镭射线在强磁场中分为三部分,即“α射线”、“β射线”和“γ射线”,它们的发现者分别是()A、汤姆逊,居里夫人,卢瑟福;B、卢瑟福,居里夫人,维拉尔;C、卢瑟福,柏克勒尔,维拉尔;D、汤姆逊,柏克勒尔,卢瑟福。

镭射线在强磁场中分为三部分,即“α射线”、“β射线”和“γ射线”,它们的发现者分别是()

  • A、汤姆逊,居里夫人,卢瑟福;
  • B、卢瑟福,居里夫人,维拉尔;
  • C、卢瑟福,柏克勒尔,维拉尔;
  • D、汤姆逊,柏克勒尔,卢瑟福。

相关考题:

()发现了X射线。 A、居里夫人B、贝克勒尔C、伦琴D、查德威克

1895年发现X射线的是A.居里夫人B.爱因斯坦C.伦琴D.贝可勒尔 1895年发现X射线的是A.居里夫人B.爱因斯坦C.伦琴D.贝可勒尔E.卢瑟福

镭射线在强磁场中分为三部分,即“α射线”、“β射线”和“γ射线”,它们的发现者分别是()A.汤姆逊,居里夫人,卢瑟福;B.卢瑟福,居里夫人,维拉尔;C.卢瑟福,柏克勒尔,维拉尔;D.汤姆逊,柏克勒尔,卢瑟福。

卢瑟福在1898年发现了什么射线?

第一个成功实现原子核人工蜕变的是()。A、卢瑟福B、玻特C、查德维克D、居里夫人

1896年,法国科学家()发现天然放射现象,成为人类第一次观察到核变化的情况,通常人们把这一重大发现看成是核物理的开端。A、卢瑟福B、贝克勒尔C、汤姆逊D、居里夫人

1895年发现X射线的是()。A、居里夫人B、爱因斯坦C、伦琴D、贝可勒尔E、卢瑟福

著名的卢瑟福散射实验使用的散射粒子是:()A、电子B、质子C、α粒子D、阴极射线

X射线的发现者是()A、贝克勒尔B、伦琴C、居里夫人D、卢瑟福

提出并证实放射性元素的原子会蜕变的科学家是()。A、贝克勒尔B、居里夫人C、卢瑟福D、史密斯

1896年,柏克勒尔发现铀盐使包在黑纸中的底片感光,这说明铀盐发出了一种射线,这种射线是()A、阴极射线B、X射线C、天然放射性

()第一个看到中子,但没有认出来。他用粒子轰击铍,得到一种看不见的、不带电的、穿透力极强的射线,但未认出是中子射线。A、 卢瑟福B、 玻特C、 查德威克D、 诺达克夫人

()依据老师的预言与上面类似的实验,确认了这种射线由中子构成,从而完成了中子的发现。A、卢瑟福B、玻特C、查德威克D、诺达克夫人

()首先提出原子模型。A、卢瑟福B、玻儿C、爱因斯坦D、汤姆逊

放射性衰变现象的发现者是()。A、伦琴B、贝克勒尔C、居里夫妇D、卢瑟福

1896年,法国科学家发现天然放射现象,通常人们把这一重大发现看成是核物理的开端,并以他的名字作为放射性活度单位,此科学家是()。A、卢瑟福B、贝可勒尔C、汤姆逊D、居里夫人

1914年,物理学家()确定氢原子核是一个正电荷单元,称为质子。1932年,物理学家()发现了中子。A、卢瑟福查;查德威克B、伦琴;汤姆逊C、居里夫人;查德威克

法国的()仔细研究了上述看不见的射线。他们用这种射线从石蜡中打出了质子,但错误地认为这种射线是射线(波长比x光更短的电磁波)。A、卢瑟福B、玻特C、约里奥夫妇D、诺达克夫人

单选题法国的()仔细研究了上述看不见的射线。他们用这种射线从石蜡中打出了质子,但错误地认为这种射线是射线(波长比x光更短的电磁波)。A卢瑟福B玻特C约里奥夫妇D诺达克夫人

单选题1896年,柏克勒尔发现铀盐使包在黑纸中的底片感光,这说明铀盐发出了一种射线,这种射线是()A阴极射线BX射线C天然放射性

单选题1914年,物理学家()确定氢原子核是一个正电荷单元,称为质子。1932年,物理学家()发现了中子。A卢瑟福查;查德威克B伦琴;汤姆逊C居里夫人;查德威克

单选题()第一个看到中子,但没有认出来。他用粒子轰击铍,得到一种看不见的、不带电的、穿透力极强的射线,但未认出是中子射线。A 卢瑟福B 玻特C 查德威克D 诺达克夫人

单选题1895年发现X射线的是()。A居里夫人B爱因斯坦C伦琴D贝可勒尔E卢瑟福

问答题卢瑟福在1898年发现了什么射线?

单选题X射线的发现者是()A贝克勒尔B伦琴C居里夫人D卢瑟福

单选题提出并证实放射性元素的原子会蜕变的科学家是()。A贝克勒尔B居里夫人C卢瑟福D史密斯

单选题()依据老师的预言与上面类似的实验,确认了这种射线由中子构成,从而完成了中子的发现。A卢瑟福B玻特C查德威克D诺达克夫人