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60岁。因胃癌住院,术后使用头孢噻肟钠和甲硝唑预防感染。第5天出现发热39℃、腹痛、腹泻,大便培养:大量白色念珠菌生长。最可能的诊断是( )。A.急性菌痢B.急性肠炎C.二重感染D.败血症E.菌群移位

患者女,60岁。因胃癌住院,术后使用头孢噻肟钠和甲硝唑预防感染。第5天出现发热39℃、腹痛、腹泻,大便培养:大量白色念珠菌生长。最可能的诊断是( )。

A.急性菌痢
B.急性肠炎
C.二重感染
D.败血症
E.菌群移位

参考解析

解析:根据题意考虑患者发生了三度失调,其原因为广谱抗菌药物的大量应用使大部分正常菌群消失,而代之以过路菌或外袭菌,并大量繁殖而成为该部位的优势菌。三度失调表现为急性重病症状,如难辨梭菌引起的伪膜性肠炎。白色念珠菌、铜绿假单胞菌和葡萄球菌等都可能成为三度失调的优势菌。正常菌群的三度失调又称菌群交替症或二重感染。

相关考题:

患者男性,65岁。因肝癌住院,术后使用头孢噻肟钠预防感染,第5天出现发热(39℃)、腹痛、腹泻。大便培养:真菌感染。此种情况最可能的诊断是A、急性细菌性痢疾B、二重感染C、菌群移位D、阿米巴痢疾E、急性肠炎

患者女性,60岁。因胃癌住院,术后使用头孢噻肟钠和甲硝唑预防感染,第5天出现发热39℃、腹痛、腹泻。大便培养:大量白色念珠菌生长。此种情况最可能的诊断是A、急性菌痢B、急性肠炎C、二重感染D、败血症E、菌群移位

男,65岁。因肺癌住院治疗,使用头孢噻肟钠和利巴韦林抗感染,第5天出现发热39℃、腹痛、腹泻。大便培养:真菌感染。最可能的情况是( )A、急性菌痢B、急性肠炎C、二重感染D、败血症E、菌群定植

男,65岁。因肺癌住院治疗,使用头孢噻肟钠和利巴韦林抗感染,第5天出现发热(39℃)、腹痛、腹泻。大便培养:真菌感染。最可能的情况是A、急性菌痢B、急性肠炎C、二重感染D、菌血症E、菌群定植真菌引起的医院感染中,最常见的致病菌是A、毛霉菌B、隐球菌C、光滑念珠菌D、白色念珠菌E、李斯特菌使用抗生素的时间不当的是A、预防性用药在手术后1~3小时使用B、急性感染症状消失后继续应用2~3天C、败血症体温正常后7~10天再停药D、术前1小时静脉给予一次足量抗生素E、感染严重时可以使用4~8周

患者女性,62岁。因胃癌住院,术后使用头孢噻肟钠和甲硝唑预防感染,第5天出现发热39℃、腹痛、腹泻,大便培养见有大量白色念珠菌生长。白色念珠菌属于A、细菌B、病毒C、真菌D、支原体E、立克次体此种情况最可能的诊断为A、急性细菌性痢疾B、急性肠炎C、二重感染D、败血症E、菌群移位

患者女,39岁。半年前劳累后出现腹泻、腹痛,大便3~5次/日,呈黏液脓血便,便后腹痛有所缓解,多次大便培养阴性。对明确诊断最有意义的检查是 A、便常规+潜血B、腹部B超C、血常规D、X线钡剂灌肠E、结肠镜检查

女性,62岁。行心脏介入治疗手术后,术后使用头孢噻肟钠和甲硝唑预防感染,第5天出现发热(39℃)、腹痛、腹泻,大便培养可见有大量白色念珠菌生长。此种情况最可能的诊断为A、急性菌痢B、急性肠炎C、菌群交替症D、败血症E、菌群移位

根据以下资料回答 139~142 题:男性,40岁,渔民。冈发热l周伴腹痛、腹胀、腹泻,大便每天3~4次,稀便有粘冻,村卫生室给服氯霉素5天,病人热退,症状好转,继续工作,2周后再次发热,体温39℃,抽血培养有伤寒杆菌生长第 139 题 这提示病人可能是( )

女性,65岁。因肺癌住院治疗,使用头孢噻肟钠和利巴韦林抗感染,第5天出现发热(39"(2)、腹痛、腹泻。大便培养可见大量白色念珠菌。白色念珠菌属于A.细菌B.放线菌C.真菌D.支原体E.螺旋体

