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建设项目处于渤海岸边3km范围内,经估算存在岸边熏烟,并且最大1h平均质量浓度超过环境质量标准,应采用()进行进一步预测。A.CALPUFF B.ADMSC.AEDT D.AERMOD

某建设项目处于渤海岸边3km范围内,经估算存在岸边熏烟,并且最大1h平均质量浓度超过环境质量标准,应采用()进行进一步预测。

A.CALPUFF
B.ADMS
C.AEDT
D.AERMOD

参考解析

解析:

相关考题:

土方开挖应采用()方式。A、先上后下B、先下后上C、先岸边后中心D、先中心后岸边

计算岸边稳定点源排放的保守污染物浓度,采用不考虑对岸边反射的二维模型: 已知河流流量Q=100m3/s,平均水深H=1m,水面宽B=250m,横向混合系数为1.0m3/s,则断面最大浓度为断面通量平均浓度(M/Q)的2倍的断面位置处于排放点下游的()处。A.995mB.1989mC.3979mD.5967m

如项目污染源位于( )可能导致岸边熏烟。A. 海岸 B. 河流岸边 C. 鱼塘岸边 D. 宽阔水体岸边

计算岸边稳定点源排放的保守污染物浓度,采用不考虑对岸边反射的二维模型: ,已知河流流量Q=100 /s,平均水深H=1m,水面宽B=250m,横向混合系数为1.0 /s,则断面最大浓度为断面通量平均浓度(M/Q)的2倍的断面位置处于排放点下游的( )处。A.995mB.1989mC.3979mD.5967m

(2016年)《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规定的O3浓度限值类型有()。A. 1h 平均浓度限值 B. 24h 平均浓度限值C. 日最大 8h 平均浓度限值 D. 年平均浓度限值

针对新增污染源非正常排放,下列预测情景中,符合《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要求的是( )。A.环境空气保护目标日平均质量浓度预测B.环境空气保护目标小时平均质量浓度预测C.网格点日平均质量浓度预测D.网格点小时平均质量浓度预测

大气环境影响预测计算点分为三类:环境空气敏感区、预测范围内的网络点以及区域()。A:最大小时浓度B:年平均浓度C:典型日平均浓度D:最大地面浓度点

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规定的臭氧浓度限值是( )A.1h 平均浓度限值B.24h 平均浓度限值C.日最大8h 平均浓度限值D.年平均浓度限值

(2019年)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大气环境评价等级计算污染物的最大地面空气质量浓度占标率Pi=Ci/Coi*100%中关于Coi的取值正确的说法是()。A.按《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中1h平均质量浓度的二级浓度限值B.项目位于一类环境空气功能区,应选择《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中相应1h平均质量浓度的一级浓度限值C.对《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中未包含的污染物,可参照大气导则附录D中的浓度限值D.对仅有日平均质量浓度限值可按2倍折算为1h平均质量浓度限值

一级评价项目预测时,全年逐日气象条件下,不需要预测的内容是()。 A.环境空气保护目标 B.网格点处的地面浓度 C.环境评价范围内的最大地面日平均浓度 D.环境评价范围内的最大日平均气温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下列关于二级评价项目非正常排放情况下大气环境影响预测内容的说法,正确的是( )。A.预测网格点处的地面日平均质量浓度B.预测网格点处的地面年平均质量浓度C.预测评价范围内的最大地面小时质量浓度D.预测评价范围内的最大地面日平均质量浓度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下列关于估算模式的说法,正确的有()。A:估算模式是一种多源预测模式B:估算模式中嵌入了多种预设的气象组合条件C:估算模式计算出的最大地面浓度小于进一步预测模式的计算结果D:对于<1h的短期非正常排放,可采用估算模式进行预测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规定的O3浓度限值有()。A:1h平均浓度B:8h平均浓度C:日平均浓度D:年平均浓度

