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项社会调查中,调查者通过电话问大约1000名调查者家庭人数的问题。结果显示,被调查者的年龄越小,越不愿回答这样的问题,这说明,年龄越大的人比年龄较小的人更愿意告诉别人自己的家庭成员人数。以下如果哪项为真,最能削弱上面的观点?A.黎东不是被调查者,他在其他场合表示,不愿告诉别人自己目前的家庭成员人数B.李木林是被调查者,愿意告诉别人自己目前的家庭成员人数C.老胡是被调查者,愿意告诉别人自己目前的家庭成员人数,并在其他场合表示,自己年轻时不愿告诉别人自己的家庭成员人数D.小李是被调查者,不愿意告诉别人自己目前的家庭成员人数,并在其他场合表示,自己的这种意愿不会随着年龄而改变

在一项社会调查中,调查者通过电话问大约1000名调查者家庭人数的问题。结果显示,被调查者的年龄越小,越不愿回答这样的问题,这说明,年龄越大的人比年龄较小的人更愿意告诉别人自己的家庭成员人数。
以下如果哪项为真,最能削弱上面的观点?

A.黎东不是被调查者,他在其他场合表示,不愿告诉别人自己目前的家庭成员人数
B.李木林是被调查者,愿意告诉别人自己目前的家庭成员人数
C.老胡是被调查者,愿意告诉别人自己目前的家庭成员人数,并在其他场合表示,自己年轻时不愿告诉别人自己的家庭成员人数
D.小李是被调查者,不愿意告诉别人自己目前的家庭成员人数,并在其他场合表示,自己的这种意愿不会随着年龄而改变

参考解析

解析: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提问方式中的“削弱”,确定为削弱论证。
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
论点:年龄越大的人比年龄较小的人更愿意告诉别人自己的家庭成员人数。
论据:被调查者的年龄越小,越不愿回答家庭人数的问题。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无关选项。未体现告诉别人家庭成员的人数与年龄是否有关,论题不一致,排除。
B项:无关选项。未体现告诉别人家庭成员的人数与年龄是否有关,论题不一致,排除。
C项:增加论据。老胡年轻时不愿告诉,而现在愿意告诉别人家庭人数,具有加强作用。
D项:增加反向论据。小李不愿意告诉别人家庭成员人数的意愿并不会随着年龄而改变,具有削弱作用。

相关考题:

请编写函数fun,函数的功能是:统计各年龄段的人数。N个年龄通过调用随机函数获得,并放在主函数的age数组中;要求函数把O至9岁年龄段的人数放在d[0]中,把10至19岁年龄段的人数放在d[1],把20至29岁年龄段的人数放在d[2]中,其余依此类推,把100岁(含100)以上年龄的人数都放在d[10]中。结果在主函数中输出。注意:部分源程序在文件PROGl.C中。请勿改动主函数main和其他函数中的任何内容,仅在函数fun的花括号中填入你编写的若干语句。

贾女士:本报对减肥成功者所作的一项调查显示,70%的受调查者称服用东参减肥丸,30%的称服用灵芝瘦身丹。没有被调查者服用其它减肥药。陈先生:这说明在被调查者中,服用东参减肥丸的人数,比服用灵芝瘦身丹的两倍还多。贾女士:另外,25%的被调查者称他们从不通过药物减肥。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有利于解释贾女士的断定中看来存在的矛盾?A.30%的服用灵芝瘦身丹的被调查者,包括在70%的服用东参减肥丸的被调查者中B.一些被调查者服用上述两种减肥药C.被调查者的人数超过100人D.被调查者在整个减肥成功者中,只占很小的比例

贾女士:本报对减肥成功者所作的一项调查显示,70%的受调查者称服用东参减肥丸,30%的称服用灵芝瘦身丹。没有被调查者服用其它减肥药。陈先生:这说明在被调查者中,服用东参减肥丸的人数,比服用灵芝瘦身丹的两倍还多。贾女士:另外,25%的被调查者称他们从不通过药物减肥。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有利于解释贾女士的断定中看来存在的矛盾?( )

