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性,45岁,B超查体发现多个胆囊结石。最大直径1.2cm。胆囊壁光滑,不厚,患者无明显症状,患者要求保留胆囊,应该怎么处理A.观察B.保留胆囊取石C.体外碎石术D.药物碎石

患者女性,45岁,B超查体发现多个胆囊结石。最大直径1.2cm。胆囊壁光滑,不厚,患者无明显症状,患者要求保留胆囊,应该怎么处理

A.观察
B.保留胆囊取石
C.体外碎石术
D.药物碎石

参考解析

解析:(P455)“无症状的胆囊结石一般不需预防性手术治疗,可观察和随诊。但是,长期观 察表明,约30%以上的病人会出现症状及合并症而需要手术。故下列情况应考虑行手术治疗:①结石数量多及结石直径>2~3cm;②胆囊壁钙化或瓷性胆囊;③伴有胆 囊息肉>lcm;④胆囊壁增厚(>3mm)即伴有慢性胆囊炎;⑤儿童胆囊结石,无症状者,原则上不手术”。
患者为中年女性,B超查体发现多个胆囊结石,最大直径1.2cm考虑患者要求保留胆囊,根据考点还原可暂不予处理,临床观察(A对)。保留胆囊取石现已很少用,结石复发率高,结石易阻塞共同通道,引发胆源性胰腺炎(B错)。体外碎石、药物碎石为泌尿系结石常用的方法,一般不用于胆囊结石的治疗(CD错)

相关考题:

患者,女性,50岁。体检B超发现胆囊内一约3cmX2.5cm结石,无明显自觉症状。目前首选的治疗方法是A.胆囊切开取石术B.胆囊切除术C.口服消炎利胆药物D.体外碎石治疗E.不处理

患者,女,40岁,既往体健,查体时B超发现有一枚直径1cm的胆囊结石,但从未有过任何症状。最适合的处理是A、观察随访B、溶石治疗C、体外震波碎石D、开腹胆囊切除术E、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患者,女性,50岁。体检B超发现胆囊内一约3cm×2.5cm结石,无明显自觉症状。目前首选的治疗方法是A、胆囊切开取石术B、胆囊切除术C、口服消炎利胆药物D、体外碎石治疗E、不处理

患者女,39岁。右上腹痛,Murphy征阳性。B超检查测胆囊大小为9.9cm×4.2cm,壁厚0.7cm,呈双边状。可提示诊断A、胆囊结石B、急性胆囊炎C、慢性胆囊炎D、胆囊积液E、胆囊息肉

胆囊切除术中需探查胆总管的指征是() A. 胆囊壁明显增厚B. 胆囊增大C. 胆总管直径>1cmD. 胆囊结石超过2cmE. 胆囊结石伴有胆囊息肉

女性,22岁。查体发现胆囊大小为6.8cm×2.7cm,内见1.2cm×1.0cm中等回声结节,与囊壁相连,彩超检查其内可见血流,最可能的诊断是A、胆囊结石B、胆囊增大C、胆囊腺瘤D、胆囊憩室E、胆囊非肿瘤性息肉

该患者无排便习惯改变,但作水灌肠超声检查时发现包块的肠壁外部分大于肠壁内部分,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A.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癌B.结肠肿瘤胆囊局部浸润C.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穿孔、胆囊结肠瘘形成D.胆囊结石合并肝肿瘤E.胆囊积气

女性,40岁,既往体健,查体时B超发现有1枚直径1cm的胆囊结石,但从未有过任何症状。最适合的处理是

患者,女,40岁,既往体健,查体时B超发现有一枚直径1cm的胆囊结石,但从未有过任何症状。最适合的处理是A.观察随访B.溶石治疗C.体外震波碎石D.开腹胆囊切除术E.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女性,45 岁。B超检查胆囊多发息肉样病变,最大直径 0.6Cm,无症状。对此患者最佳的治疗是A. 胆囊切除术  B. 保留胆囊,息肉切除术C. 观察,定期复查  D.熊去氧胆酸溶解息肉

患者女,40岁。反复发作右上腹痛2年。查体:皮肤巩膜无黄染,右上腹深压痛,Murphy征阴性。B超检查:胆囊壁无增厚,大小正常,胆囊内可见多个小结石,胆总管直径1.0cm,下端显示不清。既往有胰腺炎病史。根据患者情况,胆囊结石诊断明确,但仍需除外的其他疾病为A.胆管下段癌B.胰头癌C.缩窄性Vater乳头炎D.胆总管结石E.胆道蛔虫症

女性,22岁。查体发现胆囊大小为6.8cm×2.7cm,内见1.2cm×1.0cm中等回声结节,与囊壁相连,彩超检查其内可见血流,最可能的诊断是A.胆囊非肿瘤性息肉B.胆囊腺瘤C.胆囊结石D.胆囊憩室E.胆囊增大