报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大气环境评价等级计算污染物的最大地面空气质量浓度占标率Pi=Ci/C0i*100%中关于C0i的取值不正确的说法是()A.按《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中1h平均质量浓度的二级浓度限值B.项目位于一类环境空气功能区,应选择《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中相应1h平均质量浓度的一级浓度限值C.对《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中未包含的污染物,可参照大气导则附录D中的浓度限值D.对仅有日平均质量浓度限值可按2倍折算为1h平均质量浓度限值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大气导则》关于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判定,说法正确的是()A.选择项目污染源正常排放的主要污染物及排放参数,利用附录A中的进一步预测模型分别计算污染源的最大环境影响,然后进行分级。B.对于一类环境空气功能区,应选择GB 3095中1 h平均质量浓度的二级浓度限值。C.对仅有8 h平均质量浓度限值、日平均质量浓度限值或年平均质量浓度限值的,可分别按2倍、3倍、6倍折算为1h平均质量浓度限值。D.对于二类环境空气功能区,一般选用GB 3095中1 h平均质量浓度的二级浓度限值。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适用于计算海陆风气象条件下环境影响日平均质量浓度的预测模式为()A、估算模式B、AERMOD模式C、ADMS模式D、CALPUFF模式

某建设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6个监测点位的现状监测日平均浓度最大值、平均值、最小值分别是0.30mg/m3、0.20mg/m3、0.10mg/m3,预测范围内的日平均浓度最大预测值是0.15mg/m30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最大地面质量浓度点的环境影响分析应采用的最终质量浓度是()。A:0.15mg/m3B:0.25mg/m3C:0.35mg/m3D:0.45mg/m3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规定的 NO2 浓度限值不包括( )。A. 1h 平均浓度限值B. 8h 平均浓度限值C. 24h 平均浓度限值D. 年平均浓度限值

下列内容属于大气环境一级评价项目预测的内容是()。A:施工期超过一年的项目,且施工期排放的污染物影响较大,应预测施工期间的大气环境质量B:非正常排放情况,全年逐日、逐时或逐次小时气象条件下,环境空气保护目标的最大地面小时浓度和评价范围内的最大地面小时浓度C:长期气象条件下,环境空气保护目标、网格点处的地面浓度和评价范围内的最大地面年平均浓度D:全年逐日气象条件下,环境空气保护目标、网格点处的地面浓度和评价范围内的最大地面日平均浓度E:全年逐时或逐次小时气象条件下,环境空气保护目标、网格点处的地面浓度和评价范围内的最大地面小时浓度

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一氧化碳的1h平均浓度采样时间为30min。

当平均风速大于10m/s时,预测浓度采用()。A、小风和静风扩散模型B、有风点源扩散模型C、熏烟模式D、面源扩散模型

我国现行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采用何种指标来规定PM的标准()。A、8小时平均浓度限值和年平均浓度限值B、日平均浓度限值和月平均浓度限值C、日平均浓度限值和年平均浓度限值D、1h平均浓度限值和年平均浓度限值E、日平均浓度限值和季平均浓度限值

如项目污染源位于()可能导致岸边熏烟。A、海岸B、河流岸边C、鱼塘岸边D、宽阔水体岸边

在分析典型日气象条件下,项目对环境空气敏感区和评价范围的最大环境影响时,应绘制()。A、评价范围内出现区域日平均浓度平均值时所对应的浓度等值线分布图B、评价范围内出现区域日平均浓度最大值时所对应的浓度等值线分布图C、评价范围内出现区域小时平均浓度最大值时所对应的浓度等值线分布图D、预测范围内的浓度等值线分布图

多选题如项目污染源位于()可能导致岸边熏烟。A海岸B河流岸边C鱼塘岸边D宽阔水体岸边

不定项题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下列关于估算模式的说法,正确的有 ( )A估算模式是一种多源预测模式B估算模式中嵌入了多种预设的气象组合条件C估算模式计算出的最大地面浓度小于进一步预测模式的计算结果D对于小于1小时的短期非正常排放,可采用估算模式进行预测。

多选题容易产生局地高污染情况的特殊风场,包括( )A长期静、小风B岸边熏烟C城市热岛环流D逆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