在一项社会调查中,调查者通过电话向大约1万名随机选择的被调查者问及有关他们的收入和储蓄方面的问题。结果显示,被调查者的年龄越大,越不愿意回答这样的问题。这说明,年龄较轻的人比年龄较大的人更愿意告诉别人有关自己的收入状况。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论证?A.小张不是被调查者,在其他场合表示,不愿意告诉别人自己的收入状况。B.老李是被调查者,愿意告诉别人自己的收入状况。C.老陈是被调查者,不愿意告诉别人自己的收入状况,并在其他场合表示,自己年轻时因收入高,很愿意告诉别人自己的收入状况。D.小刘是被调查者,愿意告诉别人自己的收入状况,并在其他场合表示,自己的这种意愿不会随着年龄而改变。E.被调查者中,年龄大的收入状况一般比年龄小的要好。

根据下列资料回答问题。以下为某省的人口失业率图表。其中,黑色部分表示该省全省人口各个年龄段的失业率,白色部分表示该省城镇人口各个年龄段的失业率。下列选项中,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该省失业人口人数随着年龄的增长持续下降B.城镇各年龄段失业人数均低于全省相应年龄段失业人数C.该省失业人员特点之一为失业人口年龄构成较轻D.该省非城镇人员失业情况比城镇人员更严重

下列选项中是高血压患者中高血压知晓率计算公式的是( )A.(被调查者知道自己患高血压的人数)/(社区中的总人数)x100%B.(被调查者知道自己患高血压的人数)/(社区中高血压患者总数)x100%C.(被调查者知道自己患高血压的人数)/(社区中被调查的高血压总数)x100%D.(知道自己是高血压患者的人数)/(社区中高血压患者总数)x100%E.(知道自己是高血压患者的人数)/(社区中总人数)x100%

在一项社会调查中,调查者通过电话问大约1000名调查者家庭人数的问题。结果显示,被调查者的年龄越小,越不愿回答这样的问题,这说明,年龄越大的人比年龄较小的人更愿意告诉别人自己的家庭成员人数。以下如果哪项为真,最能削弱上面的观点?A.黎东不是被调查者,他在其他场合表示,不愿告诉别人自己目前的家庭成员人数B.李木林是被调查者,愿意告诉别人自己目前的家庭成员人数C.老胡是被调查者,愿意告诉别人自己目前的家庭成员人数,并在其他场合表示,自己年轻时不愿告诉别人自己的家庭成员人数D.小李是被调查者,不愿意告诉别人自己目前的家庭成员人数,并在其他场合表示,自己的这种意愿不会随着年龄而改变

根据下列资料,回答问题。该单位职工人数最多的年龄段与人数最少的年龄段的人数之和占总人数的( )。A. 12%B. 20%C. 24%D. 28%

在一项社会调查中,调查者通过电话向大约一万名随机选择的被调查者问及有关他们的收入和储蓄方面的问题。结果显示,被调查者的年龄越大,越不愿意回答这样的问题。这说明,年龄较轻的人比年龄较大的人更愿意告诉别人有关自己的收入状况。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论证? A.被调查者中,年龄大的收入状况一般比年龄小的要好 B.老李是被调查者,愿意告诉别人自己的收入状况 C.老陈是被调查者,不愿意告诉别人自己的收入状况,并且在其他场合表示,自己年轻时因收入高,很愿意告诉别人自己的收入状况 D.小刘是被调查者,愿意告诉别人自己的收入状况,并且在其他场合表示,自己的这种意愿不会随着年龄而改变

某市统计局开展了一次关于市民参加慈善捐助活动的专题调查,成功访问了该市2003位16周岁及以上的常住市民。调查显示,47.5%的市民在过去一年中参加过不同种类的慈善捐助活动。按年龄分组,该市过去一年中参加过慈善捐助的人占同年龄段人数比例最高的年龄段体现出什么样的特点? A.捐赠后愿意留名的比例最低B.愿意通过互联网参加慈善捐助活动的人超过一半C.愿意参加慈善捐助的比例与过去一年参加过慈善捐助的比例相差最小D.该年龄段参加调查的人数占被调查者的比重比其他两个年龄段都高

