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厂环保验收(20分)根据某地城市总体规划,结合城市已建的排水设施,新建一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为8万m3/d,服务面积46.4 km2,污水收集管网41.3 km,中途泵站1 2座。处理污水的来源主要是城市生活污水,采用交替式活性污泥法处理工艺,建有进水泵房、曝气沉沙池、交替式生物池、污泥浓缩池、贮泥池等设施,还有配电间、机修车间、仓库等辅助设施。污水进入处理厂后,先经粗格栅除去垃圾杂物,再经细格栅进入曝气沉沙池,污水在曝气沉沙池的停留时间为3 min,预处理后的污水进入交替式生物处理池,曝气区停留时间为6.33 h,沉淀区停留时间为3.75 h。污水经处理各项指标达到排放标准后方可排放。表4为污水处理厂进水口与出水口2天测定的结果。污水处理厂厂界无组织排放废气执行《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新建、扩建、改建的二级标准。【问题】1.表4中pH平均值计算有误,请予以更正。2.根据表4计算各污染物项目的去除率(除pH外),并根据出水量和进水、出水水质平均值计算各污染物的排放量,以此计算CODCr和氨氮排放总量。3.对污水处理厂的废气无组织排放监测应安排哪些项目?污水处理厂厂界总体呈东西长、南北宽的矩形,验收监测时风向为东南风,请问参照点应布设在矩形厂界的哪一角?4.我国对固体废物管理提出的“三化”原则是什么?5.根据题中提供的数据计算监测期间污水处理厂的生产负荷,并说明此负荷是否符合要求。6.对于日处理能力在1 0万m3以下的污水处理设施,除采用活性污泥法外,还可以采用什么技术进行二级处理?请列举两种。


污水处理厂环保验收(20分)


根据某地城市总体规划,结合城市已建的排水设施,新建一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为8万m3/d,服务面积46.4 km2,污水收集管网41.3 km,中途泵站1 2座。处理污水的来源主要是城市生活污水,采用交替式活性污泥法处理工艺,建有进水泵房、曝气沉沙池、交替式生物池、污泥浓缩池、贮泥池等设施,还有配电间、机修车间、仓库等辅助设施。污水进入处理厂后,先经粗格栅除去垃圾杂物,再经细格栅进入曝气沉沙池,污水在曝气沉沙池的停留时间为3 min,预处理后的污水进入交替式生物处理池,曝气区停留时间为6.33 h,沉淀区停留时间为3.75 h。污水经处理各项指标达到排放标准后方可排放。表4为污水处理厂进水口与出水口2天测定的结果。



污水处理厂厂界无组织排放废气执行《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新建、扩建、改


建的二级标准。


【问题】


1.表4中pH平均值计算有误,请予以更正。


2.根据表4计算各污染物项目的去除率(除pH外),并根据出水量和进水、出水水质平均值计算各污染物的排放量,以此计算CODCr和氨氮排放总量。


3.对污水处理厂的废气无组织排放监测应安排哪些项目?污水处理厂厂界总体呈东西长、南北宽的矩形,验收监测时风向为东南风,请问参照点应布设在矩形厂界的哪一角?


4.我国对固体废物管理提出的“三化”原则是什么?


5.根据题中提供的数据计算监测期间污水处理厂的生产负荷,并说明此负荷是否符合要求。


6.对于日处理能力在1 0万m3以下的污水处理设施,除采用活性污泥法外,还可以采用什么技术进行二级处理?请列举两种。




参考解析

解析:

1.pH是氢离子浓度的负倒数,因此其平均值不能用简单的算数平均值来计算。表


4中进水、出水pH的平均值计算是错误的。


pH= -lg[H+]


若pH1=7.00(进水1),即


=10-7.00 mol/L


pH2=7.80(进水2),即


=10-7.80 m ol/L


混合后:


[H+]=1/2{[H+]1+[H+]2}=1/2*10-7.00*( 1+10-0.80)= 1/2*10-7.00*1.158= 0.5 79*10-7.00 mol/L


则进水混合后pH均值=-lg[H+]=-lg(0.579*10-7.00)= 0.24+7.00=7.24


同样,出水混合后pH均值应为7.22 。


2.


计算污染物排放总量按出水口排水量计算。


CODCr总量为3.90*365=1424 t/a


氨氮总量为1.40*365 =511 t/a


3.对污水处理厂的废气无组织排放监测应安排氨、硫化氢和臭气的监测。必须根据监测时的气象情况,在上风向设定一个参照监测点,故应设在矩形厂界的东南角厂界外附近。


4.对固体废物实行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


5.污水处理厂的生产负荷按进水口处理量计算,如表8所示。



验收监测应在工况稳定、生产负荷达到设计能力75%以上时进行,该项目在验收监测时的工况和生产负荷是符合要求的。


6.还可以采用氧化沟法,SBR法等。




1.该题是考核对于pH基本概念的理解,要求了解pH不能进行算术平均。一般对pH来说,不强调要计算平均值,这一列只需标上范围就够了,实际应用中有范围就行。对于一些比较特殊的污染因子必须知道其基本定义及其表达方式,像pH、水温、色度、放射性核素、大肠菌群、粪大肠菌群的单位由于不同于一般污染因子(mg/L),所以必须标出pH为无量纲、水温为℃或K、色度为度、放射性核素为Bq/L、大肠菌群和粪大肠菌群为个/L。


2.通过竣工验收监测的数据计算污染物去除效率,并计算污染物的排放总量。计算过程中需要注意单位的换算。根据污染物总量和污染物浓度计算污染物去除率都是可以的,在实际工作中,根据污染物浓度计算去除率较为方便。项目竣工验收监测中,污染物处理设施处理效果的测试是一项重要内容,根据竣工验收监测的数据计算污染物去除效率,并计算污染物的排放总量。


3.了解污水处理厂竣工验收监测中废气无组织排放所安排的项目和监测布点的注意事项。无组织排放的监控点位的设置必须遵循以下原则:监控点一般应设于周界外10m范围内,但若现场条件不允许,可将监控点移至周界内侧。监控点应设于周界浓度最高点。若经估算预测,无组织排放的最大落地浓度区域超出10m范围之外,可将监控点移至该区域之内设置。为了确定浓度的最高点,实际监控点最多可设置4个。设点高度为1.5~15 m 。要在排放源的上风向设参照点,参照点只设1个,应以不受被测无组织排放源影响、可以代表监控点的背景浓度为原则;下风向设监控点,监控点和参照点距无组织排放源最近不应小于2m。


4.了解污水处理厂竣工验收监测中固体废物的处置原则。国家对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的防治,实行以减少固体废物的产生量和危害性、充分合理利用固体废物和无害化处置固体废物为原则,促进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发展。污水处理厂的污泥脱水常采用带式压滤机。应该掌握我国对固体废物实行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置原则。


5.了解验收监测时的工况,是进行全面验收监测的第一步,达不到规定的生产负荷就不能进行监测.工况稳定,并要求生产负荷达到设计能力的75%以上,这是进行竣工验收监测的基本条件。建设项目竣工环保设施验收监测要求生产负荷率在75%以上,应该牢记。


6.要求考生对一般的污水二级处理的技术有所了解。日处理能力在1 0万m3以下的污水处理设施,既可选用氧化沟法、SBR法、水解好氧法、AB法和生物滤池法等技术,也可选用常规活性污泥法。


相关考题:

已知某国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经常项目差额160亿美元,资本和金融项目差额为-100亿美元,误差与遗漏为1o亿美元,则该国储备资产增减额为(  )。A.70亿元B.-70亿美元C.+60亿美元D.+270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