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军攻占绍兴后,地主“向佃户收租,如乞丐状,善者给数斗,黩者不理”。这种现象反映了()A、“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的原则B、太平天国否定了地主土地所有制C、农民拥护太平天国“有饭同食”的原则D、农民依靠太平天国政权进行抗租斗争

太平军攻占绍兴后,地主“向佃户收租,如乞丐状,善者给数斗,黩者不理”。这种现象反映了()

  • A、“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的原则
  • B、太平天国否定了地主土地所有制
  • C、农民拥护太平天国“有饭同食”的原则
  • D、农民依靠太平天国政权进行抗租斗争

相关考题:

资本家:工人A.地主:佃户B.教师:学生C.店员:客户D.父亲:儿子

山∶山脉A.学生会∶学生B.资本家∶工人C.地主∶佃户D.树木∶森林

“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渴如江河。”讲述的是哪一种取胜方式?()A、以谋取胜B、出奇制胜C、诡道取胜D、因敌制胜

绍兴原有9座城门,除了五云、稽山等旱门,都泗南门、东郭等水门外,还有水旱兼有的城门()。1861年11月1日,太平军就是从那里攻占绍兴的。A、偏门B、昌安门C、罗门D、西郭门

太平天国攻占绍兴后,地主“向佃农收租,如乞丐状,善者经数斗,黯者不理。”这反映了()A、太平天国注重减轻封建剥削B、太平天国废除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C、农民对政府的苛捐杂税不满D、农民依靠太平天国政权进行抗租斗争

清魏源曾指出:善琴弈者不视谱,善相马者不按图,善治民者不泥古。这启示我们() ①要否定权威,否定理论 ②要打破一切规章与规则 ③要坚持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 ④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A、③④B、①③C、②④D、①②

1856年9月初,江南大营的清军突然发现,天京城外秦淮河通往长江的出口处,江水被染成了红色。“接连捆绑及黄衣黄褂者”的尸体顺河漂流,数不胜数,经查,均为太平天国各色人尸首,多系军人及其家属。下列对此现象,解释正确的是()A、太平军成功突袭湘军水师B、清军偷袭天京城遭到惨败C、天京变乱中太平军相互残杀D、攻占南京后太平军清理战场

1853年3月19日,太平军攻占南京,作为都城,改名为:()。

山:山脉A、学生会:学生B、资本家:工人C、地主:佃户D、树木:森林

太平军金田起义后,攻占的第一座省府是()A、永安州B、桂林C、长沙D、武昌

关于道德价值观,《尚书》提出()。A、内外之称,在心为德B、用财不费,民德不劳C、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D、德胜不狎侮

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年)监察御史王若叟在一道奏疏中向皇帝进言说:“富民召客为佃户,每岁未收货间,贷賙(zhou,接济)给.无所不至,一失抚存,明年必去而之他。”这段材料说明()A、地主注意改善与佃户间的关系B、地主放弃了对佃户的控制C、租佃成为主要的经营方式D、地主与佃户开始相互依存

风湿病,服用防己黄芪汤后的表现是()A、如虫行皮中B、如醉状,得吐C、两者均是D、两者均非

1862年9月,太平军在浙江()击伤“常胜军”统领、美国人华尔。A、嘉兴B、镇海C、慈溪D、绍兴

()《杨千总》中的杨化麟向何人射箭?A、强盗B、乞丐C、小偷D、随地大便者

填空题1853年3月19日,太平军攻占南京,作为都城,改名为:()。

问答题苏州丰备义仓于道光十五年(1835年)由江苏巡抚林则徐创办,太平军攻占苏州时被毁,同治五年(1866年)重建。重建后丰备义仓的意义和作用是什么?

单选题太平军金田起义后,攻占的第一座省府是()A永安州B桂林C长沙D武昌

单选题“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渴如江河。”讲述的是哪一种取胜方式?()A以谋取胜B出奇制胜C诡道取胜D因敌制胜

问答题图书馆向乞丐和拾荒者免费开放对我们处理人际关系有何启示?

单选题关于道德价值观,《尚书》提出()。A内外之称,在心为德B用财不费,民德不劳C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D德胜不狎侮

单选题()《杨千总》中的杨化麟向何人射箭?A强盗B乞丐C小偷D随地大便者

问答题翻译:见胜不过众人之所知,非善之善者也;战胜而天下曰善,非善之善者也。故举秋毫不为多力,见日月不为明目,闻雷霆不为聪耳。古之所谓善战者,胜于易胜者也。故善战者之胜也,无智名,无勇功,故其战胜不忒。不忒者,其所措胜,胜已败者也。故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

单选题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年)监察御史王若叟在一道奏疏中向皇帝进言说:“富民召客为佃户,每岁未收货间,贷賙(zhou,接济)给.无所不至,一失抚存,明年必去而之他。”这段材料说明()A地主注意改善与佃户间的关系B地主放弃了对佃户的控制C租佃成为主要的经营方式D地主与佃户开始相互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