以下情况中不属于计量误差的是()。A.调查员在调查中有意无意地诱导被调查者B.被调查者不愿意告诉实情而拒绝回答C.调查人员有意作弊D.受访者提供虚假信息

在一项社会调查中,调查者向大约10000 名随机选择的被调查者问及他们的收入和支出方面的问题。结果显示,被调查者的年龄越大,越不愿意回答这样的问题。这说明,相比较而言,年轻人更愿意告诉别人有关自己的收支状况。下列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论证?( )A、小王不是被调查者,在其他场合表示,不愿意告诉别人自己的收支状况B、老李是被调查者,愿意告诉别人自己的收支状况C、老陈是被调查者,不愿意告诉别人自己的收支状况,但是他曾说自己年轻时收入高,很愿意告诉别人自己的收支状况D、小秦是被调查者,愿意告诉别人自己的收支状况,并且在其他场合表示,自己的这种意愿不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改变

数值归档法是把被调查者不愿回答的(如收人、年龄等)敏感性间题换个角度提出。A对B错

在使用单向频数表时关键是如何选择百分比的基数,其选择方式有()。A、全部发放的问卷数量B、全部被调查者人数C、回答具体问题人数D、符合特殊条件的人数E、做出回答的人数

在使用单向频数表时关键是如何选择百分比的基数,下面适合作百分比基数的选择方式有()。A、全部发放的问卷数量B、全部被调查者人数C、回答具体问题人数D、符合特殊条件的人数E、做出回答的人数

数值归档法是把被调查者不愿回答的(如收人、年龄等)敏感性间题换个角度提出。

对于敏感性问题,被调查者往往不愿回答。对敏感性问题的调查常采用()。A、随机化回答B、问卷法C、集合调查法D、访谈法E、电话访问法

行为形成率的计算公式是()。A、被调查者总人数/有特定行为的人×100%B、有特定行为的人/被调查者总人数×100%C、有特定行为的人/社区总人数×100%D、社区总人数/有特定行为的人×100%

个别访谈中出现不配合现象的原因一般不包括()A、被调查者性格怪癖,不善言谈B、被调查者不相信调查者有能力解决问题C、被调查者对调查有顾虑D、被调查者不愿意被占用时间

在调查问卷问题内容确定时应注意的问题包括()A、尽量避免提出与调查目的无直接关系的问题。B、问题不要超过被调查者的知识、能力范围。C、尽量避免提出调查者不愿意回答的问题。D、避免提问中内容的交叉。E、问题不要涉及被调查者的隐私。

卫生知识知晓率的分母为被调查者总人数,分子是()A、被调查者卫生知识得分总和B、卫生知识平均分C、正确知晓某知识的人数D、答正确的总人数E、答对的分数

多选题在使用单向频数表时关键是如何选择百分比的基数,其选择方式有()。A全部发放的问卷数量B全部被调查者人数C回答具体问题人数D符合特殊条件的人数E做出回答的人数

判断题数值归档法是把被调查者不愿回答的(如收人、年龄等)敏感性间题换个角度提出。A对B错

多选题在使用单向频数表时关键是如何选择百分比的基数,下面适合作百分比基数的选择方式有()。A全部发放的问卷数量B全部被调查者人数C回答具体问题人数D符合特殊条件的人数E做出回答的人数

多选题在调查问卷问题内容确定时应注意的问题包括()A尽量避免提出与调查目的无直接关系的问题。B问题不要超过被调查者的知识、能力范围。C尽量避免提出调查者不愿意回答的问题。D避免提问中内容的交叉。E问题不要涉及被调查者的隐私。

单选题行为形成率的计算公式是()。A被调查者总人数/有特定行为的人×100%B有特定行为的人/被调查者总人数×100%C有特定行为的人/社区总人数×100%D社区总人数/有特定行为的人×100%

单选题卫生知识知晓率(正确率)的计算公式是()。A知晓(正确回答)某卫生知识的人数/被调查者总人数×100%B被调查者总人数/知晓(正确回答)某卫生知识的人数×100%C知晓(正确回答)某卫生知识的人数/社区总人数×100%D社区总人数/知晓(正确回答)某卫生知识的人数×100%

单选题以下情况中不属于计量误差的是( )。A调查员在调查中有意无意地诱导被调查者B被调查者不愿意告诉实情而拒绝回答C调查人员有意作弊D受访者提供虚假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