患者女,65岁,上腹不适1个月余,伴乏力、消瘦,患胆囊结石多年。查体:皮肤巩膜无明显黄染,腹部无压痛。实验室检查:CA19-9375U/ml;B超示:胆囊颈部局限性增厚,范围约3cm,内有血流信号;胆囊单发结石,直径3cm;超声内镜示:胆囊颈部占位,未侵出胆囊肌层;腹部增强CT提示:胆囊占位性病变,动脉期可见病变明显增强,未发现侵犯肝脏或周围脏器;胆囊结石。对该患者应采用的治疗是()。(提示:胆囊占位性病变,动脉期可见病变明显增强,未发现侵犯肝脏或周围脏器;胆囊结石。)A、严密观察,病变明显增大时手术治疗B、开腹胆囊切除术C、腹腔镜胆囊切除术D、胆囊癌根治术E、5-FU为基础的化疗

女,33岁,单位查体发现胆囊底部结石,直径约lcm,患者无临床症状,腹部查体未有阳性体征。口服胆囊造影胆囊不显影,患者首选治疗方法是()。A、胆囊切除B、胆囊切开取石C、抗炎治疗D、观察和随诊E、溶石疗法

患者女,40岁。反复发作右上腹痛2年。查体:皮肤巩膜无黄染,右上腹深压痛,Murphy征阴性。B超检查:胆囊壁无增厚,大小正常,胆囊内可见多个小结石,胆总管直径1.0cm,下端显示不清。既往有胰腺炎病史。根据患者情况,胆囊结石诊断明确,但仍需除外的其他疾病为()A、胆管下段癌B、胰头癌C、缩窄性Vater乳头炎D、胆总管结石E、胆道蛔虫症

患者一周前进食后右上腹痛明显,无明显发热。超声示胆囊大小为8.0cm×3.0cm,壁厚0.4cm,呈双边,囊内可见多发强光团,最大1.6cm,后伴声影,随体位改变有移动。右上腹相当于结肠肝曲位置见8.3cm×6.9cm不均匀光团,与胆囊界限不清,形态不规整,内呈不均质低回声伴气体样强回声反射。该患者无排便习惯改变,但作水灌肠超声检查时发现包块的肠壁外部分大于肠壁内部分,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A、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癌B、结肠肿瘤胆囊局部浸润C、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穿孔、胆囊结肠瘘形成D、胆囊结石合并肝肿瘤E、胆囊积气

女性,60岁,因突发性右上腹病8小时入院。查体:体温38.5℃,心率90次/分,血压110/80mmHg,右上腹压痛,肌紧张、反跳痛,WBC16×109/L。B超提示胆囊增大壁厚,内有结石多个,胆总管直径1.2cm,拟行急诊手术。此患者应选择的手术方式是()A、胆囊切除术B、胆囊切除加胆总管探查术C、胆囊造瘘术D、胆肠吻合术E、PTCD

女性,40岁。反复发作右上腹痛2年入院。查体:皮肤、巩膜无黄染,右上腹深压痛,Murphy征阴性。B超:胆囊壁无增厚,大小正常,胆囊内可见多个小结石,胆总管直径1.0cm,下端显示不清。既往有过胰腺炎病史。根据患者情况,下一步最合理的检查是()A、复查B超B、静脉胆道造影C、ERCPD、抽血检查胆红素水平E、检查尿胆原、尿胆素

女性,40岁。反复发作右上腹痛2年。查体:皮肤巩膜无黄染,右上腹深压痛,Murphy征阴性。B超检查:胆囊壁无增厚,大小正常,胆囊内可见多个小结石,胆总管直径1.0cm,下端显示不清。既往有胰腺炎病史。根据患者情况,胆囊结石诊断明确,但仍需除外的其他疾病为()。A、胆管下段癌B、胰头癌C、缩窄性Vater乳头炎D、胆总管结石E、胆道蛔虫症

单选题女,33岁,单位查体发现胆囊底部结石,直径约lcm,患者无临床症状,腹部查体未有阳性体征。口服胆囊造影胆囊不显影,患者首选治疗方法是()。A胆囊切除B胆囊切开取石C抗炎治疗D观察和随诊E溶石疗法

单选题该患者无排便习惯改变,但作水灌肠超声检查时发现包块的肠壁外部分大于肠壁内部分,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胆囊结石合并肝肿瘤B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癌C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穿孔、胆囊结肠瘘形成D结肠肿瘤胆囊局部浸润E胆囊积气

单选题患者,女性,20岁。查体发现胆囊大小约7.0cm×2.8cm,内见1.2cm×1.0cm中等回声,与囊壁相连,彩超其内可见血流,最可能的诊断是(  )。A胆囊结石B胆囊增大C腺瘤D胆囊憩室E胆囊息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