共用题干男,65岁。因肺癌住院治疗,使用头孢噻肟钠和利巴韦林抗感染,第5天出现发热(39℃)、腹痛、腹泻。大便培养:真菌感染。使用抗生素的时间不当的是A:预防性用药在手术后1~3小时使用B:急性感染症状消失后继续应用2~3天C:败血症体温正常后7~10天再停药D:术前1小时静脉给予一次足量抗生素E:感染严重时可以使用4~8周

男,65岁。因肺癌住院治疗,使用头孢噻肟钠和利巴韦林抗感染,第5天出现发热(39℃)、腹痛、腹泻。大便培养:真菌感染。最可能的情况是A.急性菌痢B.急性肠炎C.二重感染D.败血症E.菌群定植

女性,65岁。因肺癌住院治疗,使用头孢噻肟钠和利巴韦林抗感染,第5天出现发热(39℃)、腹痛、腹泻。大便培养可见大量白色念珠菌。白色念珠菌属于A:细菌B:放线菌C:真菌D:支原体E:螺旋体

女性,62岁。行心脏介入治疗手术后,术后使用头孢噻肟钠和甲硝唑预防感染,第5天出现发热(39℃)、腹痛、腹泻,大便培养可见有大量白色念珠菌生长。此种情况最可能的诊断为A.急性菌痢B.急性肠炎C.菌群交替症D.败血症E.菌群移位

男,65岁。因肺癌住院治疗,使用头孢噻肟钠和利巴韦林抗感染,第5天出现发热(39℃)、腹痛、腹泻。大便培养:真菌感染。真菌引起的医院感染中,最常见的致病菌是A.毛霉菌B.隐球菌C.光滑念珠菌D.白色念珠菌E.李斯特菌

共用题干男,65岁。因肺癌住院治疗,使用头孢噻肟钠和利巴韦林抗感染,第5天出现发热(39℃)、腹痛、腹泻。大便培养:真菌感染。真菌引起的医院感染中,最常见的致病菌是A:毛霉菌B:隐球菌C:光滑念珠菌D:白色念珠菌E:李斯特菌

女性,65岁。因肺癌住院治疗,使用头孢噻肟钠和利巴韦林抗感染,第5天出现发热(39℃)、腹痛、腹泻。大便培养可见大量白色念珠菌。白色念珠菌属于A.细菌B.放线菌C.真菌D.支原体E.螺旋体

患者男性,65岁。因肝癌住院,术后使用头孢噻肟钠预防感染,第5天出现发热(39℃)、腹痛、腹泻。大便培养:真菌感染。此种情况最可能的诊断是A.急性细菌性痢疾B.二重感染C.菌群移位D.阿米巴痢疾E.急性肠炎

男性,40岁,渔民.因发热1周伴腹痛、腹胀、腹泻,大便每日3~4次,稀便有黏冻,村卫生室给服氯霉素5天,患者热退,症状好转,继续工作,2周后再次发热,体温39℃,抽血培养有伤寒杆菌生长。这提示患者可能是A.伤寒复发B.初发作寒C.再燃D.带菌者E.迁延型伤寒

患者,女性,65岁。胃癌根治术后当天夜间突然发热39℃。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A、切口感染B、腹腔感染C、肺不张合并感染D、吸入性肺炎E、吻合口瘘

患者因严重肺部感染入院,入院后给予广谱抗菌素控制感染,入院后第10天,患者发生腹泻,大便为水样便,偶见白色膜样组织,同时伴有腹痛和脐周压痛。患者可能的感染诊断?需要哪些检查支持诊断?是否属于医院感染?

男性,40岁,渔民.因发热1周伴腹痛、腹胀、腹泻,大便每日3~4次,稀便有黏冻,村卫生室给服氯霉素5天,患者热退,症状好转,继续工作,2周后再次发热,体温39℃,抽血培养有伤寒杆菌生长。这提示患者可能是()A、伤寒复发B、初发作寒C、再燃D、带菌者E、迁延型伤寒

单选题患者,女性,65岁。胃癌根治术后当天夜间突然发热39℃。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A切口感染B腹腔感染C肺不张合并感染D吸入性肺炎E吻合口瘘

单选题患者女,39岁。半年前劳累后出现腹泻、腹痛,大便3~5次/日,呈黏液脓血便,便后腹痛有所缓解,多次大便培养阴性。对明确诊断最有意义的检查是()A便常规+潜血B腹部B超C血常规DX线钡剂灌肠E结肠镜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