占标率最大值为 5.6%。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关于该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确定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评价工作等级应为一级 B. 评价工作等级应为三级C. 评价工作等级确定为三级从简 D. 评价工作等级一般不低于二级

某山区项目于2011年开展环评工作,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距最近的地面气象站(平原站)60km。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符合要求的气象观测资料是( )。A.2005年连续1年的常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B.2010年12月~2011年1月在评价区补充观测的地面气象资料C.2000~2010年的平均气温D.2000~2010年的风向玫瑰图

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大气环境》,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三级的建设项目,其环境影响报告书至少应附具的基本附图是()。A:常规气象资料分析图B:复杂地形的地形示意图C:污染物浓度等值线分布图D:污染源点位及环境空气敏感区分布图

某建设项目用地长 800m、宽 500m,经计算该项目污染物排放占标率 Pmax 为 87%,对应的 D10%为 2.0km,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该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判定为( )。A、一级B、二级C、三级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某建设项目拟使用所在地附近气象站资料,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到 大气环境》,判断该资料使用价值的依据是( )。A.气象站等级 B.气象站方位C.气象站海拔高度D.气象站与项目之间的距离及二者地理环境条件差异

某建设项目经估算模式计算的各污染物最大地面质量浓度占标率最大为6.8%,评价范围包含自然保护区的部分区域。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关于该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确定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评价工作等级应为一级B.评价工作等级应不低于二级C.评价工作等级应为三级D.评价工作等级确定为三级从简

某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其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測点数最少为( )个。 A. 6 B. 5 C. 4 D. 3

某建设项目大气污染源距离一类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2.1km,经估算模式计算,各污染最大地面质量浓度占标率最大值为5.6%。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关于该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确定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评价工作等级应为一级B.评级工作等级应为三级C.评级工作等级确定为三级从简D.评价工作等级一般不低于二级

根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要求,确定气象(站)的气象资料使用价值应考虑()。A.气象台(站)的等级B.气象台(站)的方位C.气象台(站)的海拔高度D.气象台(站)与建设项目所在地的距离及两者地形地貌和土地利用的差异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下列关于评价等级的划分,说法正确的有()。A:建设项目各环境要素专项评价原则上应划分工作等级,一般可划分为三级B:一级评价对环境影响进行较为详细、深入评价C:具体的评价工作等级内容要求参阅专项和行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相关规定D:建设项目其他专题评价可根据评价工作需要划分评价等级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关于单项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等级,说法正确的是()。A:各单项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等级均应相同B:各单项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等级不能调级C:对于单项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均低于第三级的建设项目,可填写《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D:对于有任一单项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低于第三级的建设项目,均可填写《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某建设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三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关于该项目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必要时可做1期监测B.应在冬季进行1期监测C.应在夏季进行1期监测D.应在不利季节进行1期监测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如果符合可直接使用的气象台(站)有高空探空资料,对于大气环境一、二级评价项目,可酌情调查有关距该气象台(站)地面( )高度以下的风和气温资料。A.1200mB.1500mC.1700mD.2000m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下列图件中,属于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三级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基本附图的有( )。A.基本气象分析图B.常规气象资料分析图C.复杂地形示意图D.污染源点位分布图

某建设项目计算项目排放主要污染物的最大地面空气质量浓度占标率Pmax为10%。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关于该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确定的说法,正确的是()。A. 评价工作等级应为一级 B. 评价工作等级应不低于二级C. 评价工作等级应为三级 D. 评价工作等级确定为三级从简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对于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二级,评价范围边长为60km的山区复杂地形区建设项目,大气环境影响预测可选用的模式有()。A:估算模式B:AERMOD模式C:ADMS模式D:CALPUFF模式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关于单项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等级,说法正确的是( )。A.各单项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等级均应相同B.各单项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等级不能调级C.对于单项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均低于第三级的建设项目,可填写《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D.对于有任一单项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低于第三级的建设项目,均可

某沿海工业区建设光气化生产装置,该装置涉及剧毒物质。项目废气污染物 最大等标排放量为2.8X107m3/h。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 境》,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 )。 A. —级 B. 二级C.三级 D.三级从简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下列图件中,属于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三级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基本附图的有()。A:基本气象分析图B:常规气象资料分析图C:复杂地形示意图D:污染源点位分布图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对于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二级,评价范围边长为60km的山区复杂地形区建设项目,大气环境影响预测可选用的模式有( )。A.估算模式B.AERMOD模式C.ADMS模式D.CALPUFF模式

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木导则大气环境》,大气环境影响评价二级评价范围边长一般不应小于()。A.1620km B.1014km C.6—1Okm D.46km

某建设项目经估算模式计算的各污染源最大地面质量浓度占标率最大6.8%。评价范围包含自然保护区的部分区域。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一大气环境>>,关于该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确定说法,正确的是( ).A.评价工作等级为一级B.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C.评价工作等级为三级D.评价工作等级为三级从简

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对于三级评价项目,建设项目 所在地距离最近的气象台(站)资料( )。 A.不能使用 B.可直接使用C.必须补充现场一年的观測资料后使用D.经相关分析后,相关系数达到0.8以上时使用

单选题某建设项目大气污染源距离一类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2.1km,经估算模式计算,各污染最大地面质量浓度占标率最大值为5.6%。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关于该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确定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评价工作等级应为一级B 评级工作等级应为三级C 评级工作等级确定为三级从简D 评价工作等级一般不低于二级

单选题关于气象资料调查,下列内容正确的是()。A对于三级评价,如果气象台不在评价区域内,不能使用气象台的资料B对于一、二级评价,如果气象台在评价区域内,可直接使用气象台的地面资料C对于一、二级评价,可直接取用距离建设项目最近的气象台资料D对于三级评价,可直接取用距离建设项目最近的气象台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